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故乡》的解读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625163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故乡》是鲁迅先生小说集《呐喊》中的名篇。一般来说,小说文学价值体现在其揭示生活本质的方面。阅读一篇小说就是了解一种社会百态。《故乡》给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双重压迫下的中国农村现状。从鲁迅先生的笔下,我们真正了解当时中国农民的苦乐哀愁。唯美的环境描写,紧凑的故事情节,典型的人物形象以及呼之欲出的主题,都能给我们展现一个真实的社会人生百态。可以说,感悟小说,就是感悟人生百态。
  【关键词】 环境描写;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
  【中图分类号】I210          【文献标识碼】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4-0024-02
  《故乡》是鲁迅先生小说集《呐喊》中的名篇。文章回忆了“我”重回阔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的点滴见闻和感受。文章不同于一般的思乡之作,更重于写自己的内心感受。叙述之余,把作者对社会的感受跃然于纸上,人物形象的刻画、故事情节的紧凑以及环境描写的到位,无不揭示着作者对这个社会制度的极大的厌恶与批判,将对社会的黑暗的本质寄托在典型的人物的描写之中,表现了自己对社会的强烈不满,也抒发着对旧社会的改造,对新生活的向往之情。
  标题“故乡”,好像没交代什么,但细想,这样的题目其实就是线索,既交代了故事发生之地,也粗略地告诉了人们时代背景。细读后,发现这是社会变革之地,这是人物变化之地,这是此文重点剖析之地。也许就是短短的“故乡”两字,不仅寄托了作者的思乡情怀,更重要的是引起了悬念,生“我”养“我”之地,如今竟然如此萧索,更增添了文章的阅读效果。
  何谓小说?小说就是以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社会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现象的一种文学体裁。典型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到位的环境描写以及令人深思的社会现实的揭露更是小说的核心。下面从以下四个方面做一些解读。
  一、唯美的环境描写
  作品的开头,一句“我冒了严寒”点出作者回乡急切。此处虽没有多余的笔墨突出有多严寒,但简短的几个字就已经把作者回乡的心情尽抒于纸上。接着更为直观的景物描写,更激起了作者心中的悲凉。“深冬时节”“天气阴晦”“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此处出色的景物描写,一下把读者引入作者预设的感情气氛当中,一丝丝的悲凉不由心生。“苍黄”“萧索”“没有活气”衬托了“我”的悲凉。
  除了开头唯美的景物描写,在文中更有描写少年闰土的那个景物描写。“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此处更是把作者心中憧憬、向往的生活作了回忆,不禁会令人想到过去如此的唯美,现在又何来如此的萧索荒凉?这更引起了读者无尽的遐思。在作品中,环境描写是唯美的,但是唯美中也略带一丝丝的感叹。作品采用了对比手法,把故乡的变化描写得淋漓尽致。先前的美好与现实的荒凉,故乡的变化源于何物?也许这也是给读者最大的思考,这也是环境描写可以突出主题的一个有效的例证。
  二、紧凑的故事情节
  小说情节的基本要素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当然,或许会在开端之前会给个序幕来铺引,或许在结局处会有个尾声来结束。本文没有多余的序幕与尾声。重在对故事情节有个良好的铺垫。
  文章开头主要以景物描写为主,用强烈的现实感让人有点窒息。“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这是对故事很好的铺垫。慢慢地,从环境的描写中引出人物,人物的出场更为小说的情节烙上“紧凑”的记号。从母亲口中导出闰土,闰土的出现,引起了作者对以前的故乡的回忆,又是一个美好的生活画境,这与先前的萧索更强烈地引起读者的思考。在情节的发展部分,先后有闰土、杨二嫂的出场,这些人物的出场,目的都是为了高潮作铺垫。“变”是其中人物描写的重点。闰土的“变”、杨二嫂的“变”都是为了表现“我”与他们之间的“隔阂”“高墙”。真正高潮部分就是我与闰土的见面,本来儿时的知心好友,如今却被一句“老爷”而打破,变得冷漠,变得悲哀。是“我”变了?还是闰土变了。此处已经分不清谁与谁?只会感觉到的是,是什么使如此友好的“兄弟”如今却用“等级”来衡量。结局却用“我”与母亲的对话,引出了对人生的思考,对新生活的向往。这也是完美的结果,不同于一般小说大团圆结局那般无味,也不同于一般小说那总结般的结束,此文最大的亮点正是此结局却给读者带来无尽的思考,无尽的思索。何谓“新生活”这也是每个人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紧凑的故事情节,没有多余的笔墨去书写多余的人或事,只把眼光瞄准在紧凑上。引出闰土时没有对以前少年闰土的描述,没有典型的形象分析。描写杨二嫂时没有对以前豆腐西施的描述,没有对泼辣的杨二嫂如此深刻。这些都是紧凑的故事情节的魅力所在。
  三、典型的人物形象
  从小说的定义来看,小说是以人物形象为中心。那么人物形象的刻画应该是一篇小说的核心所在。中国四大名著之所以文学成就如此之高,这与其典型的人物形象分不开的。此文的中心人物应该是三个人,一为“闰土”,二为“杨二嫂”,三为文中的“我”。
  从小英雄到木偶人的蜕变。
  人物形象是否典型,在乎描写刻画得是否恰当。恰如如此,作品的人物描写尤为突出,这为表现人物的性格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的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手提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典型的外貌刻画,很典型的刻画出少年闰土的活泼可爱的英雄形象,而中年闰土的外貌刻画,也尽现了他的历经沧桑。这里虽是外貌刻画,但加入了对比,这种对比一下把人物的“变”刻画得淋漓尽致。为何“变”?似乎又把作者引入了一个无尽的思考空间。除了外貌,还有动作、语言描写,这些描写不仅很形象地展现了闰土的人物个性,更重要的是让读者感觉到这种“变”,这种“变”是缘何而来,又缘何而去。这些都是闰土这个人物的用心刻画所在。   豆腐西施与泼辣势利的对比。
  另一个重点的人物应是典型的“杨二嫂”。二十年前的年轻美丽,因此她的豆腐卖得非常好,人称“豆腐西施”;二十年后,她成了“凸颧骨,薄嘴唇”的“细脚伶仃的圆规”,变得自私、尖刻、贪婪、势利。这些都从典型的人物语言描写充分体现出来。“忘了?真是贵人眼高啊!”“啊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啊呀啊呀,真是愈有钱,便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这些语言读来令人回味无穷。多读,一个尖酸刻薄、贪婪势利的杨二嫂便跃然纸上。这也是一种变?这种变不同于闰土的麻木,是一种扭曲了的变化。缘何而来?又将是读者一个思考的空间。
  “我”——“变”的见证者。
  小说中的“我”,有作者的影子,但绝不等同于作者。“我”漂泊在外,对故乡一直有着美好的回忆,看到故乡的衰败、冷漠的现实,一开始是不敢面对,文章中悲哀的心境正是这种观念的力证。但后来,又悲哀、失望转而思考,见证了故乡的“变”,閏土、杨二嫂这两种不同观念的“变”,使作者变得理智,学会了去思考。在他的内心深处,除了感叹故乡人与事的变迁之外,更多的是内心的思考,继而变为憧憬。“我”对闰土怀有深厚的感情,表现了“我”对劳苦人民的同情与爱,更深层次的是对封建等级观念的否定。“我”是对新生活的追求者,是极想改造现状的知识分子。
  四、呼之欲出的主题
  从文学赏析的角度看,一篇文章的文学价值高与低,在于对社会现象反映的强与弱。因此,社会反映力度越强,作品的价值就越高。我永远坚信这点。
  本文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出色的环境描写还加上典型的人物形象,无不向读者传达着一种无声的主题,这个社会是造成如此变化的根源。文章力求完美地去表现当时的社会本质,它没有直言细说,也没有娓娓道来,靠的就是一个字“变”。故乡景物的变,故乡人与事的变,均来源于此。是社会使之变,是人的观念使之变。
  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不难想出,社会的落后,封建思想的顽固,帝国主义的入侵还有就是辛亥革命的不彻底,这些都是使这场“变”变得如此颓废,如此无味。社会制度不仅是上层建筑的承载者,更是下层人民的承受者。因此,这种扭曲的社会造就了当时扭曲下层人民,扭曲了他们的生活,更扭曲了他们的本性。“杨二嫂”是最典型的代表,她以前的淳朴、美丽、善良,现实上已经不复存在,尖酸刻薄、自私势利已经完全掩盖了她内心那余存的善良,本质已经改变,缘何而起?归根结底还是社会,是社会扭曲了如此美丽的豆腐西施。“闰土”的“变”有点不同,虽说社会扭曲了他的生活,也扭曲了他的性情,使他变得麻木,变得愚昧,但我觉得他本性善良淳朴这点依然还存在。也许这也是作者刻意塑造如此的一个“闰土”,也为后来改造就生活,创造新生活留下了一丝希望。这就是本文最为独特之处。
  读完本文,细想品味,虽然没有对大文豪鲁迅先生的笔墨有所感悟,但我终究是感悟出了小说创作的真谛!如此小说,更甚于表现现实。表现现实,更甚于感悟生活百态。
  了解了《故乡》,思绪在涌动,情感在飞扬,脑海里依然是那月夜下闰土刺猹看西瓜的画面。但此时,已无不假思索的向往,而是那无尽的深思,无尽的思索。
  参考文献:
  [1]鲁迅.呐喊[M].北京:北京新潮出版社,1923.
  [2]宋静思.回不去的“故乡”[J].鲁迅研究月刊,2014.3.
  [3]李慧.故乡的文本解读[J].考试周刊,2018.6.
其他文献
【摘要】 在新媒体语境下,视觉语言是人们感知觉最为直观和迅速的要素。视觉语言表达形式更加丰富,能够带给受众更多的情感和互动体验。视觉语言传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在设计中融入反思性思维,来获得受众的认可和关注。  【关键词】 新媒体;视觉语言传播;变革;发展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9-0056-02  基金项目:
期刊
【摘要】 接受美学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被提出,它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同时也极大丰富了文学翻译的研究视角。而儿童文学作品在孩子的成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儿童的认知、心理和语言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本文以接受美学为理论依据,以赵元任所译的《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译本为主,从“期待视野”和“读者角色与地位”两个方面探讨了儿童文学的翻译,探索它对儿童文学翻译的可行性。  【关键词】 接
期刊
【摘要】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化阵地,在宣传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应该做出应有的贡献,建议高校图书馆开设传统文化课程,通过传统文化课的教授,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得以传承,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让学生自己主动去阅读文化经典,进而提高文化修养,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阅读推广方式。  【关键词】 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礼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 布鲁诺作为科学真理的捍卫者为人所熟知,但西方科学史界耶茨的布鲁诺研究对这一观点提出了不同看法,耶茨从一个更全面的角度审视挖掘了布鲁诺身上的非理性社会文化因素,尤其是赫尔墨斯主义传统对布鲁诺的影响,进而提出了近代科学的产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文化历史事件。本文将以耶茨对布鲁诺的研究为基础,试析文艺复兴时期赫尔墨斯主义传统对近代科学兴起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文艺复兴;赫尔墨斯主义;近代
期刊
【摘要】 《给艾米丽的玫瑰》是福克納发表的极负盛名的短篇小说。这篇小说经历了长久以来读者和时间的检验依然屹立不倒,有极大的阅读价值,因此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目光。在不同的读者眼中,女主人公艾米丽有着不同的一面。在笔者看来,艾米丽是一个优雅的、可怜的、爱到极致、行到极端的女人。  【关键词】 艾米丽的玫瑰;福克纳;多面性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
期刊
【摘要】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道德修养、人格品质、职业道德等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变革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围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深入分析了课程思政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课程思政实践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课程思政;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
期刊
【摘要】 诺贝尔奖得主爱丽丝·门罗以短篇小说见长,短篇小说集《逃离》于中国境内广为人知。其中的同名短篇《逃离》讲述了卡拉为了爱情逃离原生家庭;婚后,当爱情渐渐被生活琐事消磨得没有激情时,女主人公再次出逃,最终却又在逃离丈夫的路上再次逃离,回归出逃地。本文以卡拉的3次逃离为切入点,分析思考何为卡拉追求的真实的生活,何为人们自身奋力追赶的真实生活。文中看似复杂奇特不循规蹈矩却又符合常规的人物形象才是真
期刊
【摘要】 《江村经济》自从诞世以来就被誉为中国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扛鼎之作,它借鉴了国际学术研究田野调查的方法,表现出了作者意想不到的多方面价值。《江村经济》是中西方经济、文化碰撞的产物,人类学田野调查的价值在这部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是对过去摇椅上学术的真实批判,也为研究者提供了研究中国宗教、礼仪消费、家庭关系等各方面问题的可信资料。  【关键词】 中西交流;定量研究;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C91
期刊
【摘要】 《出梁庄记》是2013年的一部非虚构文学著作,主要讲述了走出梁庄后的农民在当代中国的不同城市里辗转谋生的艰难以及精神的困苦。这本书的魅力在于有大量的农民工口述实录,还原了农民工真实的生活,让读者能够真正了解、走近他们。进城务工的农民面临着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困境,他们既是精神流浪者,又是物质寻求者。从精神层面可以分为“高加林”们和身份焦虑者;从物质层面可以分为新富阶层和弱势群体。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至诚”是理上顿悟的根本,“孝悌”是事上渐修的根本。从孝悌之爱为起点延展开来,还要护养好本自具足之本心,并在立志符合本性的基础上把当下的本职工作做到极致,这就基本做到了人生以德为本。  【关键词】 论语;孝悌;本心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4-0026-02  基金项目:玉林师范学院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