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血观音》作为第5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融合情欲暴力政治斗争等多种元素,悬念的巧妙设置使得情节发展张弛有度层层递进。在叙事学视角之下,通过对电影的叙事动力、人物关系、隐喻、民间说唱艺术四个方面分析影片的悬念设置,从叙事学角度总结出这部电影成功设置悬念的经验以对实际创作提供参照。
关键词:叙事学;悬念;《血观音》
2017年上映的《血观音》是由导演杨雅喆自编自导的台湾电影,影片讲述了棠府的三位女性,通过高超手腕以及柔软身段在复杂的政商关系中生存取利,却因一宗灭门惨案而卷入彼此的爱恨情仇中的故事。影片融合情欲暴力政治斗争等多种元素,张弛有度层层递进的故事情节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使观众时刻沉浸在电影叙事之中。
一、人物欲望是悬念设置的动力
俄国文论学家普洛普归纳出俄国民间故事的31种功能,他认为“功能”就是在整体故事发展过程中有意义的某种行动。法国叙事学家布雷蒙将逻辑学原理引入普洛普的研究,他认为的“功能”揭示了叙事的内在动力——“可能性”,这一可能性即某种缺失引起的欲望,这一欲望显示出叙述活动、人物的行动内在的动机和动力,正是这一动机和动力命名使得情节得以向前推进、发生变化、走向高潮或陷入低谷。
影片中的人物主要围绕“权力、金钱、爱情、亲情”四种欲望类型展开叙事。在棠家男性角色缺失的情况下,在棠家这个小的家庭环境里,棠夫人作为棠家的一家之主具有绝对的掌控权,无论是对大女儿棠宁还是“小女儿”棠真的控制,都做到了为她所用。在棠府之外,棠夫人利用征地的暴利这一特性,联合县长、议长等权贵炒弥陀乡地皮,使他们在金钱欲的驱使之下失去了原本所拥有的政治权力地位。在暗箱操作里却因为一个工程的调动涉事人的钱都被套牢,棠夫人为了达到自己的征服欲和来自内心深处对于权力的极度渴望,利用棠宁那份渴望得到母爱的亲情欲望,掌控安排棠宁利用美色和柔软的身段骗取林家灭门惨案的调查组警察廖队长好感和信任,穿梭其中获取案件信息和线索,最后却落得了被母亲牺牲的下场。棠夫人利用 “小女儿”棠真对于爱情的渴望,引导诱唆其对好友见死不救,以此来保护棠家。
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构成悬念动机的多样性
《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一书中提到,“戏剧的基本特點是社会性冲突——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个人或集体与社会或自然力量之间的冲突;在冲突中自觉意志被用来实现某些特定的,可以理解的目标,他所具有的强度应足以导致冲突到达危机的顶点。”由此可以概括为为,人物性格所引起和构成的戏剧冲突成为电影悬念强度的重要指标:人物越鲜明、对比越分明、矛盾冲突越强烈,所构成的情节悬念也就越激动人心,越引人关注。
《血观音》这部电影的主要人物是棠家不同时代的三位女性,剧中其他角色设置主要围绕棠家三位女性展开。在他人眼中,棠夫人拥有玲珑八面的大女儿棠宁,安静听话的小女儿棠真,看似家庭幸福三人关系和睦但实则暗藏玄机。导演巧设棠真这一角色身份,在电影一开始向观众传达棠真就是棠家小女儿,棠宁妹妹,但随着剧情的推进和剧中人物的台词信息的传递,观众会发现棠竟然真是棠宁的私生女。棠夫人为了达到自己的最终目的,在精神上控制棠真的一举一动,使棠真完全的依附于棠夫人的手腕。在电影开头林太太一家来做客,棠夫人命棠真叫棠宁起床待客,然而正值性成长时期的棠真见到了棠宁同棠夫人的侄子段忠段义二人进行鱼水之欢的场景,极尽萎靡,棠宁放荡享受的样子直击棠真内心,加之棠夫人平常对于棠宁不冷不淡的态度,使棠真对姐姐棠宁心生厌恶。棠夫人联合政商界炒地,涉及人物众多,角色身份复杂。王院长夫妇二人、县长夫妇二人以及议长特助是棠夫人合作的主要伙伴。在与棠家有利益合作的同时,彼此之间由于政治地位的不对等影响了各自的利益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对抗矛盾,这种不可消解的多种矛盾冲突极大的构成了悬念动机的多样性。
棠宁这一条线主要是和段义段忠二人出于色欲发生的关系,和廖队长的暧昧关系是出于棠夫人的命令。棠真这一条线是与好友林翩翩和其男友马可的复杂关系,在林家灭门惨案发生后,棠真对于马克的暗恋之情在探望重病的林翩翩之时愈演愈烈,在棠夫人的诱导之下,在友情与爱情两种情感矛盾充斥于棠真内心是,对病重的林翩翩见死不救,选择追随马克私奔。在电影的最后,观众以为棠夫人就是整场游戏的胜利者,但导演却将镜头一转,电影前半部分提到的冯秘书一角露出真容,原来棠夫人是王院长政敌冯秘书的秘密情人。
人与人关系的错综复杂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矛盾冲突的不断消解与建立又形成了悬念,不同的人物关系就构成了悬念动机的多样性。
三、隐喻信息辅助悬念设置
在电影叙事中,隐喻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类型具有参与悬念营造的功能。隐喻信息有两种含义,一个是导演在创作中预设进去的隐喻信息,一个是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对影像进行隐喻似的解读。例如观音像原本是真善美的化身,在这里却是棠夫人的进行钱权交易的物象化体现。观音像第一次出现是在棠府,代替林太太送给主席候选人王院长夫人的礼物,这意味着炒地游戏在王夫人身上拉开帷幕。棠宁在会见小青流时,为了将炒地计划落在秀山便向他提出了金钱交易,小清流将这尊观音像请回家不到半年就死于非命。观音像再次出现是廖队长调查案件即将水落石出之时,棠宁带着观音像保佑他顺利破案,棠宁这次同样没有逃脱色诱廖队长的命运。观音像最后一次出现是在棠宁作为棠夫人的替罪羊命丧火海之后,廖队长带着观音像来到棠府交到了棠夫人手上,意味着廖队长投靠了唐夫人的阵营之中。观音像的兜兜转转暗示了棠夫人进行钱权交易的经过,最后观音像回到棠府之中,意味着棠夫人成为了这场博弈的最后赢家。导演将观音像这一隐喻信息的传递,辅助了悬念设置。
四、结论
本篇论文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析电影《血观音》的悬念设置,借鉴具有完整体系的叙事学现有研究成果,探讨悬念从文本叙事到电影叙事之间的移植使用,初探在此角度之下的电影叙事悬念效果。本篇论文从叙事动力、人物关系、隐喻、民间说唱艺术四个方面探究这部电影里的悬念设置,浅显的从几个层面探究这部电影的叙事价值,从叙事学角度总结出这部电影成功设置悬念的经验以对实际创作提供参照。
参考文献
[1] 波德维尔 汤普森.电影艺术:形势与风格[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01年,4~10页
[2] 刘云舟.电影叙事研究[M].北京:北京电影联合出版社,2014年,64~72页,4~10页
关键词:叙事学;悬念;《血观音》
2017年上映的《血观音》是由导演杨雅喆自编自导的台湾电影,影片讲述了棠府的三位女性,通过高超手腕以及柔软身段在复杂的政商关系中生存取利,却因一宗灭门惨案而卷入彼此的爱恨情仇中的故事。影片融合情欲暴力政治斗争等多种元素,张弛有度层层递进的故事情节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使观众时刻沉浸在电影叙事之中。
一、人物欲望是悬念设置的动力
俄国文论学家普洛普归纳出俄国民间故事的31种功能,他认为“功能”就是在整体故事发展过程中有意义的某种行动。法国叙事学家布雷蒙将逻辑学原理引入普洛普的研究,他认为的“功能”揭示了叙事的内在动力——“可能性”,这一可能性即某种缺失引起的欲望,这一欲望显示出叙述活动、人物的行动内在的动机和动力,正是这一动机和动力命名使得情节得以向前推进、发生变化、走向高潮或陷入低谷。
影片中的人物主要围绕“权力、金钱、爱情、亲情”四种欲望类型展开叙事。在棠家男性角色缺失的情况下,在棠家这个小的家庭环境里,棠夫人作为棠家的一家之主具有绝对的掌控权,无论是对大女儿棠宁还是“小女儿”棠真的控制,都做到了为她所用。在棠府之外,棠夫人利用征地的暴利这一特性,联合县长、议长等权贵炒弥陀乡地皮,使他们在金钱欲的驱使之下失去了原本所拥有的政治权力地位。在暗箱操作里却因为一个工程的调动涉事人的钱都被套牢,棠夫人为了达到自己的征服欲和来自内心深处对于权力的极度渴望,利用棠宁那份渴望得到母爱的亲情欲望,掌控安排棠宁利用美色和柔软的身段骗取林家灭门惨案的调查组警察廖队长好感和信任,穿梭其中获取案件信息和线索,最后却落得了被母亲牺牲的下场。棠夫人利用 “小女儿”棠真对于爱情的渴望,引导诱唆其对好友见死不救,以此来保护棠家。
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构成悬念动机的多样性
《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一书中提到,“戏剧的基本特點是社会性冲突——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个人或集体与社会或自然力量之间的冲突;在冲突中自觉意志被用来实现某些特定的,可以理解的目标,他所具有的强度应足以导致冲突到达危机的顶点。”由此可以概括为为,人物性格所引起和构成的戏剧冲突成为电影悬念强度的重要指标:人物越鲜明、对比越分明、矛盾冲突越强烈,所构成的情节悬念也就越激动人心,越引人关注。
《血观音》这部电影的主要人物是棠家不同时代的三位女性,剧中其他角色设置主要围绕棠家三位女性展开。在他人眼中,棠夫人拥有玲珑八面的大女儿棠宁,安静听话的小女儿棠真,看似家庭幸福三人关系和睦但实则暗藏玄机。导演巧设棠真这一角色身份,在电影一开始向观众传达棠真就是棠家小女儿,棠宁妹妹,但随着剧情的推进和剧中人物的台词信息的传递,观众会发现棠竟然真是棠宁的私生女。棠夫人为了达到自己的最终目的,在精神上控制棠真的一举一动,使棠真完全的依附于棠夫人的手腕。在电影开头林太太一家来做客,棠夫人命棠真叫棠宁起床待客,然而正值性成长时期的棠真见到了棠宁同棠夫人的侄子段忠段义二人进行鱼水之欢的场景,极尽萎靡,棠宁放荡享受的样子直击棠真内心,加之棠夫人平常对于棠宁不冷不淡的态度,使棠真对姐姐棠宁心生厌恶。棠夫人联合政商界炒地,涉及人物众多,角色身份复杂。王院长夫妇二人、县长夫妇二人以及议长特助是棠夫人合作的主要伙伴。在与棠家有利益合作的同时,彼此之间由于政治地位的不对等影响了各自的利益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对抗矛盾,这种不可消解的多种矛盾冲突极大的构成了悬念动机的多样性。
棠宁这一条线主要是和段义段忠二人出于色欲发生的关系,和廖队长的暧昧关系是出于棠夫人的命令。棠真这一条线是与好友林翩翩和其男友马可的复杂关系,在林家灭门惨案发生后,棠真对于马克的暗恋之情在探望重病的林翩翩之时愈演愈烈,在棠夫人的诱导之下,在友情与爱情两种情感矛盾充斥于棠真内心是,对病重的林翩翩见死不救,选择追随马克私奔。在电影的最后,观众以为棠夫人就是整场游戏的胜利者,但导演却将镜头一转,电影前半部分提到的冯秘书一角露出真容,原来棠夫人是王院长政敌冯秘书的秘密情人。
人与人关系的错综复杂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矛盾冲突的不断消解与建立又形成了悬念,不同的人物关系就构成了悬念动机的多样性。
三、隐喻信息辅助悬念设置
在电影叙事中,隐喻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类型具有参与悬念营造的功能。隐喻信息有两种含义,一个是导演在创作中预设进去的隐喻信息,一个是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对影像进行隐喻似的解读。例如观音像原本是真善美的化身,在这里却是棠夫人的进行钱权交易的物象化体现。观音像第一次出现是在棠府,代替林太太送给主席候选人王院长夫人的礼物,这意味着炒地游戏在王夫人身上拉开帷幕。棠宁在会见小青流时,为了将炒地计划落在秀山便向他提出了金钱交易,小清流将这尊观音像请回家不到半年就死于非命。观音像再次出现是廖队长调查案件即将水落石出之时,棠宁带着观音像保佑他顺利破案,棠宁这次同样没有逃脱色诱廖队长的命运。观音像最后一次出现是在棠宁作为棠夫人的替罪羊命丧火海之后,廖队长带着观音像来到棠府交到了棠夫人手上,意味着廖队长投靠了唐夫人的阵营之中。观音像的兜兜转转暗示了棠夫人进行钱权交易的经过,最后观音像回到棠府之中,意味着棠夫人成为了这场博弈的最后赢家。导演将观音像这一隐喻信息的传递,辅助了悬念设置。
四、结论
本篇论文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析电影《血观音》的悬念设置,借鉴具有完整体系的叙事学现有研究成果,探讨悬念从文本叙事到电影叙事之间的移植使用,初探在此角度之下的电影叙事悬念效果。本篇论文从叙事动力、人物关系、隐喻、民间说唱艺术四个方面探究这部电影里的悬念设置,浅显的从几个层面探究这部电影的叙事价值,从叙事学角度总结出这部电影成功设置悬念的经验以对实际创作提供参照。
参考文献
[1] 波德维尔 汤普森.电影艺术:形势与风格[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01年,4~10页
[2] 刘云舟.电影叙事研究[M].北京:北京电影联合出版社,2014年,64~72页,4~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