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例脑血管病性癫痫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tsm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性癫痫的发病机制、发病类型与病变部位的关系。方法将我院内科近十年来收治的脑血管病性癫痫6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病人中卒中后一年内发生癫痫者57例,一年后发生癫痫者11例;大发作21例,部分发作47例。结论脑血管病性癫痫以部分发作多见,病变部位多位于脑叶和基底节区,抗癫痫治疗有效。
  关键词: 脑血管病 癫痫 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5-0017-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改善,人类疾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脑血管疾病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脑血管疾病亦成为继发性癫痫的常见病因。现将我院内科1995~2006年收治的脑血管病性癫痫68例分析报告如下,探讨脑血管病性癫痫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文收集的所有病例均经头部CT证实为脑血管疾病,有相应的脑血管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疾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1]。其中脑梗死36例,脑出血32例。既往无癫痫病史,在发生脑血管病后出现癫痫发作。68例患者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48~82岁,平均67.5岁。
  1.2病变部位68例脑血管病性癫痫患者中,脑梗死36例,其中基底节区梗死17例,脑叶梗死19例;脑出血32例,其中壳核出血11例,丘脑出血5例,脑室出血2例,脑叶出血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
  1.3临床症状出现偏瘫或单瘫者41例,意识障碍者24例,感觉障碍者19例,头痛者28例,呕吐者13例,精神障碍者4例,完全或不完全性运动性失语27例,抽搐者9例。
  1.4癫痫发作类型全身大发作21例,部分发作47例。
  1.5癫痫发作时间患脑血管疾病1个月以内发作17例,1~6个月发作21例,6个月~1年发作19例,1年以上发作11例。
  1.6治疗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抗癫痫治疗,全身大发作者发作时给予地西泮10~20mg肌肉或静脉注射,病情稳定后给予口服抗癫痫药物,部分发作者均给予口服抗癫痫药物,癫痫发作大部分得到控制,少数癫痫发作控制不佳者,脑血管疾病本身预后亦较差。
  2结语
  癫痫是以在病程中有反复发作的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和综合征。神经元的异常放电是癫痫发作的病理基础。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及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高,脑血管病性癫痫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脑血管病性癫痫的发病率国内多数认为是5%~15%[2]。脑血管疾病是癫痫发作的常见原因,而癫痫或痫性发作也可以是脑血管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因此当老年人突发癫痫而无其他诱因时要警惕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脑血管疾病引起癫痫发作,其发病机制可能是由于梗死或出血造成病灶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导致钠泵衰竭,钠离子大量内流而使细胞膜的稳定性发生改变,出现过度除极化而引起[3]。同时脑血管痉挛,局灶脑组织水肿,颅内压增高,血液的直接机械刺激及缺血、缺氧致病灶周围的神经元电位改变而发生高频重复放电,出现癫痫发作。此外病灶处血—脑屏障的破坏,亦使局部神经元易受血液内兴奋性物质的影响而引起神经元的异常放电导致癫痫发作。卒中后期痫性发作亦与脑卒中病灶中心神经元坏死、液化,周围胶质细胞增生,瘢痕影响到周围神经组织的正常代谢,导致局部神经元异常放电有关[4]。脑血管病性癫痫以部分发作多见,本文占癫痫发作的69.1%,病变部位多位于脑叶和基底节,这与癫痫一般系大脑皮层或接近皮层的病变所致的观点相一致。本文68例患者中1个月以内发生癫痫者17例占25%,1~6个月发作者21例(30.88%),6个月~1年发作者19例(27.94%),1年以上发作者11例(16.17%),1年以内总发病率83.83%。提示患脑血管病后1年以内继发性癫痫发生的可能性最大。
  脑血管病性癫痫的治疗,主要是积极治疗脑血管疾病本身。同时给予抗癫痫治疗,一般来说随着脑血管疾病本身病情的好转稳定,痫性发作亦逐渐得到控制,预后良好。对于发作次数少,症状轻微的病人,癫痫发作控制后,一般经过病因治疗癫痫发作即可自行缓解,无需长期服用抗癫痫药,对于发作频繁者,除病因治疗外应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药物的选择应针对癫痫发作的类型选择适当的抗癫痫药物[5~6]。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科学会.脑血管疾病分类及诊断[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7,13(1):3.
  [2]解学孔.癫痫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46.
  [3]廖卫平.癫痫有关的离子通道病研究进展及临床展望[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3):145~146.
  [4]史东蔡,晏勇.癫痫发作对神经元凋亡的影响[J].重庆医学,1997,26(4):206~207.
  [5]王玉华. 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50例临床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01) .
  [6]陈荐, 王小文. 急性腦血管病继发癫痫42例临床分析[J]. 实用医技杂志, 2007, (07).
  
  
其他文献
关键词:中医 护理 支气管哮喘  中图分类号:R5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6-0201-02     支气管哮喘属于中医学“哮证”范畴。哮证是一种发作性疾患,病因可分为主因与诱因两方面。主因为宿痰内伏于肺,形成发病的潜在因素,诱因包括外感风寒暑湿,或吸入花粉烟尘,饮食酸咸肥甘,生冷海腥,恼怒气逆,劳倦乏力等。基本病机为“伏痰”遇感引触,痰阻气道,肺失肃降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畸胎妊娠的心理问题疏导及护理干预。方法 对2009年12月—2010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232例畸胎妊娠孕产妇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及护理。结果232例孕产妇存在多样的心理问题,经过积极的疏导护理措施后均得到良好的恢复。结论 畸胎妊娠严重地影响了孕产妇的身心健康,积极而合理的疏导、护理措施对畸胎妊娠孕产妇的心理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畸胎妊娠 心理问题疏导 护理干预  中图
期刊
[摘要]米非司酮(Mifepristone,又名RU486)是一种合成类固醇,其结构类似炔诺酮,由法国RousselUclaf公司的Phihbert于20世纪80年代初首次报道的抗孕激素,又称RU486。米非司酮现已在国内外妇产科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治疗妇产科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现对米非司酮在妇科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和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米非司酮 妇科疾病 应用现状  中图分类号:R271.1文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葛根素治疗噪声性聋的疗效。方法 将96例噪声性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应用葛根素治疗,对照组48例应用丁咯地尔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28例,总有效率率81.26%;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26例,总有效率70.8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素治疗噪声性聋有一定疗效。  关键词: 葛根素 噪声性聋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 自主学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式,它是强烈求知欲望、积极主动精神和踏实做事行为的结合。在高校教学中充分利用自主学习理论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试探讨自主学习理论在高校组织胚胎教学中的运用,旨在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组织胚胎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自主学习 组织胚胎学 高校  中图分类号:R3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6-0196-03     1 自
期刊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 疾病 观察  中图分类号:R71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6-0230-0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危害孕产妇和围产儿生命和健康。据报道,我国发病率为9.4%,国外为7%~l2%[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常见的而又严重影响母婴安全的疾病,是孕产妇和围产儿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回顾性分析264例妊娠期高血压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6-0224-03     分娩虽是生理现象,但对于产妇是以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大多数产妇害怕和恐惧分娩,致使产妇情绪紧张,常常处于焦虑、不安和恐惧的精神心理状态,产妇的这种情绪改变会使机体产生一系列变化。为了缩短产程,减少产妇的痛苦,提高新生儿阿氏评分,使产妇安全顺利的度过分娩全过程,我院近年来采用“全程陪护”“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0例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患者采用密切观察病情,进行周到的心理疏导,及时胃肠减压,保持鼻膽管通畅,注意饮食指导,合理用药等护理方法促进胰腺炎的康复。结果 10例并发胰腺炎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必要条件 。  关键词: 胰胆管造影 胰腺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及难治病之一,是发生胃癌的危险因素,目前西医对萎缩性胃窦炎的治疗以对症为主,主要以抑酸、保护胃黏膜、促胃动力等,但疗效欠佳。生脉注射液有养阴、益气、健脾之功效,在临床上发现生脉注射液联合西医治疗在萎缩性胃窦炎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生脉注射液 萎缩性胃炎   中图分类号:R5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6-0236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6-0239-03     螺旋CT突破了传统CT的设计,采用滑环技术,将电源电缆和一些信号线与固定机架内不同金属环相连运动的X射线管和探测器滑动电刷与金属环导联。球管和探测器不受电缆长度限制,沿人体长轴连续匀速旋转,扫描床同步匀速递进(传统CT扫描床在扫描时静止不动),扫描轨迹呈螺旋状前进,可快速、不间断地完成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