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论文从《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信息技术部分)》入手,结合《2008年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说明》以及近几年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的基本情况,浅要分析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尤其是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辅导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引导;以学生为本
随着江苏新课改的进行,信息技术学科也在课程设置上做出了大胆的创新。选修课的开设正是"以学生为本"这一思想的体现:选修课不同于必修课,虽然也是计算学分的课程,但是与必修课相比,在选修课的开设上学生是主角,具有更多的自主性,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确定选修的方向。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还比较弱,他们可能对某个领域有着较强的学习欲望,但是他们对课程内容、研究范围等了解的并不准确。因此,选修课的开设应该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选择。
《2008年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说明》中明确:选修从《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和《网络技术应用》中任选一个,占30%。《算法与程序设计》要求学生具备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很难在较少的课时内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多媒体技术应用》学习中提到的一些硬件(如数码相机)或软件在一些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堂中难以实现。《网络技术应用》选修模块则由于贴近生活,而且考查难度相对较低,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相对比较容易。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网络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并能将之整合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避免技术与应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会网站设计、制作的基本技术与评价方法,体验网络给人们生活和学习带来的多种变化。
当前的多数学生对网络已不再陌生,有的学生还有着多年的网龄。但是据笔者观察和了解,多数学生对网络的认知无非就是聊天、游戏、交友等内容,对于网络的知识载体功能却少有关注。很多学生对《网络技术应用》选修模块的认知比较肤浅,然而教材中很多基础内容如网络原理、网络建设、网络协议等内容并不让中学生喜欢。于是,不少学生开始觉得从《网络技术应用》中学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开始动摇甚至打算放弃。那么如何在《网络技术应用》教学过程中发挥好教师的作用,引导学生学好网络技术呢?
首先,牢抓课堂主阵地。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环节,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否恰当、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学习效率和能力的提高。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学过程的实施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角色转换上,即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促进者的角色转换。从对教学活动的理解上看,教学其实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结合,教学过程也是教师和学生合作的一个过程。教师不可能完全理解学生的思维,特别是在学生有了一定的信息素养后,教师主要做的工作不是教,而是导,要帮助学生选择最佳的学习方法或适应于学生个体的学习方法。这个思想体现在选修课的课堂教学中,就是要尽可能多地引导学生利用在必修模块中学会的内容,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锻炼各种能力。
其次,把握实践出真知。
网络技术应用中的实践内容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情境、提出任务,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比如网页的制作内容在学业水平测试中是必考的,学生虽然经常上网,并且对某些网页的制作有相当的兴趣,但是因为知识掌握的不足,对创建网站的基本思路、工作过程和制作方法等了解的不够全面深入。我们就可以让学生体验一下做网页设计师的感觉,首先可以通过剖析优秀网站作品,引导学生思考,从中获得启发。在这一基础上,把考试要求的知识点带到任务中,根据主题的需求,采取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让学生经历网站的规划、设计、制作、管理等过程,提升学生网站开发的实践能力。而且在网站主题的选择上注意联系时代热点,比如北京奥运,中国航天等。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教学效果自然比较好。
然后,合作学习促成长。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关于学生学习活动建议的主要方式。很多老师虽然在课程设计时准备了采用这些方式组织教学,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往往达不到要求。例如很多信息技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看某个操作过程,如果不懂或者记不住,就提示他们看操作提示,许多老师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就是自主学习了。笔者认为这其实是错误理解了自主学习的内涵,自主学习的关键针对自学的内容加以评述,可以是教师来评述,也可以由学生来评述,但最好是应该由学生来评述。评述的过程也不仅仅是学了些什么,更要让学生讲出自己是怎么学的,这样就不会让学生的学习仅仅停留在某个技术的掌握上。而小组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本来是不矛盾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很困难。学习进度较快的学生不会等其他学生发言,而是首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对于那些后进学生相当于走了个形式。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事先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组合作的规则:比如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每个人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每个人都能得到长足的进步。
总之,信息技术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而设置的,是必修课程的拓展和延伸,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更深刻地了解信息技术与人类生活、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以提高科学素养,为具有不同潜能和特长的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完成从知识传授者到学生发展引导者的角色转换,从而深入贯彻信息技术教学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信息技术部分)》
[2]《2008年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说明》
作者简介:许志敏女,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责任编辑:王明楠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引导;以学生为本
随着江苏新课改的进行,信息技术学科也在课程设置上做出了大胆的创新。选修课的开设正是"以学生为本"这一思想的体现:选修课不同于必修课,虽然也是计算学分的课程,但是与必修课相比,在选修课的开设上学生是主角,具有更多的自主性,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确定选修的方向。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还比较弱,他们可能对某个领域有着较强的学习欲望,但是他们对课程内容、研究范围等了解的并不准确。因此,选修课的开设应该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选择。
《2008年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说明》中明确:选修从《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和《网络技术应用》中任选一个,占30%。《算法与程序设计》要求学生具备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很难在较少的课时内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多媒体技术应用》学习中提到的一些硬件(如数码相机)或软件在一些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堂中难以实现。《网络技术应用》选修模块则由于贴近生活,而且考查难度相对较低,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相对比较容易。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网络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并能将之整合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避免技术与应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会网站设计、制作的基本技术与评价方法,体验网络给人们生活和学习带来的多种变化。
当前的多数学生对网络已不再陌生,有的学生还有着多年的网龄。但是据笔者观察和了解,多数学生对网络的认知无非就是聊天、游戏、交友等内容,对于网络的知识载体功能却少有关注。很多学生对《网络技术应用》选修模块的认知比较肤浅,然而教材中很多基础内容如网络原理、网络建设、网络协议等内容并不让中学生喜欢。于是,不少学生开始觉得从《网络技术应用》中学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开始动摇甚至打算放弃。那么如何在《网络技术应用》教学过程中发挥好教师的作用,引导学生学好网络技术呢?
首先,牢抓课堂主阵地。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环节,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否恰当、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学习效率和能力的提高。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学过程的实施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角色转换上,即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促进者的角色转换。从对教学活动的理解上看,教学其实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结合,教学过程也是教师和学生合作的一个过程。教师不可能完全理解学生的思维,特别是在学生有了一定的信息素养后,教师主要做的工作不是教,而是导,要帮助学生选择最佳的学习方法或适应于学生个体的学习方法。这个思想体现在选修课的课堂教学中,就是要尽可能多地引导学生利用在必修模块中学会的内容,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锻炼各种能力。
其次,把握实践出真知。
网络技术应用中的实践内容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情境、提出任务,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比如网页的制作内容在学业水平测试中是必考的,学生虽然经常上网,并且对某些网页的制作有相当的兴趣,但是因为知识掌握的不足,对创建网站的基本思路、工作过程和制作方法等了解的不够全面深入。我们就可以让学生体验一下做网页设计师的感觉,首先可以通过剖析优秀网站作品,引导学生思考,从中获得启发。在这一基础上,把考试要求的知识点带到任务中,根据主题的需求,采取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让学生经历网站的规划、设计、制作、管理等过程,提升学生网站开发的实践能力。而且在网站主题的选择上注意联系时代热点,比如北京奥运,中国航天等。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教学效果自然比较好。
然后,合作学习促成长。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关于学生学习活动建议的主要方式。很多老师虽然在课程设计时准备了采用这些方式组织教学,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往往达不到要求。例如很多信息技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看某个操作过程,如果不懂或者记不住,就提示他们看操作提示,许多老师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就是自主学习了。笔者认为这其实是错误理解了自主学习的内涵,自主学习的关键针对自学的内容加以评述,可以是教师来评述,也可以由学生来评述,但最好是应该由学生来评述。评述的过程也不仅仅是学了些什么,更要让学生讲出自己是怎么学的,这样就不会让学生的学习仅仅停留在某个技术的掌握上。而小组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本来是不矛盾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很困难。学习进度较快的学生不会等其他学生发言,而是首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对于那些后进学生相当于走了个形式。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事先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组合作的规则:比如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每个人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每个人都能得到长足的进步。
总之,信息技术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而设置的,是必修课程的拓展和延伸,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更深刻地了解信息技术与人类生活、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以提高科学素养,为具有不同潜能和特长的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完成从知识传授者到学生发展引导者的角色转换,从而深入贯彻信息技术教学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信息技术部分)》
[2]《2008年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说明》
作者简介:许志敏女,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责任编辑:王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