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国家的发展和新课程的不断改革,教育界逐渐认识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有必要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而不是填鸭式的教学。虽然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但这种兴趣也需要教师的引导,使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对课文阅读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经典诵读;巧妙结合
引言
语文是小学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学科,语文教材中包含许多经典诵读内容,备受重视。据教育部研究表明,将国学经典诵读融入语文教学中,有利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对于诵读国学经典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诵读国学经典的方法上也不够先进。
1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国学经典诵读的必要性
1.1新课改背景下的必然要求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给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目前的教学工作,因此,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寻找到能够满足于现阶段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法。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项重要内容,它就是国学经典,新课改中对于国学经典的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1.2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强大基础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授予学生语文知识并不是教学的全部,除此之外,还应在学生综合素质方面,重点培养,以此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将国学经典诵读环节融入于课堂中,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学生眼界得到开阔,知识面也因此拓宽。
2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遇到的问题
2.1经典诵读含义理解不到位
在开展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过程中,很多老师对经典诵读的教学含义产生了误解。从现阶段经典诵读的教学现状来分析,很多教师很难定界普通阅读和经典诵读之间的关系,所以,一些小学语文教师认为经典诵读的开展只是学生的个人意愿,应该由学生独立完成,忽略了经典诵读在教学中的开展作用,导致很多学生不知道该如何进行经典诵读,老师也没有理解到经典诵读的价值。
2.2经典诵读方式单一
由于班主任平时教学任务繁重,再加上班级内同学较多,所以老师在开展经典诵读教学的过程中很难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往往都是统一书籍进行教学,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一些同学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水平较低、在加上每一位同学都有不同兴趣的爱好,所以教师在进行经典诵读教学所选用的名著并不能满足所有同学的需求,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失去了阅读的兴趣,老师也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致使经典诵读教学成为了形式教学,影响了语文成绩的提升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3小学语文教学与经典诵读巧妙融合的实施策略
(1)故事的熏陶。老师可以在上课前为学生讲关于国学的故事,让学生感受故事中的精彩之处,从而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为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激发学生对经典诵读的阅读兴趣。(2)营造经典诵读的书香氛围。教师可利用晨读或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文化氛围的营造,要求学生背诵小学阶段的诗词及名言警句,同时重视《唐诗三百首》《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经典书籍的背诵,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内涵。(3)采用多种形式的诵读方式。对于经典诗文来说,读是领会其意思的最科学、有效的途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或适时处可以运用范读、自读、对读、赛读、齐读、配乐读等多种充满个性化的诵读方法。范读,就是示范性的朗读。最开始可以由老师来范读,然后可选择一些读的好的同学为其它同学范读。范读可以让学生认识文字中的正确字音和读诗歌的语气,体会经典诗文的音韵之美。自读和齐读,自读时可以边读边思考,也是个性化阅读很重要的一个方法;齐读比较适合晨读时进行,容易营造一个诵读经典的氛围,从而提高诵读的效果。配乐读,经典诗文中很多都描写了非常独特的意境或者抒发了强烈的感情,在学生充分诵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配乐读,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投入到经典诗文的意境中去。(4)教师应加强诵读示范尽管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一再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这不等同于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完全放任不管,由学生自己诵读,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大批课堂教学实践表明,在进行国学经典作品诵读时,如果先让教师进行示范诵读,相比让学生自己诵读作品,诵读效果要好得多。因此,教师必须要做示范诵读,在进行示范诵读时,也应注意,由于现在很多教师教学时对多媒体的依赖程度太高,大多数教师会选择用多媒体播放音频,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运用多媒体进行示范诵读时,无法体现出诵读时的神态和表情,肢体动作更是无法体现,因此,教师还是要自己亲自示范诵读,并要求学生善于察言观色,品味教师在诵读时的神态和相关肢体语言,只有这样,才会真正的发挥示范诵读的作用,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学会诵读国学经典。(5)营造诵读氛围,吸引学生参与。俗话说“蓬生麻中不扶则直,自沙在涅与之俱黑”,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经典诵读教学中,首先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出良好诵读氛围,使学生能感受到经典诵读气氛,然而学生被感染,主动加入到经典诵读活动中。在学校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书香校园,可以在教室黑板报上,摘抄一些关于经典的文学语句,使学生在课余时进行也能进行诵读;也可以将经典诵读资料配图粘贴在学校走廊的宣传栏中,吸引学生注意,使学生对經典诵读更加热爱;还能借用学校大屏幕,将古代文学经典诵读以滚动播放形式展示出来,学生在进出学校时还可以看到我国经典传统文化历史,逐渐激发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喜爱。
结语
综上所述,将国学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融合起来,是至关重要的。其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多的是学生可以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对经典中的人生道理深刻的理解与学习,对于小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作为语文课堂的引导者,其自身要明确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在引导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时,教授学生相关断句技巧,将经典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多运用讲故事的形式来传承国学经典,并在实际教学中,多进行示范诵读,旨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国学经典诵读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毛婷娟.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155.
[2]孙亚姝.国学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的整合[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3):229-230.
[3]邵保平.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对策[J].内蒙古教育,2019(3).
[4]臧雯.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几点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7).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经典诵读;巧妙结合
引言
语文是小学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学科,语文教材中包含许多经典诵读内容,备受重视。据教育部研究表明,将国学经典诵读融入语文教学中,有利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对于诵读国学经典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诵读国学经典的方法上也不够先进。
1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国学经典诵读的必要性
1.1新课改背景下的必然要求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给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目前的教学工作,因此,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寻找到能够满足于现阶段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法。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项重要内容,它就是国学经典,新课改中对于国学经典的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1.2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强大基础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授予学生语文知识并不是教学的全部,除此之外,还应在学生综合素质方面,重点培养,以此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将国学经典诵读环节融入于课堂中,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学生眼界得到开阔,知识面也因此拓宽。
2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遇到的问题
2.1经典诵读含义理解不到位
在开展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过程中,很多老师对经典诵读的教学含义产生了误解。从现阶段经典诵读的教学现状来分析,很多教师很难定界普通阅读和经典诵读之间的关系,所以,一些小学语文教师认为经典诵读的开展只是学生的个人意愿,应该由学生独立完成,忽略了经典诵读在教学中的开展作用,导致很多学生不知道该如何进行经典诵读,老师也没有理解到经典诵读的价值。
2.2经典诵读方式单一
由于班主任平时教学任务繁重,再加上班级内同学较多,所以老师在开展经典诵读教学的过程中很难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往往都是统一书籍进行教学,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一些同学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水平较低、在加上每一位同学都有不同兴趣的爱好,所以教师在进行经典诵读教学所选用的名著并不能满足所有同学的需求,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失去了阅读的兴趣,老师也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致使经典诵读教学成为了形式教学,影响了语文成绩的提升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3小学语文教学与经典诵读巧妙融合的实施策略
(1)故事的熏陶。老师可以在上课前为学生讲关于国学的故事,让学生感受故事中的精彩之处,从而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为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激发学生对经典诵读的阅读兴趣。(2)营造经典诵读的书香氛围。教师可利用晨读或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文化氛围的营造,要求学生背诵小学阶段的诗词及名言警句,同时重视《唐诗三百首》《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经典书籍的背诵,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内涵。(3)采用多种形式的诵读方式。对于经典诗文来说,读是领会其意思的最科学、有效的途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或适时处可以运用范读、自读、对读、赛读、齐读、配乐读等多种充满个性化的诵读方法。范读,就是示范性的朗读。最开始可以由老师来范读,然后可选择一些读的好的同学为其它同学范读。范读可以让学生认识文字中的正确字音和读诗歌的语气,体会经典诗文的音韵之美。自读和齐读,自读时可以边读边思考,也是个性化阅读很重要的一个方法;齐读比较适合晨读时进行,容易营造一个诵读经典的氛围,从而提高诵读的效果。配乐读,经典诗文中很多都描写了非常独特的意境或者抒发了强烈的感情,在学生充分诵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配乐读,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投入到经典诗文的意境中去。(4)教师应加强诵读示范尽管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一再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这不等同于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完全放任不管,由学生自己诵读,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大批课堂教学实践表明,在进行国学经典作品诵读时,如果先让教师进行示范诵读,相比让学生自己诵读作品,诵读效果要好得多。因此,教师必须要做示范诵读,在进行示范诵读时,也应注意,由于现在很多教师教学时对多媒体的依赖程度太高,大多数教师会选择用多媒体播放音频,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运用多媒体进行示范诵读时,无法体现出诵读时的神态和表情,肢体动作更是无法体现,因此,教师还是要自己亲自示范诵读,并要求学生善于察言观色,品味教师在诵读时的神态和相关肢体语言,只有这样,才会真正的发挥示范诵读的作用,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学会诵读国学经典。(5)营造诵读氛围,吸引学生参与。俗话说“蓬生麻中不扶则直,自沙在涅与之俱黑”,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经典诵读教学中,首先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出良好诵读氛围,使学生能感受到经典诵读气氛,然而学生被感染,主动加入到经典诵读活动中。在学校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书香校园,可以在教室黑板报上,摘抄一些关于经典的文学语句,使学生在课余时进行也能进行诵读;也可以将经典诵读资料配图粘贴在学校走廊的宣传栏中,吸引学生注意,使学生对經典诵读更加热爱;还能借用学校大屏幕,将古代文学经典诵读以滚动播放形式展示出来,学生在进出学校时还可以看到我国经典传统文化历史,逐渐激发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喜爱。
结语
综上所述,将国学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融合起来,是至关重要的。其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多的是学生可以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对经典中的人生道理深刻的理解与学习,对于小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作为语文课堂的引导者,其自身要明确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在引导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时,教授学生相关断句技巧,将经典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多运用讲故事的形式来传承国学经典,并在实际教学中,多进行示范诵读,旨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国学经典诵读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毛婷娟.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155.
[2]孙亚姝.国学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的整合[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3):229-230.
[3]邵保平.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对策[J].内蒙古教育,2019(3).
[4]臧雯.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几点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