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湖石看语文课堂的审美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weawe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湖石的“皱、漏、瘦、透”何尝不能成为语文课堂的审美追求?
  我们学校有一块北宋“花石纲”遗物“瑞云峰”,是国宝,是造化的神异之物,聚天地之精气,集天地之美于一身。宋代大书画家米芾曾以“瘦、漏、透、皱”四字,概括太湖石的“形”“神”之美,清朝李渔在《闲情偶寄》中称,瑞云峰正是集“瘦、漏、透、皱”于一身的灵异之石。
  《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以为语文教学之道,同样也要“道法自然”,衍化开来,即“形” “神”与“境”的兼美。“形” “神”兼备,多用于对创作的要求,同样也可以作为教学的追求,即教学审美的神韵必须通过教学形象来表现。
  语文课堂可借鉴石之“瘦”,追求明晰精干之美。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壁立当空,孤峙无倚,所谓‘瘦’也。”所谓“瘦”,就是有“明晰精干”之美。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为:条理分明,思路清晰,简洁精当,不臃肿,不花哨,不做作,有自己的教学独特之处,创设有风骨的课堂,这是我们所追求的课堂教学审美要素之一。
  可借鉴石之“漏”,追求留白绵延之美。所谓“漏”,即李渔所说“石上有眼,四面玲珑,所谓‘漏’也。”就是要有“留白绵延”的美感。我们追求的课堂,是通灵的,不呆板,不机械,不僵化,不程式化,有思考、想象、联想的空间。 “漏”,其实是漏而不漏。在通而不塞、气韵流动中凸顯出来,即努力追求“有常而无常,有形而无形”的课堂教学境界。
  可借鉴石之“透”,追求深刻澄明之美。所谓“透”,就是透彻,有“深刻澄明”之美。李渔说:“此通于彼,彼通于此,若有道路可行,所谓‘透’也。” 这段话用在教学中,对其内涵,我们有一个新的界定。“此”可以看作是某个“知识点”,“彼”可以看作某个“情感的升华之处”。课堂教学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体验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传授,更是在情感层面的引导,也就是说课堂的指向,是直抵人心的。通过“此通于彼,彼通于此”的教学过程,使同学在情感体验中,获得结论性知识,即通过让同学品读台词,对人物有深入的理解。
  还可借鉴石之“皱”,追求曲折生动之美。所谓“皱”, 即计成在《园冶》中所说:“纹理纵横,笼络起隐。”有“曲折生动”之美。我们追求的语文审美课堂,是讲究疏密、浓淡、节奏,既富于变化,如峰回路转,曲径通幽,又是浑然天成合乎自然之道的,柳暗、花明,无论道路多么迂回,总是婉转相通的;而幽暗、深邃,更能激起人们无限的想象和探幽览胜的逸趣。
  “瘦、漏、透、皱”如果是课堂教学的“形”,那么“神”就是以崇高的思想启迪、深沉的情感熏陶和丰富的知识涵养作用于教学主体的心灵,它是潜在的、内蕴的,是教学审美、深厚文化底蕴的表达。师生主观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是起催生作用的。“形”是离不开“神”的,“未有形不似反得其神者”,教学过程中,唯有“形”与“神”有机统一,才能形成“境”。而教育的“境”,正是我们所致力追求的教育精神和气韵。
  (作者单位:苏州市第十中学)
  (栏目责编:葛 君)
其他文献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是一篇宴集序,全文只有141字,但它声调激昂,格调既悲沉又激昂,显出英逸之气。  如何教这样的短文?  显然,教学应该通过品味、吟咏潜沉、知人论世等方法把握该文的特质。给学生什么样的“支点”让他撬起“文”,再由“文”而“人”呢?虽是人生至乐,正所谓“二难并、四美具”,有贤主有嘉宾,有春夜良辰、桃花美景、英才赏心、美酒乐事,但李白情感却不是高亢明朗的,行文也不是热烈激昂的,
期刊
亲爱的同学们,阳春三月到了,你们的小手有没有从冰冷的冬天里解放出来呢?今天小千老师将带你们做一个有趣的东西——铁皮灯。  准备树料有:铁皮罐、铁锤、钉子、白纸、沙子、罐装喷漆、马克笔、胶带、粗管蜡烛。  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开始动手吧!  制作步骤:  1.先将罐头里装满沙子,然后再兑上水,使沙子紧实。  2.拿出白纸和马克笔,画上你最喜欢的图案,不用涂色哟。  3.把画上图案的纸蒙在铁罐上,调整好
期刊
作为教学名篇,《烛之武退秦师》历来为解读者重视,其中对烛之武、郑伯等人物形象的分析,卓见迭出,屡见诸教研期刊,其中尤以对话为重。但这类解读,隐约将文本视为文学作品而孤立在《左传》之外,并以后世文人的演义小说作为分析的依据,使得很多识见常常以解读者的想象为前提。需要明确的是:《左传》首先是史学著作,很多历史事件互相联系,如果只攻一点,不及其余,会造成“一叶障目”之失;其次,《左传》的记录,虽然比《春
期刊
从余秋雨在《文化苦旅》开篇的《新版小叙》中可以推测出,大约在1990年的时候,这位当时内地最年轻的高校校长,上海市中文专业教授评审组长兼艺术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曾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十大高教精英”“中国最值得尊敬的文化人物”等荣誉称号的余秋雨,毅然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和高位任命,孤身一人寻访中华文明被埋没的重要遗址,又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越数万里考察了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来文
期刊
孩子们,有兴趣做道题吗?一  点点的恐龙尿+零下8摄氏度=?哈,  我看见你在摇头呢!“这怎么能加  呢?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样东西嘛!这也没有答案呀!”  是的,你的数学老师肯定会摇头。但是,万事万物之间,总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什么不可能,就怕你想不到。那么,一点点的恐龙尿+零下8摄氏度=?   如果我说,答案就是——你坐在肯德基里手中捧着的一杯冰可乐呢?  “哇!”你的嘴巴可以塞下
期刊
《魔桶》是美国犹太裔作家伯纳德·马拉默德的短篇小说代表作[1]。小说描述了一位刚刚从犹太教学府毕业、即将出任“拉比”的年轻人列奥希望通过媒人宾尼·沙兹曼(简称“沙兹曼”)介绍一位合适的结婚对象,并最终爱上沙兹曼的女儿斯妲拉的故事。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小说内容,我们从“角色塑造”“叙述结构”“象征意义”三个角度对其写作特色进行分析。  一、角色塑造  人物形象塑造是小说最基本的要求。一定意义上来说,阅读
期刊
小梅刚把小刚从恐怖的森林里救出来,就接到了总部的新指令,去寻找当今世界“最大”的生物。小梅觉得很有挑战性,立即挎着百宝箱出发了。  虽说小梅兴致勃勃地出来了,可是手头一点儿线索都没有,一筹莫展时,忽然看见了咖啡店里的电视新闻——  这是在泰国湄公河捕获的一条巨型鲶鱼,长约2.7米,重约293公斤。  “真是踏破铁鞋无觉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呀。有了!”小梅立刻从百宝箱中拿出了一个雷达似的小东西,“基因
期刊
“阿姨,买一杯奶茶。”  “是小菊啊!等一下,等一下就好!”  一边吸着奶茶,一边踢着路边的小石子往学校走,小菊的一天就是这样开始的。不知怎么回事,认识她的大人都会暗地里叹气。  因为小菊的妈妈好像活着就是为了睡觉,小菊出门的时候,妈妈的卧室里正打着响雷;小菊放学回家的时候,妈妈还躺在床上打哈欠。其实,小菊的妈妈得了一种爱睡觉的病。  再平常的日子也有起变化的时候。这一天,小菊去买奶茶的时候发现,
期刊
兔子工厂里没有烟囱,总是安安静静的。这里没有春夏秋冬,没有日出日落。一排排的兔笼里,养着大大小小的兔子。它们每天除了吃传送带上的饲料外,实在无事可做。养肥的大兔子被送去屠宰,取而代之的,是新的一批小兔子。    生产巧克力的工厂叫巧克力工厂,生产大炮的工厂叫兵工厂。下面要讲的,是关于一家兔子工厂的故事。当然,你看完了整个故事,就会觉得,这可绝不止是两只小兔子的故事。    有只大灰兔,老早就来到兔
期刊
嘿,同学们,寒冷的冬天你一定戴上手套保护你的双手吧?那手套有哪些作用呢?下面就让我们听听同学们的讨论吧!  刘高翔:“咚咚咚!”一说到手套,我就想到了拳击手套。戴上拳击手套后,增加缓冲,使出拳的威力下降,在保护拳手本人的同时也保护对手哟。  土乐天:手套可不仅仅是保暖,还可以防止烫伤呢,妈妈每次要取出烤箱里的面包时,手上都要戴上一种厚厚的手套,我还给它取了个名字,叫“防烫专用手套”。  李奇鸣: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