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让贫困人口共享发展成果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nyliu2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扶贫开发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四川扶贫工作坚持抓早、为民、务实,取得良好成效,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全国扶贫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是一段伟大的历程:60年来,我省农村贫困发生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0%下降到3.1%,改革开放30年解决了2457.5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这是一个严峻的现实:“十一五”期间,全省181个县(市、区)中160个有扶贫任务,贫困面、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还呈现广、多、深的特点。
  追溯历史,探究现实,展望未来。如何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服务“两个加快”,让贫困人口共享发展成果?
  2009年岁末,本刊记者专访了省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赵学谦。
  
  辉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四川在减少贫困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四川党的建设》:赵主任,您好!2009年,当我们在回首新中国成立60周年取得的辉煌成就时,一个特别让人关注的焦点就是贫困人口的降低。从80%到3.1%,这个让人振奋的数字,展示出我省扶贫开发走过了怎样的发展之路?
  赵学谦:新中国诞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四川省各级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奋发图强,勇于开拓,为缓解贫困进行了不懈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就。回首这段历程,四川扶贫工作经历了一个从社会主义提供制度保障到改革开放创造物质基础、从专项扶贫开发到“扶贫攻坚”、从实施扶贫“十年规划”到形成“大扶贫”格局的发展道路。
  《四川党的建设》: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具体的发展过程。
  赵学谦:好的。从时间上来讲,新中国成立后我省扶贫开发大体可以从五个阶段来描述。
  第一阶段:1949-1978年。旧中国的四川农村一穷二白,凉山州还处于原始社会。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耕者有其田”,广大农民有了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活保障,社会主义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提供了最基本的制度保障。全省绝对贫困人口从4389万减少到2600万,绝对贫困发生率从80%下降到39.9%。
  第二阶段:1979-1985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會后,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全省率先推行土地“大包干”的农村改革,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村生产力得到又一次大解放,农村经济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显著提高,绝对贫困人口下降到1509万人。
  第三阶段:1986-1993年。从1986年起,全省范围内开展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确立了开发式扶贫方针,成立了扶贫开发机构,制定专项政策,安排专项资金。经过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努力,扶贫开发取得显著成效,到1993年底全省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877万人。
  第四阶段:1994-2000年。省委、省政府1994年制定并开始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明确提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用7年左右时间大打扶贫攻坚战,到2000年末基本解决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其间,省委、省政府每年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对扶贫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形成了全党动手、全民动员、合力攻坚的新局面。到2000年,全省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下降到308万人。
  第五阶段:2001年至今。2001年,省委、省政府制定实施《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1 2010年)》o 8年多时间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003亿多元,形成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惠农政策扶贫和社会各界扶贫等多方力量参与的“大扶贫”格局。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贫困人口继续减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致富能力明显增强。
  
  举措:党政重规,政策倾斜,机制创新
  
  《四川党的建设》:我省扶贫开发取得巨大成就,党政重视是关键。请您介绍一下我省各级党政高度重视、深入推动我省扶贫开发工作的情况。
  赵学谦: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非常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省委、省政府也一直高度重视。奇葆书记经常深入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山区,调查研究扶贫开发工作,地震后又反复强调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汶川地震灾区灾后扶贫开发工作。巨峰省长亲任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多次深入巴中革命老区、升钟水库淹没区等地研究指导扶贫开发工作。崇禧副书记和钟勉常委、副省长分别担任扶贫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给予大力支持和及时指导。同时,市、县、乡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真抓实干,推动我省扶贫开发工作跨越发展。
  《四川党的建设》:再请您介绍一下我省扶贫开发工作中还采取了哪些有效举措?
  赵学谦:随着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省委、政府在认真落实中央有关政策的过程中,把稳定解决贫困群众温饱作为“构建和谐四川”和实现“两个加快”的重要内容来抓,安排了一大批旨在尽快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和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民生工程”、“富民工程”,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的“大扶贫”格局。如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彝区三房改造行动计划等等,扶贫系统积极参与实施,深受群众欢迎。
  《四川党的建设》:我省卓有成效的扶贫工作是否也得益于我们创造性的工作机制?
  赵学谦:的确,我们立足省情和工作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推动扶贫开发水平不断提升。如:扶贫“首扶制度”进一步“瞄准”了扶贫对象;扶贫新村“竞争入围”充分发挥了贫困群众主体作用;“大扶贫”机制调动了党政机关、各级干部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扶贫开发;“扶贫阳光工程”实行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示、公开,有效增强了扶贫资金使用和管理上的透明度,提高了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特别是阿坝州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连片扶贫开发、水淹区扶贫、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和汶川地震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等试点工作,创新了对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的帮扶机制,探索了扶贫资金创新机制和贫困村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拓展了扶贫开发工作领域,进一步推动扶贫开发跨越发展。
  
  现实: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四川扶贫还任重道远
  
  《四川党的建设》:我省农村贫困问题还比较突出,请您就现阶段我省的贫困状况作一个分析。
  赵学谦:随着形势不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非常紧迫,国家提高扶贫标准后需要扶持的对象发生明显变化,扶贫工作自身也面临跨越发展的要求,充分认清扶贫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特别重要。总体上看,我省农村贫困情况呈现以下特点。
  贫困面广。“十一五”期间,四川有3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与1万个省定重点贫困村,分别占全国592个县、14.8万个村的6.08与6.76%。全省181个县(市、区) 中160个有扶贫任务,占88.39%。扶贫开发工作面宽量大,任务繁重。
  贫困人口多。2008年底,国家取消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贫困人Ⅱ概念,统称农村贫困人口,并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全省农村尚有贫困人口420万人。如果按照世界银行每人每天1.25美元标准计算,全省农村贫困人口还会更多。
  贫困程度深。目前,我省尚未解决温饱或脱贫的贫困人口,大多数分布在自然条件恶劣、社会发展程度低、基础设施落后、公共社会服务体系较差的贫周山区和高寒地区。如,甘孜州贫困发生率还比较高,属于整体性贫困。内地丘陵地区如安岳县也比较贫困。
  传递性凸显。我省贫困问题呈现出持续、代际传递特点,解决难度大。盆周山区、川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缓慢,发展水平滞后,始终是我省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地区,长期以来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区域连片贫困、终生贫困、代际间传递贫困现象突出。
  返贫问题重。返贫问题历来是四川农村贫困问题中的一个突出现象。新世纪以来,因灾返贫、因病致贫等是主要原因。特别是“5·12”汶川大地震,不仅使多年的扶贫成果毁于一旦,而且出现许多新的因灾致贫户。据典型测算,39个极重和重灾县贫困村贫困发生率达到20%以上。
  
  探索:在“两个加快”的历史性进程中,调整思路,实施“大扶贫”战略
  
  《四川党的建设》:我省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大多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我省的农村扶贫工作有些什么新思路和新举措?
  赵学谦:结合我国农村已全面实施农村低保和我省贫困状况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扶贫开发的总体思路应作出相应调整。对面上分散性的“点”状贫困,采取“缺啥补哈”的措施,解决贫困问题:对集中连片贫困,实施综合性一体化扶贫,整合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实施“大扶贫”战略。同时,适当调整扶贫开发工作对象、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投入体制、政策措施和操作方式。
  《四川党的建设》:要实施“大扶贫”战略,钱从哪里来备受关注,请您重点介绍一下投入体制。
  赵学谦:调整扶贫开发的投入体制很重要。一方面,在财政扶贫资金使用上,加大“整合资源、集中投入、连片开发”力度,解决制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难题。做到“投入一片,建设一片,致富一片”,将贫困村转变为小康村。另一方面,加强专项扶贫资金与其他涉农资金整合,促进政府扶贫资源与信贷扶贫、社会扶贫资源的有效协调,提升扶贫开发综合效益。
  《四川党的建设》:最后,请您为我们描述一下,在我省“两个加快”,的历史性进程中,扶贫开发确立了怎样的目标?
  赵学谦:围绕“两个加快”这一全省工作指向,我们将着力促进贫困人口增加收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即由原来的“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调整为发展产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稳定解決贫困人口温饱并脱贫致富,大力建设贫困地区新农村,实现扶贫开发跨越式发展。
其他文献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来,中央统揽全局,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及时下拨了大量救灾资金物资,兄弟省市倾情相助,国际国内各界踊跃捐款捐物,为我省抢险救援、安置群众、恢复重建提供了坚实物质保障和强大精神支持。对巨大的资金投入和众多的重建项目,我省是否都监管好了?如何抓好监督检查,确保各项部署要求得到坚决贯彻执行?如何以强有力的监督检查,推动灾后恢复重建和扩内需促增长稳步推进,以有效的监督检查取信于
期刊
基层干部,处在工作一线,离群众最近。他们的行为,他们的状态,具体而直接地体现着执政能力,代表着政府形象。“年度最感人日记”,是一个普通公务员勤勉状态的缩影;日记的主人税成康,是我们身边许许多多基层干部的样本。    1200多家网站转载,1400多万人次的点击量,6万多人次发帖称颂……  这是截至10月17日网络转发四川郫县唐昌镇干部税成康日记的数据。  税成康,你这个唐昌镇城建办副主任,你这位普
期刊
2009的隆冬,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  我省的66个省级政府部门,将集体面临考核办法的一次大变革实行了16年的目标管理办法宣告谢幕。而新的绩效理念将被引入政府部门的评估和管理。  这一天,我们期盼已久——  因为,在十七大报告中,“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被定义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因为,在省委九届四次、五次全会部
期刊
按照省委、省政府,成都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坚持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统揽灾后重建工作,都江堰市正努力建设灾后重建样板和试验区示范。  坚持科学统筹,加快推进“科学重建”。按照胡锦涛总书记“都江堰要在全省灾后重建中走在前面”的指示精神,站在“对历史负责,向世界交代”的高度,都江堰市始终坚持统筹兼顾、科学安排,确保灾后重建高效推进。  进入灾后重建以来。我们汇集全球10家项级规划设计联合体的先进理
期刊
在四川电网“版图”上,地震重灾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是非常独特的坐标。或受地震重创,或是历史欠账,一方面。这些地区电网建设普遍不能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独特的地理条件,也导致这里电网建设难度更大、投入更多。  今年以来,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省电力公司积极调整全省电网投资结构。三区电网建设由此发生深刻变化。    地震灾区——不仅要恢复还要更智能更坚强    极具特色的“都汶电网”1
期刊
  
期刊
近几年来,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直属分局党支部自觉按照省工商局党组的部署要求,通过实施以学习、民主、素质、基础、作风、廉政为主要内容的“六大工程”,不断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廉政建设,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与战斗堡垒作用得到了全面体现,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在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分局先后获得了“全国工商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四川省“人民满意公
期刊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律师业迅速发展。已成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抓律师队伍党建,促律师行业健康发展,进一步巩固党在新形式下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已成为必须加以思考和认真对待的一个重要课题。  锦江区地处成都市中心城区,是成都市中央商贸商务区,2008年,全区三次产业结构已调整为0.3:27.6:72.1,在全
期刊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川北灯戏的代表性传承人,汪洋患癌10年之后,重新出山,担任抢救濒临失传的传统川剧“总策划”。这位从艺60载、年过七旬的“老顽童”,仍在为川剧的振兴默默地奉献着力量。    前不久看到一篇报道,称“72岁的汪洋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得多:满头青丝,说话中气十足,举手投足间活像一个精力充沛的中年人”。其实舅舅是一个患癌症已10年的病人。但病中10年,舅舅汪洋对川剧艺术执著的
期刊
11月19日,在结束访问韩国后,奥巴马的首次亚洲之行落下了帷幕。通过此行,奥巴马向世人宣告了美国新政府亚洲政策的成形。    美国乐见中国崛起    纵观奥巴马行程,访问中国无疑是最大看点。11月17日,中美发表联合声明强调,双方致力于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并将采取切实行动稳步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对于两国关系的新定位,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陶文钊一语概之:“两国从未像现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