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过年陪老妈看了一场电影,选了《你好,李焕英》,打算借此交流一下母子感情。电影结尾情感爆发时,黑漆漆的四周涌来阵阵压抑的抽泣声,等灯光大亮,我偷偷观察了一下,发现我妈完全没哭。
这一点儿都不科学。我问她:“这个电影就没触动你吗?一张票可60块钱呢!”她回答,这电影里关于20世纪80年代的每一幕场景,都在她的脑海中如昨日重现一般,那就是她燃烧的青春啊!
哪一个做娘亲的,风华正茂时不是一个“李焕英”,可惜待自己的孩子开始记事时,他们记住的自己就已经是一位中年妇女了。
我在腦子里搜寻了一番,发现确实如此—打我记事,老妈就是个特殊的形象:她可以温柔,可以亲切,可以舐犊情深,也可以发飙揍我,但这个形象唯独跟年龄无关。不是说她生我之后就老了,而是在我小的时候,对她的年龄并没有什么概念,待我慢慢成年,才发现她已经老了。
我妈仿佛一辈子就只有两个阶段,一段年龄模糊,一段就是白发苍苍。再想想,书里、歌里常常形容的那个妈,差不多都是年老的妈—白发苍苍、含辛茹苦,而有时也会“骄纵负心儿,专坑孝顺女”,同时响起的BGM(背景音乐)就是一曲《懂你》。
二
可谁的老妈年轻时不是一个肤白发黑、全身闪光、有梦有爱的“李焕英”呢?怎么就一步步变成了苦大仇深的老母亲?
最能体现这种形象逆转的一件事儿,就是相亲。
每一个为子女耗尽人生,又在大过年时逼着孩子去相亲的老母亲,在她还是年轻活泼的“李焕英”时,大概同样被她的老母亲逼迫过、安排过,自己也挣扎过、反抗过。
当初被老妈催婚催得最暗无天日的那几年,我对她进行过深度采访。
老妈与老爸的相亲是姥爷一手安排的。见完一面,老妈不愿意,但姥爷不许,父女俩于是各躺在一间屋里,都用绝食对抗,最后老妈退让了。
虽然婚后老妈与老爸过得很好,虽然婚前这一段风波成为我们家的经典话题,但老妈知道姥爷做得不对,也为此反抗过。
直至我过了28岁还是单身,她曾经的是非观念轰然倒塌,突然无比认同姥爷当年的做法。她的逻辑链也很完整:“等你老大不小的时候,我就理解我爸了;所以等你的孩子老大不小的时候,你也就会理解我。”
她开始费尽心思为我寻找对象,日复一日打电话催我相亲,身边亲友全被她发动起来。至此,我终于见识到她的亲友圈居然有这样强大的社交能力。
她一催我相亲我就拒绝,拒绝不了我就敷衍,敷衍着见一面后,就对她说:“那个女孩子挺好的,可是我就是不喜欢。”
老妈陷入抓狂状态,她对我诉苦,说我不结婚这件事已经快让她和老爸在单位与朋友圈里“出名”了,她没脸出门,无心生活,每天心头像压着一块铅。听到这话,我只好带她逛街,给她买衣服,请她吃饭,变着法子哄她开心。她虽然能高兴一会儿,但没几分钟就会再次眉头紧皱,说:“只有你结婚我才能真的快乐啊。”
三
一天半夜,她坐在我房子的客厅里号啕大哭,为我不结婚这件事痛苦不堪。我无法安抚她,但也无法用哄她开心这个理由去结婚。
老妈问我:“你不能让我实现心愿,你算什么好儿子?”我说:“你都不能不在意别人的看法,让你儿子开心点儿,你算什么好母亲?”
之后,事情向高潮发展—老妈给我打电话,说自己病了,让我回去看看她。我放下电话,脑子里闪过的形象,就是1906年准备回老家的鲁迅。
果然如此,我一进门就被安排了相亲,老爸老妈押着我去见面。出来以后,寒风萧瑟,老妈恳求我:“你就同意了吧。”老爸在一旁不停咳嗽,也是一脸期待。那风吹得我心底透凉,“同意”两个字已经到了嘴边,但我一咬牙,咽回去了。
老妈崩溃了,哭闹着对我大喊大叫。
仿佛旧日重回,当年她与姥爷绝食对抗那一幕,在我们俩身上重现了。
我看过她年轻时的照片,大方娟秀,笑容灿烂,还是一个运动健将,长跑、短跑都很拿手,与年轻的李焕英一样有矫健之美。她当年如此自信刚强,如今却在儿子不结婚这件事上被邻里议论,她的内心被击垮了。
我最终顶住了老妈老爸的催婚,而我知道,我之所以能“顶住”,那是因为他们爱我。当我表现出无比痛苦时,老妈就克制着自己的痛苦,选择让步。
但我们都不快乐,心头都有很重的负罪感—我的负罪感来源于无法满足他们的心愿;而老妈老爸觉得,我的婚姻本就是他们人生的主线任务,他们到现在也没能完成任务。
但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应该按照自己想要的样子去生活,包括婚姻在内,不该被任何人左右。
我始终不明白,老妈年轻时明明遭遇过被催婚、被强行安排人生的痛楚,为什么等自己到了姥爷那个年纪,就不能与自己的孩子共情?
子女的婚姻究竟属于孩子自己,还是父母圆满人生的一部分,这注定是两代人的价值观分歧。我们可以坐在一起洒泪交心,倾吐一切,却终究各说各话,彼此寒心。
这样为人娘亲,真的太累、太苦、太委屈了。
四
每一个老妈都曾经是青春无敌的“李焕英”,有自己的爱情,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追逐。但当她有了孩子,待孩子成长到可以记事时,她就突然变成了中年妇女,人生圆融的状态被打碎,她生命中的很大一部分被自己主动让渡给了孩子,她很难像以前一样,依旧是一个神完气足的“李焕英”。她的生命出现了缺角。
但孩子不该是填补她生命缺角的材料。一个母亲愿意为孩子做出牺牲,而这个孩子长大,要独立出去,要在这个世界中探索自己,完成自己,实现自己。一个爱孩子的母亲,此时的牺牲就是克制自己的控制欲,不去打扰孩子对自己的塑造,而婚姻就是这自我塑造中的一部分,它属于孩子自己,不属于父母。
我多希望为人父母的都能明白,为催促孩子结婚而做的种种人生牺牲,只会让孩子背负深重的负罪感。真正为孩子婚姻做出的牺牲,是克制只属于你自己人生的蔓延,让它停在自己的生命中,不要将藤条伸入孩子的世界。以及,让自己重新开始独立圆融的生活,与孩子彼此关爱,却不互相依附。
为什么一旦“李焕英”做了妈妈,在孩子眼中就变得年龄模糊?因为母亲替孩子背负了他们最开始的人生,让自己过度负重与消耗。
为什么我们印象中母亲的样子,与书里、歌里出现的母亲都是白发苍苍、一脸愁容?因为她们总是或被动、或不自觉地深度捆绑了孩子的生活。所以孩子在幼小时无限快乐,因为母亲为他们撑起了一切;又在成人时备受困扰,因为母亲撑得太久了,忘记了放手。
我多么希望自己的母亲与世间所有的母亲,从黑发到白发,都永远是那个年轻李焕英的样子,爱孩子又保持彼此的独立,让孩子轻松一点儿,更让自己轻松一点儿。
但我也对此感到悲观,两代人的价值观分歧很难被爱填平,而当你想要掌控自己的生活,面对催婚的父母时,只好一边痛苦于他们的痛苦,一边让自己的心硬一点儿,再硬一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