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学派

来源 :文化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ongyu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际关系学界高度关注中国外交政策的连续性与变化,希望由此预测中国未来的国际战略,并就“和平崛起”的可能性问题发生了基本分歧。事实上,不止西方政治学家,中国学术界在相关问题上也面临着相同困扰,一方面试图将中国界定成国际事务的参与者,在既有政治格局中谋求战略定位,另一方面又试图以中国立场解释世界体系,甚至要为未来的世界秩序提供“中国特色”的理论指引。两项目标有所乖张,从而引发一系列学术争鸣。但争鸣本身恰恰反映出,经过了几十年对西方国际政治理论的学习与吸收之后,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开始在总体上呈现出建构“中国学派”的理论自觉。
  奥地利籍学者Nele Noesselt在最新一期《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 vol.222)上发表专论,梳理“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最新论述,并揭示了其历史与哲学根源。文章认为,自觉寻求新的学术范式是中国追求国家认同和全球地位的一部分。
  作者指出,“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有两大理论渊源。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一是经过了转换的儒家思想。虽然二者之间存在着历史张力,但是在当代中国却相互融合,催生出“和谐世界”、“和平崛起”等外交理论与政策模型。前者坚持对霸权政治与全球权力分配的不平等状况进行批判,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为超越传统理论进行了准备,因而也为中国学派的塑型设置了起点。或许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固有的“西方”理论特征,中国学者逐渐开始汲取古代历史文化中的外交思想,以“天下”、“王道”等传统概念为装置,将鼓吹胜王败寇的国际政治扭转为一种国家与世界治理的“正道”。作者试图向读者表明,正是这两大知识传统的相互抟用,塑造出对外政策之现实主义与世界政治之理想主义的双重面相,使得中国的国际关系主张既不缺乏对国家利益的具体考量,又有可能延续晚清以降知识精英对“大同世界”的理论构想。
  上述两种进路似乎被安置在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上。但是作者提醒,需得注意“理论”一词在中国语境中的独特内涵。对中国的官员与学者而言,“理论”并非严格的定义,而是兼具规范和建制的功能;并非一个简单的分析框架,而是在国际政治中施展权力的一套工具,它更加强调对实践产生指导作用,尤其注重对外部世界进行理解和解释、进而形成适当回应。这种带有强烈实践意义的“理论”定义根源于毛泽东的《实践论》与《矛盾论》,并在改革开放时期持续发挥着指导政治行为、并为之提供正当性依据的双重功能。质言之,在中国的政治语境下,理论有效性的标准从来不是理论的解释力,而毋宁是指导政治行为的能力。在对外政策的层面上,中国学界主要为具体政策的制定助力,收集数据、降低问题复杂性,立足于中国观念,提出了一套理性化的成本收益分析。就世界政治而言,学界已经大致勾勒出中国与西方在全球秩序的理想图景上的基本分歧。虽然尚未形成系统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但是来自于传统政治文化与哲学的一些抽象观念与概念已经在或多或少地直接影响中国的对外行为,并且在思考中明确地将国际关系的其他参与者一同考虑在内。
  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为起点,中国国际关系学者指出这场危机证明了西方资本主义无力治理世界秩序。也是从同一时间开始,中国政府在多个外交场合、国际会议上阐述自己的外交立场。在这些公共言论背后,或许依然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具体问题上存在着大量争论。但是可以假设,这些争论中所隐含的诸多要素正在被纳入到第五代领导人对国家战略的总体思考之中。 (文/李诚予)
其他文献
中国企业在非洲是否本土化,是否以雇佣当地劳工为主,是一个具有政治影响的国际性的话题。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政客媒体,常常宣称中国公司在非洲喜欢用自己人,不实行本土化,原因不是中国公司有“民族中心主义”,就是拒绝本土化更有利可图,或者两者兼有。在2014年美国和非洲的峰会上,美国政客口径非常一致,总统奥巴马提醒非洲领导人, “要确保,如果中国再修桥建路的话,第一,他们要雇佣非洲工人”。副总统拜登则说:“
期刊
英国脱欧、南海问题的舆论热点尚未消退,突然发生的法国尼斯恐怖袭击事件和土耳其政变又持续刺激着公众的神经,在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事件中,中国已经很难作为独善其身的看客,甚至直接成为冲突的参与主体。伴随着网络上每每出现的“中国恐将成为最大输家”的调侃,反映的恰恰是中国已经与世界高度融合并且成为世界秩序中的重要主体这一基本事实。与此同时,中国本身也在发生着复杂的变化。十八大以来,中国政治格局与政治情势在发
期刊
国际政治研究中,日本一直扮演着缺席者的角色,似乎仅仅是消极的国际事务参与者。然而21世纪以来,日本在国际舞台上的动作频频,已经远远超越了消极主体的行为范畴,即便是西方学者也开始呼吁改变对日本的国际政治角色的认知。近期,华威大学国际政治学教授克里斯托弗·休斯(Christopher W. Hughes)发表题为《日本“怨恨的现实主义”及其对中国崛起的制衡》的论文,指出当今日本的国际政治活动已经大幅偏
期刊
吴强推荐:长久以来,人们都以为《动物庄园》和《1984》都是以苏联为原型所构想出来的极权主义图集。也因此,方家们怀疑左派记者身份的奥威尔一定经历着怎样的思想巨变才向右转的,更不用说共产国家的意识形态权威们更青睐把奥威尔和他的作品看作为冷战服务的文化战争的一部分。这种误读,包括我自己长久以来的想当然,却由化名艾玛·拉金的一位女记者,通过在奥威尔的第二故乡——缅甸的实地探访,破解了。  随着拉金在缅甸
期刊
陆建德推荐:奈保尔在1992年到纽约作了一次演讲,题目就是《我们的普世文明》。演讲词收入《作家与世界》,是该书的后记。我以为原来的书名很好,改动似属不必。推荐这本书,是想请大家注意一下我们阅读兴趣的局限。对所谓的“第三世界”各国的历史和时势,我们是不甚了了的。奈保尔这本书(序言和后记不算)收有二十篇文章(阿根廷那篇长达百页),分“印度”、“非洲与大流散”和“美洲记事”三个板块,创作于1962年至1
期刊
自1960年以来,土耳其共和国已经有过三次政变,另有两次准政变。这些政变都遵循一个基本模式:在常规政治陷入危机或僵局时,军队出手捍卫凯末尔革命所确立的世俗主义国家体制。然而,2016年7月15日的未遂政变却偏离了以往的模式——它不再是伊斯兰主义和世俗主义的较量,而是伊斯兰主义阵营内部的一场冲突。正因如此,军队不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发起行动的,政变不是通过指挥系统计划和实施的。这与其他一些意外因素叠加起
期刊
近代以来,史观重建始终伴随中国的兴衰沉浮。而今天中国史观重建面临的新局面,是其不再只是建立“想象的共同体”,不再是简单的从古老帝国向现代国家的转型,而是如何因应一个“现实的共同体”。中国史观的重塑,不再只是意识形态或学院派的议题,相反,它所需要把握的,是一个正在同时经历深刻内部变迁和深度外部扩展的中国。不论是革命史观、儒家史观抑或自由主义史观,都需要面临如何在内和外两个维度重塑新的政治空间,同时又
期刊
战后五十年堪称全球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世界各国政府为保持这一势头,纷纷设计、实施总体战略来刺激、维持经济增长。所谓“战略”,意味着各国领导人与决策者的头脑中必须拥有一套综合性的、富有野心的目标。这些目标在当前语境中往往与社会福利或“幸福”(well-being)挂钩起来。为了高效地追求幸福,政府必得保证经济增长具有社会包容性与环境可持续性。有鉴于此,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连续几年出版相关报告,今
期刊
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病人,而在现今的医疗领域,诱导需求、过度用药、医代表公关的负面现象也屡禁不止,对于职业医生来说,一方面要在一线面对病人的抱怨与愤怒,另一方面又承担着问题医疗体系与政府不恰当干预对医生职业独立造成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梳理民国以来医生职业与国家关系的演变,认为职业自主性(法团自主性、临床自主性)的缺失,是导致目前中国医疗乱象的根源问题。建国以来,国家政权重塑了医生的职
期刊
中国的国营企业建立于计划经济时代,伴随着1980年代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这种国家主导的企业经营模式遭到各方面的批评,其中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认为当时企业内部物质激励的缺位,带来工厂生产过程中懒散状态的普遍存在和劳动效率的低下,而本文基于对若干城市近百位退休工人的深度访谈,重新解读了计划经济时代国企劳动管理中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并指出毛泽东时代的国企工人虽然是理性的行动者,但他们的理性,从来不是“赤裸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