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512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的内容有机地融合了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等,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应细致挖掘其蕴藏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寻找渗透德育的突破点,在教学评价上突出德育达标点,把教书和育人统一起来,做到以情感人,潜移默化,让学生在学习中增长知识,形成良好道德品质,从而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一、根据主题内容的特点,寻找渗透德育的突破点
  品德与社会教材具有十分丰富的政治、思想、道德以及心理品质、行为习惯等教育培养内容,教学中要注意细致挖掘,并寓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如二年级“我是中国人”这一主题活动,热爱祖国教育是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居“五爱”教育第一位。但现在的孩子,早已习惯了和平时代的幸福生活,说到爱国,觉得空洞教条,离自己遥不可及。所以从小学一年级起,就要对小学生进行热爱祖国教育,这是道德启蒙教育中最基本的教育内容之一。 本主题提出要使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在启蒙教育阶段对学生的爱国教育不可要求过高,按课程标准要求,可以只进行最浅层次的教育,即:“我是中国人,要热爱自己的祖国。”然后坚持不懈,反复进行,由浅入深,不断加深。本课教学应特别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以“爱”贯穿全课,采用适合低年级小学生特点的形式,寻找教育的突破点,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切忌空洞说教。首先可以通过提供给学生丰富的感性材料如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或学校升旗仪式的录像、国庆节阅兵式的情景、观看人民怎样欢庆国庆节、课前搜集自己和家长外出旅游的图片等,再结合教材中的插图和照片,使学生通过生动、直观的形象材料,将静态的知识,变成学生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参与活动中体验祖国的伟大,产生对祖国的爱,产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我们还要把爱国教育延伸到课外,比如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我们也常常会看到,有些学生在升国旗的庄严时刻嬉笑打闹、随意走动。每当国歌奏响,国旗升起的时候,我们老师首先要面对着国旗肃立,给孩子做出一个行为的榜样。小学生因为天性好动,一时可能还不懂得肃立的要求,行为上也就不会接受,所以我们要反复告诉孩子要立正、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随便走动是对国旗、国歌的不尊重。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老师的榜样示范下有了努力的方向,国歌奏起,耳朵就会不由自主地聆听,嘴巴会不由自主地跟唱,目光会不由自主地追随,慢慢地再向学生渗透国旗、国徽是祖国的象征,我们不能做有损国旗和国徽尊严的举动。
  二、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在教学中,我们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营造有利于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學习环境,采用学生乐于接受和适于接受的方式,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各种互动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如四年级“在集体中成长”一单元,要帮助学生建立集体的概念,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懂得作为集体一分子,应处处维护集体荣誉,珍惜集体荣誉。四年级的孩子,交往的重心开始由家庭向学校和社会转移,他们逐渐有了集体荣誉感,但看问题还是比较幼稚,对“集体力量大”的认识往往只停留在人多力量就大的最初层面,而必须以“有效合作”为前提等更高层面的认知,仍然需要有效的教学引导。首先,要帮助学生建立“集体”概念。认识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教师不能生硬地说大道理,更不能照搬照抄教材提供的素材。而是应以本班同学真实的活动如“两人三足比赛”、“ 拔河比赛”“四人接力赛”等视频、图片作为激发学生回忆集体生活的突破口,消除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就是活动主体、学习主体、探究主体的主人翁身份,也体现了品德课源于生活,引导生活的原则。在课上还我们可以设计有趣的活动,比如: “踩报纸”,让每个小组六位同学站到一张报纸上,然后撕掉一部分报纸,直到剩下面积很小的一块,看哪组剩下的学生多,然后分别采访胜方和败方,让获胜组说说取胜的原因失败者分析下失败的原因,这样不仅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身参与集体活动,切身体验集体的力量,更能通过分析、反思胜出或失败的原因,引出在集体活动中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初步知道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激起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再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领学生把目光由小校园放眼到大社会,如神州十一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中国女排奥运会夺冠等,使他们在震撼心弦的社会生活场景中感知集体的力量,使情感得到升华。体验型学习是打开儿童心灵源头活水的一把金钥匙,使孩子们的道德情感如清泉般源源不断,真正架起了学生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桥梁,使我们的德育教育落到实处。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品德改革的需要,也是品德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要把德育教育内容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使之成为看得见、摸得着、能评价、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际内容,建立合理、客观、科学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使学校品德与社会在德育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娇琴. 浅析品德与社会教学[J]. 东西南北(教育),2017(7).
  [2] 许家胜.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培养人文素养的探讨[J]. 基础教育参考,2017(14).
其他文献
农村随迁儿童处于城市与农村两种生活环境的边缘下,城乡间的文化差异使得他们有同龄人所没有的迷茫、困惑和矛盾,他们身上有着深刻的社会变迁意义,他们的学校教育需要社会各界的
目前,面对新时代幼儿教育发展趋势,幼儿园班本化课程是“园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属于园本课程,却又完全不同于“园本课程”,它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真正
新晋本科院校科研基础相对较为薄弱,科研实力相对不足,尤其是科研团队建设方面相对较为滞后,严重阻碍了自身科研的发展和建设。新晋本科院校要进一步明晰科研团队建设的基本
医用生物化学是高等医学院校的主干基础课程之一,其实验教学在生物化学的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天津医科大学生物化
80年代末,部分国家权威性文学期刊诸如《上海文学》、《人民文学》和《收获》为先锋小说作家及作品提供广阔的发表天地,不仅使得先锋小说有效摆脱无法走进普通大众视野的尴尬境
【摘 要】 教师的情感态度影响着学生,教师应该学会宽容,学会遇事三思,学会换位思考。老师是引导者,要为学生学习做好铺路、引桥。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教育的全部技巧就在于如何爱学生。  【关键词】 师生关系;班级管理;日常规范  作为一名老师,得为学生的人生旅程“导好航、把好舵”。得处处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尽力去敲开学生的心扉,拨动学生的心弦,注重学生的接受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把学生当自己
古典诗学中,“诗可以群”与“诗可以怨”是很难分开的。“怨”是诗人以文学为手段来进行政治实践的方式,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群”的价值伦理,但它受到“止乎礼”的限制,“群怨
针对目前高校学生中的诚信问题,本文提出了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系列活动,增强自律及构建科学的诚信评价体系,增强他律力以抑制不诚信蔓延两种对策,以促进大学生诚信意识大
【摘 要】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 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所以要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开展探究性试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强化实验创新设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利用设计性试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放实验室,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关键词】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创新能力  一、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  教学中,我
【摘 要】在当前的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大潮中,校本课程成了很多学校和教师的关注焦点。不过,部分农村学校的教育工作者认为在资金、资源等方面与城市学校有一定差距,担心缺少足够的支持,不能开发出完善的校本课程。农村地区的确存在一些劣势,但也拥有乡土资源丰富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能将其利用起来,可以开发出独具特色、作用巨大的校本课程。本文以广西玉林兴业茶文化为例,对农村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对策进行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