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的起始与结束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s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在科举制度之前,我国主要采用察举制、征辟制及九品中正制来选择官吏。这三种选拔制度均需要特定官员的推荐,方可进行下一步考核,再加上魏晋之时,庞大的士族之力对官吏选拔制度的强大影响,导致所有官吏选拔的决定权均由士族掌握,最后产生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科举制度则不同,它不需要任何公卿大臣的推荐,任何人都可能通过科举制度实现自己的目标。科举制度的出现,大幅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为国家输送了源源不断的人才。然而,如此有效的人才选拔制度最终依旧消亡于历史长河中,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本文就此展开了一番探究。
  一、科举的起源
  对于科举的起源,学界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有的学者认为科举制度萌芽于南北朝,正式诞生于隋朝;有的学者认为科举制度诞生于唐朝。前者认为隋炀帝于大业三年便开设了进士科,通过“考试”来选取进士,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十科举人;后者则认为《隋书》及相关史料记载了众多科名,但“进士科”这一名称没有记载,也没有记载有人考取了“进士”,最早载有“进士科”是出现于唐朝。
  通过对众多学者之间争论的研究,笔者认为隋朝时期的科举是完整科举制度的雏形,其在唐朝进行了改善,达到了完整形态。
  二、科举的发展
  科举制度前后共经历了一千三百余年,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人才选拔制度。在这段历史长河中,科举制度一直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中。科举制度的发展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唐朝——起始
  唐朝是科举制度创立、完善的最初时期,也可以说是完整科举制度的诞生时期。唐朝时,科举考试的科目分为两大类:常科与制科。常科是定期举行的科举,制科是皇帝临时起意举行的科举。如今,人们熟知的“秀才”“进士”“明经”便是主要科目。其中,“秀才”由于难度过大被取消,“进士”和“明经”成为最重要的科目。“进士”主文章、诗赋,“明经”主经义与时务。之后,“明经”虽然考核内容有所改变,但主要方向一直如此。
  2.宋朝——改革
  较之于唐朝,宋朝的科举制度大体上没有改变,也设有常科与制科,但宋朝科举的录取范围与数量较唐朝时期有了较大改变。宋朝将进士分为三个级别,分别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唐朝时,进士的录取人数少则数人,多则二十余人,至宋朝时名额却成倍增加。在考核内容上,宋朝同样也有改变,取消了从唐朝沿用的诗赋、经帖,改以经义、策、论来取士。
  3.元朝——中落
  元朝科举制度基本沿用宋朝,唯一不同的只有一科并分为左右榜。左右榜,即左榜与右榜。其中,左榜供色目人、蒙古人考试,右榜供汉人考试。虽然元朝时科举考试要求同样严格,但最终所选人才并没有受到重视。
  4.明朝——鼎盛
  明朝建立后,科举受到了高度重视,成为官方选拔官吏的重要手段。在这一时期,科举无论是形式、内容,还是严密度,均超过了以往所有朝代。明朝之前,学院主要担任教导、培养之责,至明朝时,学院成为科举的必要前提,即只有進入学院,才有参加科举的资格。在形式上,明朝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
  5.清朝——结束
  清朝之时,科举制度发生了巨大改变。最初,康有为等人提出“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严禁凭楷法优劣定高下”,最后因变法失败,而导致科举制度“悉照旧制”。1901年,清朝实行“新政”,1904年,清朝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出现了如今“学校”的雏形。但由于科举制度的中举之人所获好处巨大,学校难以有效发展,最后清朝廷宣布:“自丙午科(光绪三十二年)为始, 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 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至此,历经一千三百余年的科举制度结束了。
  三、结语
  科举制度的起始与结束都充斥着传奇色彩,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完美体现。虽然科举制度从诞生至灭亡持续了一千三百余年,为历朝历代输送了大量人才,但其弊端同样明显,如麻木精神、使人愚昧、腐蚀灵魂等。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科举制度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2015级本科生)
其他文献
在寻求弹性、可扩展的道路上,对于企业来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对于CIO们来说,数字化转型中的障碍有哪些?企业级业务的永续性又如何保障? “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狄更斯的这句话用在这个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最为合适不过。 无论企业规模如何和所属行业如何,大家都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数字化转型对于全球企业的重要性。如果不能通过数字化产品或业务模式创造价值、保持增长和竞争优势,那么企业将面临严重后果,企
摘 要: 海明威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和普利策奖获得者作为美国小说和短片故事作家,因文笔简练而陈述有力备受称赞,他的创作体现真实生活。文章通过对《永别了,武器》进行故事情节、角色和环境描写技巧的分析,剖析小说作者以亲身经历揭露战争主题,真实描述残酷战争,揭示人道主义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 美国文学赏析 人道主义 思想内涵  人道主义驱使人们拯救生命,减轻痛苦,倡导寻求人为或自然灾害中的人类尊严。《永别
摘要:随着国家教育事业不断地发展与进步,社会十分重视培养农村小学生的前置性能力,如何快速将农村小学生带入语文前置性学习中已成为教师的首要任务。前置性学习能力不仅能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做好准备,而且可以使学生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获得一种愉悦、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教师应当将前置性学习模式引入到语文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与调整,以此打造出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
摘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的音乐文化,其音乐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现存的人文教育脱节和市场经济影响等问题,提出了巧用新媒体、主体承担更多责任、政府规划、融入社会教育实践这四点建议,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文化 音乐教育  音乐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其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一个民族的记忆。具体来讲,音乐文化体现着一个人的个性及人类的情感和道德品质。从认
摘 要:孔子在《孝经》中说过,转移风气、改变旧的习惯制度,没有比用音乐教学化更好。音乐也是一种语言,音乐可以用来教化人的行为,改变人的思想。音乐作为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然也肩负着育人责任,作为音乐教师,我们更应该创新教学方法,挖掘音乐的育人价值,以音乐陶冶学生情操,以音乐促进学生发展。文章以高中音乐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借助高中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关键词:高中音乐;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构建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措施,以期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 信息技术 高效课堂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并非高考科目,所以很多教师不重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不仅教学质量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为改变这一现实,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成为教师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对此,笔者做了一番探究。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
元氏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因战国初期赵国封公子元于此而得名,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优质小麦、石榴和奶牛养殖是元氏县的三大特色产业,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26元,比2003年增长了80%。作为石家庄市第二家、元氏县第一家村镇银行,河北元氏信融村镇银行以“立足元氏、服务三农、支持中小”为市场定位,2011年9月30日正式对外营业以来,为客户提供各类存款、贷款等金融服务。  《计算机世界》
摘 要: 在新课程深化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最主要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围绕该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本文简要阐述了小学数学基于几何直观教学的视角分析。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几何直观 逻辑思维  几何直观,顾名思义就是遇到问题时采用画图、操作或演示等具有直观性的方式分析并解决问题,将原本抽象的知识具象化,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让问题的本
美国医生Eric Topol在他的新书《The Creative Destruction in Medicine》中描述“医生坐在办公室里,就可以听到、看到远在地球另一端某个病人的心脏跳动情况。”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围绕医疗类的应用海量涌现,移动医疗也被列为医疗领域最具潜力的“破坏性创新”。  Chilmark研究公司预测,2014年全球医疗企业移动App市场规模将达到17亿美元。Gart
摘 要: 当前学好英语是全球化社会的需求,学好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到欣赏一部好莱坞的电影,阅读一份高质量的英文期刊,大到出国深造等,这些对于高中生将来升学或者深造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写作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我们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要把写作教学贯穿到整个教学的环节,多读,多看,多写,多听,遵循正确的教学原则,坚持不懈地写作,水平自然而然会有质的飞跃。  关键词: 高中英语 写作教学 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