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葛浩文《檀香刑》英译本中特殊比喻句的翻译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nydxlh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葛浩文的《檀香刑》的英译本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出版的第二个英译本。笔者对照原文,对译本中的比喻,尤其是包括歇后语、成语、含“动物”比喻等在内的几处特殊的比喻进行了梳理,发现在翻译这些特殊的比喻句时,葛浩文采取的翻译策略并不是单一的。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体现了葛浩文在翻译《檀香刑》时充分发挥了译者的主体性。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 檀香刑 特殊比喻句 翻译策略
  一、译者主体性的内涵
  译者作为翻译主体,他的对象性活动的客体是原作,要完成翻译的任务,他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译者对象性活动的任务是将作品从译出语转化为译入语。语言转换只是文学翻译活动的外在形式,而不是其根本目的。其根本的目的,从文学层面上说,是为读者提供新的文学文本;从文化层面上说,是借助翻译文本为译者提供新的话语,支持或颠覆主流意识形态;从生产模式层面上说,是支持和强化或变革和破除译入语固有的文学或意识形态话语生产模式。译者主体性中的“受动性”因素,包括两种语言的特点、习惯,语言转换的客观规律,原作的语言、文化和审美的特征,译者所处的时代语境,特定时代的翻译观,等等。译者主体性中的“受动性”说明,译者主观能动性并不意味着可以毫无约束地任意发挥。这就将严肃翻译与不负责任的胡翻乱译区别了开来。译者主体性中的“为我性”,即翻译目的性。任何文化翻译活动都有自己的目的,并且任何译入语方的翻译都是面向自身的文学、文化。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
  二、比喻翻译简述
  比喻是世界各民族语言中内容最为丰富、运用最为广泛的修辞手法之一,在东西方文学传统中占有重要的一席。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墨子就对比喻下了第一个定义:“辟(譬)也者,举他物而以明之也。”换言之,比喻是用其他的事物来说明所谈论的对象。而西方最早论述比喻的是古希腊学者Aristotle,他在《修辞学》中谈到了比喻:“我们在使用隐喻取代不明说的事物时,一定不要用疏远的事物,而要用相近的类似的事物作隐喻。”无疑,恰当设喻能使文学作品增添风采,起到画龙点睛的妙用。
  值得注意的是翻译理论中讨论的比喻与修辞学家眼中的比喻是不同的。后者是狭义的比喻,而前者则是广义的比喻,泛指一切语言比喻性的运用。所有恰到好处的比喻都起到了至少双重作用:一是认知,二是审美。两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如同内容与形式一般,不可分割。
  三、葛浩文《檀香刑》特殊比喻的翻译
  莫言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文学翻译的巨大作用得以凸显。海外学者张旭东指出:“莫言比较幸运,他有个非常有经验的译者葛浩文,近年每出新作,他都跟进,并通过他的影响力找到大的出版社出版。因此莫言可能是过去一二十年最为系统地被翻译成英文的中国籍作家。”无独有偶,国内学者王宁也指出:“中国当代作家中并不乏与莫言同样优秀的作家,但是莫言确实是十分幸运的,葛浩文的翻译不仅在相当程度上用英语重新讲述了莫言的故事,而且还提升了原作的语言水平。”
  《檀香刑》的英译本于2013年出版,这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出版的第二个英译本。笔者对葛浩文《檀香刑》英译本中的比喻进行了梳理,发现其中有几处特殊的比喻。分别是歇后语、成语、含“动物”的比喻。对照原文后笔者发现,在翻译这些特殊的比喻句时,葛浩文采取的翻译策略并不是单一的。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体现了葛浩文在翻译《檀香刑》时充分发挥了译者的主体性。以下将结合这些具体的特殊比喻句翻译的实例,谈谈译者主体性在葛浩文翻译中的体现。
  (一)特殊比喻——歇后语的翻译
  歇后语是群众耳熟能详而又形象诙谐的语句,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浓郁的生活气息,还有自然贴切、幽默风趣、耐人寻味的风格,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表现力。俗称为俏皮语。《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给歇后语下的定义为:“名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本意在后一部分。”汉语歇后语具有历史悠久、语言独特、双部结构、意义深邃、使用广泛五大特点。但英语中却无汉语歇后语的对等表达形式。
  整理葛浩文《檀香刑》英译本中出现的比喻后发现,其中包含多处歇后语。它们要么是完整地出现,要么是只出现前一部分。葛浩文在翻译时,主要采取了四大翻译策略,分别列举如下:
  1.省去不译,例如:
  原文:爹,俺最怕的是他们把您打进囚车押送进京,那样可就“姥姥死了独生子——没有舅(救)了”。
  译文:What frightens me,Dieh, is that they will transport you to the capital in a prison van. We can deal with them so long as they carry out the sentence here in the county.
  分析:“姥姥死了独生子——没有舅(救)了”,“舅”与“救”谐音,比喻情况已经是最差,根本没有挽救的可能。此处歇后语的作用是强调说明情况的危急,并增加文章的艺术表现力。英语里没有对应的概念,“uncle”与“save”也不是谐音关系。若保留意向,翻译成“The grandmother loses her only son, there is no uncle”,会令英语读者不知所云。加上注释: in Chines,“mother’s brother” sounds the same with “save”,则会使小说冗长,使读者失去阅读的兴趣。由于除去歇后语的部分,原文的意思已经是完整的。所以葛浩文翻译时,考虑到读者的接受性,采取了省去不译的策略。   2.保留意向,例如:
  原文:爹呀爹,您胆大包天,您是黄鼠狼子日骆驼,尽拣大个的弄。
  译文:Dieh,oh,Dieh, your bluster knew no bounds,like a weasel on a camel, the biggest mate it could find.
  分析:“黄鼠狼子日骆驼,尽拣大个的弄”,原来比喻野心大,这里引申为“爹”的胆子大。此处歇后语是对“胆大包天”的补充说明。体现了莫言粗犷的文风和地区化的语言。黄鼠狼和“weasel”在中西文化中的象征意义虽略有差别,但均是比较贬义的形象。葛浩文在翻译时,保留了原文的意向。有助于保留原文的文风,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
  3.转换成英语文化中的意向,例如:
  原文:除非你老东西熬得住,这辈子不见俺,见了俺俺就要好好问问你,问问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译文:I doubt that you can stand being away from me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 damn you, and the next time I see you, I’m going to find out what you have in your bag of tricks.
  分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是“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知底细”的前半部分。用来比喻不知道究竟要怎样,让人摸不着头脑。此处歇后语符合人物媚娘泼辣的性格。英语里没有对应的概念。如果直译成“which medicine you have in your calabash”,则会让英语读者不知所云。加上注释则会使译文冗长,与媚娘泼辣的性格、说话直截了当不符。所以葛浩文在翻译时,巧妙地转化成了英语文化中的意向“what you have in your bag of tricks”——魔术袋里有什么。这样做在译文简洁的基础上,既不磨损原文意义,又能够体现人物的性格。
  4.放弃原文的意象,直接揭示其比喻意义,例如:
  原文:那些人被他闹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译文:And when it was obvious that they could make no sense of what he was talking about.
  分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是“丈二长的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变体。比喻弄不明情况,搞不清底细。古时人的身高为八尺左右,举起手来也不过是一丈,而和尚的身高是一丈二尺,所以说是摸不到他的头脑的。此处歇后语用来说明那些人搞不清楚他要做什么。英语里没有对应的概念。如果用阐释性的翻译,一方面在语法上很难衔接,另一方面使译文冗长繁复,使读者失去阅读的兴趣。所以葛浩文在翻译时放弃了原文的意向,直接揭示其比喻意义——“they could make no sense of”并用“when it was obvious”强调。并不磨损原文的意义,且更加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二)特殊比喻——成语的翻译
  成语是非常独特的语言定型表达方式,具有其内在的词汇结构、语义特征、句法功能和语用功能。成语不同于一般词汇的自由搭配,其意义不是构成某一成语的若干词素的简单组合。成语也是一个民族语言文化的载体,其产生过程与一个民族的总体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往往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同时,成语言简意赅,语言生动活泼,还具有浓厚的修辞色彩、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
  整理葛浩文《檀香刑》英译本中出现的比喻后发现,其中包含多处成语。葛浩文在翻译时,主要采取了两大翻译策略。
  1.保留意向,例如:
  原文:“即便是犯了事,也不过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用不着大惊小怪!把他们唤进来吧!”
  译文:“If I have,” he said,“it is what was expected of me. As they say,‘Confront soldiers with generals and dam water with earth.’ There is nothing to get excited about. Go invite them in.”
  分析:“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比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应对方法。葛浩文此处保留意向,直译的翻译策略考虑到了英汉两种语言或是中西方文化的相通之处。即使没有解释或注释,英语读者也能够理解。这样翻译也符合通俗小说翻译的一般法则——尽量简单,少注释。这有利于提高《檀香刑》英译本在西方读者中的普及度。
  2.放弃原文的意象,直接揭示其比喻意义,例如:
  原文:俺无精打采地跳下秋千架,混在乱哄哄的人群里,忍受着那些小光棍们的浑水摸鱼,不知是该钻进桃园赏桃花呢,还是该回家煮狗肉。
  译文:I alighted from my perch and walked into the clamorous crowd, where I was manhandled by little imps as I tried to decide whether to lose myself in the grove of peach trees and all those flowers or go home and prepare some dog meat.
  分析:浑水摸鱼,也作“混水摸鱼”,成语原意是在混浊的水中,鱼晕头转向,乘机摸鱼,可以得到意外的好处。比喻趁混乱时机攫取不正当的利益。此处引申为小光棍们乘着拥挤的人群占媚娘的便宜。无论是直译“catch fish in muddy water”或者解释性的翻译“make a profit in troubled situation”都会让英语读者不知所云。葛浩文巧妙地将其翻译成了“manhandled by little imps”。“manhandle”这个词很微妙,一般解释为推搡、拉扯、对待,此处暗含故意推动,吃豆腐,占便宜。   (三)特殊比喻——动物比喻的翻译
  动物比喻广泛地存在于汉英两种语言中,它的主要特点是,其喻义依赖于其文化背景。由于汉英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不同,同一动物所承载的喻义也不尽相同。有些原语中的动物形象在译语中也能引起相似的联想意义,有的则无任何联想意义。有些指称意义相同的动物形象,其喻义可能相去甚远,甚至完全相悖。
  整理葛浩文《檀香刑》英译本中出现的比喻后发现,其中包含多处动物比喻。葛浩文在翻译时,主要采取了两大翻译策略。
  1.保留原文的意向,例如:
  原文:吸一口气儿憋半天,分明是大烟鬼过病吗,舒坦死了你个老驴。
  译文:The way he held his breath each time was the sign of an opium addiction, the sort of otherworldly languor that only an old donkey like him could manage.
  分析:在汉英语中,有些动物形象能引起汉英民族相似的联想。这些表述充分反映了中西方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共性。所以,翻译这些动物比喻时,可在译文读者能接受的前提下采用直译法。驴在汉英语里的象征意义相似,均可表示愚笨。所以葛浩文在翻译时保留了“驴”的意向,而不会丧失原文的讽刺意味。
  2.放弃原文的意象,直接揭示其比喻意义,例如:
  原文:干爹的仪仗围着校场转了一圈,衙役们抖起了狗精神,一个个挺胸叠肚,眼珠子瞪得滴溜溜圆。
  译文:As the procession made a full turn around the parade ground, the yayi perked up, throwing out their chests and sucking in their guts, eyes staring straight ahead.
  分析:“抖起了狗精神”比喻提起了精神,暗含讽刺。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头军师”“狗腿子”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因此此处翻译如果出现了“dog”可能会误导英语读者,或让他们不知所云。所以葛浩文在翻译时,放弃了原文的意向,直接揭示其比喻意义,可惜的是没有把讽刺的意味翻译出来。
  莫言的小说中出现了多处特殊的比喻句。包括歇后语、成语、含“动物”的比喻等等。葛浩文在翻译时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充分考虑到了读者的接受性、中国文化的传播、通俗小说的文体要求等等方面,是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具体实现。
  参考文献:
  [1] 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1):21-26.
  [2] 陈刚,滕超.从语用和文化角度看比喻翻译[J].外语研究,2002(1):52-56.
  [3] 孙会军.葛译莫言小说研究[J].中国翻译,2014(5):82-87.
  [4] 卜爱萍.模因理论指导下的汉语歇后语英译[J].上海翻译,2014(1):67-70.
  [5] 衡孝军.从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看汉语成语英译过程中的功能对等[J].中国翻译,2003(4):25-27.
  [6] 张雪.动物比喻与翻译[J].语言研究,2002(S1):152-155.
  作 者:高莉萍,浙江理工大学MTI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学翻译。蒙兴灿,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西文化交流,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文学翻译与批评。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主要在接受美学的视野下来看待读者与创作之间的关系,借引“潜在的读者”这一概念,举现代诗人冯至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其1926年的旧作《我只能》的改动为例,来看待时代精神的影响之下,“潜在的读者”如何支配着作家的创作。  关键词:“潜在的读者” 接受美学 冯至  接受美学的学科历史虽然不长,但其着眼于文本——读者之间的关系,关注审美接受,引起了美学各个流派的重视。“从马克思主义者到传统批评家
期刊
今晨起,携小儿入市采买,偶遇一同窗,心中大喜,遂共赴茶楼叙旧。旧友讲一趣事,啼笑皆非。某君易明,得一大梦,卧榻昏睡三日,惶惶不进汤水。醒时如若疯癫,妻儿不认,独守角隅。语颇错杂无伦次,多荒唐之言。余闻之惊骇愕然,故稍加修饰,以易明君之角度,执笔撮录一篇,以供芸芸众生笑尔。  一  今日又是灰蒙蒙的一天罢……  顺着剥落的城墙走路,脚下踏着满满的灰土,雾霾笼罩的城市云苫雾罩,看不清前往的路。我攥着稿
期刊
摘 要:宁波诗人荣荣的作品多是与南方地理有关,在她的诗歌里,往往从一些具体的南方物象中提取出抽象的南方气息和南方想象,折射出生活在其中的人的心灵在某些特定时刻的状态。从历史来看,荣荣的诗歌中有着对于同样生活在这片南方土地上的晚明先人某种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荣荣 南方 晚明 第三代诗歌 南华录  一、荣荣的南方  从地理上看,根据荣荣的个人经历,所谓“南方”是以荣荣生长生活着的宁波为中心,
期刊
摘 要:《世纪末的华丽》中,朱天文以女性独有的视角和价值观,围绕世纪末的都市生活,讲述了模特米亚从十八岁到二十五岁整整七年的人生经历,小说中对台湾都市在世纪末的物欲横流、浮华奢靡进行了描述,展现了都市女性萎靡沮丧,颓废消沉的内心世界,人们沉浸在纸醉金迷的繁华都市生活中,习惯在虚伪社交的觥筹交错中来回穿梭,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丝毫没有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人只是作为了物质世界的替代品和附属产物,成为一副
期刊
摘 要:《尘埃落定》里有一个人物“傻子”和两个意象“罂粟”与“梅毒”担任了故事线索和叙事功能。本文通过细读小说中反复出现的“罂粟”和“梅毒”意象,挖掘这两个意象在小说中所蕴含的警世寓意和人文启迪,探析叙事意象在历史小说作品中特殊的诗化记忆、故事载体和艺术审美的功能。  关键词:罂粟 梅毒 叙事意象  《尘埃落定》{1}是藏族作家阿来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小说借一个末代土司之子“傻瓜”的独
期刊
摘 要:铎木,当今活跃在诗坛的湖南诗人。他的诗以诡谲、奇特、繁复的意象和深刻的哲学思考表达自己对宇宙本体世界和个体精神世界的追寻。现实与理想的撕扯,欲望与灵魂的辩证,世俗与脱俗的鞭打,彰显出“铎木式”的生命体验。诗风细腻飘逸,情怀与思辨相互倚重,手法多变,题材丰富,情感收放自如,气韵豁达从容。对现实的沉思,对存在的挖掘,对时空的架构,呈现出一种精神回溯的气象。  关键词:铎木 诗集 《流言集·谎言
期刊
摘 要:在菲利普·罗斯的小说《凡人》中,无名主人公通过各种尝试与被疾病和死亡缠绕的命运抗争。主人公对待宗教的态度是解读该小说的一个重要切入点。表面上,主人公在十三岁时“就不把犹太教当回事儿了”,这仅仅表明他很早就拒斥“体制化宗教”,即传统宗教中远离生命的僵死说教;实际上,他一生都在以虔诚的态度尝试生命的各种可能性,体现了一种全新的“生命宗教”理念。本文分析主人公的生命虔诚,即他用各种方式来尝试延长
期刊
摘 要:《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所著的一部短篇小说。本文以《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的两译本对比评析为切入点,具体探讨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及作用。  关键词:《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 译本对比 译者主体性  一、前言  《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是马克·吐温所著的一部极具温情的短篇小说,描写了一位淘金人十九年前突丧爱妻后,每年的忌日前三天就开始精神失常,三两好友跋涉而来,最终用酒精和迷药安
期刊
摘 要:本文从诺奖对阿列克谢耶维奇的颁奖词“她的复调式书写,是对我们时代苦难和勇气的纪念”入手,分致命的真实、复调的书写、残酷的记录这三个方面来概括与分析阿氏的创作特征,并联系俄语文学的传统与俄罗斯文化背景,挖掘出形成这种特征的原因与其中蕴藏的文化内涵,并指出阿氏创作对纪实文学、战争文学、世界文学写作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阿列克谢耶维奇 真实 复调 苦难 勇气  阿列克谢耶维奇,女,1948年生
期刊
摘 要:以商州、清风街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乡土社会在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中大受裨益,却也饱受冲击。农村与农民在改革中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改革前景看似光明却有万般阻力,道路也不甚明晰,但传统生存秩序已千疮百孔,也没有了走回头路的可能,他们进退维谷。关于中国农村的改革前景,与《浮躁》所流露出的乐观精神不同,在《秦腔》中,贾平凹则表达了更多的未知与疑问。  关键词:贾平凹小说 《浮躁》 《秦腔》 乡土社会 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