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7-111-02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的数学课堂一改以往的乏味局面,变得鲜活多彩。多维目标的设定、教学设计的创新,眼花缭乱的课件、热闹非凡的小组讨论……这也曾经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孜孜以求的完美数学课堂。然而,随着新课程实施的愈加成熟,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的数学课与真正有效的、原生态的数学课堂渐行渐远。很多教师过于追求形式上的新课程理念,结果导致创设的情境没有实效,组织的操作活动可有可无,引导的合作学习有形无实,课堂中情境表面化、活动形式化、偏离目标、非学科活动、浅层次的教学,把时间浪费在“低效学习”、“伪学习”、“假学习” 上,致使学生最后没有时间对所学知识进行练习与巩固,完不成既定的教学内容,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我们的数学课堂要追求一种真实、有效,崇尚实在、返璞归真的原生态。我们追求的是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有效性是数学教学的生命。因此笔者认为数学教学要从数学的本真出发,教师应将数学“原汁原味”地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习真实的数学,有效地学习数学,让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再发现过程”,真正体验到获得新知和能力的乐趣,亲身经历“唯有源头活水来”的情感体验。
一、理性把握双基目标和三维目标的关系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流程的准绳,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因此,教学目标的拟定应追求简明、切实,为成功的课堂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现实中,经常会犯教学目标“假、大、空”的毛病。如我在设计《20以内退位减法的练习课》时,一开始制订了这样的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学生进一步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会熟练地计算,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思考:在丰富的练习形式中,培养学生的数感、计算能力,发展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解决问题: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对同一情境提出不同数学问题的能力,养成多元思考的习惯,在发散学生思维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情感与态度:运用“大数学”理念进行教学,让学生体验生活情境,感受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乐趣。
乍一看,这些目标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三维要求”。但是探究下去,这些贴标签似的虚幻目标,就是用一个月、两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也未必能够达成,何况是在短短的一节课里面呢?再说,这些说不清、道不明、拿不准的模糊表述,对课堂教学又如何起到调控作用呢?这种泛化的目标描述,必然使教学活动失去指引、失去支柱。其实,一节课的基本目标主要是双基目标,而三维目标是和谐统一、不可割裂的。拟定教学目标时,只要准确把握双基目标,就可纲举目张,灵活把握生成目标,积极精心演绎就可以了。目标的多维化造成教学定位的虚幻化,使教师在教学中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我们不必强求“五脏俱全”,不能把“全面落实”异化为“表面文章”,而应让教学目标简单些、务实些!
二、理性把握接受学习和自主探索的关系
数学知识重在过程,它既是知识生成、发展的过程,也是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如果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把学生看作“有想法,有个性的人,”那您的学生真的会很出色。但小学生毕竟小,有适合他们自己探索的知识,也有他们无法自行探索的知识,一堂好的课并不是需要每个知识点都要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并不需要将全部时间留给学生,将全部发言权交给学生,更不需要一味地“尊重”学生的结论。
首先,并不是每一堂课的每个知识点都要由学生自己去探索的。例如:有些概念的教学必须是教师传授的。如在教学面积单位一平方厘米、一平方分米、一平方米时,我们必须用数学的语言精练地告诉学生:边长是一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一平方厘米。这个知识点是学生无法自己探索的,所不同的是学生可以用手摸一摸它的大小,找一找生活中大约是一平方厘米的物体,通过感受、体会、巩固新知识。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让学生由此及彼地得出其它两个面积单位的定义。因此我们并不一定要在每堂课中或每个知识点都让去学生探索,而是要事先考虑此知识的可探索性,尽量让学生该出手时就出手,切实优化课堂教学效率,略去那些浮光掠影的东西。
其次,对于可探索的知识一定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这一过程,只有赋予了内容的结果才是“美妙”的,难忘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讲的就是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实践活动。就数学知识本身而言,它是抽象的、枯燥的,如果把这些知识一成不变地填压给学生,其课堂教学效果则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通过“摆一摆”、“摸一摸”、“圈一圈”、“量一量”等这些简单的动作来感知数学,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枯燥的数学知识趣味化。
三、理性把握用教材和教教材关系
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广大教师的课程观、教材观也在不断变化,但由于对“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理念的片面理解,致使一些数学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走入了误区,整节课没有安排学生看书阅读或练习的环节。一节课下来,课件代替了课本。其实,每一本教材都凝聚着众多专家的智慧和心血,从主题图到情境创设,从例题到练习,都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精心挑选和设计的。课本是我们的教学之本,更是学生的学习之本。有些概念性、规律性的东西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是否完整、准确,让学生看书更系统准确。练习题目在书上,学生人人有教材,可以打开教材使用。我们课堂教学提倡返璞归真,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使用教材这是实事求是,这才是最真实的课,省时高效,何乐而不为。作为教师,要深刻地懂得: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局限于教材,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不是教材忠实的执行者,而是合理的开发者,要做到知“材”善用。 新课程教材给教师处理教材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同时也让老师把握教材有了一定的难度。老教材一节课一种典型的例题加一些对应的习题棱角分明,只要照搬教材,教学目标基本能达成,然而新教材相对而言就灵活了许多。如何利用好教材,我们许多教师都知道: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我们在处理新教材时要防止走两个极端:一是彻底抛弃教材;一是完全照搬教材。有些教师认为新课程了,用不用教材上的内容都无关紧要了,更有甚者认为不用教材上的例题习题才算是创新,否则就不是一堂好课。 因此,把教材上的例题、习题一律改头换面,一节课下来数学课本一次也不用的现象已不足为奇,冷静下来,我们常常显得有些底气不足:情景的效果不好,学生的作业错误率极高,课堂上很热闹,一节课下来,学生没有了安静思考的时间,都不知道自己忙了什么,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不如一开始就让学生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教材是众多专家一线教师智慧的结晶,总体而言是十分精确的,无非就是其中的个别内容中的教学材料不适合我们的学生,所以我们要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处理教材,防止走向两个极端。
四、理性把握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突出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显然对基础较好、思维反映较强的学生是一个很好的活动场所和发展空间。但稍不注意会成为少数学生的“演说会”和“练兵场”,相对于学习中的弱势群体却成了旁观者,冷落了谈们的学习情趣。即使介入其中,也容易忽视他们的存在和错误的纠正,“剪刀差”现象越来越严重。教学中,部分教师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中过于追求形式,讲究热闹场面。但一节课结束后,评估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完成了哪些目标?大多数学生得到哪些发展?却含混不清,甚至收效甚微。转变后的学习方式充分注意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培养了合作意识,发展和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但部分教师却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是一些毫无价值或学生通过个体学习可以解决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这样的合作学习就会形同虚实,失去意义。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能有效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学生的教学不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合作学习只是众多学习方式中的一种。合作与交流首先应该是作为一种意识来激发,其次是作为一种能力来培养。笔者认为当个体操作条件不充分需要帮忙时,独立探索有困难需要相互启发时,形成不同意见有分歧需要交换时,可以采用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五、理性把握时尚与实用的关系
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能够使课堂教学的密度大大提高,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件不仅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功能与优势。但是就目前而言,计算机辅助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人为的弊病。有些教师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代替传统的板书罢了,失去了教学应有的鲜活和生动,教师成了操作员和画面讲解员,学生的兴趣只停留在表面。有的教师事先明知道采用课件后教学效果并没有明显提高,却把它作为门面来装饰,片面追求“技术含量”,为用而用,不求实效。这样,就由原先低效的“人灌”,变成高速的“机灌”,欲速则不达,讲求实用最重要。
六、理性把握热闹与安静的关系
纵观我们目前的数学课堂,常常是抛出去一个问题,就已经看到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看似气氛异常活跃,可是,在这热闹活跃的背后,数学课是否还缺少点什么?我觉得还缺少安静。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是一门训练思维的学科,在数学课上应该让孩子们静下心来思考问题。
还数学课堂一份必要的安静,是热闹之后的理性思维,是浮躁之后的沉淀积累。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后,不妨给学生浇浇冷水,让他们静下心来细细地思考。热闹的场景,往往会造成学生过于浮躁的心态,急于求成,急于表现自己;而学会冷静地思考,才是数学教育成功的真谛。尤其是小学生,更应该从小培养他们静心思考的习惯,从而使他们的思维更全面、更内敛。在合作讨论时,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见解,勇于参与小组学习;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学会静静地倾听别人的意见,在静静的倾听中,学会理解和欣赏别人的不同意见;学会善于从相互的交流与倾听中,开拓自己的视野。
静能生慧,能静静地思考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学习品质。能静思而不觉其苦,回味而无穷,正是思维的最高境界。数学课堂应该有其独特的思维魅力,让学生学会安静而执着的思索,并在静静的思考中,获得成功。
听过了,看过了,热闹过了,但最终都忘记了,冷静了,思考了,体会才会深刻,课堂知识也才有“生命力”。真理往往披着朴素的外衣。我们的课堂教学也一样,朴素的、有效的才是真正最好的。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关注的是学生在课上学到了哪些知识,受到什么启发,获得哪些发展,而不应该仅仅是形式上的热热闹闹。
七、理性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生成”是课程改革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追求互动生成的数学课堂已成为教师教学的追求。但是,究竟何谓“生成”?是不是课堂上学生提出一个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说出一种标新立异的算法就算生成,我认为这是对“生成”的一种片面理解,必须是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的结果方能理解为生成,没有经过思考而生成的内容都应视为无效的泡沫。数学课上,经常有学生作一些不着边际的猜想,教师绝不能冠以“有个性”的美名加以赞赏,应态度鲜明地进行引导,以免教学偏离轨道,步入低效的窠臼。
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在课前就把要说的每一句话都写得清清楚楚,有的甚至把教案背下来,上课以后按照预设展开教学,只关注她的教学环节进展情况,对于学生的回答出现的错误顾及不暇,学生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不予理睬。这是典型的完成任务式教学,走过场。这样的课,让人听完总觉得有些缺憾——课堂生成不够。真实的课堂不是靠预设可以完成的。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共同构成了教学。学生也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教师要善待学生的错误或个性见解,及时抓住契机,把它们转化为宝贵的教学资源。强调课堂生成并不等于教师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教师要在预设和生成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点”。只有这样,有效的课堂才会有保障,我们也不会因为学生的意外“生成”而迷失方向。
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选择课堂教学行为的首要原则。在数学教学中,形式的多样化是需要的,但如果缺少了课堂教学所应达到的效用,那么不管怎样丰富多彩的形式都于事无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让课堂教学回归“常态”,还数学教学以“自然本色”,让数学课堂“守真崇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数学课堂不应刻意追求外在表面的变化,而应把握数学教学的本质要求,体现数学课的趣味性、实效性,剔除浮华见真貌。我们要结合新课程理念,深刻反思,全面、客观、辩证地剖析,让课堂少一些造作、少一些约束、少一些干扰。只有在简单而真实的课堂中,我们才可能给孩子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空间,才能给自己更多的解放,把自己从繁琐的教学中解脱出来,在课堂中才可能有“闲暇”去琢磨孩子们的所想所思,关注孩子的独特发现与另类思考,才可能使自己的心真正地“牵挂”课堂中的主人。因此,我们教学设计的每一步都要有一个与自己“对话”的过程。我们在教学设计完成后,努力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重新审视教学设计背后所依据的理念,对教学设计各个环节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作批判性分析,并积极寻找更好的策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追问环节的意义、追问过程的意义、追问活动的意义,及时舍弃课堂教学中一些表面的、无效的做法,合理有效地运用教学时间,让课堂每一分钟都发挥价值。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的数学课堂一改以往的乏味局面,变得鲜活多彩。多维目标的设定、教学设计的创新,眼花缭乱的课件、热闹非凡的小组讨论……这也曾经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孜孜以求的完美数学课堂。然而,随着新课程实施的愈加成熟,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的数学课与真正有效的、原生态的数学课堂渐行渐远。很多教师过于追求形式上的新课程理念,结果导致创设的情境没有实效,组织的操作活动可有可无,引导的合作学习有形无实,课堂中情境表面化、活动形式化、偏离目标、非学科活动、浅层次的教学,把时间浪费在“低效学习”、“伪学习”、“假学习” 上,致使学生最后没有时间对所学知识进行练习与巩固,完不成既定的教学内容,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我们的数学课堂要追求一种真实、有效,崇尚实在、返璞归真的原生态。我们追求的是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有效性是数学教学的生命。因此笔者认为数学教学要从数学的本真出发,教师应将数学“原汁原味”地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习真实的数学,有效地学习数学,让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再发现过程”,真正体验到获得新知和能力的乐趣,亲身经历“唯有源头活水来”的情感体验。
一、理性把握双基目标和三维目标的关系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流程的准绳,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因此,教学目标的拟定应追求简明、切实,为成功的课堂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现实中,经常会犯教学目标“假、大、空”的毛病。如我在设计《20以内退位减法的练习课》时,一开始制订了这样的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学生进一步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会熟练地计算,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思考:在丰富的练习形式中,培养学生的数感、计算能力,发展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解决问题: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对同一情境提出不同数学问题的能力,养成多元思考的习惯,在发散学生思维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情感与态度:运用“大数学”理念进行教学,让学生体验生活情境,感受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乐趣。
乍一看,这些目标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三维要求”。但是探究下去,这些贴标签似的虚幻目标,就是用一个月、两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也未必能够达成,何况是在短短的一节课里面呢?再说,这些说不清、道不明、拿不准的模糊表述,对课堂教学又如何起到调控作用呢?这种泛化的目标描述,必然使教学活动失去指引、失去支柱。其实,一节课的基本目标主要是双基目标,而三维目标是和谐统一、不可割裂的。拟定教学目标时,只要准确把握双基目标,就可纲举目张,灵活把握生成目标,积极精心演绎就可以了。目标的多维化造成教学定位的虚幻化,使教师在教学中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我们不必强求“五脏俱全”,不能把“全面落实”异化为“表面文章”,而应让教学目标简单些、务实些!
二、理性把握接受学习和自主探索的关系
数学知识重在过程,它既是知识生成、发展的过程,也是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如果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把学生看作“有想法,有个性的人,”那您的学生真的会很出色。但小学生毕竟小,有适合他们自己探索的知识,也有他们无法自行探索的知识,一堂好的课并不是需要每个知识点都要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并不需要将全部时间留给学生,将全部发言权交给学生,更不需要一味地“尊重”学生的结论。
首先,并不是每一堂课的每个知识点都要由学生自己去探索的。例如:有些概念的教学必须是教师传授的。如在教学面积单位一平方厘米、一平方分米、一平方米时,我们必须用数学的语言精练地告诉学生:边长是一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一平方厘米。这个知识点是学生无法自己探索的,所不同的是学生可以用手摸一摸它的大小,找一找生活中大约是一平方厘米的物体,通过感受、体会、巩固新知识。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让学生由此及彼地得出其它两个面积单位的定义。因此我们并不一定要在每堂课中或每个知识点都让去学生探索,而是要事先考虑此知识的可探索性,尽量让学生该出手时就出手,切实优化课堂教学效率,略去那些浮光掠影的东西。
其次,对于可探索的知识一定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这一过程,只有赋予了内容的结果才是“美妙”的,难忘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讲的就是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实践活动。就数学知识本身而言,它是抽象的、枯燥的,如果把这些知识一成不变地填压给学生,其课堂教学效果则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通过“摆一摆”、“摸一摸”、“圈一圈”、“量一量”等这些简单的动作来感知数学,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枯燥的数学知识趣味化。
三、理性把握用教材和教教材关系
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广大教师的课程观、教材观也在不断变化,但由于对“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理念的片面理解,致使一些数学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走入了误区,整节课没有安排学生看书阅读或练习的环节。一节课下来,课件代替了课本。其实,每一本教材都凝聚着众多专家的智慧和心血,从主题图到情境创设,从例题到练习,都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精心挑选和设计的。课本是我们的教学之本,更是学生的学习之本。有些概念性、规律性的东西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是否完整、准确,让学生看书更系统准确。练习题目在书上,学生人人有教材,可以打开教材使用。我们课堂教学提倡返璞归真,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使用教材这是实事求是,这才是最真实的课,省时高效,何乐而不为。作为教师,要深刻地懂得: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局限于教材,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不是教材忠实的执行者,而是合理的开发者,要做到知“材”善用。 新课程教材给教师处理教材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同时也让老师把握教材有了一定的难度。老教材一节课一种典型的例题加一些对应的习题棱角分明,只要照搬教材,教学目标基本能达成,然而新教材相对而言就灵活了许多。如何利用好教材,我们许多教师都知道: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我们在处理新教材时要防止走两个极端:一是彻底抛弃教材;一是完全照搬教材。有些教师认为新课程了,用不用教材上的内容都无关紧要了,更有甚者认为不用教材上的例题习题才算是创新,否则就不是一堂好课。 因此,把教材上的例题、习题一律改头换面,一节课下来数学课本一次也不用的现象已不足为奇,冷静下来,我们常常显得有些底气不足:情景的效果不好,学生的作业错误率极高,课堂上很热闹,一节课下来,学生没有了安静思考的时间,都不知道自己忙了什么,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不如一开始就让学生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教材是众多专家一线教师智慧的结晶,总体而言是十分精确的,无非就是其中的个别内容中的教学材料不适合我们的学生,所以我们要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处理教材,防止走向两个极端。
四、理性把握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突出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显然对基础较好、思维反映较强的学生是一个很好的活动场所和发展空间。但稍不注意会成为少数学生的“演说会”和“练兵场”,相对于学习中的弱势群体却成了旁观者,冷落了谈们的学习情趣。即使介入其中,也容易忽视他们的存在和错误的纠正,“剪刀差”现象越来越严重。教学中,部分教师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中过于追求形式,讲究热闹场面。但一节课结束后,评估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完成了哪些目标?大多数学生得到哪些发展?却含混不清,甚至收效甚微。转变后的学习方式充分注意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培养了合作意识,发展和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但部分教师却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是一些毫无价值或学生通过个体学习可以解决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这样的合作学习就会形同虚实,失去意义。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能有效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学生的教学不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合作学习只是众多学习方式中的一种。合作与交流首先应该是作为一种意识来激发,其次是作为一种能力来培养。笔者认为当个体操作条件不充分需要帮忙时,独立探索有困难需要相互启发时,形成不同意见有分歧需要交换时,可以采用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五、理性把握时尚与实用的关系
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能够使课堂教学的密度大大提高,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件不仅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功能与优势。但是就目前而言,计算机辅助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人为的弊病。有些教师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代替传统的板书罢了,失去了教学应有的鲜活和生动,教师成了操作员和画面讲解员,学生的兴趣只停留在表面。有的教师事先明知道采用课件后教学效果并没有明显提高,却把它作为门面来装饰,片面追求“技术含量”,为用而用,不求实效。这样,就由原先低效的“人灌”,变成高速的“机灌”,欲速则不达,讲求实用最重要。
六、理性把握热闹与安静的关系
纵观我们目前的数学课堂,常常是抛出去一个问题,就已经看到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看似气氛异常活跃,可是,在这热闹活跃的背后,数学课是否还缺少点什么?我觉得还缺少安静。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是一门训练思维的学科,在数学课上应该让孩子们静下心来思考问题。
还数学课堂一份必要的安静,是热闹之后的理性思维,是浮躁之后的沉淀积累。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后,不妨给学生浇浇冷水,让他们静下心来细细地思考。热闹的场景,往往会造成学生过于浮躁的心态,急于求成,急于表现自己;而学会冷静地思考,才是数学教育成功的真谛。尤其是小学生,更应该从小培养他们静心思考的习惯,从而使他们的思维更全面、更内敛。在合作讨论时,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见解,勇于参与小组学习;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学会静静地倾听别人的意见,在静静的倾听中,学会理解和欣赏别人的不同意见;学会善于从相互的交流与倾听中,开拓自己的视野。
静能生慧,能静静地思考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学习品质。能静思而不觉其苦,回味而无穷,正是思维的最高境界。数学课堂应该有其独特的思维魅力,让学生学会安静而执着的思索,并在静静的思考中,获得成功。
听过了,看过了,热闹过了,但最终都忘记了,冷静了,思考了,体会才会深刻,课堂知识也才有“生命力”。真理往往披着朴素的外衣。我们的课堂教学也一样,朴素的、有效的才是真正最好的。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关注的是学生在课上学到了哪些知识,受到什么启发,获得哪些发展,而不应该仅仅是形式上的热热闹闹。
七、理性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生成”是课程改革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追求互动生成的数学课堂已成为教师教学的追求。但是,究竟何谓“生成”?是不是课堂上学生提出一个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说出一种标新立异的算法就算生成,我认为这是对“生成”的一种片面理解,必须是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的结果方能理解为生成,没有经过思考而生成的内容都应视为无效的泡沫。数学课上,经常有学生作一些不着边际的猜想,教师绝不能冠以“有个性”的美名加以赞赏,应态度鲜明地进行引导,以免教学偏离轨道,步入低效的窠臼。
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在课前就把要说的每一句话都写得清清楚楚,有的甚至把教案背下来,上课以后按照预设展开教学,只关注她的教学环节进展情况,对于学生的回答出现的错误顾及不暇,学生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不予理睬。这是典型的完成任务式教学,走过场。这样的课,让人听完总觉得有些缺憾——课堂生成不够。真实的课堂不是靠预设可以完成的。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共同构成了教学。学生也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教师要善待学生的错误或个性见解,及时抓住契机,把它们转化为宝贵的教学资源。强调课堂生成并不等于教师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教师要在预设和生成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点”。只有这样,有效的课堂才会有保障,我们也不会因为学生的意外“生成”而迷失方向。
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选择课堂教学行为的首要原则。在数学教学中,形式的多样化是需要的,但如果缺少了课堂教学所应达到的效用,那么不管怎样丰富多彩的形式都于事无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让课堂教学回归“常态”,还数学教学以“自然本色”,让数学课堂“守真崇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数学课堂不应刻意追求外在表面的变化,而应把握数学教学的本质要求,体现数学课的趣味性、实效性,剔除浮华见真貌。我们要结合新课程理念,深刻反思,全面、客观、辩证地剖析,让课堂少一些造作、少一些约束、少一些干扰。只有在简单而真实的课堂中,我们才可能给孩子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空间,才能给自己更多的解放,把自己从繁琐的教学中解脱出来,在课堂中才可能有“闲暇”去琢磨孩子们的所想所思,关注孩子的独特发现与另类思考,才可能使自己的心真正地“牵挂”课堂中的主人。因此,我们教学设计的每一步都要有一个与自己“对话”的过程。我们在教学设计完成后,努力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重新审视教学设计背后所依据的理念,对教学设计各个环节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作批判性分析,并积极寻找更好的策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追问环节的意义、追问过程的意义、追问活动的意义,及时舍弃课堂教学中一些表面的、无效的做法,合理有效地运用教学时间,让课堂每一分钟都发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