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日本萝卜的有机启示

来源 :名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c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的中国,一方面食品安全的底线被各种恶性事件屡屡刷新,另一方面,丁磊养猪,柳传志决定“卖水果”,农业的劲风又在资本领域吹起。到底中国农业该往何处去?在有机农业上积累了36年经验的藤田和芳,为读者细述日本新农业的发展模式。
  
  农药,高速发展之痛
  李多钰:我的印象中日本农业是精耕细作的,所以我一直有个误解,以为日本现在都是有机农业,刚才听您的介绍才知道有机农业在日本也有一个推广的过程。在日本,有机农业和传统农业差别大吗?
  藤田和芳:日本的农业发展经过三个过程,首先是传统农业,和中国的传统农业没什么两样,就是不用农药,靠天吃饭。战后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当时日本的情况跟目前的中国很像,所有人都在追求物质上的富裕,认为越有钱越幸福。农业上就提倡大规模生产,大规模使用农药。农民没有意识到农药是对身体有害的,消费者也没有关注农药的危害,直到一些人因为吃了含有大量农药的蔬菜生病,农民也因为长期接触农药而健康状况越来越差,一些环保机构开始向社会传达消息,我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希望改善食品状况,就在1975年成立了守护大地协会。大地推广的有机农业反对农药,但也不是纯粹回到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而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进行改良,在不使用农药和催长剂的基础上,不断引进新的农业技术。它跟传统农业不同,也跟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的所谓现代农业不同,这是第三个阶段。
  李多钰:在日本,像大地这样做有机农业的,还有其他机构吗?
  藤田和芳:有很多,规模有大有小。最大的有三家:大地;萝卜屋,它是从大地分离出去的;还有一家叫美味公司。三家各有特色,大地更多实施的是社会企业的概念,萝卜屋是营利型机构,美味公司则是通过网络来经营,没有实体店。
  李多钰:有机农业在日本整个农业中的消费比例大概占多少?
  藤田和芳:日本现在的有机农业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获得有机认证的农业,日本的认证标准非常严格,土地必须三年以上没有用过农药,按这个标准有机农业只占0.18%;如果把标准放宽,土地不符合三年以上未使用农药的标准,但按照有机的方法进行耕种,会占到7%左右。大地所做的有机农业有35%左右是经过认证的。
  李多钰:相对20世纪70年代你在日本创办大地时,当下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如何?大地在这样的情况下进入中国,有什么心理准备?
  藤田和芳:以我目前了解到的,中国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比36年前大地创办时严重得多。但正因为如此,中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诉求也比当时日本消费者的诉求高得多。这么大的诉求证明了广阔的市场,这既是风险也是机会,如果在中国能做得好,应该比当时的大地做得更成功,对社会更有效。大地三十多年来一直把自己的消费者定位在总人口的2%-3%,中国人口基数很大,如果能达到同样比例,消费者要比日本多十倍以上,这是很有吸引力的。
  
  有机,一种新价值观
  李多钰:大地在日本的消费者主要是什么样的人群?
  藤田和芳:多数是中产阶级或者富人,也有不少大学生和工薪家庭。大地的产品售价一般比市场上售卖的其他农产品贵一到两成,如果消费者对安全和口味有更高诉求,这应该是个无论中产还是工薪都可接受的价格。
  我们一直信奉的是:光靠喊口号反对使用农药无济于事,要倡导和普及一种新的价值观,只有从小事做起,即便是只把一根没有施过农药的萝卜送到消费者手中,都胜过空喊一百句大口号。购买有机农产品其实不是富裕程度的问题,而是价值观的问题。大地的会员往往觉得,在食品安全上多投入一些,意味着少生病,从维持健康的整体投入来看,食用贵一点的有机农产品反而是更合算的。
  李多钰:据我所知,大地的主要工作内容中有一条,“反对转基因食品”,为什么?
  藤田和芳:有两个原因,首先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是否有害,在科学上还无法证明;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转基因的种苗是被几家大公司垄断的,如果推广转基因食品,小企业就无法生存,这跟大地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李多钰:最初大地给客户提供的蔬菜往往带着泥土,感觉是原始的、亲近土地的,而后为了方便部分客户也会提供已经清洗干净的蔬菜,在大地36年历史中为了符合消费者的需要还做了哪些改变?
  藤田和芳:最初我们提供的蔬菜带着泥土,黄瓜、茄子的样子都很奇怪,卷心菜的外面一层都不能吃……消费者为了安全会买这样的蔬菜,但也会不断地跟大地反馈:应该改善蔬菜的外观。我们也不会觉得有人买就能高枕无忧了,会把各种建议付诸实践。日本住宅很小,蔬菜带泥土很容易使厨房下水管堵塞,所以我们现在一部分蔬菜会包装得像超市里的一样漂亮,另外一些品种譬如土豆和胡萝卜依然会带着泥土,因为这样保鲜时间更长。
  李多钰:我还看到你们做了非常多的活动,例如百万人参加的“烛光之夜”,在建立农户和消费者关系方面应该有不少心得。
  藤田和芳:这确是大地非常重视的。消费者买了一个萝卜,但对他来说这不仅是一个萝卜,还有一个故事,我们会在蔬菜配送箱里放上这个萝卜种植者的信息,他的名字,他的照片,他家里有几口人,都在做什么,还有萝卜种植过程的照片,对消费者来说,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凭据,可以来建构他和农户之间的信任感。大地会要求签约农户一年至少接待一次消费者来访,还经常组织消费者和农户之间的交流活动,一年将近一百次,一般是把消费者带到农村去,住进农户家,和农户一块吃饭;农户进城也可以住在消费者家。
  
  让不掺假的人挣更多的钱
  李多钰:如何建立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中国农业需要解决的问题。举例来说,中国的奶业在前几年曾经经历一次重创,企业的经营模式跟大地这种依靠农户提供产品的模式是很接近的,但最后奶源出现了集体性的问题。这里面是一整个社会信任基础的问题,可能情况比日本更为复杂,中国企业并没有很好的解决农户管理这个题目。对这种情况你有心理准备吗?
  藤田和芳:你抛给了我一个难题……但我相信大地会有很好的办法来应对,不会重蹈那几个牛奶企业的前车。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很简单,农民为什么弄虚作假?唯一的原因是弄虚作假赚的钱更多,没有人愿意做损人又损自己的事,作为企业要做的就是找到方法,让不掺假、不说谎的人挣更多的钱,这样农户就很容易选择不掺假不说谎。
  大地的方法,首先,发现农户有违规,立刻取消合同;其次,对诚实守信的农户有一生的承诺,只要你按照我的方法做,如果你愿意一辈子种菜,我就一辈子买你的菜。大地实施的是先签约再收购,在农户种菜之前就签合同,只要按照合同要求的来种植,不管蔬菜成熟之后市场价格如何变动,大地会按合同价格全部收购。耕种过程中如果农民遇到困难,大地也会提供帮助,譬如说转为有机是一个需要三到五年的过程,可能完全不使用农药对某些农户有困难,大地就建议他使用一些特定的农药,危害小又能保证收成,还不会违反规定。大地作为企业,唯一管理农户的方法就是确保他的利益,不能要求农户像天使那样总是牺牲自己来做好事。农民会明白,跟大地合作从长远看是旱涝保收的,风险由大地承担;如果他要耍小聪明,那就只能他自己来承担风险了。
  当然监测系统也很重要,证明是哪一方出了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同时大地还要求农户做生产日记,发生问题就查看当天的耕种日记,这也是一种监测方法吧。
  李多钰:现在中国有很多原本在其他领域的企业都开始进军农业,譬如联想,譬如网易,对他们你有什么忠告?
  藤田和芳:我想过去无论是在日本还是中国,农业都是一个地位比较低的产业,甚至是让别人看不起的产业,现在有这么多姿态很高的中国企业家来投资农业,是件好事,可以提高农业作为产业的地位。昨天我见到了联想农产方面的负责人,他提到他们正在投资生产猕猴桃,方式是迅速定一个统一标准,而后大量生产,便于管理。
  这也是有机农业无法成为大众消费品的一个原因,日本已经发展了这么多年,也无非占7%的份额,因为有机农业无法做统一标准,它是个性化、多样化的,和种植者的性格、习惯以及耕种的土地都有关系,不是那种在一个地方可行,在全世界都能通用的东西,所以大企业以有机农业为目标的话,不一定会做得顺利。大企业只能运用洒农药的方法—当然最好他们洒的是安全的农药—但也不可能对现代农业有什么改变。
  有机农业还是更适合大地这样的企业来做,不一定做得很大,但可以做得专业,尊重多样化。
  李多钰:对中国这个市场,你计划给它多长时间?很多中国企业家是没有耐心的。
  藤田和芳:我已经超过60岁了,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等待,还是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成绩;当然,有机农业是多样化、个性化的产业,需要时间和耐心,我也并不强求三五年就看到成功,还是有耐心的—即使我这代人看不见,大地还有下一代领导人,尽可放心。
  李多钰:日本大地震已经过去半年了,这场灾难对农业的影响有哪些?现在恢复得怎么样了?震区的产品是否符合安全标准?消费者是否会存在隐忧?
  藤田和芳:政府说辐射地三十公里以外的蔬菜是安全的,但至今福岛的蔬菜销售量仍然只有震前的两成。大地采取了两个办法,一是从消费者中募集一些资金,根据受灾程度不同给予不同的帮助;二是在配送方面增加“支持福岛农民套餐”,套餐里的蔬菜是福岛产的,经过大地严格检测,证明是安全的,价格相对便宜;也有一些妈妈因为有孩子,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冒险吃可能有危险的蔬菜,大地推出了“安心套餐”,所有农产品都是来自日本西北部远离核辐射的地区。希望能满足消费者需求,也能支持受灾农户。
  
  藤田和芳(左)
  日本守护大地协会创始人,有机农业倡导者。
  
  李多钰(右)
  《名汇Famous》主编,新京报传媒副总裁。
其他文献
茱莉娅·吉拉德,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对于这个问题,蒂姆·马西森和陆克文一定会给出截然相反的答案,前者是一位理发师,而后者则是澳大利亚前总理。  在她的衣柜里,几乎只有一种类型的上衣——质地精良、剪裁得体的纯色西装外套。通常,她都会选择白色或黑色的那件,因为这似乎更符合她澳大利亚总理的身份。但2012年2月27日这一天早晨,她挑出的则是橙红色的那一件。  或许。她的确需要这样的色彩来振奋—下自己
期刊
作为一个文学青年,蔡春猪的梦想是出一本书。以“王小波门下走狗”自居的他,此前流传于江湖的代表作是《手淫时代的爱情》。当然,这些“流氓文学”因为种种原因都未能出版。很多人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多年前的一档脱口秀栏目,蔡春猪是主持人刘仪伟的助手,只露背不露脸。  现在,他的代表作变成了《爸爸爱喜禾》,一本讲述自闭症儿童生活的书。书的开头仍然像一个笑话,“吾儿喜禾:这封信本来打算你18岁的时候给你写的。你在
期刊
他是唯一还活跃在舞台上的“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虽已七十岁,但丝毫不见疲态。  他一年的假期不超过10天,通常10天还没过完他就会打电话给助手,“我们还是工作吧,我快受不了了。”他的工作日程已经排到了3年后,在他的官方网站上,首页里有一行格言:“如果我休息,我就会生锈。”    “多明戈”这个名字在西班牙文中的含义就是,未来的和平。9月21日,多明戈现身长城脚下的华彬山庄,为世界和平放歌祈福。台下
期刊
梁朝伟  多年来,笃定梁朝伟是个银幕浪子:  水银灯下放荡不羁,银幕上却空留一双电眼。  他是香港一线演员,有了不起的地位,有无数粉丝,却带着无法释怀的安全感缺失。  梁朝伟心生寂寞、不苟言笑,历经荏苒后大器晚成,  大银幕里他像永不休息的猎人,披荆斩棘,作品接踵而至。  银幕背后,却太少人能读懂他的坚强和孤寂。  戏疯子的瘾  有人说梁朝伟是“戏疯子”,他不得不承认。他喜欢演戏,早年为挣钱和出名
期刊
很多年前,杨澜写过她乘坐热气球的经历。热气球的操作员只能调整热气球的高度以捕捉不同风向,而气球的具体航线和落点,只好听天由命。她喜欢这种不确定带来的刺激感。杨澜用她自己典型的励志语言说,“人生的乐趣,全在这定与不定之间”。  她的人生热气球却少有摇晃。杨澜一直紧紧地把握住了中国的风向,用她的睿智、亲和、野心,还有名望,控制着自己的人生航线和精准的落点。她说,从来没有按照别人的要求来塑造自己。  是
期刊
问问七十年代出生的男人,  谁曾是梦中情人。  一半人答是李丽珍,  一半人答是舒淇。  现在的舒淇眉目舒朗,  只对眼前或者再前  一步的东西感兴趣,  坦亮自在。  这是她最好的时光。    成长时的疤痕,隐隐存在  和从前电影或者采访里见到的舒淇不一样,如今的舒淇,身上暴戾之气几乎荡尽,只有随喜随缘,显然她的情绪还在困扰着,但已经好了许多。童年时期的舒淇家境贫寒,曾不谙世事,也因偶然误入歧途
期刊
中国的大多数媒体,文体是一个部门,两个版面,通常也是在一叠内前后挨着。而在《新京报》,文体是两个部门,版面在不同叠、不挨着,但这两个部门的人就像我们叫“文体”叫顺嘴了一样,挨得很近。原文化部的潘采夫跑到体育部做了主编,原体育部的编辑曲飞跑到文化部做了书评编辑,原体育部的阿丁和阿乙跑去做了出版,也算是从了文化。  我总感觉,喜欢体育的人远比喜欢文化的人多,起码我身边的朋友是这样一个比例。而喜欢体育又
期刊
9月15日,新华社发布了一条看上去很普通的新闻:湖北省鄂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日前对曾有“中国民营石油第一人”之称的“天发系”掌门龚家龙“挪用资金罪、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一案”提起再审,对原被告人龚家龙宣告无罪。“天发系”是什么?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龚家龙是谁?这个名字也早已淡出公众视线。这条新闻中最吸引眼球的其实是这几个字:“中国民营石油第一人”。其实,中国民营石油行业里最出名的当属赖昌星,尽管
期刊
“2024年,整个世界刚刚从欧元的崩溃中略微复苏。德国已经开始高高兴兴地使用自己的马克,而希腊也回到了德拉克马货币时代。在上个十年中呼风唤雨的大多数领导人都已销声匿迹,比如安吉拉·默克尔,大卫·卡梅伦,或者你们还记得克莱格吗?就连贝卢斯科尼都被迫退休了。这个意大利前总理现在有更多的机会和歌舞女郎们在他的别墅里饮酒作乐。只有一个领导人仍然抗拒着他们共同遵循的历史规律,这就是71岁的普京。”  这是英
期刊
7岁起先后在五任美国总统面前拉琴、16次格莱美音乐大奖的奖座、1999年纽约曼哈顿东46街与第五大道交叉的路牌曾暂时性地换成“马友友路”(Yo-Yo Ma Way)、2011年初象征美国平民  最高荣誉的“总统自由奖章”这些都没让马友友端起丝毫架子。  9月初,本刊记者在伦敦与大提琴家见面。尽管已受访一整天,马友友见到记者还是主动迎上来,嘘寒问暖。他的新专辑《圈羊四重奏》  (The Goa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