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科技、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微信已成为人们沟通的平台、分享知识的平台。在教学中,可将微信作为家校合作德育教育的平台。近年来,我国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在逐渐提高,通过微信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及合作,可提高小学生德育教育水平,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本文阐述了家校合作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微信时代下家校合作一年级德育实施策略。
【关键词】微信 一年级 家校合作 德育教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8-0073-02
目前,德育教育已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课程,如何保证德育教育质量则是众多教育工作者需深入研究的问题。小学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为保证德育教育质量,需要学校、家长共同合作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中,学校可通过微信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如何合理利用微信建立家校合作模式,则是教育工作者需思考的问题。
1.家校合作教育的重要意义
1.1家校合作可保证学生和谐发展
社会环境复杂多变,为保证教育质量,需要家庭、学校、学生共同合作。在保证学校、家庭共同努力的情况下,学生才可和谐、全面发展,因而教师、家长需在学生教育方面达成一致,并采取相同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以免双方出现冲突。若学校、家长一方的教育存在失误,都将对学生发展形成负面影响。为提高学生道德水平、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家长需积极合作。
学生行为、品德受家长影响较大,因而家长需积极参与、配合学校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我国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且在子女成长、教育中花费大量时间及精力。近年来,就业竞争压力逐渐增高,很多家长更趋向于让子女接受高质量教育,以应对激烈的竞争。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中,仅由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现阶段,教师的工作环境较为复杂,教师不仅需具备专业知识、教学能力,还需掌握学生个性,尊重学生个性及需要。相较于教师,家长更了解学生的特征,因而家长需与学校、教师合作,通过共同努力将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同时,可通过教师、家长的合作,为学生营造良好成长、学习环境。
1.2家校合作是学校改革及发展的必然选择
学校为优化内部治理结构,需采用家校合作模式教育学生。研究发现,家校合作方式可提升家长对学校工作的认同度及支持度,且可提高教育效果。通过家校合作,可充分发挥家庭方面教育资源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家校合作可加强对学校权利的监管,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2.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社会各界开始重视素质教育,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需由多层次、多角度进行学生教育,并深入研究学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微信已成为学校与家长沟通的重要途径,利用微信进行德育教育,可提高教育效率及效果。然而在落实中仍存在以下不足:
2.1双方地位不平等
学校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其具有权威性的特征,因而在家校合作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在对一年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学生家长处于被动位置,而学校、教师则通过微信“命令”家长辅助学校进行德育教育,而家长依据学校的要求教育学生。此种方式并未充分发挥家长的主动性,家校合作方式的积极作用并不能充分体现,这与家校合作的初衷相悖,且德育教育效果不够高。
2.2存在信任矛盾
研究发现,很多家长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且学生学习效果将直接受教师的影响。在微信时代,此观点也处于主导地位。虽然采用家校合作模式进行德育教育,但是教师对家长的信任度不够高,部分教师认为家长并不能严格要求学生,学生一些不良习惯、思想都是被家长影响的。家长则认为学生学习质量、道德水平都是学校教育的结果。正是由于双方的不信任,家校合作模式不能充分落实,且对德育教育产生负面影响。
2.3沟通存在问题
现阶段,很多學校在落实家校合作模式时使用了微信这一软件,并利用微信加强教师、家长之间的沟通及联系。然而,正是因为使用微信进行沟通,家长、教师当面沟通的机会减少。双方沟通过程中,可能出现信息接收不及时、内容不完整、解读不正确等多种情况。教师在通过微信与家长沟通时,由于家长数量较多,教师可能并不能及时回复所有家长的问题,如此将影响双方的沟通质量。在家校合作利用微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为保证德育教育质量,需积极解决沟通及反馈方面的问题。
3.微信时代下家校合作一年级德育实施策略
3.1坚持平等原则
为保证家校合作模式可顺利实施,提高教学效果,学校需坚持平等的原则,将家长置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德育教育工作进行过程中,需要家长、学校及时进行沟通及合作,以提高德育教育质量。家长、学校需注意:只有保证双方地位的平等性,才可保证德育教育效果。学校在与家长沟通时,不能使用指令性语言及命令,采用平易近人的态度及语言与家长沟通;家长需加强与学校的沟通及联系,而不是被动通知。通过双方的平等认同,可确定如何采用家校合作模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提高德育教育工作质量。在对一年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需详细研究影响教育质量的多个因素,并确定家校合作的平衡点,以提高德育教育工作质量,比如:学校需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并了解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掌握家长对家校合作的理解及支持度。通过加强学校、家长双方的沟通及了解,可为学生营建良好德育教育环境。
3.2建立沟通平台
教师、家长可通过微信平台及时进行沟通。教师可建立班级微信群、班级微信公众号,为学校、家长建立沟通平台,保证家长、学校可合作完成教育工作,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3.2.1建立班级微信群
教师可建立班级微信群,并通过此群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可通过文字、图片、语音等进行沟通)。现阶段,部分教师在建立班级微信群时,为避免家长浏览自己的朋友圈,将与任课教师“发起群聊”的方式建立班级微信群,之后家长可通过扫描二维码加入班级微信群。采用此种方式建立的微信群,不论是群主与群员,还是群员与群员,都不能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及互动。简言之,采用此种建群方式,家长与教师并不能进行一对一沟通。为避免这一问题,需采用以下方式建立班级微信群:教师可重新申请用于工作的微信号,并通过微信号添加学生家长为好友,之后选择“发起群聊”方式建立班级微信群。采用此种建群方式,群成员可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沟通。教师可通过微信群与某个家长或某些家长进行沟通及指导。 3.2.2建立班级微信公众号
众所周知,微信具有微信公众平台这一功能,通过此平台,个人或组织都可建立微信公众号。通过微信公众号,可与特定群体进行沟通,此沟通设计文字、图片、文字、语音等多方面内容。因而,教师可建立班级微信公众号,并将其用于德育教育工作中,其主要具有以下优点:首先,教师可在班级微信公众号中为家长推送德育案例、育儿心得、德育讲座等文字及视频资料,学生或家长可随时阅读这些信息;其次,教师可在班级微信公众号中推送班级德育活动、德育效果等讯息,保证学生、家长、学校可及时了解本班德育工作进度及德育工作效果。同时教师可通过分析阅读次数等方法了解学生、家长、学校是否认可本班德育工作,学生、家长也可通过留言的方式发表自己对德育工作的建议;最后,教师可通过班级微信公众号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德育工作。民众可通过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公众号中的内容,教师可通过公众号邀请律师、专家等参与德育工作。
3.3家长需及时反馈信息
微信平台不仅可为教师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同时家长也可通过微信与教师进行沟通或反馈信息。家长可通过微信与班主任、任课教师进行沟通,教师需及时为家长解答其疑问。在为家长解答问题时,教师需依据家长的认知能力、文化水平进行讲解,保证家长可正确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从而获得家长的支持,比如:教师在进行《我爱爸爸妈妈》教学中,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开展“孝敬家长”的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辛苦,并了解家长对自己的爱,激发学生的感恩情绪,推动学生自发的孝敬自己的父母。通过此次活动,家长也可感受到孩子的感恩之心,这对提高家长对家校合作模式的支持度十分重要。
3.4分享各种资源
研究发现,教师在召开家长会时,有些家长由于工作繁忙、交通拥堵等原因并不能参与家长会。为避免这一问题,教师可通过微信召开家长会,如此家长并不需到学校就可参与家长会。教师可通过微信为家長分享多种信息,且家长可在微信群各抒己见,加强教师、家长之间的沟通,保证双方可信任对方,提高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度,比如:教师在教学《快乐的少先队员》一课时,教师可把教学方案传输到微信群中,家长可自主阅读、了解课堂教学内容及涉及的知识,并将其与教师布置的作业结合在一起,如此可使家长监管学生晚间学习情况。通过此课的学习,学生可了解少先队礼仪及相关知识,这对规范学生行为、提高学生德育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总而言之,微信平台对提高一年级德育教育网络化水平、推动学校德育教育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微信群可加强学校、家长、学生之间的联系,采用家校合作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帮助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彬,王成.影响小学家校合作的主要因素及应对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03):155.
[2]王学勤.落实德育工作指南 提高家校合作水平[J].名师在线,2017(21):86-87.
[3]蒋艳红. 基于微信平台的家校网络合作设想[J]. 新校园:中旬刊, 2017(6):30.
【关键词】微信 一年级 家校合作 德育教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8-0073-02
目前,德育教育已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课程,如何保证德育教育质量则是众多教育工作者需深入研究的问题。小学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为保证德育教育质量,需要学校、家长共同合作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中,学校可通过微信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如何合理利用微信建立家校合作模式,则是教育工作者需思考的问题。
1.家校合作教育的重要意义
1.1家校合作可保证学生和谐发展
社会环境复杂多变,为保证教育质量,需要家庭、学校、学生共同合作。在保证学校、家庭共同努力的情况下,学生才可和谐、全面发展,因而教师、家长需在学生教育方面达成一致,并采取相同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以免双方出现冲突。若学校、家长一方的教育存在失误,都将对学生发展形成负面影响。为提高学生道德水平、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家长需积极合作。
学生行为、品德受家长影响较大,因而家长需积极参与、配合学校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我国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且在子女成长、教育中花费大量时间及精力。近年来,就业竞争压力逐渐增高,很多家长更趋向于让子女接受高质量教育,以应对激烈的竞争。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中,仅由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现阶段,教师的工作环境较为复杂,教师不仅需具备专业知识、教学能力,还需掌握学生个性,尊重学生个性及需要。相较于教师,家长更了解学生的特征,因而家长需与学校、教师合作,通过共同努力将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同时,可通过教师、家长的合作,为学生营造良好成长、学习环境。
1.2家校合作是学校改革及发展的必然选择
学校为优化内部治理结构,需采用家校合作模式教育学生。研究发现,家校合作方式可提升家长对学校工作的认同度及支持度,且可提高教育效果。通过家校合作,可充分发挥家庭方面教育资源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家校合作可加强对学校权利的监管,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2.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社会各界开始重视素质教育,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需由多层次、多角度进行学生教育,并深入研究学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微信已成为学校与家长沟通的重要途径,利用微信进行德育教育,可提高教育效率及效果。然而在落实中仍存在以下不足:
2.1双方地位不平等
学校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其具有权威性的特征,因而在家校合作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在对一年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学生家长处于被动位置,而学校、教师则通过微信“命令”家长辅助学校进行德育教育,而家长依据学校的要求教育学生。此种方式并未充分发挥家长的主动性,家校合作方式的积极作用并不能充分体现,这与家校合作的初衷相悖,且德育教育效果不够高。
2.2存在信任矛盾
研究发现,很多家长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且学生学习效果将直接受教师的影响。在微信时代,此观点也处于主导地位。虽然采用家校合作模式进行德育教育,但是教师对家长的信任度不够高,部分教师认为家长并不能严格要求学生,学生一些不良习惯、思想都是被家长影响的。家长则认为学生学习质量、道德水平都是学校教育的结果。正是由于双方的不信任,家校合作模式不能充分落实,且对德育教育产生负面影响。
2.3沟通存在问题
现阶段,很多學校在落实家校合作模式时使用了微信这一软件,并利用微信加强教师、家长之间的沟通及联系。然而,正是因为使用微信进行沟通,家长、教师当面沟通的机会减少。双方沟通过程中,可能出现信息接收不及时、内容不完整、解读不正确等多种情况。教师在通过微信与家长沟通时,由于家长数量较多,教师可能并不能及时回复所有家长的问题,如此将影响双方的沟通质量。在家校合作利用微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为保证德育教育质量,需积极解决沟通及反馈方面的问题。
3.微信时代下家校合作一年级德育实施策略
3.1坚持平等原则
为保证家校合作模式可顺利实施,提高教学效果,学校需坚持平等的原则,将家长置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德育教育工作进行过程中,需要家长、学校及时进行沟通及合作,以提高德育教育质量。家长、学校需注意:只有保证双方地位的平等性,才可保证德育教育效果。学校在与家长沟通时,不能使用指令性语言及命令,采用平易近人的态度及语言与家长沟通;家长需加强与学校的沟通及联系,而不是被动通知。通过双方的平等认同,可确定如何采用家校合作模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提高德育教育工作质量。在对一年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需详细研究影响教育质量的多个因素,并确定家校合作的平衡点,以提高德育教育工作质量,比如:学校需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并了解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掌握家长对家校合作的理解及支持度。通过加强学校、家长双方的沟通及了解,可为学生营建良好德育教育环境。
3.2建立沟通平台
教师、家长可通过微信平台及时进行沟通。教师可建立班级微信群、班级微信公众号,为学校、家长建立沟通平台,保证家长、学校可合作完成教育工作,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3.2.1建立班级微信群
教师可建立班级微信群,并通过此群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可通过文字、图片、语音等进行沟通)。现阶段,部分教师在建立班级微信群时,为避免家长浏览自己的朋友圈,将与任课教师“发起群聊”的方式建立班级微信群,之后家长可通过扫描二维码加入班级微信群。采用此种方式建立的微信群,不论是群主与群员,还是群员与群员,都不能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及互动。简言之,采用此种建群方式,家长与教师并不能进行一对一沟通。为避免这一问题,需采用以下方式建立班级微信群:教师可重新申请用于工作的微信号,并通过微信号添加学生家长为好友,之后选择“发起群聊”方式建立班级微信群。采用此种建群方式,群成员可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沟通。教师可通过微信群与某个家长或某些家长进行沟通及指导。 3.2.2建立班级微信公众号
众所周知,微信具有微信公众平台这一功能,通过此平台,个人或组织都可建立微信公众号。通过微信公众号,可与特定群体进行沟通,此沟通设计文字、图片、文字、语音等多方面内容。因而,教师可建立班级微信公众号,并将其用于德育教育工作中,其主要具有以下优点:首先,教师可在班级微信公众号中为家长推送德育案例、育儿心得、德育讲座等文字及视频资料,学生或家长可随时阅读这些信息;其次,教师可在班级微信公众号中推送班级德育活动、德育效果等讯息,保证学生、家长、学校可及时了解本班德育工作进度及德育工作效果。同时教师可通过分析阅读次数等方法了解学生、家长、学校是否认可本班德育工作,学生、家长也可通过留言的方式发表自己对德育工作的建议;最后,教师可通过班级微信公众号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德育工作。民众可通过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公众号中的内容,教师可通过公众号邀请律师、专家等参与德育工作。
3.3家长需及时反馈信息
微信平台不仅可为教师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同时家长也可通过微信与教师进行沟通或反馈信息。家长可通过微信与班主任、任课教师进行沟通,教师需及时为家长解答其疑问。在为家长解答问题时,教师需依据家长的认知能力、文化水平进行讲解,保证家长可正确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从而获得家长的支持,比如:教师在进行《我爱爸爸妈妈》教学中,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开展“孝敬家长”的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辛苦,并了解家长对自己的爱,激发学生的感恩情绪,推动学生自发的孝敬自己的父母。通过此次活动,家长也可感受到孩子的感恩之心,这对提高家长对家校合作模式的支持度十分重要。
3.4分享各种资源
研究发现,教师在召开家长会时,有些家长由于工作繁忙、交通拥堵等原因并不能参与家长会。为避免这一问题,教师可通过微信召开家长会,如此家长并不需到学校就可参与家长会。教师可通过微信为家長分享多种信息,且家长可在微信群各抒己见,加强教师、家长之间的沟通,保证双方可信任对方,提高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度,比如:教师在教学《快乐的少先队员》一课时,教师可把教学方案传输到微信群中,家长可自主阅读、了解课堂教学内容及涉及的知识,并将其与教师布置的作业结合在一起,如此可使家长监管学生晚间学习情况。通过此课的学习,学生可了解少先队礼仪及相关知识,这对规范学生行为、提高学生德育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总而言之,微信平台对提高一年级德育教育网络化水平、推动学校德育教育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微信群可加强学校、家长、学生之间的联系,采用家校合作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帮助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彬,王成.影响小学家校合作的主要因素及应对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03):155.
[2]王学勤.落实德育工作指南 提高家校合作水平[J].名师在线,2017(21):86-87.
[3]蒋艳红. 基于微信平台的家校网络合作设想[J]. 新校园:中旬刊, 2017(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