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铸造技术的完善与突破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b8i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丹麦学者汤姆森(Christian Jurgensen Thomsen)的观点,青铜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之一。这样的观点同样适应于中国。之所以有大量学者从事青铜器的研究,自与青铜器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密不可分。郭宝钧先生在其遗著《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一书中首次关注了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创造性地提出了青铜鼎的器型经历了从“耳足四点分配式”到“耳足五点分配式”发展,引起了学界的广泛讨论。
  与其它早期文明不同,中国青铜时代有着自己独具一格的特点。已故的著名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张光直先生对此做出了很好的阐释,他认为中国青铜时代的重要特点在于青铜器不是在社会生产领域中而是在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体来看,就中国的青铜时代与石器时代与铁器时代存在着很大的不同。青铜时代期间,青铜器并未成为当时具有代表性的生产工具。它的重要地位是通过它在政治生活,即所谓的“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活动中体现出来的。“青铜便是政治权力”是中国青铜时代的重要特点。
  对青铜器的铸造方法的研究历来都是一项较为困难的工作。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历史文献方面缺少相关记载,后代学者只能依据青铜器上遗留的铸造痕迹进行推断。加之后来为了追求青铜器的美观,器物外表的铸造痕迹(如范缝等)又常常被当时的工匠们抹去,这更增加了现代学者研究青铜器铸造技术与方法的难度。现代著名考古学家郭宝钧先生首开研究青铜器铸造技术的先河。他的代表性著作《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中提出了著名的“耳足四点分配式”与“耳足五点分配式”的问题。此后,伴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广泛开展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研究中的运用,我们对青铜器的铸造技术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耳足四点分配式”与“耳足五点分配式”是针对青铜鼎的外形而言的。(如图一)前者指“耳足配列关系”都是“一个足在一个鼎耳的垂直线下,其他两足,分列在另一鼎耳的两旁”。后者是指一足在两耳一侧的中间位置,其余两足在两耳另一侧之间均匀分布。前者出现在二里头文化至二里冈文化上层时期,后者则出现在中商之后。从视觉效果来看,采用“四点分配式”方法铸造的鼎往往看起来不对称,不美观,而后来的“五点分配式”方法便解决了这个问题。
  郭宝钧先生创造性地提出了这个问题之后,长期以来学者们未能提出合理的解释。张昌平先生在《乳钉雷纹蛙饰瓿与四点配列式鼎》一文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前期之所以采用“耳足四点分配式”是为了尽可能地将青铜器上的附件放在分范的位置上,这样就能够降低分范的难度。而后,随着技术的发展,分范水平逐渐提高,附件可以采用分铸技术进行处理,“四点分配式”被“五点分配式”所取代,成为此后鼎的基本形态。这种看法很有新意。但是,将附件尽量放在分范处并不见得能够降低分范的难度,真正降低分范难度的应该是尽量避免将附件放置在分范的位置上。但是,这和实际情况有些出入。前期的鼎、尊等器物在有附件出现时,却往往将其中的部分附件放置在分范处,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应该是受到了当时青铜器整体铸造习惯与传统的影响。具体说来是受到了爵、角、斝等单錾青铜酒器铸造技术与方法的影响。在制作这样的单錾青铜器时,分范必须从錾处进行。如果不采取这样的方法,而将錾包含在范内,就无法处理錾与器物之间的空余部分。而从錾处分范,錾与器物之间的空余部分则可以用范土填充。所以它们必须在錾处分范。而酒器又是当时青铜器的大宗,如盘龙城出土的青铜器中酒器占据着及重要的位置,特别是觚、爵、斝出现了有机地组合,“商代觚、爵、斝的配合大体相当于周代鼎、簋的配合,同样是区分贵族身份的重要标志器。”可以说当时酒器的地位是要高出于鼎的地位的,酒器在当时的器物组合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与之相关,酒器的铸造技术代表着当时整个青铜器的铸造水平。所以,当时的工匠们在铸造青铜鼎时会仿照着铸造酒器的方法,把一耳与一足相对应。当我们把鼎的另外一耳去掉时,仅剩下的一耳以及下面与之相对应的一足,整个鼎的外观和爵、斝等单錾酒器的外观极为相似。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采用“耳足四点分配式”铸造出来的鼎与单錾青铜酒器的内在联系性。
  除此之外,带有兽首的青铜尊在铸造时也出现了类似于鼎的情况。工匠们将其中的一个兽首放在了分范的位置。按当时的铸造技术来看,将兽首放在分范的位置十分不利于分范。最好的办法是将兽首的位置放在范内。但是,当时的工匠们宁愿坚持固有的生产技术而不求改进。盘龙城出土了一件双耳簋,其双耳是后铸上去的。既然是后铸上去的,具体的安放位置是可以自由选择的。然而当时的工匠们却不惜破坏兽面纹的完整性而将其其中的一耳放在了范缝的位置上,这一位置打破了一足兽面纹。可见当时的铸造风气已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
  中国青铜文明见证了中华民族早期先民高超的技术水平与创造能力。相信随着考古发掘的进一步开展,诸多问题将会得到合理的解释。从“四点分配式”到“五点分配式”是中国青铜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奠定了中国青铜时代青铜器的基本形态,为塑造灿烂的青铜文明创造了条件。
其他文献
自汉语白话诗歌问世以来,各种质疑之声便持续不断;进入90年代之后,许多人更是对诗歌感到困惑至极,诗歌市场、文体样式、命运等问题成了关注的焦点;这里试从解析困惑入手,阐明诗歌仍是处于前进的路上,仍是拥有美丽的明天,让诗歌爱好者坚定信心。    一、对新诗的困惑    质疑新诗的各种声音几乎从未间断,特别是自90年代以来,随着文学的边缘化,诗歌成了边缘的边缘,诗歌观察者、读者和专业诗歌创作者,无不对诗
期刊
《药》作为鲁迅“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系列小说之一,刻画了当时国民在封建势力重压之下麻木的精神状态。有人评价说,“《药》就是这样一篇具有严肃深刻的社会政治主题,又有新颖独创的艺术形式的革命现实主义力作”,因为它深刻地揭露了国民的劣根性,尤其是小说中塑造的几个典型的国民性代表者,更是深入人心。但当读者们都习惯性地将试图搜寻“麻木”的目光投放在无知而善良的华老栓,或安放在那群愚昧而可笑的看客身上
期刊
1958年被确定为“新浪潮”诞生的具体年份,“新浪潮”的导演们对萨杜尔笔下“稳定时期”末期的电影发起了制片技术和制片方法的革命,可以归于这一流派的导演有弗朗索瓦·特吕弗、让一吕克·戈达尔、克洛德·夏布洛尔、雅克·里韦特等。在这些新生代导演看来,他们之前的法国电影一直处于僵化状态。“这包括从戏剧继承来的编剧理论(必须有情节、心理、结局、良好的感情);‘成功模式’的美学(精雕细琢的剧本、流行的对话、有
期刊
王安忆是新时期以来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80年代初她以“雯雯系列”登上文坛,清新纯美。她的初期作品白描“文革”以后中国内地生活的变化,平实细腻又充满感伤,颇能体现又一辈年轻作家的心声。王安忆以惊人的潜力和韧力写作不辍而勇于创新,以十足的“自我”意识一次次的超越自己的创作而获得文坛“常青树”的赞誉。80年代中后期她涉足“寻根”写了《小鲍庄》,注目于市民生活创作了《米尼》,她也大胆写性有“三恋”系列。直
期刊
自从张爱玲的《金锁记》问世以来,就被各方评论家称为其杰出的代表作。傅雷在《论张爱玲的小说》中说:“毫无疑问,《金锁记》是张女士截止目前为止的最完满之作,颇有《猎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范。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夏志清在其具有开拓意义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更是把张爱玲的《金锁记》冠以“中国自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的称号。虽然外界把它捧得的如此之高,但一向决绝的张爱玲在时隔二十多年后却
期刊
笔者认为余华从写作早期的作品如《现实一种》、《世事如烟》到中后期的《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让他同时也让我们读者在生存的困兽之斗中找到了一条突围而出的道路。本文试图结合自身三次阅读《许三观卖血记》过程中的精神突围之路,对余华生命哲学的突围之路做出解读。    一、求索印证——荒诞叙述    初次阅读,给笔者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作品中的荒诞叙述。这种荒诞叙述,是说作品的文本语言及其塑造出来的人
期刊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文学景观激动人心。文学在遭受了多年的践踏和压抑后,终于又焕发了生机。张贤亮便是涌现的一颗新星。1980年他发表《灵与肉》获全国优秀小说奖,1983年《肖尔布拉克》、1984年《绿化树》获全国优秀小说奖,1985年发表的中篇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更是引起文坛内外的广泛关注和争议。    一、时代的压抑与人性的抗争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之所以轰动文坛,是因为他在
期刊
循着一支古曲,走进大山的境界,涉几湾山路,细赏村庄的东西,感受山里女人的淳朴与勤俭。山里的女人,她们甘愿奉献自己的一生,成就一个美丽的梦。  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    引言    离乡数载,2010年末,岁寒。为了一睹山野的皑皑白雪,我回到了阔别十余年的故乡牛皮山。“姐姐,你们怎么来了?”,正在四处张望的我,被眼前这位身体结实、皮肤微黑的大妹子的叫声震住了。我茫然的问道:“请问你是谁
期刊
合唱指挥者是合唱的灵魂,是合唱演出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指挥者通过熟悉合唱曲目,在原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把自己内心想表达的歌曲情感通过指挥动作诠释给合唱队员,合唱队员通过指挥者的动作心领神会,用美妙的声音将歌曲的内在精神展现给听众。在这过程中,指挥者的动作作为指挥者和合唱队员的媒介,不仅要具有一定的规范性,能够准确把指挥者内心情感表达给合唱队员,从听众以及美学角度来说,指挥者的动作还应该具有审
期刊
《忧郁的热带》可以说是一本自传性的人类学作品。作者以他的探险经历为主线,描绘了一个被他称为“新世界”的热带。“自我反思”是本书的主题。它对欧洲文化体系的深刻反醒,对殖民主义的批判,对待异域文化的公正态度,猛烈抨击了古典进化论学派的“欧洲中心主义”观点,在人类学研究态度的转变上起到了非凡作用。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它在发现一种跨越文化、超越历史的‘语言’,并在发现一种方法的过程中分解了‘自我’。这种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