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实验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jing17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课是以观察和实践为基础的学科,一节好的科学课,应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促使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活动。科学课本身具有真实、生动,探索性强等特点,以实验促教学,可以让学生从实验中了解自然科学的奥秘,对自然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动作记忆率比语言文字记忆效率要高好几倍。“百闻不如一见,白看不如一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经验告诉我们:一个科学课成绩优秀的学生对科学现象和科学 过程具有很强的“悟性”,这种“悟性”源于对日常生活丰富的感性积累。对科学课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其最大的障碍不在于智力因素,而在于缺少对日常生活的专心观察,头脑中缺乏感性经验,而这些感性经验恰恰是科学思维的基础。因此,作为一个科学课教师,首要任务就是尽一切可能,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丰富多采的科学现象和活生生的科学情境,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机会。
  一、利用实验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创造思维往往表现为直觉思维,即常常只抓住对象本质的主要环节,而忽略那些非本质的次要环节,思维结果往往以“领悟”的形式出现。因此,科学课堂教学中,要经常有意识在创没有一定规模度,在智力上有挑战性的实验,给学生提供分析、猜想的机会,让学生去发现、探索,大胆猜测问题的答案。例如在进行大气压力的教学中,可通过下面实验导出课题:取一只空矿泉水瓶,向瓶内注入少量的热水,摇晃后倒掉并立即盖紧瓶盖,过一会儿发现瓶子慢慢向内凹陷。这一现象可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接着鼓励学生大胆去猜想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火花,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利用实验探索问题,升华理论
  实验探究体现了学生学习知识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即实践到理论;而验证过程则由理论到实践,只有通过实验才能使教学理论得到升华。学生分组實验“研究水的沸腾”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得出水沸腾一段时间后,水温降低的结论,这与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的结论不一致。为了弄清原因所在,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下列实验,并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分析:
  (!)刚开始时,烧水杯壁有一层水珠,这是空气中受热的水蒸气上升预冷液化而成。
  (2)烧杯底和内壁有气泡。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烧杯和水的温度升高,烧杯外壁的水珠消失,附在杯底和杯壁上的空气以及溶解在水里的空气受热膨胀,在杯底和内壁产生气泡。
  (3)水面上方有“白气”,温度计露出水面的部分附有水珠。加热过程中,水蒸发加快,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预冷液化成小水珠,有的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白气”有的附在温度计上。
  (4)水沸腾前温度温度计2的示数高于温度计1的示数。底部的水先受热膨胀上浮,上面冷水下沉,使烧杯中上部水的温度高于下部的温度。
  (5)水沸腾时,看到大量气泡上升到液面破裂。
  (6)水沸腾中,温度计2示数下降,温度计1示数不变。观察发现温度计2露出水面玻璃泡的温度低于水中温度计1玻璃泡的温度。这说明了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为什么要完全侵入液体中,不能露出液面的原因。
  (7)水烧干后,;两温度计示数急剧上升,此时烧杯和气体继续受热,它们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实验结果表明了温度计示数下降的原因:一是温度计的玻璃气泡露出水面,而是停止对水加热,学生通过以上探究巩固、升华了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的理论。
  三、利用实验培养学生创造力
  实验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锻炼。例如《教点亮小灯泡》一开始简单介绍了电池,电线,灯泡后,先不讲明怎样做才会让小电珠发光,在学生认识仪器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敢于思考,利用现成的仪器去实践,并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争着去比一比谁最快让小电珠发光,这样既激起学生的兴趣,有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利用实验突破难点,化难为易
  科学学习中有许多学生遇到了难懂的概念规律或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影响了学习的兴趣和进取精神。教师应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充分利用学生求知欲强、记忆力好、好奇性和创造力强等特点,围绕教学中的难点,设计生动、有趣的实验,化难为易,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再如在讲授《大气压力》这一节时,大气压的存在实验的现象,学生不易接受,可设计如下实验,取一只空矿泉水瓶装满水,将矿泉水瓶侵没于水中,若抓住瓶底向上提,会发现在瓶口末离开水面之前,瓶里始终充满水。若在瓶底钻一个小孔,重做上面的实验,会发现瓶中水面与瓶外水面始终相平。此实验既可以证明大气压力的存在从中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思,乐于向,乐于学。
  科学实验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让学生设计富有启发性的实验方案,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深究”能力的重要手段。对课本中的有些探究性实验,可改变条件组织学生进行再设计和改进操作。如在“密度”的复习课中,学生明确了测定物质密度的一种方法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测定物质密度的其他方法,同时还要对不同思路的操作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知道学生找个各种测定密度的实验操作方法的优缺点和试用条件,并确定最佳方法和在特定条件下的实验操作方法,从而使学生的知识得到进一步拓展和升华。
  总之,科学实验在创设学习环境和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试验中,学生的认知心理得到发展,学生的判断能力、手脑并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技能得到培养和提高。在实验中学生之间配合、讨论、争论、统一,可以锻炼学生的勇气、信心、意志。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借助实验传授知识,不仅可 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影视动画已经被各个行业广泛应用,如今的动画不再是指单纯的二维动画短片,它也包括了三维动画和影视动画,所以在动画专业开设影视方向的课程就显得尤其重要。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更注重在“学”上。如何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突破和改善。  关键词:影视动画教学;实践能力;高校  动画专业的影视专业课是以软件教学为支撑的,因此对学生们的实践能
期刊
摘要:社区共青团市民学校以提升市民素质、促进城市文明为主题,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倡导“志愿者到社区去,志愿者从社区来”的新风尚,是动员志愿者为社区青少年做好事、动员社区青少年为社区做好事的桥梁和纽带,是重庆共青团参加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主要阵地和平台。但是,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高校大学生积极性不高,活动的形式过于单一,导致大部分共建活动效果不够明显,特色不够鲜明,在机制、内容和形式上有待
期刊
摘要《商务礼仪》是介绍商务环境下礼仪知识的一门应用性学科;目的是强化和规范学生的日常礼仪行为进一步让学生懂得商务礼仪的一些规范并能正确且较好地展现这些规范,为今后在商务活动中塑造良好形象、提高服务艺术,奠定坚实的基础。但从目前的教学效果看掌生对商务礼仪课程的学习多数还是仅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和记忆上对商务礼仪的各种规范操作的认识还比较模糊,主要原因在于理论课程部分与实训脱节,阻碍了学生对该课程的
期刊
【摘要】在雾霾冰雪灾害气候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显著增加,各地对低能见度下的车速控制标准,都缺乏足够的理论依据,标准也不统一,本文通过交通流仿真软件VISSIM,对低能见度下的车速限制进行了仿真实验和道路安全性分析研究。  【Summary】Inthehazesnowdisasterweather,highwaytrafficaccidentsincreasedsignificantlyoverth
期刊
内容摘要:蒙古民族以“马背上的民族”著称于世。蒙古马鞍具的制造已经发展成了一门独立的艺术,有自己生生不息的传承人。如今依然有许多手工艺人继承着祖辈制作马具的传统手艺。作者为了掌握科尔沁马具制作的全部过程,即材料选择、装饰手法、工艺流程等第一手材料,从2012年冬开始在科尔沁草原,就科尔沁马鞍制作及对其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等问题进行了田野调查,考察的重点是马鞍的制作。  关键词:科尔沁蒙古族工匠;马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文化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对艺术设计方面的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进行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是社会的需要、历史发展的需要,同样也是提高“艺术设计”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应用型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我们要根据我们人才培养目标,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和老师的整体素质,为社会培养出合适的艺术类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理念
期刊
摘要《火的精神分析》是巴什拉讨论“元素诗学”中的火元素的一本诗学著作,其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以精神分析的批评方法对火元素进行了物质想象力的还原,其中重点有:关于火的四种情结、性化的火、火的辩证的升华理论。书中附有《烛之火》,对前书进行了补充。  关键词元素诗学火精神分析  一、关于巴什拉“元素诗学”的简单介绍  加斯东·巴什拉(GastonBachelard,1884--1962)是20世纪法国的科学
期刊
摘要:随着新媒体发展,网络时代的更新,新词特别是网络新词更是层出不穷。新词成为反映社会变动方面最为活跃,最为敏感的要素。隐喻俗称为使用一个词或短语表示一种思想或物体来取代另一个词或短语,它暗示了两者之间的相似性。隐喻被广泛应用于构造新词。本文以Fauconni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为指导,以中英新词为载体,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试图将新词分为三类,并对每一类新词构造过程中的隐喻现象进行解释,以便对概念整
期刊
新课改提倡以人为本的高效课堂,对于生物科目来说,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习的动力源泉,加强对课堂的设计,打造一个高效的课堂。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对教师的课堂质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本人结合多年来的课堂教学经验,对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谈几点认识:  一、树立正确的高效课堂观念  当前,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如果教师不能对高效课堂有一个正确
期刊
《一个都不能少》是张艺谋1998年拍摄的反映中国乡村教育现状的影片。这部电影纯朴,自然,简单,情节感人,在播出后广受好评,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好评,获得了一系列大奖。  故事主演讲述高老师因为有事要暂时离开水泉小学,这个学校原先有三、四十个学生,每年都有学生流失,现在只剩二十八个了。高老师临走时再三叮嘱只有十三岁的魏敏芝,一定要把学生看住,一个都不能少。魏敏芝整天让学生抄课文,每天清点人数,谁要把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