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课堂中渗透思想道德的教育是每个学科的任务。语文的课时比较多,所以教学的时间长,学生每天都能接触到思想性强的文章,接受无形的思想教育,所以语文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发挥的作用是其他学科不能比拟的。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思想品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2-0031-02
语文学科是思想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它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发挥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思想品德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所涉及到的文章,多具备较强思想性,学生经长时间的学习后,自身所形成的人文素养为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各方面发展的阶段,可塑性比较强。现阶段,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所接受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主要为爱科学、爱人民、爱劳动及爱祖国等,以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培养作为主要教育目标,是陶冶情操的教育以及唯物主义启蒙的教育。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作用
(一)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在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而小学阶段也是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品德教育能够加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教师要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积极地渗透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观念,从而为学生未来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应用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保证课堂的活跃氛围,使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除此之外,思想品德教育能够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加强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建立,促进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也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缺点并积极的改变,挖掘学生内在潜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三)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成教学目标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思想品德教育运用既能够强化学生心理素质,也能够使学生具备自己的判断是非能力,因此融入思想品德教育能够保证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途径
(一)在文字中渗透思想教育
纵观小学语文教材,教材所选取文章类型多以生动优美的记叙文为主,以生动、形象的文字作为载体,描述了一个个具体的人物,歌颂了他们崇高的品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思想品德的教育,要充分地发挥语文教材对人物的蕴染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枯燥无聊的单向授课,促使学生也可参与至课堂活动中。著名文艺理论家刘勰曾指出:“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在教学活动中则表现为,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文章时,应逐字逐句分析,以文字切入,体会字里行间所表述的情感,并对文章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形成感知,同时还应逐渐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形成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促使学生可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情感教育。
语文课文中部分文章内容以景物形象描写为主,部分文章内容则以人物形象描写为主。课堂中,当教师讲述人物形象描写类的文章时,应将人物描写的关键句子作为重点分析内容,引导学生去对文章中所刻画人物形象的动作语言等加以思索,如探讨人物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等问题,借助自身想象在脑海中刻画出生动的人物形象,促使学生在人物形象刻画过程中感受到教育、感染。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应引导学生多读一些描写英雄人物、领袖人物的文章,让学生领悟伟人的高尚情操和道德品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之后接受教育。在对描写景物的文章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抓住描写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句子以及对景物描写非常形象、生动、细致的句子,指导学生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美好的画面,还可以利用一些幻灯片等多媒体设施,在学生面前展示语言文字所描绘的人物和景物,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言文字和思想道德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是统一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二者相辅相成。在进行听说读写的文字方面的训练中加入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不仅能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能力,还能够在语文中加强思想道德的熏染。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去体会作者是如何潜词造句的,将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尤其是要紧紧地抓住那些描写作者中心思想的句子,以及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和体会的语句,老师要进行重点的指导,引导学生对语句反复琢磨、推敲,对作者写作意图加以感知,借此除可推动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外,还可将语文教学所具备的熏染作用充分发挥。
(二)在朗读中接受思想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课文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朗读时渗透思想教育也为一个重要途径。语文教学过程中,课文朗读的重要意义之一即在于引导学生借助课文的阅读,对课文内容形成正确理解,并带入课文情境。学生借助有感情的朗读,可对作者隐藏在文章内容中的情感予以感知,产生情感共鸣,并可对学生产生深刻感染,陶冶情操。
每一部乐曲都有它的主旋律,所以每篇文章都有描写作者主要感情的地方。让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的时候,还要指导学生从文章的整体内容寻找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把握课文的中心,将作者的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指导学生用深情的、轻缓的语调将课文的感情充分地表达出来。在朗读开始之前可以让对文章理解比较深的同学进行试读,渲染一下氛围,让其他的同学更快地融入到感情中去。有时候老师也可以进行范读,给学生更进一步的有感情的朗读指导,在理解内容的同时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三)与实际相联系,强化思想教育
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外部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还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教材,正面启发学生,让学生在感悟文章情感的基础之上,倾诉自己的感受,相互交流,进而受到课文中更深的思想教育的熏染。运用课文中学到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深化思想教育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夏日绝句》古诗词时,这首词出自女词人李清照之手,当时李清照的国家面临敌兵的入侵,国家的领导者和她的丈夫临阵逃脱,李清照深以为耻,写下这首诗:其中“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充分地展示了作者无所畏惧的气魄,充分地表达了她对死亡的无所畏惧。“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表达了诗人对枭雄项羽的思念,追随项羽的精神,表达对苟且偷生的痛恨。这首诗明确地告诉人们,活着要为国家立功业,做人中的豪杰,死了也要做鬼里面的英雄,充分地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这就要求学生在一遍又一遍的感情朗读中体会李清照的伟大情怀,爱国情怀油然而生。在小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至关重要,尤其在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和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和家长必须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为其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在潜移默化中规范学生的行为。例如,教师在讲解关于劳动的教学内容时,如果只是通过课本理论的讲解,那么便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不能够了解劳动所带来的快乐,此时,教师可以利用榜样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教师可以选取学生当中比较爱劳动、会劳动的榜样。让爱劳动、会劳动的同学向其他同学讲述自己的劳动经验及操作过程,使其他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劳动所带来的意义,体验劳动带给他们的快乐。 (四)教育者要先接受教育
为确保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地感知思想教育,首先教师自身应在文章中感受到熏陶及教育。如此,方可对学生产生影响,并实现学生情感的充分调动。课堂授课时,若教师自身尚未对思想性较强的文章形成深层次的理解,则难以逐步引导学生对文章中所传达的思想内容、情感形成感知,怎么接受课文思想的熏陶。与其相反,就是教师能够将自己的感情和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引发共鸣,爱其所爱,恨其所恨,痛其所痛,用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学生就会受到影响,强化思想教育的效果。例如,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了解课文的内容,教师可以先进行声情并茂的范读,将学生带入到文章中作者描绘的情感之中,孩子们深深地被周恩来的爱国情怀所感染,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孩子们热爱祖国的情感。除此之外,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要求教师首先应该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并具有一定的职业操守,语文教师要拥护党的领导,这能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奠定基础,其次,小学语文教师要将政治情感不断地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达成教学目标,保证学生学习的效果。
(五)刻画人物的形象,让学生知善恶
对人物形象进行深刻的分析,就能够理解文中人物的情感世界,和作者引发情感上的共鸣,进而能够更加了解人物的性格,能够帮助学生理清复杂的思想路线和人物关系。对更好的理解文章的主题有着很大的帮助。例如,《精卫填海》通过对精卫不断叼石头去填海的描写,告诉我们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不管是否能成功,重要的是自己的坚持和努力,赞颂了精卫善良的愿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孩子们对精卫也产生了强烈的敬佩之情。小学生的年龄尚小且社会经验不足,思想较为单纯,因此通过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为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要注重在此时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避免学生出现不良行为。语文课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教师也要革除传统教学当中存在的弊端,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突破传统教学观念所带来的束缚。首先,语文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和了解,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状态从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保证学生能够和老师之间在情感上达成共鸣,使学生意识到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在小學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讲解一些优秀的人物,例如雷锋作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具备优秀的品格。同时,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可以布置相关学习榜样等方面的作业,在学习雷锋活动过程中,教师先让学生了解雷锋做过的主要事迹,然后在课堂上通过与同学之间的讨论分析雷锋的主要贡献,并在潜移默化中将雷锋作为自己的榜样进行学习。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随时抓住思想品德教育的机会,不分时机,从点点滴滴做起,有效地落实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像春雨般润物无声,对学生的幼小的心灵进行浇灌,陶冶和哺育他们的情操,培育出品学兼优和德才兼备的新一代人。单纯的传播现有的成果和知识不是教育的目的,而是要注重对人潜在的能力进行挖掘,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师应该要合理地运用教材,另辟巧径,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将语文学科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无声地润入学生的心间。课堂上孕育着思想品德,教师要抓住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不断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语文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也是社会培养新一代人才的需要,是落实国家方针和政策的需要,它对提高人民的素质,培育“四有人才”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燕.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J]. 学周刊, 2017(28):55-56.
[2]陈马,玉颖.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J].中华少年, 2019(4):101.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思想品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2-0031-02
语文学科是思想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它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发挥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思想品德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所涉及到的文章,多具备较强思想性,学生经长时间的学习后,自身所形成的人文素养为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各方面发展的阶段,可塑性比较强。现阶段,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所接受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主要为爱科学、爱人民、爱劳动及爱祖国等,以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培养作为主要教育目标,是陶冶情操的教育以及唯物主义启蒙的教育。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作用
(一)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在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而小学阶段也是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品德教育能够加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教师要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积极地渗透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观念,从而为学生未来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应用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保证课堂的活跃氛围,使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除此之外,思想品德教育能够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加强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建立,促进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也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缺点并积极的改变,挖掘学生内在潜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三)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成教学目标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思想品德教育运用既能够强化学生心理素质,也能够使学生具备自己的判断是非能力,因此融入思想品德教育能够保证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途径
(一)在文字中渗透思想教育
纵观小学语文教材,教材所选取文章类型多以生动优美的记叙文为主,以生动、形象的文字作为载体,描述了一个个具体的人物,歌颂了他们崇高的品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思想品德的教育,要充分地发挥语文教材对人物的蕴染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枯燥无聊的单向授课,促使学生也可参与至课堂活动中。著名文艺理论家刘勰曾指出:“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在教学活动中则表现为,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文章时,应逐字逐句分析,以文字切入,体会字里行间所表述的情感,并对文章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形成感知,同时还应逐渐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形成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促使学生可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情感教育。
语文课文中部分文章内容以景物形象描写为主,部分文章内容则以人物形象描写为主。课堂中,当教师讲述人物形象描写类的文章时,应将人物描写的关键句子作为重点分析内容,引导学生去对文章中所刻画人物形象的动作语言等加以思索,如探讨人物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等问题,借助自身想象在脑海中刻画出生动的人物形象,促使学生在人物形象刻画过程中感受到教育、感染。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应引导学生多读一些描写英雄人物、领袖人物的文章,让学生领悟伟人的高尚情操和道德品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之后接受教育。在对描写景物的文章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抓住描写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句子以及对景物描写非常形象、生动、细致的句子,指导学生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美好的画面,还可以利用一些幻灯片等多媒体设施,在学生面前展示语言文字所描绘的人物和景物,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言文字和思想道德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是统一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二者相辅相成。在进行听说读写的文字方面的训练中加入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不仅能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能力,还能够在语文中加强思想道德的熏染。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去体会作者是如何潜词造句的,将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尤其是要紧紧地抓住那些描写作者中心思想的句子,以及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和体会的语句,老师要进行重点的指导,引导学生对语句反复琢磨、推敲,对作者写作意图加以感知,借此除可推动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外,还可将语文教学所具备的熏染作用充分发挥。
(二)在朗读中接受思想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课文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朗读时渗透思想教育也为一个重要途径。语文教学过程中,课文朗读的重要意义之一即在于引导学生借助课文的阅读,对课文内容形成正确理解,并带入课文情境。学生借助有感情的朗读,可对作者隐藏在文章内容中的情感予以感知,产生情感共鸣,并可对学生产生深刻感染,陶冶情操。
每一部乐曲都有它的主旋律,所以每篇文章都有描写作者主要感情的地方。让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的时候,还要指导学生从文章的整体内容寻找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把握课文的中心,将作者的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指导学生用深情的、轻缓的语调将课文的感情充分地表达出来。在朗读开始之前可以让对文章理解比较深的同学进行试读,渲染一下氛围,让其他的同学更快地融入到感情中去。有时候老师也可以进行范读,给学生更进一步的有感情的朗读指导,在理解内容的同时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三)与实际相联系,强化思想教育
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外部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还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教材,正面启发学生,让学生在感悟文章情感的基础之上,倾诉自己的感受,相互交流,进而受到课文中更深的思想教育的熏染。运用课文中学到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深化思想教育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夏日绝句》古诗词时,这首词出自女词人李清照之手,当时李清照的国家面临敌兵的入侵,国家的领导者和她的丈夫临阵逃脱,李清照深以为耻,写下这首诗:其中“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充分地展示了作者无所畏惧的气魄,充分地表达了她对死亡的无所畏惧。“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表达了诗人对枭雄项羽的思念,追随项羽的精神,表达对苟且偷生的痛恨。这首诗明确地告诉人们,活着要为国家立功业,做人中的豪杰,死了也要做鬼里面的英雄,充分地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这就要求学生在一遍又一遍的感情朗读中体会李清照的伟大情怀,爱国情怀油然而生。在小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至关重要,尤其在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和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和家长必须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为其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在潜移默化中规范学生的行为。例如,教师在讲解关于劳动的教学内容时,如果只是通过课本理论的讲解,那么便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不能够了解劳动所带来的快乐,此时,教师可以利用榜样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教师可以选取学生当中比较爱劳动、会劳动的榜样。让爱劳动、会劳动的同学向其他同学讲述自己的劳动经验及操作过程,使其他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劳动所带来的意义,体验劳动带给他们的快乐。 (四)教育者要先接受教育
为确保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地感知思想教育,首先教师自身应在文章中感受到熏陶及教育。如此,方可对学生产生影响,并实现学生情感的充分调动。课堂授课时,若教师自身尚未对思想性较强的文章形成深层次的理解,则难以逐步引导学生对文章中所传达的思想内容、情感形成感知,怎么接受课文思想的熏陶。与其相反,就是教师能够将自己的感情和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引发共鸣,爱其所爱,恨其所恨,痛其所痛,用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学生就会受到影响,强化思想教育的效果。例如,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了解课文的内容,教师可以先进行声情并茂的范读,将学生带入到文章中作者描绘的情感之中,孩子们深深地被周恩来的爱国情怀所感染,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孩子们热爱祖国的情感。除此之外,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要求教师首先应该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并具有一定的职业操守,语文教师要拥护党的领导,这能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奠定基础,其次,小学语文教师要将政治情感不断地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达成教学目标,保证学生学习的效果。
(五)刻画人物的形象,让学生知善恶
对人物形象进行深刻的分析,就能够理解文中人物的情感世界,和作者引发情感上的共鸣,进而能够更加了解人物的性格,能够帮助学生理清复杂的思想路线和人物关系。对更好的理解文章的主题有着很大的帮助。例如,《精卫填海》通过对精卫不断叼石头去填海的描写,告诉我们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不管是否能成功,重要的是自己的坚持和努力,赞颂了精卫善良的愿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孩子们对精卫也产生了强烈的敬佩之情。小学生的年龄尚小且社会经验不足,思想较为单纯,因此通过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为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要注重在此时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避免学生出现不良行为。语文课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教师也要革除传统教学当中存在的弊端,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突破传统教学观念所带来的束缚。首先,语文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和了解,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状态从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保证学生能够和老师之间在情感上达成共鸣,使学生意识到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在小學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讲解一些优秀的人物,例如雷锋作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具备优秀的品格。同时,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可以布置相关学习榜样等方面的作业,在学习雷锋活动过程中,教师先让学生了解雷锋做过的主要事迹,然后在课堂上通过与同学之间的讨论分析雷锋的主要贡献,并在潜移默化中将雷锋作为自己的榜样进行学习。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随时抓住思想品德教育的机会,不分时机,从点点滴滴做起,有效地落实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像春雨般润物无声,对学生的幼小的心灵进行浇灌,陶冶和哺育他们的情操,培育出品学兼优和德才兼备的新一代人。单纯的传播现有的成果和知识不是教育的目的,而是要注重对人潜在的能力进行挖掘,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师应该要合理地运用教材,另辟巧径,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将语文学科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无声地润入学生的心间。课堂上孕育着思想品德,教师要抓住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不断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语文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也是社会培养新一代人才的需要,是落实国家方针和政策的需要,它对提高人民的素质,培育“四有人才”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燕.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J]. 学周刊, 2017(28):55-56.
[2]陈马,玉颖.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J].中华少年, 2019(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