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个“波西米亚人”,我的一切表达都关乎艺术的自由。我放浪不羁、轻率狂妄而又自相矛盾,这一切都因为我是一位艺术家、一位诗人,而不是学者,也不是政客。我一直努力摆脱政治和市场的束缚,希望能够在艺术面前做到纯粹。基于我刚才提到的这几种独质,我总是坚持自我,无论对何事,无论在何时。
马 尔库斯·吕佩尔茨何许人?
麻布洋装、同色礼帽、白衬衫、精致的黑领结、精心修剪的白色胡须以及经典的黑色手杖,出现在镜头里的吕佩尔茨完全是个优雅艺术范儿老绅士。而手腕、手指上那些硕大的夸张金属饰品,又让人觉得他必定有一颗紧随时尚年轻的心。“浮华倜傥”四字多少可以概括这个同时也是诗人的画家给人的第一印象。
出生于1941年,1956年—1961年就学于克雷菲尔德实用艺术学校和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的马尔库斯·吕佩尔茨,从1963年开始以一种表现的、具象的艺术手法开始他的艺术创作道路,这与当时艺术界流行的美国文化概念下的抽象艺术和极简主义迥然不同。他与巴塞利茨、伊门多夫、彭克、基弗等人被称为二战后德国新表现主义的代表艺术家,并在20世纪80年代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成为后现代时期最重要的艺术潮流。不同于抽象与极简,新表现主义艺术家们主张还绘画以本来面目,回到具象,回归形象,回到故事性,回归德意志独有的民族精神。
然而,吕佩尔茨虽然汲取了表现主义的原始狂放的力量,但并没有将其浓烈的情感色彩一并移植到自己的创作中。相反,他偏爱将自己的艺术称之为“冷绘画”。他的艺术总是能够在超越禁忌之处找到平衡,间或表现出惊惶狂乱的一面,过后又再度归于明朗和平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吕佩尔茨也是德国杜塞多夫国立美术学院的院长,执教时间超过20年,影响了众多学生和著名艺术家。不过,为人师表并没有改变他身上的“波西米亚”式的狂傲气质,他在中央美术学院的讲座上表示:“我根本不想等到死后来听别人论说我是不是天才,我必须自己先感受一个天才的状态。”
然而这个世界总是宠爱真正的才子,吕佩尔茨的确在德国被誉为“国宝”,获奖无数。在2015年4月25日正值他的74岁生日,他正好来到北京举办画展。面对前来祝贺的熙攘人群,他吹灭了15支蜡烛,并宣称,“60岁以后,新一轮人生开始。所以,我今天,15岁啦!”
回归传统——绘画从未死去,正如海潮下的礁石
“到缪斯的世界去,一个充满神曲和诺言的世界。到歌声与梦境的世界去,那个世界歌唱连绵,时间永恒。这个世界被艺术怀抱,赋予生命以永恒,在变幻无常中,幸福是一件艺术品,传承千年,像常春藤缠绕着历史。所有在这个世界留存下来的,幸福的花朵和美妙的思想,以及对未来的承诺,我们所有人都将知道。”
在谈及绘画的意义时,吕佩尔茨朗诵了这首诗作为回答。在先锋艺术和极简主义等美国式艺术风潮的影响下,人们不禁发出了“绘画是否已死”的疑问,毕竟连威尼斯双年展和卡塞尔文献展都已经取消了架上绘画单元。然而,吕佩尔茨却认为,只要有人为的图像存在而且被观看,绘画事实上就从来不会终结。绘画消失是个伪命题,就如同在大海涨潮时覆盖住的礁石,人们看不见并不代表它不存在,一旦退潮,它还会好好的在那里。
吕佩尔茨说:“绘画是艺术家对世界的一种感知方式,也是所有艺术门类中的国王。”绘画的历史已经有五千年,每次作画时,画家都不得不面对这五千多年以来的历史。而实际创作中,也通常伴随着巨大的绝望感。因为一幅画总是拒斥成为一幅画,画家必须站在一个画布面前一点点琢磨如何来运用自己的手艺(假设你的手艺已经非常扎实)。作画者还需要要把自己的个体性、独特性,传递到绘画当中去,把那么久远的历史和自己最为个体的独特性结合在一起。这种难处和痛苦远非某些先锋艺术的制造过程可比。
另外,看似叛逆不羁的吕佩尔茨一直非常推崇欧洲传统的希腊源头。然而,他所遗憾的是,“尽管古希腊文明被看做是完美的,但是所有传递到我们手中的很多作品都因年代久远而有所残缺。那些艺术是那么的不可企及,它在我们的心智上造成一种沉重的负担”。所以,拥有古典希腊传统的欧洲艺术家从不认为自己的作品达到了完美的状态,或是进入了终结阶段,他们永远在路上,永远在疑问。而简单明快的美国艺术家的作品常常是一个问题的扼要答案。吕佩尔茨因此表示,自己的艺术就是有“反美”倾向的,对美国这个缺少历史感的“暴发户”充满了不屑和傲慢。
回 归自由——艺术家必须是自己作品的“暴君”
有着诗人身份的吕佩尔茨的作品浪漫率真,非常随性。他显然不愿意被贴上任何标签,他认为艺术应该是自由的,没有对抗政治的义务。艺术家必须是自己作品的“暴君”,不接受任何人、任何观点的摆布。
作为一名德国艺术家,尽管纳粹钢盔、谷穗、鹿角、军帽的素材也会常常出现在他的画面里,但吕佩尔茨对此解释说:“我笔下狂放好战的元素只与绘画本身有关,只是为了让自己的绘画更具活力。我是一位诗人,我所表达的一切都关于艺术的自由。我一直努力摆脱政治和市场的束缚,我希望能够做一名纯粹的自由的艺术家。”
吕佩尔茨认为,人们有权利参与政治,表达不同的诉求,但这些并不是艺术家的工作内容。吕佩尔茨年轻的时候,基本上那一代的艺术家都是左派,他是唯一个没有与左派为伍的艺术家,因此,他被攻击为资产阶级艺术家,尽管他那时真的是一贫如洗。比起在政治观点上站队,吕尔佩茨宁愿做一个“波西米亚”人。在他看来,艺术被政治影响就会使艺术家偏离绘画的本质,为政治思想和政治教条服务。“上世纪60年代中的很长时间,我的绘画是处于一个荒芜状态的,或者是说被有些人有意的让它荒芜。这样也好过有的艺术家他为了政治背叛了他自身的艺术。”画家如此说道。
真正的艺术能够让人发现生命中的美好。如果我们能够创作和欣赏绘画,我们会看到更广阔的天地。如果一个人他之前没有看过夕阳落日画,他或许不会非常恰如其分的去欣赏自然中的这个时景;如果一个人真的画过一个女人的话,他可能就会对女性美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吕佩尔茨认为,呈现这个世界是上帝赋予画家的神圣任务,这种美好和自由自然不能被政治或其他因素(如商业)所玷污。 回归心灵——画布上的真切表现和头脑中的静默交流
吕佩尔茨艺术上的“反美国”倾向使得他对先锋主义颇有微词,“先锋派艺术倒是玩的很开心,并且他创造出一种新的观看艺术的方式,于是就有了很多乱七八糟的的东西出现在博物馆和展览中心,而且到处都是一些非常聒噪的,喧闹的东西。一切都非常吵闹,甚至有的纯粹娱乐。当然它是有创造力的、活跃的、活泼的、但它不是艺术。”
其实,不止是美国先锋派艺术,整个世界,包括德国和中国都没有逃脱这种影响。各种影视和文字作品都非常喧嚣而急躁,人们差不多每三分钟大家就要看看自己手机。当我们面对所谓视觉有关的现象的时候、有关的世界的时候,我们出现一种浅化、荒芜化、无聊化的发展态势。
而吕佩尔茨对此表示失望却不灰心。“绘画是上帝所赐,没有人能够真正消除他。我们可以把众神给淡忘掉,远离众神,我们没有办法把他们真正的消灭掉。我认为这样的一个时代一定会到来:所有这种新媒体,所有的喧嚣,这种毫不停歇、忙碌,他会像气泡一样破灭,随风而逝,这个时候人们学会重新创造一幅画和欣赏一幅画。”
画家作画时,会把自己的内心情感和绘画源远流长结合在一起。吕佩尔茨的画室中的工作状态更是震撼。他时而深思,时而退后,时而肆意挥毫作画,让自己满身颜料,时而挥动斧头,砍向架上的泥塑,泥花四溅。如果大家要去购买一个艺术家视为他生命的一部作品的话,那么你不仅看的是画,你看的是这个艺术家的灵魂。而人们在真正看进去一幅画的时候,状态就会安静下来,会用自己的意识和画作进行沟通。神奇的是,一个欣赏者在绘画当中你都看到什么,这完全取决于自身,这并不是画家和艺术家所能够设定的,然而这种创作者的真诚坦白与欣赏者的自我意识,或者这种能够去独立去看一幅画的能力,则是人们所说的“艺术素养”。
吕佩尔茨不仅仅在艺术上回归绘画、回归心灵,在生活上他也极力抵制现代文明中浮躁的一面,“从一开始我就不用手机,也不用电脑,我连车里的收音机都不会调,以前只有一个开关,现在变成了让人琢磨不透的多媒体模式”,艺术家这样感叹道。
阴差阳错的交汇——德国绘画表现主义与中国当代艺术
新表现主义在上世纪80年代刚刚盛行,而在遥远的东方国度中国国内,文革刚刚结束,内心满是伤痕。中国艺术家们终于得以用开放的眼光打量外部世界,正需要用绘画来表达压抑、愤怒、狂野、悲伤、创伤,同时也极度渴望关注自我的内心和灵魂的自由。而德国新表现主义的风格此时恰恰吻合了中国艺术家们的诉求,因此,相当一批中国艺术家一下子从这个狂放的艺术风格中找到了共鸣。面对吕佩尔茨这个“前卫”的艺术家,中国人倒是生出了几分“有朋自远方来”的感情。
然而,正如画展沙龙的主持人朱青生所说,看起来中国当代艺术这次似乎和西方艺术的步调相当,但实际上远非如此。可以这么打个比方:远看跑道上有两个跑者在不分伯仲的并排跑,实际上他们并不是速度相当,而是其中一个落后了一整圈。新表现主义是欧洲艺术家在尝试过雕塑、设计、媒体等多种手段之后,经历了先锋艺术、极简主义之后的对传统的回归,而中国当代艺术正好在此时以绘画的形式刚刚开头,中间落下了大量的课程。
德国著名历史学家、世界历史学会前任会长库卡(Kocka)认为,人们对未来的期待决定了人们怎样解释历史和现在。吕佩尔茨通过画布与古希腊的静默交流无疑沟通了此时与古时,而他作品也反思了现实和历史。从这点来说,中国当代艺术可谓是无疑间邂逅了一位最好的陪跑者兼前辈。吕佩尔茨在画展的沙龙中谈到,“艺术是替这个时代在发出声音,艺术家要努力不让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变成一个愚蠢的时代,不要让所有人都被庸常拖拽过去并和它一起完结。”
马 尔库斯·吕佩尔茨何许人?
麻布洋装、同色礼帽、白衬衫、精致的黑领结、精心修剪的白色胡须以及经典的黑色手杖,出现在镜头里的吕佩尔茨完全是个优雅艺术范儿老绅士。而手腕、手指上那些硕大的夸张金属饰品,又让人觉得他必定有一颗紧随时尚年轻的心。“浮华倜傥”四字多少可以概括这个同时也是诗人的画家给人的第一印象。
出生于1941年,1956年—1961年就学于克雷菲尔德实用艺术学校和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的马尔库斯·吕佩尔茨,从1963年开始以一种表现的、具象的艺术手法开始他的艺术创作道路,这与当时艺术界流行的美国文化概念下的抽象艺术和极简主义迥然不同。他与巴塞利茨、伊门多夫、彭克、基弗等人被称为二战后德国新表现主义的代表艺术家,并在20世纪80年代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成为后现代时期最重要的艺术潮流。不同于抽象与极简,新表现主义艺术家们主张还绘画以本来面目,回到具象,回归形象,回到故事性,回归德意志独有的民族精神。
然而,吕佩尔茨虽然汲取了表现主义的原始狂放的力量,但并没有将其浓烈的情感色彩一并移植到自己的创作中。相反,他偏爱将自己的艺术称之为“冷绘画”。他的艺术总是能够在超越禁忌之处找到平衡,间或表现出惊惶狂乱的一面,过后又再度归于明朗和平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吕佩尔茨也是德国杜塞多夫国立美术学院的院长,执教时间超过20年,影响了众多学生和著名艺术家。不过,为人师表并没有改变他身上的“波西米亚”式的狂傲气质,他在中央美术学院的讲座上表示:“我根本不想等到死后来听别人论说我是不是天才,我必须自己先感受一个天才的状态。”
然而这个世界总是宠爱真正的才子,吕佩尔茨的确在德国被誉为“国宝”,获奖无数。在2015年4月25日正值他的74岁生日,他正好来到北京举办画展。面对前来祝贺的熙攘人群,他吹灭了15支蜡烛,并宣称,“60岁以后,新一轮人生开始。所以,我今天,15岁啦!”
回归传统——绘画从未死去,正如海潮下的礁石
“到缪斯的世界去,一个充满神曲和诺言的世界。到歌声与梦境的世界去,那个世界歌唱连绵,时间永恒。这个世界被艺术怀抱,赋予生命以永恒,在变幻无常中,幸福是一件艺术品,传承千年,像常春藤缠绕着历史。所有在这个世界留存下来的,幸福的花朵和美妙的思想,以及对未来的承诺,我们所有人都将知道。”
在谈及绘画的意义时,吕佩尔茨朗诵了这首诗作为回答。在先锋艺术和极简主义等美国式艺术风潮的影响下,人们不禁发出了“绘画是否已死”的疑问,毕竟连威尼斯双年展和卡塞尔文献展都已经取消了架上绘画单元。然而,吕佩尔茨却认为,只要有人为的图像存在而且被观看,绘画事实上就从来不会终结。绘画消失是个伪命题,就如同在大海涨潮时覆盖住的礁石,人们看不见并不代表它不存在,一旦退潮,它还会好好的在那里。
吕佩尔茨说:“绘画是艺术家对世界的一种感知方式,也是所有艺术门类中的国王。”绘画的历史已经有五千年,每次作画时,画家都不得不面对这五千多年以来的历史。而实际创作中,也通常伴随着巨大的绝望感。因为一幅画总是拒斥成为一幅画,画家必须站在一个画布面前一点点琢磨如何来运用自己的手艺(假设你的手艺已经非常扎实)。作画者还需要要把自己的个体性、独特性,传递到绘画当中去,把那么久远的历史和自己最为个体的独特性结合在一起。这种难处和痛苦远非某些先锋艺术的制造过程可比。
另外,看似叛逆不羁的吕佩尔茨一直非常推崇欧洲传统的希腊源头。然而,他所遗憾的是,“尽管古希腊文明被看做是完美的,但是所有传递到我们手中的很多作品都因年代久远而有所残缺。那些艺术是那么的不可企及,它在我们的心智上造成一种沉重的负担”。所以,拥有古典希腊传统的欧洲艺术家从不认为自己的作品达到了完美的状态,或是进入了终结阶段,他们永远在路上,永远在疑问。而简单明快的美国艺术家的作品常常是一个问题的扼要答案。吕佩尔茨因此表示,自己的艺术就是有“反美”倾向的,对美国这个缺少历史感的“暴发户”充满了不屑和傲慢。
回 归自由——艺术家必须是自己作品的“暴君”
有着诗人身份的吕佩尔茨的作品浪漫率真,非常随性。他显然不愿意被贴上任何标签,他认为艺术应该是自由的,没有对抗政治的义务。艺术家必须是自己作品的“暴君”,不接受任何人、任何观点的摆布。
作为一名德国艺术家,尽管纳粹钢盔、谷穗、鹿角、军帽的素材也会常常出现在他的画面里,但吕佩尔茨对此解释说:“我笔下狂放好战的元素只与绘画本身有关,只是为了让自己的绘画更具活力。我是一位诗人,我所表达的一切都关于艺术的自由。我一直努力摆脱政治和市场的束缚,我希望能够做一名纯粹的自由的艺术家。”
吕佩尔茨认为,人们有权利参与政治,表达不同的诉求,但这些并不是艺术家的工作内容。吕佩尔茨年轻的时候,基本上那一代的艺术家都是左派,他是唯一个没有与左派为伍的艺术家,因此,他被攻击为资产阶级艺术家,尽管他那时真的是一贫如洗。比起在政治观点上站队,吕尔佩茨宁愿做一个“波西米亚”人。在他看来,艺术被政治影响就会使艺术家偏离绘画的本质,为政治思想和政治教条服务。“上世纪60年代中的很长时间,我的绘画是处于一个荒芜状态的,或者是说被有些人有意的让它荒芜。这样也好过有的艺术家他为了政治背叛了他自身的艺术。”画家如此说道。
真正的艺术能够让人发现生命中的美好。如果我们能够创作和欣赏绘画,我们会看到更广阔的天地。如果一个人他之前没有看过夕阳落日画,他或许不会非常恰如其分的去欣赏自然中的这个时景;如果一个人真的画过一个女人的话,他可能就会对女性美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吕佩尔茨认为,呈现这个世界是上帝赋予画家的神圣任务,这种美好和自由自然不能被政治或其他因素(如商业)所玷污。 回归心灵——画布上的真切表现和头脑中的静默交流
吕佩尔茨艺术上的“反美国”倾向使得他对先锋主义颇有微词,“先锋派艺术倒是玩的很开心,并且他创造出一种新的观看艺术的方式,于是就有了很多乱七八糟的的东西出现在博物馆和展览中心,而且到处都是一些非常聒噪的,喧闹的东西。一切都非常吵闹,甚至有的纯粹娱乐。当然它是有创造力的、活跃的、活泼的、但它不是艺术。”
其实,不止是美国先锋派艺术,整个世界,包括德国和中国都没有逃脱这种影响。各种影视和文字作品都非常喧嚣而急躁,人们差不多每三分钟大家就要看看自己手机。当我们面对所谓视觉有关的现象的时候、有关的世界的时候,我们出现一种浅化、荒芜化、无聊化的发展态势。
而吕佩尔茨对此表示失望却不灰心。“绘画是上帝所赐,没有人能够真正消除他。我们可以把众神给淡忘掉,远离众神,我们没有办法把他们真正的消灭掉。我认为这样的一个时代一定会到来:所有这种新媒体,所有的喧嚣,这种毫不停歇、忙碌,他会像气泡一样破灭,随风而逝,这个时候人们学会重新创造一幅画和欣赏一幅画。”
画家作画时,会把自己的内心情感和绘画源远流长结合在一起。吕佩尔茨的画室中的工作状态更是震撼。他时而深思,时而退后,时而肆意挥毫作画,让自己满身颜料,时而挥动斧头,砍向架上的泥塑,泥花四溅。如果大家要去购买一个艺术家视为他生命的一部作品的话,那么你不仅看的是画,你看的是这个艺术家的灵魂。而人们在真正看进去一幅画的时候,状态就会安静下来,会用自己的意识和画作进行沟通。神奇的是,一个欣赏者在绘画当中你都看到什么,这完全取决于自身,这并不是画家和艺术家所能够设定的,然而这种创作者的真诚坦白与欣赏者的自我意识,或者这种能够去独立去看一幅画的能力,则是人们所说的“艺术素养”。
吕佩尔茨不仅仅在艺术上回归绘画、回归心灵,在生活上他也极力抵制现代文明中浮躁的一面,“从一开始我就不用手机,也不用电脑,我连车里的收音机都不会调,以前只有一个开关,现在变成了让人琢磨不透的多媒体模式”,艺术家这样感叹道。
阴差阳错的交汇——德国绘画表现主义与中国当代艺术
新表现主义在上世纪80年代刚刚盛行,而在遥远的东方国度中国国内,文革刚刚结束,内心满是伤痕。中国艺术家们终于得以用开放的眼光打量外部世界,正需要用绘画来表达压抑、愤怒、狂野、悲伤、创伤,同时也极度渴望关注自我的内心和灵魂的自由。而德国新表现主义的风格此时恰恰吻合了中国艺术家们的诉求,因此,相当一批中国艺术家一下子从这个狂放的艺术风格中找到了共鸣。面对吕佩尔茨这个“前卫”的艺术家,中国人倒是生出了几分“有朋自远方来”的感情。
然而,正如画展沙龙的主持人朱青生所说,看起来中国当代艺术这次似乎和西方艺术的步调相当,但实际上远非如此。可以这么打个比方:远看跑道上有两个跑者在不分伯仲的并排跑,实际上他们并不是速度相当,而是其中一个落后了一整圈。新表现主义是欧洲艺术家在尝试过雕塑、设计、媒体等多种手段之后,经历了先锋艺术、极简主义之后的对传统的回归,而中国当代艺术正好在此时以绘画的形式刚刚开头,中间落下了大量的课程。
德国著名历史学家、世界历史学会前任会长库卡(Kocka)认为,人们对未来的期待决定了人们怎样解释历史和现在。吕佩尔茨通过画布与古希腊的静默交流无疑沟通了此时与古时,而他作品也反思了现实和历史。从这点来说,中国当代艺术可谓是无疑间邂逅了一位最好的陪跑者兼前辈。吕佩尔茨在画展的沙龙中谈到,“艺术是替这个时代在发出声音,艺术家要努力不让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变成一个愚蠢的时代,不要让所有人都被庸常拖拽过去并和它一起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