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的北影学生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不小心”,67岁的洛阳老太太杜松叶成了北京电影学院自建校以来年龄最大的学生。
  2018年3月,收到北影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基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杜松叶内心还在纠结:到了这个年纪,还没停止“折腾”,还要重新上学,她担心小区里的其他老头、老太太说她不安分。
  杜松叶退休4年了,既没有养花弄鸟,也没有加入洛阳城里遍地皆是的广场舞大军。浑身上下使不完的劲儿,让她过着在旁人眼里稍显“另类”的退休生活:去横店跑龙套、报考电影学院……她享受这种生活方式,喜欢当一名快乐的演员。
  尽管担心别人不能理解,但最终“做让自己开心的事”的想法,让她一直坚持了下来。考上北影之后,她算是“小小地”出了名,但她觉得这并非什么了不起的事:“就是喜欢表演,不在乎收入,不在乎名气。无非是退休老头老太太瞎玩儿,没啥可说的。”
  意外接触表演
  杜松叶喜欢动,喜欢热闹,喜欢集体生活。
  2013年,62岁的杜松叶从自己创办的公司退休,把生意彻底交给了儿子、儿媳打理。一闲下来,她觉得浑身上下不得劲,“腰也疼,腿也疼,哪儿都疼”。
  忙碌了大半辈子,她不太适应清闲的生活。于是她便报名参加了老年旗袍队,和别的老太太一起穿旗袍、穿高跟鞋,走“猫步”。其他人都是从40多岁就开始练习,她完全跟不上节奏;别人走“猫步”姿态优雅,她却腰酸腿疼,如同上刑。后来,她又跟着邻居练习抖空竹,但这仍然无法让她过上她喜欢的“集体生活”。
  在种种老年群体中流行的活动中兜兜转转一年多,杜松叶还是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退休生活方式。
  一次偶然的机会,杜松叶接触到洛阳本地一档情景剧节目的拍摄—剧组的总导演是她的朋友,邀请她参与拍摄。零基础、没经验,一开始杜松叶是拒绝的,但因为按捺不住好奇心,最终她还是跑去试了镜,没想到放开了演,“发挥得还挺不错”。
  这是杜松叶“演员生涯”的起点。数年间,她在这档节目中扮演各种角色,前后演了20多场,性格外向的杜松叶开始享受表演带来的乐趣。接受记者专访时,杜松叶回忆起这段经历,笑称:“我觉得自己还蛮有表演天赋的,不怯场,不会晕镜头。”
  杜松叶和表演“一拍即合”,成了当地的“高产”演员。除了这档情景剧节目,两年时间内,她还接拍了20多部微电影、网络剧等。当时的她没想过赚钱和出名,表演于她而言,只是适合自己的打发退休时光的一种方式,“纯粹就是玩”。
  她的老伴、儿子、儿媳都很支持她,在她居住的小区里,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这个常在荧幕上扮演男一号的妈妈、女一号的婆婆之类角色的老太太。有一回,小区保安见到杜松叶和老伴手挽手出门,冲他们开玩笑:“呀,嫂子又换了个老公!”杜松叶听了并不着恼,反而心中暗喜:他也看过我的戏呢。
  孤身闯横店
  2015年11月之前,杜松叶只拍过一部院线电影。当时某电影剧组到洛阳拍摄,需要一名演老太太的演员,她去试镜,导演对她很满意。原本只有一场戏,没想到导演对她说:“阿姨,演得不错,明天给你加戏。”结果第二天,还真给杜松叶加了戏。
  看到电影演职员表上打出“牛拴柱妈:杜松叶”时,杜松叶非常开心。演院线电影中的角色和在本地演情景剧感觉还是不太一样。那时的杜松叶充满自信,谈起剧组“为什么选她”,她说,如果说“没想到会选上我”,那其实是瞎话,她就是觉得自己的表演能力不错。
  第一次对自己的演技有所怀疑,是在2015年8月。当时她在当地的一个微电影剧组扮演主角的母亲,饰演她老伴的是一名不到50岁的男演员。杜松叶发现,这名比她小十几岁的演员演技特别好。杜松叶问他是怎么学的戏,对方告诉她:“我在横店当演员,那里拍戏的人多,机会也多,练出来的。”
  爱“折腾”的杜松叶一下子有了想法:我也要去横店,提升自己的表演水平。
  家人百分之百地支持,老伴还亲自给她买好了车票。2015年11月14日,杜松叶从洛阳乘车到郑州,再到义乌,几番辗转后,独自一人来到了横店。之前认识的那名男演员将他在横店的熟人的联系方式都给了杜松叶,杜松葉一到横店就顺利联系上了熟人、租好了房,开始了她的“横漂”生活。
  和大多数“横漂”不同的是,家境宽裕的杜松叶既不为生计,也不为出名,只是出于爱好,想去“见识见识大剧组,过一把演大戏的瘾”。
  尽管心态平和,但她还是尝到了“跑龙套”的辛苦。凌晨4点起床、半夜2点收工成了生活常态。刚去的那段时间正值冬季,让杜松叶对南方冬天湿冷的气候印象深刻,尤其是拍戏到深夜时,寒冷“透心、透背”。群众演员的收入不高,在横店期间,她“花了三四千,收入只有两千多”。
  2016年春节前,杜松叶离开横店,结束了一个半月的“横漂”生活。后来因为家中有事,她便没有再去。
  报考北影
  尽管“横漂”时间不长,但对杜松叶而言也有不小的收获:见识了大剧组,提升了演技,也接触到了广大的“横漂一族”。杜松叶发现,这些“横漂一族”,要么是北影、上戏、中戏等院校的科班生,要么就是在横店漂了十几年的“老资格”,唯独自己既没有文凭,也没有经验。
  因为觉得自己的演技和其他演员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杜松叶萌发了去专业电影院校进修的想法。
  一次,杜松叶在横店听一名电影专家的讲座。她提问:“我今年64岁了,像这样的年龄去大学学习,会不会太晚?”专家回答她:“学无止境,任何时候开始学习都不晚。”离开横店后,杜松叶在闲暇时照旧拍戏,同时开始留意国内专业电影院校的招生情况。
  2018年3月,杜松叶辗转获得了北京电影学院一名招生老师的联系方式,随后把相关报考资料寄了过去。没想到一周后,她就收到了准考证和考试大纲。
  一看考试大纲,没有笔试,考的是声乐、形体、台词、朗诵、即兴表演等。这些内容对已“进军演艺圈”3年的杜松叶来说,可谓轻车熟路,她觉得“有戏”。但她也很纠结:“去考还是不去考?”几年来从事表演工作,周围有人支持,也有人非议,尤其是从横店回来后,周围有老太太冷嘲热讽,说她“出去演电影,不挣钱还赔钱”,令杜松叶心里很不是滋味。
  但老伴支持她:“你想去就去。这事不用商量,也不用管别人怎么说。”3月19日,杜松叶去了北京电影学院的考场。
  其他考生看到她,问:“阿姨,您陪姑娘来考试呀?”“不是。”“那您陪孙子来考试?”“也不是。我陪我自己来考试。”
  考完后,杜松叶觉得自己发挥得还不错。在朗诵环节,杜松叶准备的是一篇《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诵到情深处,她声音哽咽,眼角的泪水说来就来。
  一天后,杜松叶就收到了北京电影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基地影视表演专业的录取通知书。虽然是成人教育,但杜松叶感到很满足。“一不小心”,67岁的她还成了北影建校以来年龄最大的学生。
  4月22日起,杜松叶在北影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学习。“到了这儿才发现,自己是真的不行。”她希望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让自己的表演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对67岁的她而言,每天的课程排得很紧张,她一直努力让自己不掉队。
  一段时间里,媒体蜂拥而至,但大部分都被杜松叶拒绝了,她担心“越出名,越多人说我不安分”。她不想出名,也不在乎收入,在她看来,演戏、去横店、考北京电影学院,都只是她选择的让自己开心的生活方式,仅此而已。
其他文献
刘兆吉是中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曾担任西南联合大學教育系主任等职,其代表作《西南采风录》影响非常广泛。有趣的是,这本书里的一些内容竟然是当时刘兆吉用药品换来的。  1935年,刘兆吉考入南开大学哲学教育系。两年后,他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湘黔滇步行团。从小到大,刘兆吉都非常喜欢歌谣的创作和收集。当时,为了采集流传在民间的歌谣,刘兆吉每天都比其他同学晚回到宿营地,为此常常把自己搞得饥肠辘辘。为了不至于一整天
期刊
17岁在上海加入长兄创办的中国首家电影公司,23岁在新加坡共创邵氏兄弟电影公司,70岁被英国女王封为爵士,104岁退休……全球历史上首位活过百岁的上市公司CEO邵逸夫的一生,写下了太多传奇。然而,这位传奇老人的百岁人生历程里最令人惊叹和羡慕的,恐怕还是他和他的“方小姐”方逸华无惧世俗压力,在一起相守62年的传奇经历。  1952年:和那位从上海来的“方小姐”相逢恨晚  方逸华不是邵逸夫的结发之妻。
期刊
火折子是中国古代民间常用的引火器具。虽说好多人把火折子称为古代的火柴,但火折子与火柴还不太一样。最像火柴的,应该是比火折子晚些时候出现的一种引火器具“火寸条”。宋《清异录》记载:宋初有人把松木条浸泡在硫黄里,做成一种可以引火的木条,一接触摩擦就会剧烈燃烧。这种木条当时被称为“引光奴”,后来则叫“火寸条”,到明代又被叫作“发烛”。以燃烧方式说,火寸条才最像火柴。  這种古代的“火柴”火力有限,而且不
期刊
卖药广告抖包袱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湖广和云贵地区出现了可怕的疟疾,而特效药奎宁丸当时还未普遍使用。边远地区的百姓多乞求仙婆施法驱邪或请巫医制符水喝来治病,因此死亡率甚高。广州名医梁培基以他特有的眼光,大胆地推出了一种自制的治疟疾药物,疗效显著。为了让老百姓尽快了解并接受这一新生事物,梁培基动了不少脑筋。  当时,在广西、贵州、云南的一些地方出现了一批行迹特殊的人,他们专在闹市醒目位置的墙上书写
期刊
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20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白俄罗斯特稿记者、散文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在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对她身份的介绍中,列在第一位的是她的记者身份,第二位的是鸟类学家,第三位才提到她的散文写作。  博尔赫斯  博尔赫斯的家离布宜诺斯艾利斯动物园只有三条街。童年的博尔赫斯几乎每个星期天都和母亲一起去动物园看动物。他喜欢去动物园,尤其喜欢看老虎、狮子,一看就是几个小时
期刊
1924年,逊清皇室将一套重达万两的黄金编钟典卖出宫,国宝从此流落民间。有人曾在前门外的一座洋楼里见过这套金编钟,后来金编钟又在天津的一栋银行大楼里昙花一现,随后便神秘地消失了。此后的数十年间,众多军阀、政客对金编钟垂涎三尺,四处打探。谁是知情人?谁又是暗中保护金编钟的人?金编钟是如何屡次脱险终于回到故宫的?  王朝没落,典卖出宫  说起金编钟的历史,还得追溯到乾隆年间。  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
期刊
戏剧家陈白尘的“烟龄”超过半个世纪,“烟量”达到每天两包半。妻子金玲为了丈夫的身体,曾无数次劝他戒烟,并买来了戒烟茶、戒烟糖。陈白尘表面上答应戒烟,背过妻子却一边喝着戒烟茶,一边吞云吐雾。  然而,陈白尘80岁那年,却在没有任何人督促的情况下,毫无征兆地成功戒掉了半个世纪的烟瘾,这令家人和朋友甚是不解。  女兒陈虹问父亲:“您的烟瘾那么大,尝试戒过无数次烟都没有成功,究竟是什么力量让您在年满八旬时
期刊
啃秋:啃秋又称“咬秋”,即立秋吃瓜。天津人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要將其“咬”住。江苏等地也习惯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当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  吃“渣”:山东、四川等地流行立秋吃“渣”—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  食秋桃:浙江杭州一带有立秋食秋
期刊
日本“奶奶级”程序员若宫正子出生于1936年,高中毕业后,她进入一家银行,一干就是43年。几十年来,她一直独身,没有子女。  1996年,她退休了。生活一下子失去了重心,她突然焦虑起来。有一天,她在杂志上看到一则推销电脑的广告,很是心动,于是二话没说就给自己订了一台。在当时的日本,人们买电脑最多的是用来玩游戏,其次是逛BBS、混聊天室。60岁的正子奶奶也开始在网络上交朋友。每天与世界各地的人聊天,
期刊
一个老伯在医院咨询台问在哪兒交药费,护士告诉了他。一旁有个大妈也要去交费,见状赶紧跟着老伯一起走。  直到老伯走出门诊大楼,要过马路时,大妈才忍不住问道:“您去哪儿交费啊?”  老伯说:“我回家取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