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械工业联合会发布的上半年经济运行报告显示,东南沿海机械工业的生产力依然占据总产值的半壁江山,同时中西部地区也在迅速崛起。
国家这几年先后提出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三大战略,机械工业竞争力在地区的差距逐步缩小,从东部一支独秀的局面开始向多极格局过渡。今年上半年,中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机械工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
今年前5个月,对外贸易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变化,一般贸易出口额首次高于加工贸易出口额,而下半年出口退税下调可能进一步推动出口产品结构向一般贸易倾斜。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朱森第对此表示:“出口退税下调,对于优化产品结构是有利,200多种产品中,多半都是附加值比较低的,这些产品容易引起国际间贸易摩擦,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资源和劳动力。”
机械工业目前正在积极研发制造各项高端、节能装备,为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产业改造升级和节能减排积极做贡献。
2007年,前5个月机械工业增速在高位基础上进一步加快,经济效益又有新的提高;新产品、技术含量高产品加快发展,科技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新增投资促进了产品结构调整;对外贸易加快发展。
区域竞争力差距缩小
机械工业联合会发布的上半年经济运行报告显示,东南沿海机械工业的生产力依然占据总产值的半壁江山,同时中西部地区也在迅速崛起。
前5个月,31个省区市机械工业全部实现二位数以上的增长,江苏、广东、山东三省比重位列前三位,对机械工业新增产值的贡献率达43.49%。
这三大省份已经延伸为三大经济圈,并对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起了领头羊作用。他们所对应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三大都市圈机械工业同比增长31.12%,在全行业产值的比重和新增产值的贡献率都占总量的七成以上。
国家这几年提出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三大战略,机械工业竞争力在地区的差距逐步缩小,从东部一支独秀的局面开始向多极格局过渡。
今年上半年,中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机械工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中部6省崛起初见成效,同比增长33.43%,其中:安徽、湖南、河南、江西都超过机械工业全行业增速;东北老工业基地正在重现昔日装备制造基地的风采,同比增长37.7%,其中辽宁、吉林分别增长44.59%和38.58%,均比上年同期显著提高。西部地区在东、中、西三个地区中增速最快,其中青海、四川、陜西分别以51.32%、38.97%和50.9%的高速增长。
今年前5个月,机械工业在2006年同期接近30%增长的基础上继续高开高走,各月增速都超过30%,其中贡献率排名靠前的产业包括汽车和电工等多个行业。
前5个月,机械工业13个行业均以二位数以上高速增长,其中汽车行业和电工行业增长分别为31.23%和34.19%,两个行业在机械工业中的比重为57.3%,对机械工业新增产值的贡献率为58.36%。各大行业中的主要产品产量都在上半年实现了稳步增长,其中汽车行业,前5个月累计生产382.52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22.03%;轿车继续领先发展,产量200.88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27.12%。
机械工业在总产值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能够和市场需求充分衔接,并未出现新的产品积压、滞销等不良趋势。
外贸出口增长强劲
前5个月,对外贸易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变化,一般贸易出口额首次高于加工贸易出口额,而下半年出口退税下调可能进一步推动出口产品结构向一般贸易倾斜。
前5个月,机械工业一般贸易出口额350.23亿美元,同比增长44.75%;加工贸易出口额326.04亿美元,同比增长32.32%。两者在机械工业出口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分别为49.12%和45.72%,改变了长期以来机械工业出口加工贸易高于一般贸易的状况。
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朱森第告诉记者:“一般贸易更能体现产品的竞争力,以前我们在这方面出口并不多,只是在为巴基斯坦建电站这类援建活动中,出现少量的一般贸易;而加工贸易在广东等沿海地区比重很大,由别人提供图纸,我们并不享有品牌和核心技术,提升竞争力作用远远低于一般贸易,唯一带来的好处是扩大了经济规模,对促进就业有帮助。”
从对外进出口的地区分布来看,机械工业的贸易伙伴比较稳定,和世界主流经济体的往来比较密切。前5个月,与欧盟、日本和美国三大贸易伙伴的外贸总额均以二位数增长。与欧盟贸易总额326.95亿美元,同比增长31.81%;中日贸易总额255.33亿美元,增长18.93%;中美贸易额194.10亿美元,增长22.01%。
前5月的数据显示,机械工业外贸进出口增长势头强劲。前5个月,机械外贸进出口总额1349.24亿美元,同比增长28.91%,比全国外贸进出口增长高5.2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713亿美元,同比增长38.98%,比全国外贸出口增长高11.18个百分点;进口636.73亿美元,同比增长19.23%,比全国外贸进口增长高0.13个百分点。累计实现贸易顺差76.27亿美元。
朱森第表示:“国家层面看,并不希望贸易顺差太大,机电产品出口迅速,一方面是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大量企业开始向外寻求出路。另一方面,一些产品的附加值在稳步提升,有出口的强烈愿望。比如工程机械和装载机等产品,在国外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市场有一定的竞争力,能够走出国门。”
报告还预测,“出口退税调整后,下半年汽车、高档机电设备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将得到更好的发展,形成出口主打产品。”
朱森第表示:“高档机电设备出口总体增长速度快。比如沈阳机床制造的数控机床远销俄罗斯的数量达到1000套,我们的汽能机在印度市场很好,电站设备也大量出口到巴基斯坦,自控系统系统方面,国内市场占有率提高到38%,并开始寻求出口。
不过,根据有关部门关于鼓励进口先进机械装备进口的政策,下半年部分高档机电产品的进口也会增加,这将会挤占部分国内市场。
结构调整肋推产业升级
前5个月,机械工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大幅增长,和13大行业内的新产品、技术含量高产品的迅速推出是分不开的,行业内的科技优势正在转化为发展动力,新增投资也促进了产品结构调整。
机械工业新产品连年高速发展,今年进一步加快。前5个月,新产品产值5250亿元,同比增长37.14%,比同期总产值增速快5.3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新产品产值增速加快6.83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19.75%,比上年提高近1个百分点。新产品对同期新增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22.54%,对机械工业高速发展有重要贡献。
新产品的强势表现也反映了加速产业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整体思路。不久前,商务部颁布了200多项产品的出口退税下调政策,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朱森第对此表示:“出口退税下调,对于优化产品结构是有利,200多种产品中,多半都是附加值比较低的,这些产品容易引起国际间贸易摩擦,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资源和劳动力。”
机械工业目前正在积极研发制造各项高端、节能装备,为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产业改造升级和节能减排积极做贡献。
多轴联动机床、重型数控机床等高档产品取得重大进展,继续向高速、精密、多轴、复合的方向发展。“数控机床是我国技术含量要求较高的行业,日本等欧美国家对这类战略性设备的出口限制较多。在这一领域我们一方面加强自主研发,另一方面也在需求整合国际资源。”朱森第表示。
朱森第还认为:“能否有效整合国际资源是衡量一个行业成熟程度的标志,数控机床行动非常迅速,已经有 8家企业在海外进行收购,这其中包括沈阳机床。这其中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是,要有效吸收别人的强项,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在收购中必须注意文化上的整合。”
谨防投资结构性过剩
在总产值连年攀升的形势下,业界出现了投资过热的论调:“机械工业的高位运行会不会在2008年停滞,高增长背后是不是整个机械工业投资过剩问题?”
从2003年开始,我国机械工业已经保持了4年20%以上的高增长率,今年前5个月机械工业在高位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增速超过30%。
机械工业联合会最新报告显示:“今年前5个月,机械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62亿元,同比增长43%,高于制造业投资增速2.5%。”
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朱森第在会上表示:“产业经济的发展有自身的周期性,企业投资战略并不能完全依赖这种高增长环境。”不过,他也表示,机械工业投资增幅居高不下,和国家宏观经济息息相关,正是国内需求拉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2006年3月份,国务院颁布8号文件,明确表示要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朱森第告诉记者:“文件是在去年发布的,事实上国家对机械工业的政策支持早在两年前就开始酝酿。”
在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的拉动下,机械工业为调整产品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改进工艺流程,加快机械工业的改造、建设,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近年来机械工业高速发展,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成效,特别是一批重大技术装备研制成功,固定资产投资为其创造了重要的物质条件。
从某种意义上讲,机械工业的投资问题不是总量过大、增长过快的问题,而是一个结构和效率问题,从目前的投资结构上看,有其合理性。但投资增长过快,也对机械工业发展和经济运行带来一定的风险,特别是一般水平产品产能过剩,不利于机械工业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政策的诱导性作用可能会在下半年发生,出口退税下调影响到多种产品,会迫使企业减少对附加值比较低产品进行再投入,整个产业规模随之缩小,而同时真正适应市场的中高端产品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这也符合机械工业结构性调整的趋势。
国家这几年先后提出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三大战略,机械工业竞争力在地区的差距逐步缩小,从东部一支独秀的局面开始向多极格局过渡。今年上半年,中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机械工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
今年前5个月,对外贸易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变化,一般贸易出口额首次高于加工贸易出口额,而下半年出口退税下调可能进一步推动出口产品结构向一般贸易倾斜。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朱森第对此表示:“出口退税下调,对于优化产品结构是有利,200多种产品中,多半都是附加值比较低的,这些产品容易引起国际间贸易摩擦,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资源和劳动力。”
机械工业目前正在积极研发制造各项高端、节能装备,为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产业改造升级和节能减排积极做贡献。
2007年,前5个月机械工业增速在高位基础上进一步加快,经济效益又有新的提高;新产品、技术含量高产品加快发展,科技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新增投资促进了产品结构调整;对外贸易加快发展。
区域竞争力差距缩小
机械工业联合会发布的上半年经济运行报告显示,东南沿海机械工业的生产力依然占据总产值的半壁江山,同时中西部地区也在迅速崛起。
前5个月,31个省区市机械工业全部实现二位数以上的增长,江苏、广东、山东三省比重位列前三位,对机械工业新增产值的贡献率达43.49%。
这三大省份已经延伸为三大经济圈,并对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起了领头羊作用。他们所对应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三大都市圈机械工业同比增长31.12%,在全行业产值的比重和新增产值的贡献率都占总量的七成以上。
国家这几年提出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三大战略,机械工业竞争力在地区的差距逐步缩小,从东部一支独秀的局面开始向多极格局过渡。
今年上半年,中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机械工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中部6省崛起初见成效,同比增长33.43%,其中:安徽、湖南、河南、江西都超过机械工业全行业增速;东北老工业基地正在重现昔日装备制造基地的风采,同比增长37.7%,其中辽宁、吉林分别增长44.59%和38.58%,均比上年同期显著提高。西部地区在东、中、西三个地区中增速最快,其中青海、四川、陜西分别以51.32%、38.97%和50.9%的高速增长。
今年前5个月,机械工业在2006年同期接近30%增长的基础上继续高开高走,各月增速都超过30%,其中贡献率排名靠前的产业包括汽车和电工等多个行业。
前5个月,机械工业13个行业均以二位数以上高速增长,其中汽车行业和电工行业增长分别为31.23%和34.19%,两个行业在机械工业中的比重为57.3%,对机械工业新增产值的贡献率为58.36%。各大行业中的主要产品产量都在上半年实现了稳步增长,其中汽车行业,前5个月累计生产382.52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22.03%;轿车继续领先发展,产量200.88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27.12%。
机械工业在总产值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能够和市场需求充分衔接,并未出现新的产品积压、滞销等不良趋势。
外贸出口增长强劲
前5个月,对外贸易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变化,一般贸易出口额首次高于加工贸易出口额,而下半年出口退税下调可能进一步推动出口产品结构向一般贸易倾斜。
前5个月,机械工业一般贸易出口额350.23亿美元,同比增长44.75%;加工贸易出口额326.04亿美元,同比增长32.32%。两者在机械工业出口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分别为49.12%和45.72%,改变了长期以来机械工业出口加工贸易高于一般贸易的状况。
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朱森第告诉记者:“一般贸易更能体现产品的竞争力,以前我们在这方面出口并不多,只是在为巴基斯坦建电站这类援建活动中,出现少量的一般贸易;而加工贸易在广东等沿海地区比重很大,由别人提供图纸,我们并不享有品牌和核心技术,提升竞争力作用远远低于一般贸易,唯一带来的好处是扩大了经济规模,对促进就业有帮助。”
从对外进出口的地区分布来看,机械工业的贸易伙伴比较稳定,和世界主流经济体的往来比较密切。前5个月,与欧盟、日本和美国三大贸易伙伴的外贸总额均以二位数增长。与欧盟贸易总额326.95亿美元,同比增长31.81%;中日贸易总额255.33亿美元,增长18.93%;中美贸易额194.10亿美元,增长22.01%。
前5月的数据显示,机械工业外贸进出口增长势头强劲。前5个月,机械外贸进出口总额1349.24亿美元,同比增长28.91%,比全国外贸进出口增长高5.2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713亿美元,同比增长38.98%,比全国外贸出口增长高11.18个百分点;进口636.73亿美元,同比增长19.23%,比全国外贸进口增长高0.13个百分点。累计实现贸易顺差76.27亿美元。
朱森第表示:“国家层面看,并不希望贸易顺差太大,机电产品出口迅速,一方面是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大量企业开始向外寻求出路。另一方面,一些产品的附加值在稳步提升,有出口的强烈愿望。比如工程机械和装载机等产品,在国外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市场有一定的竞争力,能够走出国门。”
报告还预测,“出口退税调整后,下半年汽车、高档机电设备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将得到更好的发展,形成出口主打产品。”
朱森第表示:“高档机电设备出口总体增长速度快。比如沈阳机床制造的数控机床远销俄罗斯的数量达到1000套,我们的汽能机在印度市场很好,电站设备也大量出口到巴基斯坦,自控系统系统方面,国内市场占有率提高到38%,并开始寻求出口。
不过,根据有关部门关于鼓励进口先进机械装备进口的政策,下半年部分高档机电产品的进口也会增加,这将会挤占部分国内市场。
结构调整肋推产业升级
前5个月,机械工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大幅增长,和13大行业内的新产品、技术含量高产品的迅速推出是分不开的,行业内的科技优势正在转化为发展动力,新增投资也促进了产品结构调整。
机械工业新产品连年高速发展,今年进一步加快。前5个月,新产品产值5250亿元,同比增长37.14%,比同期总产值增速快5.3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新产品产值增速加快6.83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19.75%,比上年提高近1个百分点。新产品对同期新增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22.54%,对机械工业高速发展有重要贡献。
新产品的强势表现也反映了加速产业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整体思路。不久前,商务部颁布了200多项产品的出口退税下调政策,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朱森第对此表示:“出口退税下调,对于优化产品结构是有利,200多种产品中,多半都是附加值比较低的,这些产品容易引起国际间贸易摩擦,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资源和劳动力。”
机械工业目前正在积极研发制造各项高端、节能装备,为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产业改造升级和节能减排积极做贡献。
多轴联动机床、重型数控机床等高档产品取得重大进展,继续向高速、精密、多轴、复合的方向发展。“数控机床是我国技术含量要求较高的行业,日本等欧美国家对这类战略性设备的出口限制较多。在这一领域我们一方面加强自主研发,另一方面也在需求整合国际资源。”朱森第表示。
朱森第还认为:“能否有效整合国际资源是衡量一个行业成熟程度的标志,数控机床行动非常迅速,已经有 8家企业在海外进行收购,这其中包括沈阳机床。这其中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是,要有效吸收别人的强项,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在收购中必须注意文化上的整合。”
谨防投资结构性过剩
在总产值连年攀升的形势下,业界出现了投资过热的论调:“机械工业的高位运行会不会在2008年停滞,高增长背后是不是整个机械工业投资过剩问题?”
从2003年开始,我国机械工业已经保持了4年20%以上的高增长率,今年前5个月机械工业在高位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增速超过30%。
机械工业联合会最新报告显示:“今年前5个月,机械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62亿元,同比增长43%,高于制造业投资增速2.5%。”
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朱森第在会上表示:“产业经济的发展有自身的周期性,企业投资战略并不能完全依赖这种高增长环境。”不过,他也表示,机械工业投资增幅居高不下,和国家宏观经济息息相关,正是国内需求拉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2006年3月份,国务院颁布8号文件,明确表示要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朱森第告诉记者:“文件是在去年发布的,事实上国家对机械工业的政策支持早在两年前就开始酝酿。”
在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的拉动下,机械工业为调整产品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改进工艺流程,加快机械工业的改造、建设,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近年来机械工业高速发展,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成效,特别是一批重大技术装备研制成功,固定资产投资为其创造了重要的物质条件。
从某种意义上讲,机械工业的投资问题不是总量过大、增长过快的问题,而是一个结构和效率问题,从目前的投资结构上看,有其合理性。但投资增长过快,也对机械工业发展和经济运行带来一定的风险,特别是一般水平产品产能过剩,不利于机械工业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政策的诱导性作用可能会在下半年发生,出口退税下调影响到多种产品,会迫使企业减少对附加值比较低产品进行再投入,整个产业规模随之缩小,而同时真正适应市场的中高端产品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这也符合机械工业结构性调整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