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变局:新旧秩序的十字路口

来源 :文化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idas9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拉伯世界正陷入新一轮的动荡。在国际体系的层面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奠定的旧秩序趋于瓦解。在伊拉克、叙利亚、苏丹、索马里,还有新近成为国际战场的也门,有效的中央权威已经不复存在。根基不牢的国家合法性受到严重侵蚀,非国家行为体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取代了政府。
  阿拉伯世界会溃烂下去,还是会在废墟上建构出一个新秩序,仍然难以定论。可以确定的是,在出现一个整合性的政治力量之前,这一局面不会有根本改变。2011年底爆发的“阿拉伯之春”曾一度给外界以乐观的印象,也许会出现有力的政治领导力量填补强人统治留下的真空,整合那些勇敢走向街头的民众。然而,这一幕并未出现。无论是现有君权吸纳温和伊斯兰力量的摩洛哥模式,还是各派别协商达成共识的突尼斯道路,都不具有普遍的示范性。更具冲突性的埃及和利比亚以及叙利亚的案例,反而更具代表性。它们预示着在缺乏真正有效的替代性政治力量的情况下,旧秩序的瓦解会以何种方式收场。或许,回顾一下阿拉伯世界步入现代以来的最近两个世纪的政治史,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整合性进步力量的线索。
  十九世纪以后,来自西方的冲击日益加剧,奥斯曼帝国和一批本地化的马木留克政权被严重削弱。统治集团上层和上层中产阶级意识到西方的军事和技术优势,试图推进自卫型的改革。由此,奥斯曼帝国的政治重心也由阿拉伯世界,逐渐偏向欧洲(直至在凯末尔革命后完全转向西方体系)。于是,在今天阿尔及利亚、阿拉伯半岛、伊拉克、埃及、大叙利亚的地区内,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政治真空。
  旧秩序的崩塌引发了权力重组,两种力量填补了这一真空。第一个回应来自阿拉伯世界内部的四个地区性权力中心。在埃及,阿尔巴尼亚出身的政治冒险家默罕默德·阿里控制了整个尼罗河谷地,试图在埃及发起一场工业革命。阿拉伯半岛的沙特家族再次与保守的瓦哈比教团结盟,确立了对整个半岛的控制权。摩洛哥的阿拉维皇室家族则将触角伸向非洲西海岸的穆斯林社区。稍后,源自穆罕默德世系的哈希姆家族,逐渐控制了东地中海。这四个新王朝均建立起集中的政治和经济权力,并成为现代埃及、沙特、摩洛哥和约旦国家的基础。
  第二个回应来自外部强权。英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加入到奥斯曼帝国诸阿拉伯领地的争夺战中。这一殖民瓜分的高潮,出现在一战期间。英国和法国以一纸战时协定,划分出各自在东地中海和两河流域阿拉伯核心地带的势力范围,由此奠定了现代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的版图。这种外来者的政治规划是殖民主义性质的,它从一开始,就遭到了阿拉伯社会的抵制和反抗。
  阿拉伯世界这一波早期现代化建设的担纲者来自传统统治势力中的开明集团。他们的使命是仿效西方建立一个稳固的国家结构,这首先意味着要清除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外来干涉和控制。而这是他们无法完成的工作。一是因为他们的利益与外来殖民者盘根错节,纠缠不清;二是因为他们并不掌握现代的宣传和大众动员手段。上层改革的动力耗竭之后,第一波早期现代化催生的新型世俗化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集团逐渐成熟并登上政治舞台,成为反殖民主义运动的领导者。这是一个以西方价值和制度为取向的时期,伊斯兰的符号价值此时跌至谷底,基本失去了其在社会组织中的主导角色。以埃及为代表,中产阶级运动领导人逐渐在英国殖民统治框架内建立起一套立宪体制。以律师和官僚为主体的温和派民族主义运动领导人自我欺骗式地满足于这一极有限的权力分享安排,却不料另一波更为激进的世俗民族主义已经准备登场了。很大程度上,它借助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全新格局。战争致命地削弱了英国和法国的实力,两者在面对苏联和美国的挑战时,无力维系原有的殖民主义体系。只有土耳其的类似尝试在二战前取得决定性胜利。以凯末尔为首的官僚、军队和知识分子集团抓住一战结束后旧秩序瓦解的时机,彻底重组了国家,作为旧秩序统治基础的伊斯兰受到严厉压制。在凯末尔死后,这一激进的世俗主义遗产交由军队加以捍卫。一直到2002年,埃尔多安领导的新型政治伊斯兰主义政党上台,方才终结军队的监护角色。
  二战后登场的新一批政治整合力量来自激进的世俗民族主义者。埃及的纳赛尔、伊朗的摩萨德是其代表。他们对内推行国家主导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对外坚定地捍卫民族经济。纳赛尔还有一套宏大的意识形态修辞,大力倡导阿拉伯社会主义以及泛阿拉伯主义,虽然它们很大程度上流于修辞,浮夸无根,但这一时期仍然是阿拉伯世界最有朝气和希望的时代。但最终,战后一代的世俗民族主义也并未使阿拉伯世界走向发展之路。拥有着最好希望的建国一代领导人无法彻底制服国内保守势力的抵制,诸如土地改革之类的关键政策无法推行,外部环境也极为不利。整个阿拉伯世界在以色列问题上,持续不断地遭受屈辱。此时美国已经取代英法,成为新的中东霸权和外来干涉者,而美国政策的总体倾向是破坏这些激进民族主义领导人的努力。典型如伊朗的摩萨德,当摩萨德的石油国有化政策威胁到美国利益,并开始向苏联寻求帮助时,美国的回应是联合伊朗国内的伊斯兰力量,策划政变推翻了摩萨德领导的政府。讽刺的是,日后谴责美国是大撒旦的霍梅尼,担任了此次行动的关键联络人。
  上世纪七十年代,激进民族主义一代推行的政策总体上退潮了。他们留下的是普遍的挫败感。此时,战后西方的黄金时代也告结束,经济危机更为沉重地打击了阿拉伯世界(沙特为首的海湾石油国家自然不在其列)。随后,就开始了新自由主义的强硬试验。配合这种经济转向的,是政治的全面退化,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倒向了强人政治。直至阿拉伯之春,笼罩在整个阿拉伯世界的是政治消沉和幻灭。而横亘在这一漫长低谷期中的,就是政治伊斯兰主义的崛起。
  若摆脱“文明的冲突”这种误导性大于分析性的教条,我们就会发现,政治伊斯兰主义并非伊斯兰世界的独有现象。在政治学者看来,这一原教旨主义的兴起,和大约同时期兴起的印度教主义以及美国的新右派一样,都是特定政治经济状况的产物。简要的说,下述因素促成了政治伊斯兰主义的兴起。首先,是阿拉伯世界一系列政治解决方案的失败。事实证明,世俗民族主义、泛阿拉伯主义乃至一度流行的阿拉伯社会主义,都无力解决阿拉伯的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其次,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后,阿拉伯世界大幅转向新自由主义。政府将民众推向市场,不再提供社会支持和福利,伊斯兰主义抓住并填补了这一政治和道德空洞。由此,它也发展出一套堪与政府平行的财政和社会网络。最后,在强人政治的高压下,反对派左翼无法生存,而伊斯兰主义却可以凭借自己的文化符号和广泛的社会网络,维持一个完整的组织形态。
  然而,虽然有土耳其、伊朗和摩洛哥这样的政治伊斯兰发展模式,在总体上,政治伊斯兰尚未证明自己能有效地应对阿拉伯问题。从其社会基础,尤其是干部来源来说,政治伊斯兰主义的支持核心,是小资产阶级。这既包括传统的小资产阶级,那些介于传统农业和工业大生产之间的小店主、小商人、大量的小业主、自我雇佣阶层。也包括被剥夺感严重的新中产阶级,尤其是学生群体和年轻人,他們已无法延续父辈的上升通道了。对这一群体的历史作用,经典马克思主义早已经给出过论断——仍未过时。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无法拿出一个连贯、独立的政策方案。其根源在于,他们并不代表任何一种先进生产力,无法成为无产阶级那样的普遍阶级,或者像真正成熟的资产阶级一样,有能力将其利益合法化为社会的普遍利益。这一局限决定了他们无力成为工业化大生产体系的担纲者和政治领导者。
  左翼也是一个选项,但是基于世界范围内的力量对比,左派的政治集结在近期内并无可能。阿拉伯政治世界的整合者仍然有待出现。
其他文献
近年来,国际关系学界高度关注中国外交政策的连续性与变化,希望由此预测中国未来的国际战略,并就“和平崛起”的可能性问题发生了基本分歧。事实上,不止西方政治学家,中国学术界在相关问题上也面临着相同困扰,一方面试图将中国界定成国际事务的参与者,在既有政治格局中谋求战略定位,另一方面又试图以中国立场解释世界体系,甚至要为未来的世界秩序提供“中国特色”的理论指引。两项目标有所乖张,从而引发一系列学术争鸣。但
期刊
直接的军人统治在当代世界已经屈指可数,它们要么让位于选举式民主,要么转化为某种更具现代性的威权统治。东南亚的缅甸,也正在经历着这一变化。2011年以来,缅甸开启了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进程,军人政府的外衣逐渐褪去,一个新的政治体系逐渐成型。  2015年4月,总部位于布鲁塞尔的知名智库国际危机集团(The 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就缅甸即将到来的秋季大选发表选情报告,系统
期刊
对中国父母来说,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如何教育好下一代是人生的重大课题,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婴幼儿教育必须从胎教开始,国内的学前幼儿教育产业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中国“虎妈”更是扬名中外,成为中国式教育的一种典范。然而在生活成本日益升高的现代中国城市,做“虎妈”并不那么容易,各种学前教育和课外教育意味着更多的时间与经济投入,家长高度的社会压力和孩子高度的学习压力可能会引起更多的家庭矛盾甚
期刊
@方然: 占领中环是典型的左翼思潮,组织者被港独派、本土派批为“左胶”、“大中华胶”。与此同时,内地的右翼舆论攻击,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香港青年出现了极速右倾化、极端化的趋势,泛民势力被本土派不断挤占。如果不能及时遏制两地右翼思潮,发生冲突是难以避免的。  @ la thom: 作为一个近距离的接触者,我认为朝鲜族的确已经是一个独立的族群,不只是之于中国各族,在韩国也是如此。韩国人将同种同语的族群分为
期刊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年8月  陆建德推荐:最近读《章士钊全集》(文汇出版社,2000年),感想颇多。章士钊《评新文化运动》一文的主要论点从来没有得到认真的回应,非常可惜。任何关于运动的界说往往要从历史的分期以及种种相关的假定开始,但是历史如同长河,有其延续性(不论我们是否喜欢),“新”、“旧”犬牙交错、难分彼此。严复、章士钊、杜亚泉论辩时长于说理,但是新文化运动以后,晚清激进派诉诸情感或
期刊
中信出版社,2015年7月  许纪霖推荐:道德进步的标志是什么?人类文明进化的尺度何在?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美国学者斯蒂芬·平克提出了一个标准:看人类生活中暴力和痛苦减少的程度。他用大量的数据、图表和故事证明,按照这个标准,人类在道德上的确有很大的进步:在国家组织尚未出现的漫长时代里,因暴力冲突而导致死亡的比例约为15%,可是到了烽火连天的20世纪,战争造成的死亡只达全世界人口的3%;在尚未形
期刊
[文章导读]在昆明的拆迁大计中,宏仁村只是无数历经“台风过境”的普通村庄之一,而当野火烧尽,看似卑微如野草的基层力量却能趁着喘息的契机迅速自我修复并重生。在拆迁与造城运动试图重建城市环境的同时,往往忽略了表面上破败的传统民居环境其实并不萧条,对于文化传承来说,失去宏仁老村一般的“废墟”或许也意味着整个传统文化的生存土壤将要面临萎缩。新旧交替之间,我们应该审视不可逆的生存空间更迭给城市文化根基造成的
期刊
商务印书馆,2011年9月  马立诚推荐:1998年3月,我出版了《交锋》一书之后,有一次和近代史学者茅海建吃饭。他对我说:“你应该看看李剑农的《戊戌以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你的《交锋》和这本书同类。”  后来我买到了中华书局出版的这本书。这本书1930年由上海太平洋书店首版,引起轰动,4年内印行四版。这本书以生动简练的笔触和详实的资料描述了1898到1928年30年的中国政治。清末朝廷的挣扎,立
期刊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5年5月  解玺璋推荐:李向东、王增如夫妇所撰《丁玲传》,是当下丁玲研究的一个重要收获。丁玲作为一个复杂的历史性存在,长期以来,已经根据不同的需要被涂抹成各种颜色,两位作者所做最重要之点,即为之清污,恢复丁玲的本色。  他们应该庆幸,一是作者王增如曾经担任晚年丁玲的秘书,有机会接触大量不为外人所见、所知的私密材料;二是丁玲在现当代文学史,以及中共党史上的特殊地位,特别是
期刊
《文化纵横》2015年6月刊封面专题“再造‘丝绸之路’”,在对“一带一路”战略的讨论中,将该战略与世界秩序之间的关系,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等纳入了视野,提出了一系列值得认真思考的话题。  “一带一路”战略是在中国经济迅猛崛起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浮现出来的。无论该战略还是中国的经济崛起都不是在真空中实现的,而是在一个大的国际秩序下展开。该一秩序由美国主导,以世界市场作为其最基本的约束条件;以国际安全秩序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