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告他四条“状”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bo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过,我总得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支持他吧,这样他心理上会觉得妈妈是理解他的。
  上周,我去幼儿园接明明,恰巧小朋友们不多,便向老师打听了一下他的近况。没想到老师居然详细地列举他许多不适应的“罪状”。
  说心里话,当时我心里真的很失望,简直怀疑明明有多动症,恨不得立刻揪住他狠批一顿。但回家冷静下来仔细想想,对于一个刚入园的小男生来说,出现这些现象其实都是有原因的。
  “罪状”一
  在教室里大喊大叫,老师制止也不听,非要老师走到他跟前,他才停下来。
  原因:索要关注。上幼儿园前,明明一直是家中的焦点,已经习惯了大人的关注。可上幼儿园后,因为老师要照顾许多小朋友,不可能像爸爸妈妈那样关注他,他感觉不适应,便以大喊大叫的方式来吸引老师的注意力。
  3岁的明明正处于叛逆期,对任何劝说的反应都是“不”。他大喊大叫的初衷就是要让老师注意到自己,所以对于老师简简单单的一句“别叫了”怎么可能会言听计从?他一定要老师走到自己跟前,蹲下来与自己平视,才会感觉到老师注意到自己——他的索要关注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罪状”二
  自控能力弱,一点小事就会兴奋无比。
  原因:性格使然。这条“罪状”,我只能说是他的性格使然。明明和他爸爸一样,笑点都特别低,一点小事就可以令父子俩开心很久,而且有的时候,自己脑子里闪现一个好笑的镜头,都可以莫名其妙地大笑出声。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性格比较乐观。如此乐观的性格,也好也不好,如果随着年龄的增长,明明的自控能力有所增加,那么就是好事;但在目前阶段,对于一个3岁的小男生来说,正是自控能力萌芽阶段,比较弱是肯定的。
  “罪状”三
  从一项活动转向另一项活动时,比别的小朋友需更多时间。
  原因:一贯思维。明明做什么事情都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不达到一定的结果不会就此罢休。对于幼儿园的活动,如果他觉得自己没有玩尽兴,肯定不愿意开始下一个活动,即使开始了,估计思维还是停留在上一个活动上。所以,过渡的时间就会比别人长。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就是,以前在家,所有的活动都是由他发起,我们只是陪玩。因此所有的活动,他都有心理准备;而到了幼儿园,所有的活动都由老师决定,在还没有习惯前,自然会有些不情愿。
  “罪状”四
  故事时间坐不住;即使坐下来了,也没有兴趣听。
  原因:阅读超前。明明入园前,我经常会带他去图书馆听故事。那时,我就已经发现,明明的阅读兴趣与同龄小朋友真的不同,也可以说是听故事的能力远远高于同龄小朋友。大家还都是每页一句话的绘本阶段,他就已经开始听幼儿版的《十万个为什么》了,不但听,而且会问问题。因此我猜想,明明可能觉得老师的故事太简单,或者说不符合他的胃口,对老师讲的故事没有兴趣。
  这么分析下来,我发现老师列举的“罪状”,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如果真有问题,不用等我询问,老师肯定早就主动向我告状了。
  虽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对于老师反馈的问题,我们还是非常重视。作为家长,肯定也希望孩子能更快地适应幼儿园,表现更优秀。
  耐住性子,等孩子睡后再和爸爸探讨 对于明明的不适应,我很想立刻找他爸爸一起商量,寻找解决办法;即使找不到办法,跟人聊聊也更安心。但是,考虑到孩子的感受,担心他误以为老师不喜欢他,或者感觉自己不如别人,我没有当着孩子的面说出来,而是耐住性子,等明明睡着后,才与爸爸讨论这个话题。
  听听别人的看法和建议 几天之后,我找机会与明明的另一位老师谈起。这位老师反映的情况差不多,但她自己也有两个孩子,其中一个还跟明明差不多大,因此对于明明的这些表现非常理解。
  “没有任何需要担心的,家里和幼儿园的生活习惯不同,任何一个孩子都有一个适应过程。”这位老师一再安慰我。与此同时,她还建议我经常在家模仿幼儿园的情景进行生活,比如讲故事时,设定一个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里,“学生”不能做其他的事情。“经常这么模拟和强化,孩子慢慢就会习惯。”
  和孩子谈谈,积极寻找解决办法 对明明的这些“罪状”,我虽然心中有数,但觉得还是有必要听听明明自己的想法。
  “你在幼儿园喜欢听老师讲故事吗?”我旁敲侧击地问。
  “不喜欢。”明明直接了当地回答我。
  “你在家不是很喜欢听故事吗?为什么不喜欢听老师讲故事?”我顺势问他。
  “老师讲的故事我都不喜欢。”果然如我所料。
  “可你不听,动来动去,会影响其他小朋友听故事,那怎么办?”我问他。
  “许多小朋友都不爱听。”明明还很有理。
  “这样啊,那你们下次就提议老师换一个故事吧。”我虽然这么建议,但心里也没有底,毕竟,老师有老师的教学计划,不过,我总得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支持,这样他心理上会觉得妈妈是理解他的,从而会努力顺着妈妈的意愿朝更好的方向改变。
  同时,我还计划再跟老师沟通,把明明阅读的状况向老师反映一下,一来是避免老师错判孩子,二来也希望能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比如他不喜欢的话,可以让他自己在旁边阅读。
  观察和测试,消除自己心中的顾虑 之前,我从来没有怀疑过明明有多动的倾向,觉得所有的孩子都是这样,但听老师这么一说,心里难免有点打鼓。为了消除心中的疑虑,我很认真地进行了观察和测试,发现只要是他感兴趣的活动,比如和爸爸玩桌游,别说最多7分钟的,就是半个小时、一个小时都没有问题;而对于听故事,如果是他自己挑选的,每每都听得非常认真,常常是讲完一个后还要央求我再讲一个;他一个人阅读绘本也没什么问题,有时候坐在沙发上一看就是半小时;玩游戏时就更别说,玩得投入时,不管弟弟在旁边怎么闹,怎么干扰,他都能够不受影响。种种迹象表明,明明的专注力是没有问题的,“多动”的可能性应该可以排除。
其他文献
真正从营养来讲,山珍海味、鲍参鱼翅,对孩子来说不如一碗大米粥。  许多家长认为鱼蛋肉很有营养,孩子一定要多吃;有的家长还觉得,光从食物中得到的“营养”不够,适当地吃些补品,有利于生长发育。  其实食物好不好,关键还是要看孩子能不能吸收。  选对的,不选贵的  做完幼儿园的入学体检,保健医生告诉阳阳妈,阳阳有轻度的营养不良。  阳阳妈斩钉截铁地说:“不可能!”他们虽然很忙,可是并不缺钱,平时生怕孩子
在热播的《虎妈猫爸》中,虎妈一直强调“教育的一致性”,可猫爸却总是两面三刀,让观众恨得牙痒痒。老实交待,我自己也是一个无法做到“教育完全一致”的妈妈。  一直以来,我家处女座爸爸对大家各种要求规定很多,实行的是军事化管理:孩子必须是这个时间起床,这个点吃完饭,这个点完成作业,这个点睡觉……虽然一条条听起来都非常有道理,都是为了孩子们好,可真要实施起来,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再说,完全按照统一的标准
Andy妈妈推荐(江门,家庭主妇)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见识过宝宝惊人的奔跑速度,毫不夸张,两岁以上的宝宝跑起来一溜烟就不见了,防走失带这时就应运而生了。而我家给宝宝用的就是来自英国的Clippasafe防走失带,它采用了PP丙纶纤维,通过欧洲的ROHS检测(危害性物质限制令),这种材质的好处是强度高,耐磨损耐腐蚀。而且它抛弃了传统的背心设计,由肩带、牵引带和胸带三部分组成。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没有背
2010年初,我考取了澳洲的游泳教练牌照,开始在游泳学校里教游泳。这几年,我教过的孩子超过500个。因为澳洲政府规定从学前班开始就要游泳扫盲,所以我教的大部分是新移民过来的华人孩子,年龄在2岁到9岁。  500个小朋友教下来,我总结了一条经验:孩子正式学游泳的时间不要太早,起码在5岁以后。  2岁前的孩子,对水不会有太多的恐惧,顶多是比较陌生,需要时间去适应。这个时候是带孩子通过玩水来适应水的最佳
就不肯回家  下午到幼儿园接臻臻,他要求玩一会儿滑梯,我同意了。一起玩的有十几个孩子,他们在滑梯上生龙活虎,神采飞扬,家长们也三三两两地聊着天。  不知不觉闭园的时间到了,我招呼臻臻回家,虽然小家伙意犹未尽,但还是听话地从滑梯上下来。而一个和臻臻一般大的男孩却不肯顺从,妈妈再三催促,甚至吓唬他再不下来妈妈就走了,小家伙依然充耳不闻。这位妈妈无奈爬到滑梯上拉孩子,没想到刚伸手,小家伙就开始歇斯底里地
分离对于孩子,是一个很大的心理挑战。对低龄孩子来说,“眼前的情况”就是“全部现实”,他们并不能理解“妈妈下午就来接你”“妈妈下班后就回来了”意味着什么,而只看得到眼前的现实:“妈妈走了”。  更糟糕的是,假如孩子的安全感不够,“妈妈走了”还会被他们等同于“妈妈不要我了”。  因此,我总是想法设法让孩子了解:  1. 现在分开了,但结果一定是团聚的;  2. 爸妈知道宝贝不想分开,分开很难过,其实爸
古人明明说,“仓廪实而知礼节”;  眼下我们的情况却是:富也富了,但“富而不贵”。    去到国际环境中尤为突出:不排队,争先恐后;在美术馆大声喧哗;在凯旋门前大声议论“香榭丽舍也不咋地”;对空姐呼来喝去,花了钱就是大爷……  更要命的是,这些人争抢、喧哗、呼喝的时候,身边大抵都跟着孩子。  孩子们学到了什么?  学到了在大人的把风下,于公众场合找个角落小便;  学到了在大人的示范下,直接招手对服
小千妈妈推荐(深圳,编辑)  有段时间,女儿一直喊背部痒,总也找不出原因。最近在朋友的建议下,入手了宝家丽杀菌真空吸尘器后,女儿再也没喊过背部痒了。这款吸尘器获得过“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该奖项在中国工业设计界享有“奥斯卡”之美称。它的底座结构包括毛刷、UV杀菌灯管和振动头等,当它工作时,可以实现边拍打边吸尘边杀菌。其手持机上有一个小扁吸,单独使用手持机的时候就是这个小扁吸在工作,可以清除家里犄角
发烧不是病,准确地说,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之一。  幼儿抵抗力差,发烧也是比较常见的事。但明确一点,发烧不是病,准确地说,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之一。因为病毒和细菌等微生物在进化过程中,把繁殖的最佳温度定在了人类的正常体温范围;而人类也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进化出了发烧的功能:发烧的时候体温升高,不再适宜病毒和细菌大量繁殖,因此反而成了人体对抗感染的防御措施。  但很多家长却不能理性地对待发烧这件事,以
我家的两只金毛寻回犬Coco和果汁都快10岁了,女儿从出生开始就和两只大狗为伴,现在5岁的她和狗成为了非常好的伙伴。  经常有朋友问我,怎样养狗更安全?特别是家里有孩子的。事实上,宠物也是独立的个体,它们有独立的思维和性格,而孩子天性好动、不懂危险,把他们直接放一起,肯定是不行的。  狗狗好习惯,从小要养成  养狗和培养孩子非常相像,好习惯需要从小养成,一旦养成坏习惯,要改过非常难。我的两只金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