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号:G40(2016)24-04-01
歌曲是音乐和文学的综合艺术,它是通过歌词与旋律的有机结合,生动形象地抒发人的感情。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语文的升华。然而,在目前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却忽略了“唱歌”教学,有的也只是草草了事,一带而过。我们可以清醒地认识到,音乐教学中的唱歌环节具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应不可忽视。当然,我们不是培养歌唱家,也不在于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而是通过歌唱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享受音乐。
以下是歌唱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一、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大胆歌唱
中学阶段的学生,大部分在生理和心理上开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他们不再积极地发言,不再大胆地演唱歌曲,不再肆无忌惮地表现自我。因此,师生互动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增进师生间的友谊、消除师生间的隔阂。从而,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享受音乐的美。
在教唱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学唱,并且鼓励学生学会多少唱多少,只要学生能开口唱歌,唱多唱少、唱好唱坏都在其次,主要帮助学生克服害羞心理、不怕失败、正视自己的嗓音天赋,培养自信心。
二、生生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唱
在音乐课堂上,我们应当追求一种无权威的学习机制,追求一种自由、和谐、宽松的多项交流的氛围。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可以消除学生的胆怯与依赖心理。学生不怕失败就能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我们目前所面临的学生跟过去大不一样。有的3、4岁就开始学习各种乐器:如钢琴、电子琴、手风琴、小提琴等;有的学生随时随地拿着MP3、MP4听着、唱着自己喜欢的歌曲;有的甚至在妈妈的肚子里就开始欣赏着儿歌。可以说这些孩子是伴着音乐长大的,他们有一定的演奏技能、乐理知识和识谱能力。
因此,在教唱《牧马之歌》时,我课前把有音乐功底的学生留下布置了任务:让他们当一回“音乐老师”给同学们教歌。当这几个学生站在三尺讲台上时,他们的再现令我惊讶,他们分工细致:有组织纪律的、有弹琴的、有教唱的。同学们看着自己的伙伴当了“老师”,课堂上现时沸腾了,经常趴在桌子上不唱歌的学生,也起劲地唱了起来。除了个别符点音符需要强调外,大部分教唱得都很准确。
经过几次成功的尝试后,发现我的学生们大有潜力,于是在学习歌曲《我的祖家是歌乡》是,我便彻底放手了。这是高山族民歌,旋律欢快、活泼,仅有18小节。我把学生分成了8个小组,没有让他们听原唱、也没有范唱歌曲,而是让他们通过平时积累的知识自学歌曲。10分钟过去后,各小组选派代表演唱,又一次令我惊喜:竟然有3组同学唱得完全正确。其他小组稍逊色些,主要是音高和节奏掌握得不太好,当我把原唱放给同学们听后,那几个小组欢呼活跃。是的,他们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生生互动,可以说是教师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学习的主人。当然,刚开始学生有些害羞、胆怯,甚至有些难点教唱得不太准确,但在老师的帮助下,以及老师赏识的语文激励下,久而久之,学生尝到了自主学习的成就感,老师获得了成功感。
三、老师赏识的语言树立学生的自信
有人说:赏识是对一个人最好的奖赏,最大的激励。实践证明,如果教师怀着那种发自内心的赏识,那么语言也一定会跟着飞扬起来,学生的声、情也会随之好似风铃般荡漾开来。
当学生做得好时,我们很容易流露出赞赏的语言,而当他们做的不尽人意的时候呢?
在教学中,经常会碰到学生情绪低落,不愿意唱歌;有的学了很长时间,却只能唱出几句。这时喝斥的语言也许会让学生顺从,但只能让学生发出微弱、低沉、麻木的声音,显露出应付的情绪。这时我们应该想办法找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及时用赏识的语言引发学生的兴奋点。当然,除了用语言来表达外,教师举手投足还应带有亲和力,用自己的面部表情,目光投视作为情感沟通的媒介。
四、正确的歌唱姿势、呼吸、发音,是培养学生自信歌唱的前提
在教学中,经常有学生这样问:老师我怎么唱着唱着就没气了?还有的学生说:老师我遇到高音就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唱了。的确,对于如何正确歌唱?学生还存在很多疑惑。因此,在歌唱教学中,教师有必要给学生适当的讲解正确的歌唱姿势、呼吸、发音等,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地歌唱。
1.正确的唱歌姿势。正确的唱歌姿势是学生良好心态的表现。在学唱歌曲前,要求学生做到两眼平视有神,下颌内收,颈直不紧张,脊柱挺直,小腹微收,腰部稳定等。
2.气息。气息对于歌唱十分重要,然而,在音乐教学中,歌唱用气发声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例如:有的学生耸着双肩唱的,有顶着这小腹唱的,也有遇到高音就放声喊着唱的等等。在做好正确地歌唱姿势后,痛快地叹一口气,使胸部放松,吸气时,口腔稍打开,硬软腭提起,并与提眉动作有“气感”,胸部也就自然有了宽阔的感觉。比如用“打哈欠”云感觉以上动作,形象又易掌握。
3.发音练习。发音练习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完善地演唱歌曲。所以必须注意咬字、吐字的清新。以上方面,单凭教师的说教,学生的兴趣、掌握的效果都不是很好,它需要教师形象的演示和长时间的摸索。
五、培养学生自信地用“情”来歌唱
教会一首新歌并不难,但如何培养学生用“情”来唱好一首歌,使他们更自信,歌喉更动听呢?
1.以唱唤情。新授歌曲结束后,用巩固练唱的训练方法,以此来唤起学生唱好歌的情感。
鉴于班上学生接受能力和唱歌的水平差异,我经过挑选一些学得快的文艺骨干,发挥其优势。采取以优带差,会的大声点、不熟的、音不准地小声点跟着唱的方法,还可以采取不同的演唱形式,如:齐唱、合唱、小组唱、创新唱,充分调动好唱歌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唱歌水平,达到有感情地放声歌唱。
2.用“音乐要素”激发情感。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和音色。由这些基本要素相互结合,形成音乐的常用的“形成要素”例如:节奏、曲调、和声,以及力度、速度、调试、曲式、织体等。
音乐情绪与情感体验不能仅仅停留在外表的层面上,更需要内心深处的体验,寻求那种动人心魄的、使人感到震撼的艺术效果与境界。在教学中,多让音乐本身面对学生,用音乐的情感来呼唤学生的情感。当然在体验情感的同时要更深层次的挖掘音乐的要素的变化,小小的音乐要素变化了,音乐的情绪、情感就会发生变化。
使用音乐要素后,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我国的传统美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音乐要素的魅力,使学生深深地被爱包围着,同时,班上大部分学生也不再是随声附和地喊唱,而是有声有色,有情有韵的唱歌了。
歌唱,使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学生自信的歌唱,又使学生终生的热爱音乐、享受音乐。
(作者单位: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第二中学 834700)
歌曲是音乐和文学的综合艺术,它是通过歌词与旋律的有机结合,生动形象地抒发人的感情。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语文的升华。然而,在目前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却忽略了“唱歌”教学,有的也只是草草了事,一带而过。我们可以清醒地认识到,音乐教学中的唱歌环节具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应不可忽视。当然,我们不是培养歌唱家,也不在于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而是通过歌唱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享受音乐。
以下是歌唱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一、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大胆歌唱
中学阶段的学生,大部分在生理和心理上开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他们不再积极地发言,不再大胆地演唱歌曲,不再肆无忌惮地表现自我。因此,师生互动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增进师生间的友谊、消除师生间的隔阂。从而,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享受音乐的美。
在教唱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学唱,并且鼓励学生学会多少唱多少,只要学生能开口唱歌,唱多唱少、唱好唱坏都在其次,主要帮助学生克服害羞心理、不怕失败、正视自己的嗓音天赋,培养自信心。
二、生生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唱
在音乐课堂上,我们应当追求一种无权威的学习机制,追求一种自由、和谐、宽松的多项交流的氛围。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可以消除学生的胆怯与依赖心理。学生不怕失败就能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我们目前所面临的学生跟过去大不一样。有的3、4岁就开始学习各种乐器:如钢琴、电子琴、手风琴、小提琴等;有的学生随时随地拿着MP3、MP4听着、唱着自己喜欢的歌曲;有的甚至在妈妈的肚子里就开始欣赏着儿歌。可以说这些孩子是伴着音乐长大的,他们有一定的演奏技能、乐理知识和识谱能力。
因此,在教唱《牧马之歌》时,我课前把有音乐功底的学生留下布置了任务:让他们当一回“音乐老师”给同学们教歌。当这几个学生站在三尺讲台上时,他们的再现令我惊讶,他们分工细致:有组织纪律的、有弹琴的、有教唱的。同学们看着自己的伙伴当了“老师”,课堂上现时沸腾了,经常趴在桌子上不唱歌的学生,也起劲地唱了起来。除了个别符点音符需要强调外,大部分教唱得都很准确。
经过几次成功的尝试后,发现我的学生们大有潜力,于是在学习歌曲《我的祖家是歌乡》是,我便彻底放手了。这是高山族民歌,旋律欢快、活泼,仅有18小节。我把学生分成了8个小组,没有让他们听原唱、也没有范唱歌曲,而是让他们通过平时积累的知识自学歌曲。10分钟过去后,各小组选派代表演唱,又一次令我惊喜:竟然有3组同学唱得完全正确。其他小组稍逊色些,主要是音高和节奏掌握得不太好,当我把原唱放给同学们听后,那几个小组欢呼活跃。是的,他们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生生互动,可以说是教师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学习的主人。当然,刚开始学生有些害羞、胆怯,甚至有些难点教唱得不太准确,但在老师的帮助下,以及老师赏识的语文激励下,久而久之,学生尝到了自主学习的成就感,老师获得了成功感。
三、老师赏识的语言树立学生的自信
有人说:赏识是对一个人最好的奖赏,最大的激励。实践证明,如果教师怀着那种发自内心的赏识,那么语言也一定会跟着飞扬起来,学生的声、情也会随之好似风铃般荡漾开来。
当学生做得好时,我们很容易流露出赞赏的语言,而当他们做的不尽人意的时候呢?
在教学中,经常会碰到学生情绪低落,不愿意唱歌;有的学了很长时间,却只能唱出几句。这时喝斥的语言也许会让学生顺从,但只能让学生发出微弱、低沉、麻木的声音,显露出应付的情绪。这时我们应该想办法找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及时用赏识的语言引发学生的兴奋点。当然,除了用语言来表达外,教师举手投足还应带有亲和力,用自己的面部表情,目光投视作为情感沟通的媒介。
四、正确的歌唱姿势、呼吸、发音,是培养学生自信歌唱的前提
在教学中,经常有学生这样问:老师我怎么唱着唱着就没气了?还有的学生说:老师我遇到高音就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唱了。的确,对于如何正确歌唱?学生还存在很多疑惑。因此,在歌唱教学中,教师有必要给学生适当的讲解正确的歌唱姿势、呼吸、发音等,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地歌唱。
1.正确的唱歌姿势。正确的唱歌姿势是学生良好心态的表现。在学唱歌曲前,要求学生做到两眼平视有神,下颌内收,颈直不紧张,脊柱挺直,小腹微收,腰部稳定等。
2.气息。气息对于歌唱十分重要,然而,在音乐教学中,歌唱用气发声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例如:有的学生耸着双肩唱的,有顶着这小腹唱的,也有遇到高音就放声喊着唱的等等。在做好正确地歌唱姿势后,痛快地叹一口气,使胸部放松,吸气时,口腔稍打开,硬软腭提起,并与提眉动作有“气感”,胸部也就自然有了宽阔的感觉。比如用“打哈欠”云感觉以上动作,形象又易掌握。
3.发音练习。发音练习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完善地演唱歌曲。所以必须注意咬字、吐字的清新。以上方面,单凭教师的说教,学生的兴趣、掌握的效果都不是很好,它需要教师形象的演示和长时间的摸索。
五、培养学生自信地用“情”来歌唱
教会一首新歌并不难,但如何培养学生用“情”来唱好一首歌,使他们更自信,歌喉更动听呢?
1.以唱唤情。新授歌曲结束后,用巩固练唱的训练方法,以此来唤起学生唱好歌的情感。
鉴于班上学生接受能力和唱歌的水平差异,我经过挑选一些学得快的文艺骨干,发挥其优势。采取以优带差,会的大声点、不熟的、音不准地小声点跟着唱的方法,还可以采取不同的演唱形式,如:齐唱、合唱、小组唱、创新唱,充分调动好唱歌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唱歌水平,达到有感情地放声歌唱。
2.用“音乐要素”激发情感。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和音色。由这些基本要素相互结合,形成音乐的常用的“形成要素”例如:节奏、曲调、和声,以及力度、速度、调试、曲式、织体等。
音乐情绪与情感体验不能仅仅停留在外表的层面上,更需要内心深处的体验,寻求那种动人心魄的、使人感到震撼的艺术效果与境界。在教学中,多让音乐本身面对学生,用音乐的情感来呼唤学生的情感。当然在体验情感的同时要更深层次的挖掘音乐的要素的变化,小小的音乐要素变化了,音乐的情绪、情感就会发生变化。
使用音乐要素后,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我国的传统美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音乐要素的魅力,使学生深深地被爱包围着,同时,班上大部分学生也不再是随声附和地喊唱,而是有声有色,有情有韵的唱歌了。
歌唱,使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学生自信的歌唱,又使学生终生的热爱音乐、享受音乐。
(作者单位: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第二中学 83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