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还乡

来源 :杂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zhou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6年,因为家庭的变故,我流浪北方。我曾想一死了之,又觉得不能这么软弱,于是发誓不活出个人样来不回家乡。打拼了十多年,当过保姆,当过饭店清洁员,刷盘洗碗,拖地挑水,靠自己的劳动有了点积蓄。后来遇上好心人,才算有了个家,过上了安定的日子。2005年时,我想“衣锦还乡”,突发奇想换上一身打工时的破旧衣裳,把装着日用品的蛇皮袋子搭在肩头,回去了。
  首先拜访的是曾经对我家欺侮最凶的大姨家。我站在大姨家门前,表弟媳把我认出来了,喊道:“婆婆,蓉姐回来了。”大姨一眼看到我如此落魄,指着我骂:“你这打烂仗的,外面跑这些年,我以为发财了,原来还是这个穷样,还有脸来看我!”她已八十几岁高龄,品性竟然一点没变,我马上就走了。
  我走遍了大娘、叔婶家,没看到一张热情的面孔,没一个让我进门坐坐。然后到了一个表姐家,她正在玩麻将,见我后连座位都没离开,说:“啊,是蓉蓉啊,坐那儿吧,等我打完这圈做饭给你吃,不就是来吃午饭的嘛。”说完聚精会神地打着麻将,我悄悄地走了。
  我心里很冷,感觉比我小时候光着脚丫讨饭时走在冰冻的路上还要冷。这就是家乡,这就是与我有着血统关系的人聚集的地方。
  我和背着一大包破烂儿的中年妇女走成了并肩,她看我一眼,以为我也是捡破烂儿的。看我的编织袋瘪瘪的,就说:“现在收破烂儿的人太多,不是熟人不好收。要想捡,得去旅游景点,很远的。”我没答话,她又说:“要不你跟我走,到收购站卖了,我给你两块钱坐车。”
  她忽然端详起我来,惊讶地说:“你不是蓉姐吗!”我点了点头,她憨厚地笑着说:“咱二十几年没见了。我以为你混好不回来了,看你这样子比我过得还惨啊。”我苦笑了一下,认出这是小时候一起讨饭的朋友,叫娟子,是个孤儿。那时她又黄又瘦,现在好看多了。她又劝我说:“不要灰心,人生还长着呢。等我卖了这包,请你进饭店,咱难得见一面,好好聊聊。”
  我说:“我笑你小时候穿你爸爸的裤子,拖拖拉拉的,卷不起来。”她也笑说:“要不是你送条裤子给我穿,也许我就得穿着那条裤子嫁人。那会儿你只有两条裤子,送了我以后,你晚上洗了白天穿,有时还湿着了。”我俩都兴奋地说着笑着,却眼泪满脸。
  她的破烂儿一共卖了五块钱,非拉我进饭店,要了一份麻婆豆腐,两碗米饭,一共四块五角。饭后要我去她家住,她说:“别看我捡破烂儿,我男人对我可好啦,不会看不起你的。”
  我去了,他男人叫长青,也是个实在人,对娟子说:“把你的好衣服给蓉姐拿一套出来,给她烧一大锅水,洗个澡换上。”
  心里的落差让我再也克制不住,大哭起來。把我的真实情况和遭遇说了,他们才恍然说:“这就好……这就好……”这次我带了一万元回来,本来要分给我久违的亲人们,给他们两口子留下了两千。夫妻俩死活不肯收,我坚持要给,流着泪说:“钱不亲,人情亲。”
  这次回家,感慨良多。未承想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最亲的竟然是毫无血亲关系的朋友。都说血亲割不断,但在这个充满物欲的社会,我的亲人们误以为我是投奔他们的“拖油瓶”,唯恐避让不及。难道只有衣锦才能还乡?我甚至已经开始后悔之前的“突发奇想”,因为结局现实得我无法接受。
  家乡已没有了亲情惦念,我的乡愁只剩下那几个穷朋友,只剩下房后那片郁郁葱葱的竹林,只剩下那奔流不息的鸭子河水了。
  【原载《文摘报》】
其他文献
唐代诗人张祜《硫黄》诗曰:“一粒硫黄入貴门,寝堂深处问玄言。时人尽说韦山甫,昨日馀干吊子孙。”推销硫黄的道士韦山甫为当时许多达官显贵所推崇,被人称为“神仙”。然而,韦病死之后,死而速朽,与常人无异。他能凭一粒硫黄出入“贵门”,游说公卿服食硫黄,“其术大行”,但又不太灵光,吃死人的事常有。看来,韦山甫与我们当代的一些“大师”有得一比了。  贪官背后往往有“大师”。河北省原常务副省长丛福奎,与“大师”
期刊
回乡下老家,沿路的电线杆上、房墙上,不时可以看见各种替人办丧事的宣传小广告,它们成了乡间如今最难去除的新型“牛皮癣”。  这是农村经济条件变好的衍生产物,也是攀比的结果。当越来越多的乡人到城市里打工,口袋里有了些钱后,过去很多需亲力亲为的事,现在都出钱让别人来办了,比如丧事。  在我儿时,当村里有老人去世,出殡时请来的锣鼓队都是由附近的乡民临时组建的,你家出一个锣,他家出一个鼓。作为报酬,主人家无
期刊
出身问题,现在不大提了。过去,出身不好被称之为“成分高”。“成分高”,考大學、提干都会受影响。时下是“学历高”比“成分高”要紧的年代,但有一个社会现象值得注意:在一批贪官落马后的忏悔词中,仍喜欢用“农民的儿子”这个词。  新近热播的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就有这么一幕:被证实为“小官巨贪”的赵德汉蹲在地上痛哭忏悔,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以致走上了贪腐之路。这时,陆毅扮演的最高检反贪总局侦查
期刊
去年12月,“中国之声”报道了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瞒报洪灾死亡人数,实际死亡三十八人,当地上报死亡五人、失踪三人一事。报道播出后,与岫岩县一山之隔的辽阳市辽阳县也有群众反映,在2012年8月4日晚,辽阳也有群众被洪水夺去了生命,但辽阳市、县两级政府对外宣称,当地应对有力,没有造成一人伤亡、一人失踪。  又见瞒报!“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原来的味道。”从报道看,辽阳县的瞒报手法,与岫岩瞒报简直如
期刊
古人云:“好船者溺,好骑者堕,君子各以所好为祸。”爱好,既可以培育情操,提升修养,也可能由“好”而“贪”、由“雅”而“腐”,不少领导干部就倒在了这把双刃剑下。  2013年6月,经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对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立案检查。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中央纪委查实了倪发科的受贿问题,其收受大量玉石,占受贿总额近八成的事实也浮出水面。  倪发科2008年担任安徽省副省长后,分管国土资源工作,未经组织审
期刊
安徽阜阳市颍上县邮政局的投递员鲍某,通过私拆他人举报给政府、纪检、监察等部门的信件,发现了某些官员的腐败行径,然后与被举报人联系,用交换举报信的方式换钱换物,中饱私囊。暂且不说鲍某行为的后果有多可怕,单单就投递员私拆他人信件这事儿就让人目瞪口呆了。一个小学生都知道私人信件是受法律保护的,就别说受过职业培训的国家邮政专业投递员了,他明知违法为啥敢做?    這说明鲍某有绝对自信的判断力,他相信自己的
期刊
一条新闻,其实起得平平,说某大学斥资十亿元,造了它的校园,仿古汉唐宋元明清的帝舍,红墙黄瓦,“酷似皇宫”,连园内路灯长椅,都弄得“像宫中一样”,于是莘莘学子,“上课就像大臣上朝一般”……    说它起得平平,是因为岂但是校舍“酷似皇宫”,便是大学里的老师,不也已有身着龙袍讲课的吗?他说他“就是道光自述”呢,于是也就有某地的大学生,天天穿着朝服去上学,而且“感觉甚好”。难怪某地高考,一考生居然起名为
期刊
北接“迁钢”,西靠“焦化厂”,南临“九江线材”,位于河北省迁安市木厂口镇的松汀村,这几年似乎成了媒体和公众口中的“北京雾霾源头”。说源头有些不准确,但松汀成为污染话题的焦点,确是事出有因。  村子安静得有些吓人    2002年以前,几家钢铁企业尚未落脚在村子周围,松汀村享受着蓝天白云的庇护,直到这份宁静被三面包围的钢铁企业打破。当时谁都想不到,十五年后这里成了远近闻名的“鬼村”。村民说,建厂征地
期刊
“湖北麻城一建筑工地发生脚手架垮塌事故,两人死亡”,这本身是一条再“普通”不过的“小新闻”了。说它普通,是因为以往曝出的类似消息实在太多,根本引发不了大众的关注;说它小,是因为新闻本身就很短,信息量非常有限。  这条源自中新网的消息称,据湖北麻城市相关部门信息,3月27日下午2时35分,该市五脑山水上游乐项目综合楼穹顶模板脚手架发生垮塌事故。截至3月28日凌晨3时20分,被困十五人中已救出八人,其
期刊
缝隙中生存  在安徽芜湖奇瑞新里程观澜苑9号楼,人们是与裂缝一同生存的。裂缝出现在墙壁上,有的像铅笔印,有的像蜘蛛网。两个单元楼之间的裂缝甚至塞得下一个身躯。  入住尚不到三年,一些住户发现家里的门框已经变形。里外进出着老人、孩子、待产的孕妇和打工的小夫妻。挂着结婚照和全家福的墙壁上裂缝越来越大,照片中的人经常在半夜听到透过墙壁传来的巨响。  但在开发商的眼中,这些依然不足以成为“危房”的证据,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