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阅读教学初探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andmw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各专家人士对新课改形势的深入研究,语文课改也有了长足发展,并不断趋于成熟和完善。但在语文阅读教学方面的研究,观点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法不一,莫衷一是。作为新课改浪潮中的一员,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工作,笔者谈一下对阅读教学工作的一些浅见。
  
  一、新课改对阅读教学的要求
  
  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活动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环境,提供便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
  
  二、当前阅读教学的几个误区
  
  1.教师代替学生提出问题
  这里很自然地要涉及到“问题到底该由谁生成”的问题,从广义的角度来说,阅读是有目的性的,但就阅读一篇具体作品而言,没有人会带着作品的线索是什么,采用了什么结构方式之类的问题去阅读,更没有人是为了印证别人对文本的感受、理解和评价的意见去阅读。不然,一千个读者怎么能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让学生带着教师预设的问题去读书,去钻研,貌似针对性强、目的性明确,能提高阅读的效率,实则加重了学生阅读时的心理负担,无异于背着石磨去看演出。
  2.教师代替学生解决问题
  传统的解决问题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结果的直接呈现。此形式也有两种,即直截了当地“告诉”式和直来直去的互动“问答”式。前一种形式很明显对完成教学任务来说是高效的,但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又是搞笑的。后一种形式通常是问题出来,学生回答。答错了,自会有其他学生接力,直至正确答案出笼,这样一来,一个问题通过数个学生的共同努力终于解决。
  另一种是启发、点拨教学。这是当今课堂上最为流行的教学方式。启发、点拨当然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它是不是在任何时候都万能和必需。当它们完全出自教师课前的精心的预设,充斥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它们成为教师主宰课堂的一个借口,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时,那么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就应当受到怀疑和挑战。
  
  三、实现个性化阅读的探讨
  
  以上两种情况看似是有“活力”的,但只要仔细分析一下就会了解:那只不过是少数同学的固有知识汇报,少数精英同学的才智炫耀;即使有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启发下“豁然开朗”,也是被教师的点拨启发牵着鼻子走的,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思维活动,其自身的独立思维、理性思考和创造潜能实在很难有机会得以培养和激发。那么到底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实现个性化阅读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1.阅读应该是一个让学生思维充分涌流的过程
  在阅读时,学生应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注入到文本中,使其成为文本意义的一部分。伊瑟尔说:“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的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之中等待阐释学去发现的神秘之物。”文本的潜在意义是读者阅读时实现意义的前提条件。高层次的阅读,绝非是仅仅探询和领悟文章的主题思想,表层的解释文章的结构,而是作者和读者指定灵魂拥抱、心灵对话。他需要双方都敞开心扉,倾注进全部的生命意识,以最终达到交融与同构。也就是说,阅读作为对生活的一种间接参与,需要热情,需要好奇,需要用放松的心态去体验他的奇妙魅力和无限乐趣。让答案更宽容,让分数不再沉重,这体现了一种教学的气度,也意味着学生的阅读从此将变得五彩缤纷。
  2.多激活学生的心智是教学艺术的永远追求
  “警惕活跃的课堂”是当今课改评价中比较时髦的说法,反映了课堂活跃表面下的空洞与虚无。在此种课堂上,学生除了像吃了兴奋剂一样大吼大叫以外,别无所学。但是在这里,笔者想说的“激活”首先要善于唤醒,学生通过与生活发生的联系是“意识”层面上的一种“加入”或“参入”,它的这种意识烙下了以往现实生活的深深印迹。这种对生活的感知和认识必然会不断叠加进阅读中,成为学生解读文本获取心智必不可少的一种动力和帮助。因此,只有唤醒记忆中沉睡的生活,才能使学生与文本作者跨时空的对话成为可能,才能实现读者与作者心灵的碰撞。
  其次要激“疑”,通常说,“我思故我在”。因此,阅读教学要在“疑”字上大做文章,于无疑处问究竟,才能体现出教师的过人之处。精彩的设疑,所谓“一招活,满盘皆活”!
  3.给学生个性思考、领悟的空间,鼓励独特的情感体验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并不是毫无主见、毫无思想的人,他们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性格爱好等个性因素,都会影响乃至制约着其对文本的接收。教师们却常常忽视这样一个基本规律,用一成不变的统一答案去约束和要求个性各异的阅读主题,把文本的作者看成是绝对的智者,把文本的思想看成是完全正确的理论,留给学生只有被动接受的权利,容不得与文本相左的思想和观点,培养一种愚昧的文本简单崇拜。
  “新课标”强调了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答案丰富多彩,才能使看问题的角度多种多样,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如在阅读教学中,要将感受、领悟、欣赏、批评的权力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发现、讨论、思辩中张扬个性,发现自我,从而体验创造的乐趣。尤其在当今这物化日益严重的社会里,学生对自然的感觉、对弱者的感觉、对劳动的感觉、对尊严的感觉、对自由民主平等的感觉日益淡化,教师必须借阅读教学这块阵地,不断地借新的力量打动学生心灵,使他们体验文本的艺术空间,品味作品的意境,获得审美体验。
  4.学生与自我对话,在体验反思中升华情感,提高人文素养
  学生的阅读活动是通过与作者的对话,达到对作者与自我的双重发现,最终达到知识的传递与精神的升华,使自己的内在的生命本质获得一种更高层次的新的形式。当然,这一切必须在符合时代的要求、维护人类的正义、倡导人性中真善美的前提下,让学生在不断的感动中形成抵制恶丑、追求真善美的美好人性。
  以上只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阅读教学的几点反思,还不是很成熟,但也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那就是有关语文教学评价的问题。由于目前语文考试只是一种形式,统一的考卷、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时间、统一的地点严重束缚住了学生的个性,当然也就不能很顺利地进行个性化阅读。因此,教师在关注结果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给学生一个个性发展的空间,让他们拥有一个有力的可以旋转的支点。[e]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五中学 250000)
其他文献
新课程的实施对现代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教师个体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技能、方法外,教育的发展使教师具备了团体发展的职业特点。新形势下,教师职业倦怠越来越成为一个共性的问题,中年教师在走入职业发展的高原期后,从其身上表现出来的职业倦怠会给学生的成长带来巨大的消极影响。随着教育向更广的范围普及,每年都有部分新大学毕业生进入教师行列,作为80后的新一代教师,他们有着特立独行的品质,而从学生变为
期刊
一    10月13日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60周年纪念日,中国少年先锋队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走过了风雨60年的不平凡历程。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致信全国少先队员,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少先队员表示热烈祝贺,亲切勉励全国少先队员时刻准备着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同时,也向为红领巾事业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广大少先队工作者表示诚挚问候。在贺信中,胡锦涛殷
期刊
为了使学生在智力上和精神上得到成长,就必须使他有对知识的渴求和有掌握知识的愿望。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使我深信,儿童的学习愿望是一些细小的源泉,它们汇合成“教学与教育的统一”的大河。怎样才能打开这些源泉呢?怎样才能使它们不致淤塞呢?怎样才能防止儿童对学习漠不关心的现象呢?遗憾的是,我们当教师的人经常会遇到这样令人忧虑的现象:儿童在入学的时候是带来渴求知识的火花的,但是这点火花很快就熄灭了,而产生了教学
期刊
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新课伊始,教师能否在较短的时间里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思维进入兴奋状态,迅速进入学习轨道,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课前的热身活动是一节课能否上好的关键。  经过几年的英语教学工作,笔者积累了一些开展好英语热身活动的小知识,愿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热
期刊
体验式学习方式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通过实践与反思结合起来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体验式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中取其精髓,凸显个性,具有强劲的生长力,下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微:     一、体验式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验式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走进“形象”的殿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快乐、更加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历史上多少文学家,他
期刊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初中生年龄一般在12~15岁,正处于生理和心理迅速发育的时期,他们的特点是思维活跃,对精彩的大千世界充满好奇,对游戏情有独钟。他们通过游戏吸收信息,了解人生,认识社会。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倾向。而
期刊
在多年的物理教学中,有很多学生反映物理“难”学。实际上,物理难学就难在物理情景不清,从而无法选择合适的物理规律造成的。可以说,学生学习物理的第一步就应该是建立正确的物理情景。所谓物理情景就是利用实物、音响、图形、模型等形象化的东西创设的,在解决物理问题时通过形象思维,运用经验、表象、意象等,迅速、准确地形成的物理图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在现行物理高考说明中也明确提出: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
期刊
一部或一篇文学作品,若堪称经典,当是影响当世而又超越时空、影响后世的。正因为其濡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具有了永恒的价值。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应引导学生去挖掘哪些价值呢?    一、知识价值    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材选取许多经典文学作品,比如《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祝福》、《荷花淀》、《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六国论》、《阿房宫赋》、《长亭送别》、《雷雨》等,从中学生
期刊
笔者从事教学工作多年,经过应试教育的考验,又面临着素质教育的挑战。由于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尚有诸多问题,素质教育的发展困难重重,但无论如何,素质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与选择,是国际教育发展的潮流。    一    在国际教育体系中,人文教育担负着培养大写的人、舒展的人,使人的品格经教育而更加情韵悠长、光明磊落的责任。而我国教育现状如何?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形势越来越显得严峻,教师和学生都感
期刊
笔者基于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对课程价值的要求,采取“任务型教学法”对Senior English For China(Students’ Book 2B)的Unit 15 Destinations口语课做了以下教学设计。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旅行的目的地,内容具体涉及介绍世界旅游名城、如何办理出国旅游手续、出国旅游前的计划和准备等。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都是围绕这一主题设计的。  第一步:导入  和学生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