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与图形”在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中,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忽视了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主动参与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对“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怎样的教学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培养思维能力呢?
一、教学应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突出现实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空间与图形知识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这充分说明了空间与图形知识和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要按照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善于利用或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原型,创设生活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帮助学生积累几何形体丰富的感性经验,并让他们通过分析、比较,找出事物间的异同,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如在“认识角”一课中,教师拍摄了多幅带有角的实物图形,用学生每天都接触到的事物导入,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在身边找出一些角的例子。又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时,教师出示一个白色的长方体纸盒,让学生思考、讨论:“如果要给它糊上一层漂亮的包装纸,至少要多少平方厘米的包装纸?”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事例出发,这不仅是认识几何形体的需要,更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而体验和认识到数学对于了解周围世界与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很有趣,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二、教学应遵循学生的思维特征,加强直观性
由于小学生的空间观念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这种能力的培养直接和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因此,在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上,教师应从具体事物的感知出发,在教学中通过教具、实物、课件动画等方式加强直观演示,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深刻、正确的表象,使学生认识和探索图形的过程具有直观性、趣味性。
如在“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教学中,体积概念的子概念比较多,尤其是“占空间”、“占空间的大小”等较为抽象,学生真正理解是比较困难的。教学中,以直观形象的手段进行讲解:书包放进课桌抽屉里,即抽屉里面变得拥挤了,手在里面活动不怎么自由了,因为抽屉里面的空间变小了,书包占去了一定的空间;教室里不放课桌,你在空荡荡的教室里能自由自在地活动,如果大家坐满了教室,人在里面活动就不自由了,教室里的空间变小了,因为同学们占去了教室里的一部分空间。这样学生逐层理解“物体”、“空间”、“占空间”、“占空间的大小”等概念,以减少学生理解上的困难。这些教学设计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淡化了学生对概念、公式等的机械记忆。用这种学习方式学到的知识,学生不仅会用,还知道推导过程,更加体现了数学学科严密的逻辑性、科学性。
三、教学应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操作性
《数学课程标准》突出将“过程”作为数学课程内容的一部分,非常注重“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中获得直观的经验,在丰富多彩的探索活动中经历过程与体验”,强调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自主建构。
如在“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教学中,可以提供学生许多小棒,让学生选取合适的小棒拼出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经过多次尝试,发现只有选取四根同样长的小棒才能拼出正方形;选取一组长度相等的较长的小棒,再选取一组长度相等的相对较短的小棒才能拼出一个长方形,这样学生对正方形的四条边长相等、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四、教学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探究性
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发现,以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例如,“圆的周长”的教学,揭示课题前先让学生测量比较一大一小两个圆的半径、直径,并引导学生思考:你觉得圆的周长可能与什么有关?你打算怎样测量圆的周长?你比较圆的周长与直径后有什么发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数学现实,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思考,做出猜想并进行验证。这种经过自己的操作探究,感受形成过程的知识,学生理解起来更深入,掌握得更牢固。
总之,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应让学生在充分感知、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比较的基础上抽象出图形的概念,发现图形的特征,让学生亲历体验学习的过程,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基础。
(责编蓝天)
一、教学应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突出现实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空间与图形知识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这充分说明了空间与图形知识和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要按照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善于利用或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原型,创设生活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帮助学生积累几何形体丰富的感性经验,并让他们通过分析、比较,找出事物间的异同,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如在“认识角”一课中,教师拍摄了多幅带有角的实物图形,用学生每天都接触到的事物导入,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在身边找出一些角的例子。又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时,教师出示一个白色的长方体纸盒,让学生思考、讨论:“如果要给它糊上一层漂亮的包装纸,至少要多少平方厘米的包装纸?”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事例出发,这不仅是认识几何形体的需要,更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而体验和认识到数学对于了解周围世界与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很有趣,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二、教学应遵循学生的思维特征,加强直观性
由于小学生的空间观念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这种能力的培养直接和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因此,在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上,教师应从具体事物的感知出发,在教学中通过教具、实物、课件动画等方式加强直观演示,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深刻、正确的表象,使学生认识和探索图形的过程具有直观性、趣味性。
如在“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教学中,体积概念的子概念比较多,尤其是“占空间”、“占空间的大小”等较为抽象,学生真正理解是比较困难的。教学中,以直观形象的手段进行讲解:书包放进课桌抽屉里,即抽屉里面变得拥挤了,手在里面活动不怎么自由了,因为抽屉里面的空间变小了,书包占去了一定的空间;教室里不放课桌,你在空荡荡的教室里能自由自在地活动,如果大家坐满了教室,人在里面活动就不自由了,教室里的空间变小了,因为同学们占去了教室里的一部分空间。这样学生逐层理解“物体”、“空间”、“占空间”、“占空间的大小”等概念,以减少学生理解上的困难。这些教学设计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淡化了学生对概念、公式等的机械记忆。用这种学习方式学到的知识,学生不仅会用,还知道推导过程,更加体现了数学学科严密的逻辑性、科学性。
三、教学应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操作性
《数学课程标准》突出将“过程”作为数学课程内容的一部分,非常注重“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中获得直观的经验,在丰富多彩的探索活动中经历过程与体验”,强调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自主建构。
如在“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教学中,可以提供学生许多小棒,让学生选取合适的小棒拼出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经过多次尝试,发现只有选取四根同样长的小棒才能拼出正方形;选取一组长度相等的较长的小棒,再选取一组长度相等的相对较短的小棒才能拼出一个长方形,这样学生对正方形的四条边长相等、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四、教学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探究性
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发现,以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例如,“圆的周长”的教学,揭示课题前先让学生测量比较一大一小两个圆的半径、直径,并引导学生思考:你觉得圆的周长可能与什么有关?你打算怎样测量圆的周长?你比较圆的周长与直径后有什么发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数学现实,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思考,做出猜想并进行验证。这种经过自己的操作探究,感受形成过程的知识,学生理解起来更深入,掌握得更牢固。
总之,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应让学生在充分感知、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比较的基础上抽象出图形的概念,发现图形的特征,让学生亲历体验学习的过程,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基础。
(责编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