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风范

来源 :上海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595739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以群同志离世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他与傅雷一样,当年是以死来抗争的勇敢者。不知何故,后来文艺界很少有悼念他的文章。他的事,也渐渐为人所淡忘。不过,当年的文学青年见面时,还常常会怀念起他。记起他的许多好。
  以群同志比我年长一辈,照现在的叫法,应该称他为先生或老师。但当时无论长幼,彼此习惯于称同志,而他发表文章的署名是“以群”二字,所以大家都称他为以群同志。
  当年的文学青年,现在都已徐徐老矣。他们之所以在暮年还记念着这位逝去多时的前辈,一是因为在学业上受过他理论著作的熏陶,二是由于在写作上得到过他的帮助。
  以群同志是“左联”时代的作家,有很深的资历。解放后曾经做过上海电影制片厂副厂长,1955年因潘汉年案受到审查,被撤了下来,后调到上海作家协会(那时叫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工作,任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上海文学》副主编、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等职。1950年代后期至1960年代前期,经常有大块文章在报刊上发表,是国内重要的文艺理论家,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
  不过,使他在文学青年中产生广泛而持久影响力的,则是他所主编的文艺理论教材:《文学基本原理》。
  我国高等学校的文艺理论教学体系,解放前大都取自欧美和日本,解放后则改习苏联。记得我在1953年进复旦大学中文系读书时,第一本文艺理论书,看的就是以群翻译的苏联维诺格拉多夫的《新文学教程》,还有查良铮翻译的苏联季靡菲耶夫的三卷本《文学原理》。到1954年,高教部聘请苏联专家毕达诃夫到北京大学开设文艺理论讲习班,将许多高校的文艺理论教师都调去听讲。这些学员回来后编过不少文艺理论教材,基本上都是苏联模式。这是当时一边倒政策的产物。但不久,反对修正主义运动开始,这些苏联式的教材不再适用于教学,有些还成为批判对象。建设新中国自己的文艺理论和美学体系,就成为迫切的任务。周扬曾专门就此撰文提出号召。
  这时,恰逢“大跃进”高潮,教学领域里大破大立。学生自己动手编写教材,成为风尚,在文艺理论教学上也作了许多改革。那时我正下放农村进行劳动锻炼,但每两周休假回校一次,所以校内运动,还略有所闻。先是《文学概论》课被取消了,改为《毛泽东文艺思想》和《修正主义文艺思想批判》两门课,后来大概觉得文学基本知识的欠缺不利于学生的专业成长,于是又恢复了《文学概论》课程,只是教材必须重新编写,当然要由学生来编,这个任务落到1957级学生的身上,我回校后也被派参与其事。
  但不久,“大跃进”落潮,学生集体编写教材之事也被叫停了。中共中央书记处委托周扬负责组织专家来主编一套文科教材,其中就有两种属于文艺理论方面的:一由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即今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蔡仪主编,一由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文学研究所叶以群主编。当时还并不否定“大跃进”中学生的集体科研成果,所以要各校将学生集体编写的《文学概论》稿子交去,说是在此基础上提高。复旦中文系派我与1957级学生干部顾希恩一起,将一大摞稿子送到作家协会去。这些稿子对编写组大概并無用处,所以后来就不再提起了。编写人员则由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学院、南京大学、江苏师范学院、《上海文学》编辑部各抽调一两名教师和编辑组成。
  我从下放劳动基地回校后,先是教外文系和新闻系的《文学概论》课,1961年起接任中文系本系的《文学概论》教学工作。虽然没有参加以群同志主持的文艺理论教材编写组,但与他们还是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当时上面要求(我也不知道是哪一层领导提出的要求)我们的教学内容要以这本正在编写的教材为依据,所以他们定下章节之后,就把目录打印分发给我们,他们写好初稿后,还让我们去翻阅、摘录,以便我们的教学内容与他们的编写内容保持一致。这样,在这本教材还未出版,甚至还未编成之时,我就按照它的体系来教学了。因为它是许多高校普遍采用的教材,所以说它影响了一代学子的文艺思想,是并不过分的。
  这本教材,当然难免有时代的局限性,但它比较重视文艺本身的规律,在当时还是起了一定的拨乱反正作用的。比如形象思维问题,在历次文艺运动中都受到了批判,但本书却列出专节来讲解,加以肯定。只是到了1966年,《红旗》杂志上发表了郑季翘批判形象思维论的文章,本书也被列为批判对象,叶以群也就在劫难逃了。直到十年以后,拨乱反正,人们在毛泽东致陈毅谈论诗歌的一封信中找出一句话“诗还是要形象思维的”,这才为形象思维论平了反。但是有很多事情却无法挽回了。
  以群同志不但自己勤奋写作,而且还很注意对于青年作者的培养。比如,对工人作家队伍的组建,对文学研究所青年评论作者的培养,都出了很大的力气。前者是市委宣传部交下的任务,他与其他老作家合力进行;后者则是他职责所在,自觉担负着更多的责任。
  当时上海作协文研所的所长是由复旦大学郭绍虞教授兼任,但他年老体衰,不能视事,事实上只是借他的名头,挂个牌子而已。还有一位副所长则是作协秘书长,一直忙于送往迎来等具体事务,也没有时间来管理所里的事。文研所的日常事务和培养青年作者的工作,主要由副所长叶以群和学术秘书王道乾担当。所以这些青年人对叶以群和王道乾两位同志特别有感情,也是必然的。
  以群不但尽心培养他自己领导下的青年文学评论队伍,而且对于与自己没有直接关系的青年学子,只要能帮得上忙的,也都竭尽扶持之力。
  叶子铭是南京大学中文系1957届毕业生,他的毕业论文《论茅盾四十年的文学道路》写得很有特色,经以群同志介绍,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列入该社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书》,以群还给这本书写了序言。当年出书很难,青年人出书更难。叶子铭大学刚毕业就出了专著,而且列入在学术界很有影响的丛书之列,在当时引起了轰动效应。叶子铭对以群同志很感激,知恩图报,在编写《文学基本原理》时出了很大的力。而且在“文革”刚结束时,上海文艺出版社恢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书》,要重印他的《论茅盾四十年的文学道路》,这时因以群同志尚未平反,不能将他的序言重新印入,叶子铭说:以群同志的序言一定要保留,否则我的书宁可不重印。这样僵持了一段时期,终于等到以群平反的消息,这本书也就连叶序一起重印了。我不知道叶子铭的坚持,对催促以群同志平反工作的进展有无加速作用,但以群序言在此时的重印,事实上也就向社会上传递了他平反的信息。我很赞赏子铭兄的正义感。   内子高云,是复旦大学中文系1960届毕业生,分配到上海作家协会文学研究所工作,是以群同志的部下,但我是复旦中文系助教,与以群同志只在开会时见过面,并不熟悉。不知怎地,他知道我在研究鲁迅。1961年春,他对高云说:今年是鲁迅诞辰八十周年,又是逝世二十五周年,《上海文学》要出一个纪念专号,你们有没有论文可以给我们发表。我们整理出一篇《鲁迅小说的民族风格》,交给以群同志。那时我们初学写作,不知杂志上的论文是有篇幅限制的,一般宜在几千字,长的也不能超过一万字,何况是初出茅庐的晚辈。我们却随兴而作,竟写了两万字之多。以群同志收下后,没有删削,没有改动,全文发表在《上海文学》1961年9月号鲁迅纪念专辑上。
  这之前,我们曾在报刊上发表过几篇文章,但都没有什么影响。这篇文章发表后,得到许多业内人士的关注。鲁迅研究专家唐弢先生曾加以鼓勵,《文汇报》编辑部特派一资深记者朱近予到寒舍造访,说他们很欣赏这篇文章,想与我们交朋友,接着就要我们为《文汇报》写文章,使我们成为该报的基本作者。后来,我们又在《上海文学》上继续发表鲁迅研究文章,还有关于当代小说《创业史》的评论。《文学评论》编辑也是看到我们在《上海文学》上发表的文章后,来约我们写评论《创业史》中人物形象塑造的文章的。
  写作的路子打开后,我们信心倍增,就再接再厉,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写成了一本专著:《论鲁迅的小说创作》,也请以群同志介绍出版。以群同志没有推托,马上就介绍给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社的编辑也认真对待,仔细看过稿件,提出修改意见,准备出版。而这时“四清”运动已经开始了,我先被派参加了一期小“四清”,接着又参加了两期大“四清”,几乎终年都在农村,连晚上读点马恩书籍都受到批评,更何况改稿。高云先是跟随以群同志到上海市委写作班工作,那里纪律很严,不能干私活,后来也下乡搞“四清”运动了。接着而来的是文化大革命运动,出版社业务停运,这类学术书籍根本不能出版了。直到“文革”结束,上海文艺出版社重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书》,我们这本小书才于1978年,作为该丛书复活后的第一批书籍出版,离此书的写成,已有十五年之久,而以群同志已经去世十多年,高云也已调回复旦任教。但即使出版期拖了这么久,我们还算是复旦中文系青年教师中第一个出书的人。这本书的出版,对我们此后的学术研究和写作,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以群同志平时情态严肃,不苟言笑,与我辈青年作者并无私交;他兼职多,事务忙,平时与我们也很少接触。但我们有事时,他却很体贴,对我们的成长也很关心,大力培养。只是由于政治运动频仍,也由于自己努力不够,我这一生并无多大成就。但当初有幸能够走上文坛,成为经常发表文章的青年作者,则一直感谢以群同志的提携!
其他文献
梦呓中一些真实而古老的故事,不会是过眼的烟云或一现的昙花,恰恰似耳畔情侣温馨之语丝,伴随着我生命的不老……  ——题记  哑妹  我有一个哑巴妹妹。她是聋哑人,幼时生一场大病,耳聋也就无法学会说话了。家里人和亲戚邻居,都叫她“哑子”,她的真名就因她的聋哑而被人们忘却。  她不是我的同胞妹妹,而是我的乳妹。她的亲生父母是谁,没人知道;她生下来之后就被父母遗弃,被不能生育的养父母捡来收养,这才活了下来
课题研究背景  如何进一步探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科学学科教学的整合,提升实验教学的效率,是当前教育技术发展和教学改革发展关注的话题之一。我们之所以选择这一课题,主要是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  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①优化认识主体的认识思维。现代教学技术能直观、形象、生动地表现动态的过程,从而更好地拓宽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充分感知和深入理解教学内容。②优化认识主体的
他打开厚重的玻璃大门时,早晨凉风瞬间灌入白色衬衫内,他才发觉自己没有扣上钮扣,随手扣着钮扣时,抬头寻找躲在茂密行道树内的鸟群,接着他摆头向在转角处摆早餐的几个人也打了声招呼,趁警察来之前赚学生与上班族钱的早餐摊贩,固定是卖糯米饭团与豆浆的周胖、卖素包子与蔬菜卷饼的小蔡、卖烤地瓜的阿惠,烤地瓜的气味几乎占了大部分食物的味道,这时他的心又开始飞翔到远方了,其实他没有远方,他感觉自己被现实的十字架钉在原
赵雪梅老师的文章阐述的是童话故事教改的初衷,以及两个课例的达成目标设计、微项目学习策划,还有“需求导向”的视频资源对高质量学习的支持。透过这些描述,我发现赵雪梅通过《新体系 微课程教学法》一书的學习,摸到了微课程教学法系统设计的精髓——打造从事高质量学习的学习链。  微课程教学法创造的基于单位课时教学的系统设计,本质上是一种我国本土创新的以系统最优化为原则与策略的学习设计。它是从翻转课堂研究中萌生
废弃的铁钉  爱吧!用一根小小的汤匙  装满苍劲的风声,和我  在夜晚的歆羡  一阵小小的颤抖  明日黄昏,我将用足够的海水  抵达你内心的波涛  越来越澎湃  新月突然有了枯枝的悔意  爱吧!这瘦弱的平静灯盏  犹如在篱笆墙外  我将高声朗读一根废弃的铁钉  是什么让它在暗处保持庄严的呼啸我开始收集雨  我开始获得一种歌声  从某种不曾辩识的内容里  画像,古绢,雕刻器物,都将呈现荣光的一面  
● 教学分析  1.整体设计思路  本节课笔者依据学情与学生需求将英语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实现互动课堂教学模式,使用云平台发送微课、视频、图片、作业到学生端,上传学生作品至云平台等方式授课,并使用微课及Flash动画辅助教学,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师生与媒体资源互动的教学。  2.教学内容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  第五单元围绕Country Life话题展开,主要学习谈论乡村的景色及生活,本
2019年10月,笔者主持并参与了浙江省“百人千场”名师送教(小学信息技术衢江专场)活动,有幸与多位信息技术界大咖面对面交流,大咖们的观点让笔者感想颇多,在此与大家一起分享。  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技能操作是手段,思维才是目的。回首自己平时的教学,只将计算机作为“一点一按”的机械工具,课堂简化成为形式上的欣赏课、画图课、作品课等,缺乏具有思维含量的探究性实践。那么,如何在非编程课中渗透计算思维的教学?
窗前,小鸟在啼鸣,  它那哀婉的叫声  穿透了玻璃和窗框。  崭新的一天开始了,  是时候享有  刚刚苏醒的清晨了。  推开窗户,  我聞到了远方熟悉的气味。  这一刻我获悉了,  这座城市  刚刚经历了一场巨大的灾难。  小鸟啼鸣着,  它只是为我哀婉地啭鸣。  日常的聚会、音乐会、  大街上的嘈杂声都停止了,  高楼淹没了平房。  逝者的病源,  至今没有找到。  这座城市,  到处弥漫着失忆
摘要:结合某集团“联合教研”项目实践,本文提出了以三个网络空间为技术架构,以常态化教学教研為核心内容的网络联合教研模式,即建设教研空间、学习空间、数据空间,实现集团专家、学校名师、青年教师“众创众筹”的联合教研模式。作者在实践中总结出了该模式的实施策略与方法,通过网络学习数据的建模,构建了可量化的教师学习评价体系,通过调查与分析,对该模式的培训效果进行了初步验证,并从资源体系建设、个性化需求满足和
生命是时间长河里转瞬即逝的刹那,人类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地追求天长地久永生不老,却没有想到,事实上只要把自己的脚步放慢,心态放平,活在当下,那么人生自然会变得绵长悠远。   以前没给杂志写稿时,我不知道原来在这一行里,时间是提前来过的。一月已经预备三月甚至四月的稿。在约稿论坛上一边看一边心惊肉跳,自己的一年尚未结束,也没有做出一点成绩,那边人家的工作已经过了一年,直逼年底。岁月在这里,竟是以迫不及待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