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 参与 引导 对话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i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10月,大型报网互动栏目《焦点网谈》甫一创办,就被评为当年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一等奖。这不仅是河南省报刊界第一个新闻名专栏,而且还开了中国互联网荣获此殊荣的先河。论坛发帖、焦点话题、焦点民生、焦点报道、嘉宾访谈等一个个形式创新的子栏目,再加上河南日报、手机互动平台,《焦点网谈》可以说把新闻内容做透了,把新闻报道的形式做活r,无怪乎它受到网友喜爱、读者追捧、业界好评。《焦点网谈》是成功的,正如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所说:“《焦点网谈》在‘引导网络舆论,维护河南形象’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焦点网谈》的成功,凸显了网络新闻传播在数字媒体时代的巨大作用。它成功的背后,也蕴涵着丰富的新闻传播规律,需要我们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进行认识和分析。
  
  媒介融合的创新观念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媒介的发展不断地呈现出新的特点。传统媒体主宰天下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和不断壮大。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08年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以22.6%的比例首次超过21.9%的全球平均水平。同时,我国网民数达到2.98亿,宽带网民数达到2.7亿。与此同时,传统媒体则出现式微的趋势。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统计,我国报纸的阅读率连续下滑。即使在国外,甚至连一些声誉显赫、历史悠久的报纸如《纽约时报》,都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而宣布转型或者大裁员。这说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确实存在着竞争的一面。但竞争并不意味着,也并不一定导致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结果。这是由新旧媒体的不同特点决定的,也是由不同受众的媒介接触习惯决定的。因此,如何通过合作即媒介融合,来实现共赢,最大化地提高新闻信息传播的广度,是当前媒介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大亮点。《焦点网谈》创办的初衷,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一方面,他们认识到网络媒体也是党的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具有速度快、信息量大、互动性强等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需要开辟和占领这个阵地,从而掌握网络舆论的主导权。另一方面。他们认识到通过报网合作,有利于扬长避短,形成合力,实现共赢。《焦点网谈》的基本操作模式是:在大河同开辟《焦点网谈》专区,焦点论坛专区又设不同的栏目,包括论坛发帖、焦点话题、焦点民生、焦点报道、嘉宾访淡等。与此同时,在《河南日报》开辟了《焦点网谈》专版,每周二、四整版见报,把网络上的热点话题,整理出网友观点,发表在《河南日报》和大河网《焦点网谈》。如此,形成两个交互作用的媒介舆论平台。前者按照网络新闻传播的规律,最大程度地实现网络传播即时、开放、互动等特点;后者则配合前者的新闻话题,有效地整合前者的内容资源,按照纸质媒体传播的规律,最大程度地体现报纸版面深刻、条理和灵活的特点。由此可见,《焦点网谈》的创办,实际上是媒介融合观念的产物。它通过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交融互动,打破了此前两种媒体各自为战、互不相通的局面,而且以创新的观念来审视新旧媒体的关系,立足于媒介融合的发展现实,借力于新旧媒体的各自优势,通过信息共享互动的方式,充分发挥各自符号建模的特征,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传播的广度、覆盖面和影响力。
  
  受众为本的新闻传播理念
  
  《焦点网谈》之所以受到网友和读者的喜欢,还在于该栏目所秉持的受众为本的新闻传播理念。受众是传播信息的接受对象。新闻传播效果的好坏,说到底取决于受众接受信息的程度。但是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新闻观念的影响,我们缺乏受众观念,不尊重受众的需求,传者本位意识太强。这就导致我们的新闻传播从内容到形式,都显得单一呆板,缺乏亲和力,缺少实用性,缺失服务性。上个世纪出现的都市报浪潮,实际上是对传统新闻观念的矫正,从市场出发、以受众的需求为本、增强报纸的服务性,这构成了都市报的新闻传播理念。《焦点网谈》的创办延续了受众为本的理念。从栏目的设置来看,《焦点网谈》的子栏目形式在不断地丰富充实,最初只有焦点话题、焦点报道,现在则不断地增加受众喜欢的栏目如嘉宾访谈、焦点民生;从栏目的内容来看,每一个议题的设置都坚持从受众的需要出发,大到国家大事、民生福祉,小到生活万象、柴米油盐,都关注那些受众喜闻乐见、能够说长道短的信息。从栏目的服务性来讲,受众为本的理念在不断地加强。此前并没有开设为受众释疑解难的栏目,从去年开始则开设相关栏目,如焦点民生、网友活动等,拓展内容,增强服务性。不仅如此,《焦点网谈》的受众为本的理念还体现了超越性的特点,它力避纸质媒体互动性不强、互动性不快的短处,充分地发挥网络媒体所特有的受众参与性强的特点。《焦点网谈》所有的栏目、议题,都是网友参与性的产物。正如该栏目主编刘静沙所言:“这些话题都是由网友自发发起和讨论的,自发的才更真实,才更有说服力。过去的报纸媒体,都是当事人、编辑、记者来述说,过去的模式很僵硬、死板。《焦点网谈》作为新媒体,其焦点问题的选定都是网友自己,用他们自己原汁原味的声音去讨论。”即使是《河南日报》的版面《焦点网谈》,内容也全部是网友在网上的留言和新闻跟帖。这就彻底打破了此前传者为本的新闻传播理念,转向以受众为本的传播理念来进行信息的传播。


  
  议程设置的引导机制
  
  《焦点网谈》的亮点,还在于它的“焦点”。《焦点网谈》秉持受众为本的新闻传播理念,让受众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新闻信息的传播生产中来。但是重视受众,并不等于迎合受众;受众为本,并不意味受众万能。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该栏目在运作的过程中,也比较注意议程的设置,强调焦点的选择。众所周知,议程设置理论是由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提出来的。他们两个在1972年发表的论文《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中指出:“大量不容忽视的证据已经逐步表明,在编辑和广播员们每天选放新闻时,他们在塑造我们的社会现实中起着主要的作用……大众传媒的这一作用——影响个人认知变化、构造他们思维的能力——已经被认作是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这里可能还有大众传播最重要的影响力,即在头脑里为我们安排和组织世界的能力。简言之,大众媒介在教导我们怎样思考上可能并不成功,但在告诉我们思考的内容上却惊人地成功。”换言之,就是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它可以通过对新闻议题的设置来影响受众对新闻以及我们生活世界的判断。在网络新闻传播中,一方面需要尽最大程度地为受众传播信息、交流意见构建一个公共话语的平台,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议题设置来加强对受众的引导、提高。《焦点网谈》“焦点”的意义就在于此:一是通过议题的设置来形成“焦点”。《焦点网谈》的话题虽 然来自网友,但在报道上并不面面俱到,而是通过选择议题,设置焦点。比如《焦点网谈》所组织的有关河南形象树立的话题,引来了网友的激烈大讨论,不仅澄清了事实,而且以理服人,充分地展示了河南人的自信、诚信、自强的良好形象。二是反映和引导网上舆论。《焦点网谈》中的话题讨论鼓励网友畅所欲言,发表真知灼见,但是编辑在进行编选时总是“有的放矢”、有所取舍,同时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敢于旗帜鲜明地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发表评论,来明辨是非,引导舆论,从而扩大议程设置的影响力。
  
  交流对话的互动方式
  
  《焦点网谈》的成功,还在于它的“谈”。这里的“谈”,实际上是一种交流对话。它的交流对话体现在网友和网友之间、网友和编辑之间、网友和专家之间,当《焦点网谈》搬到《河南日报》的版面上,则是网友和读者在交流对话。《焦点网谈》是怎么“谈”的呢?我们试看《郑徐高铁两种走向引网友激辩呼吁走永城》一例:
  安徽砀山吧网友“梦往徽州”说:“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北线比南线要短,南线方案自商丘开始,向南绕了一个弯,所经过的只是一个平原向丘陵过渡的地带,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大河论坛网友“油焖茄子”反驳道:“南线所占路程和北线相比差不多,而且因为山地适宜建设高铁和少树多田,拆迁成本、建造成本将会大大减少。永城作为河南经济较发达的县级市,到如今还没有一条铁路,如果这条铁路建成了,对永城、对河南的经济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
  由此可见,《焦点网谈》的议题是在谈中展开的,因谈而丰富,因谈而活泼,因淡而有思持,因谈而近真理。谈中有驳,谈中有辩。这种互动式的交流对话,之所以受到网友推崇,不仅是因为它为受众提供了发表意见的公共平台,还因为它更接近于传播的本质。传播学者郭庆光指出,传播的本质实际上在于互动。正如英国的思想家戴维·伯姆所说:“对话仿佛是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它使所有对话者都能够参与和分享这一意义之溪,并因此能够在群体中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识。”德国的思想家哈贝马斯也指出:“人类交往行为的动机具有交互性,在社会主体遵行主体间认可的规范的有效性基础上展开、运作,以保持社会的一体化、有序化和行动合作化,交往行为强调的是一种主体间性、交互主体性,而不是一个人的‘独白式’行为。”在这里它实际上从主体间性的角度指出了传播交往中平等对话的必要性。《焦点网谈》从网络传播的特点出发,抓住了传播互动的本质,通过网友间、网友与专家、网友与编辑等交流对话,使得新媒体的传播互动性得到更深层次的展现,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信息在传播中的增值。
  如果用8个字来概括,融合、参与、引导和对话就是《焦点网谈》在新闻信息传播中所体现出的基本特点。融合是一种媒介创新观念,参与是一种受众本位理念,引导是一种舆论观,对话是传播的实现方式。正是在这些观念的驱动下,《焦点网谈》作为报网互动栏目的传播特性和传播价值才得到了更好的体现:一是在信息传播的速度上,它展现了网络媒体快速迅捷的特点;二是在传播的广度上,媒介融合所带来的立体化传播效应,让有效的信息在传播中实现不断增值;三是在传播的深度上,引导和对话机制的确立,既避免了网络信息无限性所带来的困扰,又实现了平面媒体深刻度见长的优点。同时,交流对话方式所带来的思想的光芒和信息增值,也让人感到鼓舞。正是从这个角度上,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董事长朱夏炎精辟地指出:“报纸脱离纸而实现向新媒体的发展,死的是纸,活的是报。报纸因思想而存在,因网络而广播。”
  
  (作者为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8级硕士生)
其他文献
衣食住行,在人们这四种基本生活需要中,“衣”排在第一位。从过去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到上世纪90年代盛行的“不管多大官,都穿夹克衫;不管多大肚,都穿健美裤”,再到如今的“穷穿貂,富穿棉,大款穿休闲”,可以看出服装是因时而变、最讲潮流的一类。郑州市处于中华腹地,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在服装潮流更替方面,无论是南潮北上,还是韩流西进,郑州都处于要冲位置,为必经之地。服装类店铺开设门槛
期刊
当今媒体众多,市场化程度高,竞争激烈,新兴的都市类报纸更是如此,如仍沿用过去那些老套路去做新闻,会显得声嘶力竭,却空洞无力,往往把新闻做得苍白。近年来颇为流行的一种提高传播力的新兴报道形式——体验式新闻,在我国新闻媒体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对于改变过去一些生硬灌输、充斥宣传腔调的报道,提高传播效果起到了积极作用。  体验式新闻让新闻更好看  如何提高新闻的传播力和传播效果,使得新闻更好地发挥其宣传、
期刊
1996年的“夹江打假案”使媒介审判这样一个新闻现象首次在我国获得民众和学者的关注,之后的几年内又接连发生了“张金柱交通肇事案”、“蒋艳萍特大经济犯罪案”等。到了2004年,媒介审判已经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综观学者们关于媒介审判现象的研究,多是从法律和道德的角度来解释和探索媒介审判的发生发展以及它的解决途径。笔者认为除了司法限定和道德自律外,更应当从媒介审判的根源上去认识这一现象发生
期刊
摘要:当前社会问题已成为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治社会的时代背景下,社会问题报道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反映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矛盾。要消除社会问题报道中出现的一些偏差和负面影响,应重点加强其社会效果和法律制度之间的协调,从而使社会问题报道成为建设法治社会的舆论工具。  关键词:新闻报道 社会问题 社会影响 法律制度    当前,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不和谐因素增多,各
期刊
摘要:在新闻学理论中,公开性和隐蔽性是新闻舆论的两个基本特征,但是这样的特征共存于新闻舆论中,各自又是怎样得到体现的呢?它们共存于新闻舆论之中,又会不会相互冲突呢?这些问题将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关键词:新闻舆论 公开性 隐蔽性    舆论与新闻舆论    从近代报刊出现300多年以来,由于报纸、通讯社和广播电视的迅速发展,人们运用新闻传播媒介对各类事态发表意见,这就使人类社会的舆论形态中出现了一
期刊
“只要常看电视的人都知道,在一个电视频道中,栏目是它的主要构成;在众多栏目中,文艺栏目又是主要支柱之一。全国各级电视台究竟有多少个文艺栏目,我虽然没有统计过,但想必数量一定是非常庞大的。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和其他台的十个栏目能够突围而出,夺得大奖,的确来之不易。我深知创办一个品牌栏目的艰难,我为《梨园春》总结的经验是十六个字:甘于寂寞、坚守理想、勇于创新、永葆热情。”这是2010年1月19日晚,
期刊
研究背景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对我国人民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各大媒体在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都纷纷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展开了地震周年报道,发表社论、评论员文章,通过新闻、专题、特刊等形式表达对汶川地震的纪念。笔者把这类对已经发生的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在纪念日进行大规模回顾报道的新闻归类为“公共事件反思传播”。目前的文章中,把反思传播砚为一种特定报道类型的并不多,笔者就本文中对我国公共事件
期刊
“2008年对橡果来说是充满波折的一年。”橡果国际(纽交所代码ATV)首席财务官、副总裁王晓岗这样说道。此前公布的财报显示,2008年橡果国际净营收约17亿元,毛利率51.7%,“净运营损失”约1.4亿元。这是中国电视购物行业老大橡果国际成立10年来出现的首度净亏。  面对整个行业陷入的困境,橡果以及有着同样困扰的中国电视购物企业又该如何进行市场体系的调整和行业发展模式的转变,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
期刊
《怀化广播电视报》创刊于1993年,它16年的办报历程可以说是整个中国广播电视报刊发展的一个缩影。创刊之初,中国的广播电视报因其独特的办报形式以及资源优势,正处于发展的高峰期。然而,随着全国各晚报都市报的迅速崛起、传媒生态环境的剧变、受众需求的转型以及现实社会多元化生活方式的变化等因素,广播电视报开始出现颓势,发行量、广告经营额在新世纪以后开始大面积大幅度下滑,面对入不敷出的现实困境,2009年伊
期刊
大众传媒作为现代社会的主要信息传播媒介,是介于政府和公众之间的纽带,在危机事件处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果说日常公共信息发布机制体现的是传媒对于公众媒介素养的培养,那危机时期信息的公开则更多的是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以及处理危机的积极心态。在2008年初的冰雪灾害中,传媒的报道很好地体现出了媒体对社会责任的主动承担和社会舆论的维护。然而在危机时期,如何做到信息多而不乱、多而有序,以信息来承载观点的同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