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名片】
陶明德,男,汉族,1962年8月出生,四川遂宁人,昆明工学院毕业,大学学历,生前系川北公路规划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监事会主席、副总工程师。
4月12日下午,临近下班时接到朝天区谢坝子大桥施工方要求检验桩基的电话,陶明德直奔工地。路上遇到堵车,心急的陶明德执意下车步行。他匆匆步行1公里山路赶到了谢坝子桥,顾不上休息就下到18米深的井下检验桩孔岩性,不幸以身殉职,年仅48岁。
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者”
汶川特大地震后,广元交通的灾后抢通保通、恢复重建任务十分艰巨。作为川北公路设计公司的业务骨干,陶明德义不容辞地挑起了重担。
2008年5月12日,当地震袭来后,陶明德立刻赶到单位,与同事会合,立即分组准备投入最初的查灾战斗。第二天上午,陶明德留给妻子一句:“家里就全靠你照顾了”,就匆匆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陶明德和助手带着干粮、矿泉水奔赴极重灾区,辗转在国道108线、省道105线、国道212线上勘探灾情,检测受损道路和桥梁。一路上,余震不断,滑坡频频,他们在危险中穿行。饿了吃些干粮,渴了喝点矿泉水,累了在车上打个盹。记录、拍照、踏勘的工作一干就是5天。
为尽快完成抢通工作,陶明德和同事每天工作都在15个小时以上。遇到不通车的地段,他们扛起设备一走就是好几公里。遇到危桥险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进行地质勘探与取样。陶明德常常鼓励大家:“非常时期,大家要有非常意识,我们要克服所有的困难,尽快打通生命线。”
广元交通灾后重建全面启动后,陶明德负责全市国、省干线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后期服务的技术管理工作,他更加夜以继日,早出晚归。
据统计,陶明德组织完成了80余项抢通保通施工图设计,协助援建单位完成危桥检测工作100余座,参与了10余项国、省干线灾后重建工程施工图设计的审查工作,完成了50余项灾后重建工程后期服务工作。
用廉洁保证质量的“监督员”
陶明德常常告诉身边的工程技术人员:“我们既是工程建设的服务员,也是工程建设的监督者。在指导释疑时,要热情周到;在督促规范时,也要冷静守则。”
去年,在朝天区一个小桥的建设中,由于震后地质情况复杂,在某个山沟的曲线处施工时,出现一边高一边低的情况。接到工程项目负责人李志勇的電话后,陶明德立即赶到现场,经过仔细勘探,发现了问题。很快,一份补救方案第一时间送到了李志勇手中,工程最终如期按质完工。
陶明德视施工单位为亲人,但遇到原则问题,他常常“六亲不认”。他曾在对某大桥检测时,发现一块价值10万元的应力空心板出现断丝现象,施工方为节约成本,不愿撤换仅做修补。他立即斩钉截铁地表示,有问题的板材坚决不能使用。他还因质量问题,拒绝在某工程验收单上签字。施工方找到他,送上一个厚厚的红包,被他拒绝后还软磨硬缠,一向好脾气的陶明德当场摔烂了自己的茶杯,施工方这才悻悻离去。
用严谨筑造精品的“守护神”
2005年8月,陶明德担任四川旅游北环线凉水至唐家河段旅游公路改造工程项目负责人。凉水至唐家河公路里程长,沿线地质环境脆弱,且正处于雨季。4个多月时间,他们借住在农家,白天冒雨进行外业测量,晚上加班加点进行内业资料整理,开创了内外业同时进行的先例。这个工程是广元市境内典型的生态旅游公路项目,至今仍是广元公路建设的标杆之一。
国道212线宝轮至白龙湖段也是他的设计杰作。这段路一边靠山,一边临湖,地质情况复杂,设计难度很大。陶明德带领同事仅外业就做了3个多月。为了拿出最佳方案,从左岸到右岸,从翻山路到利用老路,他一丝不苟地做了5个方案进行比对,最终从安全性、车流量、投资额等角度综合选出最佳方案。时过5年,踏上这条路的同事仍啧啧赞叹:“5年后看这条路,仍然那么漂亮。”这还不是他的最高纪录,同事昝科说,陶明德对待自己的设计苛刻得近乎完美,最多的一次,他竟然一个项目做了23个设计方案。
陶明德,男,汉族,1962年8月出生,四川遂宁人,昆明工学院毕业,大学学历,生前系川北公路规划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监事会主席、副总工程师。
4月12日下午,临近下班时接到朝天区谢坝子大桥施工方要求检验桩基的电话,陶明德直奔工地。路上遇到堵车,心急的陶明德执意下车步行。他匆匆步行1公里山路赶到了谢坝子桥,顾不上休息就下到18米深的井下检验桩孔岩性,不幸以身殉职,年仅48岁。
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者”
汶川特大地震后,广元交通的灾后抢通保通、恢复重建任务十分艰巨。作为川北公路设计公司的业务骨干,陶明德义不容辞地挑起了重担。
2008年5月12日,当地震袭来后,陶明德立刻赶到单位,与同事会合,立即分组准备投入最初的查灾战斗。第二天上午,陶明德留给妻子一句:“家里就全靠你照顾了”,就匆匆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陶明德和助手带着干粮、矿泉水奔赴极重灾区,辗转在国道108线、省道105线、国道212线上勘探灾情,检测受损道路和桥梁。一路上,余震不断,滑坡频频,他们在危险中穿行。饿了吃些干粮,渴了喝点矿泉水,累了在车上打个盹。记录、拍照、踏勘的工作一干就是5天。
为尽快完成抢通工作,陶明德和同事每天工作都在15个小时以上。遇到不通车的地段,他们扛起设备一走就是好几公里。遇到危桥险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进行地质勘探与取样。陶明德常常鼓励大家:“非常时期,大家要有非常意识,我们要克服所有的困难,尽快打通生命线。”
广元交通灾后重建全面启动后,陶明德负责全市国、省干线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后期服务的技术管理工作,他更加夜以继日,早出晚归。
据统计,陶明德组织完成了80余项抢通保通施工图设计,协助援建单位完成危桥检测工作100余座,参与了10余项国、省干线灾后重建工程施工图设计的审查工作,完成了50余项灾后重建工程后期服务工作。
用廉洁保证质量的“监督员”
陶明德常常告诉身边的工程技术人员:“我们既是工程建设的服务员,也是工程建设的监督者。在指导释疑时,要热情周到;在督促规范时,也要冷静守则。”
去年,在朝天区一个小桥的建设中,由于震后地质情况复杂,在某个山沟的曲线处施工时,出现一边高一边低的情况。接到工程项目负责人李志勇的電话后,陶明德立即赶到现场,经过仔细勘探,发现了问题。很快,一份补救方案第一时间送到了李志勇手中,工程最终如期按质完工。
陶明德视施工单位为亲人,但遇到原则问题,他常常“六亲不认”。他曾在对某大桥检测时,发现一块价值10万元的应力空心板出现断丝现象,施工方为节约成本,不愿撤换仅做修补。他立即斩钉截铁地表示,有问题的板材坚决不能使用。他还因质量问题,拒绝在某工程验收单上签字。施工方找到他,送上一个厚厚的红包,被他拒绝后还软磨硬缠,一向好脾气的陶明德当场摔烂了自己的茶杯,施工方这才悻悻离去。
用严谨筑造精品的“守护神”
2005年8月,陶明德担任四川旅游北环线凉水至唐家河段旅游公路改造工程项目负责人。凉水至唐家河公路里程长,沿线地质环境脆弱,且正处于雨季。4个多月时间,他们借住在农家,白天冒雨进行外业测量,晚上加班加点进行内业资料整理,开创了内外业同时进行的先例。这个工程是广元市境内典型的生态旅游公路项目,至今仍是广元公路建设的标杆之一。
国道212线宝轮至白龙湖段也是他的设计杰作。这段路一边靠山,一边临湖,地质情况复杂,设计难度很大。陶明德带领同事仅外业就做了3个多月。为了拿出最佳方案,从左岸到右岸,从翻山路到利用老路,他一丝不苟地做了5个方案进行比对,最终从安全性、车流量、投资额等角度综合选出最佳方案。时过5年,踏上这条路的同事仍啧啧赞叹:“5年后看这条路,仍然那么漂亮。”这还不是他的最高纪录,同事昝科说,陶明德对待自己的设计苛刻得近乎完美,最多的一次,他竟然一个项目做了23个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