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在现代教育下的改革与启示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与新课程理念不相符合。初中数学必须进行改革。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首先分析了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数学提出的要求,进而探讨了初中数学在现代教育下的改革与启示,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相关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现代教育改革启示
  
  一、新课改对初中数学提出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数学提出的要求为:数学教学应面向全部学生,注重学生数学价值观的培养,深化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识和理解。在数学教学中,应以新课程理念为基础,改革教学方法。新课改的重点在于课堂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统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宰,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独立分析、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新课程改革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将普及性东西与基础性东西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实行因材施教的方法,为学生创造自由发展的空间。对于学生的进步,教师应及时进行鼓励;如果学生遇到困难,教师应给与帮助,避免学生一蹶不振,丧失学习的信心。
  二、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引导下,学习的热情也会大大激发。如果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能激发其学习的求知欲,才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学习。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来看,由于认知能力有限,对事物的好奇心较重,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注意力不集中,在学习时易开小差。加之数学学科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学习比较困难。在遇到困难后,容易产生挫败、气馁心理,对数学学习非常不力。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出发,以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方式授课。如在不等式章节的讲解中,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以学生常见的生活情况来激发其学习兴趣。在节假日,各大超市都会推出一些促销活动,以吸引消费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经济性原则为出发点,选择搭配商品的方法。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能够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学生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学习,能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并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丰富教学手段
  从传统教学方法来看,教师“一支粉笔打天下”,在黑板上写写算算,学生只需要充当听众的角色,缺乏活力与生机,学生也无法理解数学学科的魅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能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学生也能深切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也大大增强。如在数学理论讲解时,教师可以通过绕口令方法,这样不仅好玩,也便于学生记忆。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咨询、查阅、思考等方法,搜集有关的资料。在课堂教学中,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发言,通过多媒体方式讲解本组的成果。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对闪光点进行评价,还可提出其中的漏洞。在各小组讲解完毕后,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点评。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数学学科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明确提出了应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标。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一个好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创造问题情境,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条件。
  从人的思维来看,思维的发散性并非以常规方式进行,而是多变的、形式多样的。思路广阔和分解重组是发散性思维的重要特点,这些对于培养创造性人才有重要意义。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各种思维能力都应予以重视。发散性思维主要用于典型案例讲解,如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等。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有利于巩固已学过的知识,也方便了学生解答数学问题,培养其发散性思维。
  (四)注重课后作业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将大部分精力用于课后作业,作业枯燥又繁重,且效率较低。在新课程改革中,对作业布置进行了改革。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作业进行分级布置,将作业分成A、B、C等级。通过这样的分级布置方法,不仅能够让优等生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还能帮助中等生、差等生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方便了教师批改作业,在作业批改时有了一定的间隔时间,作业批改的效率也大大提高。
  在布置作业时,还应该力求灵活多样,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作业方式上也应该力求创新,不仅应包括书写作业,还应该包括实践活动类课程。在布置作业时,如果只随便布置几道题目,不仅起不到巩固课堂学习效果的作用,还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因此,在布置作业时应注意方式方法。如在布置假期作业时,可让学生写一篇调查报告或者论文,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数学原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是一门抽象性的学科,对学生推理能力、逻辑思维的培养都有重要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学科枯燥、乏味,加之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数学也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课程。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初中数学教学创造了发展机遇。但也应认识到,作为升学考试的重要学科,初中数学要想真正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社会的配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新课程理念,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受益者,提高其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叶双兰.初中数学在现代教育下的改革与启示[J].学周刊B版
  [2]盖玉红.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J].东方青年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注重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从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不断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  关键词: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
新课程改革后,新大纲中明确了小学数学中德育的内涵,它指出:“要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因此,小学数学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还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省,抓好德育教育,在课堂活动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渗透。  一、培养师生情感  “感人新者,莫乎于情”。在教学中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GZ)对肝星状细胞(HSCs)中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及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体外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T6)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对照组
本文首先对地下电缆精细化管理系统的应用目的及其意义进行了简要的阐述,然后对地下电缆精细化管理系统的目标作出初步分析,接着叙述了地下电缆精细化管理系统数据的采集流程
教学是学生与教师的双边活动,是矛盾的统一体。在这一矛盾统一体中,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学生。其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行为只是变化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条件,是外部因素。教师只是辅助学生的一种手段与方式,最终还是要通过学生的学习能起作用。  传统的教学是灌输、传授为主,现代教学则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实用、创新和开拓发展。一句话:现代教育教学以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主要目标的。为了达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深入,新型高效的教学理念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举一反三”是这一理念中的重要思想。本文通过归纳整理与实践探索,首先对“举一反三”这种教学模式加以详细介绍,再者运用高中数学教学案例对该模式做以具体分析,最后通过对这一学习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应用的研究,就此模式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实行,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关键词:高中数学举一反三案例分析实践探索    新课程标准要求
摘要:新课程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探究式教学。我们要实施主动探求知识、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以发展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  关键词:探究实践评价    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一个需要探究解决的问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自主地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其基本模式是: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运用---评价总
摘要:事实上,课堂提问不是简单的即兴提问,需要教师系统安排,找准切入点。本文探讨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课堂提问的技巧。有利于提高数学课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技巧    随着我国新课标要求的出台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越来越成为教育的主体部分。提高课堂效率,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应当掌握的知识,还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学习的过程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带着对问题的好奇
我国在县级以及县级以下普遍开展了有线数字电视系统,为了保证基层农民及时了解政策、科技、天气等与农民本身密切相关的信息,就要保证有线数字电视在运行时保持高品质高质量
在数学课的学习中常听到学生们说的是“这题老师一讲就会,自己一做就不会,真愁人。”我总在想:为什么出现这种普遍存在的学习现象呢?怎样讲课能解决这种问题呢?在今年新教材解析几何的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了学生在初中所学的平面几何知识的特点及思维惯性,从他们所熟知的图形、设问入手,引到代数问题中来解决数的问题,既我们常说的“数形结合”,由浅入深、步步紧扣,使他们感到学起来很轻松,并且为今后其它知识的模块学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