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是学生品德的直接影响者塑造者。音乐教师的人格修养和心理素质直接涉及到音乐教师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研究证明,教师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他们的立场观点、思想情感无时无刻的在影响着学生,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替代的一种教育力量。”本文针对音乐教育专业教师的自我素质培养做了个体化的认知与思考,以期提出客观的可行性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意识;技能;感悟能力的培养
1 意识的觉醒
一位成功的音乐教师,必然有他鲜明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哲学作为实践导航,为学生提供阶段性专业或非专业的艺术教育,并对其人格的塑造产生力量。21世纪是以信息为基础的知识化、智能化、高科技化的新世纪,全球化时代已经来临。法国、美国、瑞典、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以立法形式确认“终身教育”为教育改革的根本指导原则,据此重新构建教育体系。联合国教科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最终报告中,把终身教育学习称为“打开21世纪光明之门的钥匙”(1996年)。目前在中国,终身音乐教育可以说还没有被大众意识认知和普及。纵观艺术教育学科领域的前沿动态人物及优秀一线音乐教师,他们身上所显现出的充实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人文意识都使笔者深为触动。笔者了解到美国州立大学音乐教育本科生必须修毕世界音乐的课程与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课程才能毕业,才有资格获得教师资格,这是由美国政府规定的。而世界上更多优秀的艺术学府也有更多相关严谨和高规格的综合要求和来塑造合格优质的音乐教师。由此可见,面对中国式家庭、中国式教育环境背景下的个体特定生活环境、学习及生活经历、人生志趣与目标方向,音乐教师本人应当在工作阶段确立清晰明确的职业目标、专业能力目标、预期生活方式等以社会组织结构为导向的目标建构,确立个人对音乐教育的职业信念和对专业领域方向价值的理解,同时具备弹性的调整措施,推动个体教育工作者始终能够以自我要求、自我尊重的意识对待音乐教育事业的目标是关键所在。
2 专业技能的磨练
中国京剧界有一句谚语“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德国文学家、诗人、哲人歌德也指出“能力是件大事,从而才能使意愿有所作为”。缺乏良好的专业技能,再好的意识和感悟也难以兑现。的确,卓越的音乐技能,除却音乐教师个体的天赋因素,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家庭环境的熏陶、个体长期的努力、实践和省思才形成的。众所周知,音乐艺术博大而精深,涉及领域分类广阔,是一门技艺性十分强的艺术,不经过认真扎实的基本训练,要真正从本质上掌握音乐理论和实践技艺的表达和运用,是难以办到的。笔者经过较为深入的认识到了地方视域下的背景环境,遵循音乐教学执教原则,针对西藏拉萨地区的文化语境,立足现实,系统扎实的了解本专业前沿动态的相关论文、著作及学术活动,自治区整体范围内相关学校音乐教育的背景与现状、通过考察调研方式,根据未来教学方向、教学对象的年龄段、教学目标和原则进行细致划分;在提高综合素质,民族语言、阅读写作及思辨能力上提出具体措施,针对西藏拉萨地区高校中的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和未来从事民族地区的教师为预设对象,以笔者以自身为例,初步制定了参考框架:
3 教学感悟能力的培养
情感是艺术的母亲,音乐是灵魂的语言,是直觉的艺术。在当今社会,多元文化主义已经成为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主流,教师作为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面对教授学生音乐信息和灵感的唯一灌输者,笔者认为,教学感悟能力的培养对于教师循序渐进的成长和课堂教学的改进至关重要。优秀的音乐教师,其背后应当具备深厚的音乐文化背景,什么是“音乐文化背景”?首先应当是一种根植于自身本体的民族精神和精神信仰,可以说世界上任何民族的音乐大师都离不开养育过他的民族文化精神;其次,对于音乐教师而言,音乐感能和理解力的培养、表现意欲的培养、感悟审美能力的培养、演唱、演奏技能的全面培养、教学能力的培养都在综合音乐感的建构的范畴之中。如何培养教学感悟能力?应当认识和系统了解国内外优秀音乐教师的教育思想理念,模仿并树立榜样目标人物,在本文中笔者以钢琴教育家但昭义教授为例,他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始终坚守的音乐教育基本目的是立足于對“人的心灵”、“人的真善美”的人格素质教育,耐心调教学生,注重帮助学生提高深刻解读音乐内涵的能力,经常教导学生要做到“用心灵敲打琴键”。每一个音,每一个乐句,字字句句都要过心,心是音的源头,音乐从心里出来感悟才能化为真情感动人心。由此可见,音乐教师自身所具备的高尚人格与教学思想中所展现出的教学感悟能力将直接影响着学生艺术人格修养的形成,实现着音乐教育最终对人格塑造与培养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 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 管建华.音乐文化哲学与音乐教育哲学[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 歌德.程代熙、惠民译,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4] 柴永柏.但昭义钢琴艺术人生[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
[5] 江盈盈.李叔同艺术教育与人格教育思想探讨[J].海峡教育研究,2016.
作者简介:官却卓玛(1990—),女,青海西宁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作者单位:西藏大学)
关键词:意识;技能;感悟能力的培养
1 意识的觉醒
一位成功的音乐教师,必然有他鲜明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哲学作为实践导航,为学生提供阶段性专业或非专业的艺术教育,并对其人格的塑造产生力量。21世纪是以信息为基础的知识化、智能化、高科技化的新世纪,全球化时代已经来临。法国、美国、瑞典、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以立法形式确认“终身教育”为教育改革的根本指导原则,据此重新构建教育体系。联合国教科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最终报告中,把终身教育学习称为“打开21世纪光明之门的钥匙”(1996年)。目前在中国,终身音乐教育可以说还没有被大众意识认知和普及。纵观艺术教育学科领域的前沿动态人物及优秀一线音乐教师,他们身上所显现出的充实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人文意识都使笔者深为触动。笔者了解到美国州立大学音乐教育本科生必须修毕世界音乐的课程与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课程才能毕业,才有资格获得教师资格,这是由美国政府规定的。而世界上更多优秀的艺术学府也有更多相关严谨和高规格的综合要求和来塑造合格优质的音乐教师。由此可见,面对中国式家庭、中国式教育环境背景下的个体特定生活环境、学习及生活经历、人生志趣与目标方向,音乐教师本人应当在工作阶段确立清晰明确的职业目标、专业能力目标、预期生活方式等以社会组织结构为导向的目标建构,确立个人对音乐教育的职业信念和对专业领域方向价值的理解,同时具备弹性的调整措施,推动个体教育工作者始终能够以自我要求、自我尊重的意识对待音乐教育事业的目标是关键所在。
2 专业技能的磨练
中国京剧界有一句谚语“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德国文学家、诗人、哲人歌德也指出“能力是件大事,从而才能使意愿有所作为”。缺乏良好的专业技能,再好的意识和感悟也难以兑现。的确,卓越的音乐技能,除却音乐教师个体的天赋因素,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家庭环境的熏陶、个体长期的努力、实践和省思才形成的。众所周知,音乐艺术博大而精深,涉及领域分类广阔,是一门技艺性十分强的艺术,不经过认真扎实的基本训练,要真正从本质上掌握音乐理论和实践技艺的表达和运用,是难以办到的。笔者经过较为深入的认识到了地方视域下的背景环境,遵循音乐教学执教原则,针对西藏拉萨地区的文化语境,立足现实,系统扎实的了解本专业前沿动态的相关论文、著作及学术活动,自治区整体范围内相关学校音乐教育的背景与现状、通过考察调研方式,根据未来教学方向、教学对象的年龄段、教学目标和原则进行细致划分;在提高综合素质,民族语言、阅读写作及思辨能力上提出具体措施,针对西藏拉萨地区高校中的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和未来从事民族地区的教师为预设对象,以笔者以自身为例,初步制定了参考框架:
3 教学感悟能力的培养
情感是艺术的母亲,音乐是灵魂的语言,是直觉的艺术。在当今社会,多元文化主义已经成为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主流,教师作为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面对教授学生音乐信息和灵感的唯一灌输者,笔者认为,教学感悟能力的培养对于教师循序渐进的成长和课堂教学的改进至关重要。优秀的音乐教师,其背后应当具备深厚的音乐文化背景,什么是“音乐文化背景”?首先应当是一种根植于自身本体的民族精神和精神信仰,可以说世界上任何民族的音乐大师都离不开养育过他的民族文化精神;其次,对于音乐教师而言,音乐感能和理解力的培养、表现意欲的培养、感悟审美能力的培养、演唱、演奏技能的全面培养、教学能力的培养都在综合音乐感的建构的范畴之中。如何培养教学感悟能力?应当认识和系统了解国内外优秀音乐教师的教育思想理念,模仿并树立榜样目标人物,在本文中笔者以钢琴教育家但昭义教授为例,他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始终坚守的音乐教育基本目的是立足于對“人的心灵”、“人的真善美”的人格素质教育,耐心调教学生,注重帮助学生提高深刻解读音乐内涵的能力,经常教导学生要做到“用心灵敲打琴键”。每一个音,每一个乐句,字字句句都要过心,心是音的源头,音乐从心里出来感悟才能化为真情感动人心。由此可见,音乐教师自身所具备的高尚人格与教学思想中所展现出的教学感悟能力将直接影响着学生艺术人格修养的形成,实现着音乐教育最终对人格塑造与培养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 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 管建华.音乐文化哲学与音乐教育哲学[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 歌德.程代熙、惠民译,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4] 柴永柏.但昭义钢琴艺术人生[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
[5] 江盈盈.李叔同艺术教育与人格教育思想探讨[J].海峡教育研究,2016.
作者简介:官却卓玛(1990—),女,青海西宁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作者单位:西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