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偏远岛礁拥有大量丰富的珊瑚礁砂资源,主要研究珊瑚礁砂特性,及通过覆膜、添加剂、挤压等免烧固结成型技术,探究就地制备珊瑚礁砂透水砖的工艺路线,为在岛礁上建设道路工程利用珊瑚礁砂提供依据。
关键词:珊瑚礁砂;添加剂;挤压;免烧固结成型技术;珊瑚礁砂砌块
边远岛礁地处热带地区,为珊瑚礁砂岛屿,缺淡水,远离陆地[1],在岛礁上建设各类工程设施,首要问题是缺乏碎石、河沙等建筑材料,施工用淡水也非常匮乏;如果这些材料从陆地运往,不仅延长的施工期,而且运输费用高昂,还可能受到风浪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因此开展珊瑚礁砂就地利用,珊瑚砂砌块免烧结固接成型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珊瑚砂特性研究
珊瑚砂由珊瑚、孔虫等海生生物的遗体形成[2],与陆地砂相比,虽然同是一类流动性颗粒,但其理化性能差异较大。作为砌块的主要骨料,珊瑚砂的成分组成、粒径分布、含泥量、体积密度、视密度、空隙率、圆球度、单颗粒强度等系列性能,对固结强度、耐高温、耐盐雾、耐潮湿均有着重要影响。通过珊瑚砂基础性能的测试,分析珊瑚砂砌块骨料的关键影响因素。
珊瑚砂基础性能测试
珊瑚砂矿物组成主要为文石和高镁方解石,化学成分主要砂碳酸钙[3],其质轻、形状各异,棱角度高,低强度,容易破碎[4]。实验过程中对珊瑚砂进行破碎筛分,筛分出5~15mm的粗颗粒及0.053~0.425mm细颗粒,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珊瑚砂,形状不规则,表面有一定的孔隙,孔隙会导致吸水率增大,有研究表明,珊瑚的吸水率高达10%以上[5],吸水高会影响后期制品的性能,对细颗粒珊瑚砂的组分,含泥量、圆球度进性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珊瑚礁砂主要由碳酸钙组成,其含量96.7%以上,珊瑚礁礁砂圆度,球度较差,这是因为,珊瑚砂本身是钙质成分,多孔,质脆,在破碎石,导致很多封闭的内孔隙释放,孔隙比减小,从而发生更大变形[6]。
对珊瑚砂进行扫描电镜分析其表面结构,结果如图2所示,珊瑚砂表面粗糙,孔隙较多。
珊瑚砂骨料覆膜研究
为避免珊瑚砂制品吸水率大和吸濕性强的问题,通过在珊瑚砂表面包覆一层复合胶黏剂,同时在包覆过程中引入反应型偶联剂,使复合胶黏剂反应性的均匀包覆在珊瑚砂表面。
实验材料:实验室自主研制的复合胶黏剂ZM树脂,ZM固化剂,钛酸酯偶联剂,钛白粉、硬脂酸钙。
实验仪器:FR-1236马弗炉、JJ-5水泥胶砂机。
实验方法:将筛分好40/70目的珊瑚砂2Kg在马弗炉中加热到140℃,然后快速倒入水泥胶砂机,启动搅拌,带降温到120oC,依次加入ZM树脂,钛酸酯偶联剂,钛白粉、ZM固化剂,待包覆完全,珊瑚砂分散开后出料,制备得到包膜珊瑚砂。
结果与讨论:通过上述实验,采用显微镜图片比较了珊瑚砂样品及覆膜珊瑚砂样品的外观如图3所示。珊瑚砂经过表面包覆以后,珊瑚砂颗粒的变得圆润光滑,进一步的比较珊瑚砂与覆膜珊瑚砂扫描电镜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从图上可以看出,经过覆膜以后,珊瑚砂表面的多孔结构,被包覆膜层覆盖,覆膜珊瑚砂整个颗粒表面变得更加光滑。
比较珊瑚砂与覆膜珊瑚砂单颗粒强度,结果如图5所。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覆膜后,珊瑚砂高强度分布区高于未覆膜珊瑚砂,计算单颗粒强度覆膜后平均值,覆膜珊瑚砂为6.72kN,未覆膜珊瑚砂为5.38kN ,说明经过覆膜后能够提高珊瑚砂砂单颗粒强度。
进一步比较珊瑚砂与覆膜珊瑚砂的在28MPa下破碎率,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覆膜后珊瑚砂的破碎率明显的低于未覆膜珊瑚砂,这是因为珊瑚砂表面包覆一层树脂后,树脂覆膜层在界面形成软性结构,界面相的法向变形可用来表示线弹簧模型的法相位移间断量[7],因此当覆膜砂在被压缩的情况下,可类似于弹簧的收缩,相比刚性的沙子,覆膜砂具有更好的强度。
珊瑚砂砌块成型技术研究
以覆膜珊瑚砂为材料,自主开XZM为复合胶黏剂,在添加量为覆膜珊瑚砂4.5%制备的透水砖性能7d抗压强度22.5MPa,体积密度1.7g/cm3,透水速率2.5mL/cm2·min,样品图片如图6所示,能够满足非机动车道的透水铺装,为在岛礁上建设道路工程利用珊瑚礁砂提供依据。
结论
综上所述,文章得出如下结论:①通过对珊瑚砂物理化学性质研究,确定了其可以制备珊瑚砂透水砖砂实验方案;②通过实验优化出制备珊瑚砂透水砖,技术工艺;③通过珊瑚砂固结成型技术及透水砖,为在岛礁上建设道路工程利用珊瑚礁砂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陈兆林,陈天月,曲勋明.珊瑚礁砂混凝土的应用可行性研究[J].海洋工程,1991,9(3):67-80.
[2]杨国志.珊瑚砂的农业利用[J].日本土壤肥料学1986,57(2): 193-197.
[3]孙宗勋.南沙群岛珊瑚砂工程性质研究[J].热带海洋,2000, 19(2):1-8.
[4]程忠庆,阳平,姜海波.珊瑚砂中浅基础抗风可靠性动态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4,32(7):113-115.
[5]彭自强,彭胜,李达,等.无机聚合物珊瑚礁砂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6,38(11):93-104.
[6]张家明,张凌,刘慧,等.钙质砂剪切特性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6,27(1):3010-3015.
[7]段惠玲,王建祥,黄筑平,等,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界面模型与界面相模型的关[J].复合材料学报,2004,21(3):102-109.
作者简介:秦升益(1961-),男,安徽岳西人,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砂产业研究。
王宏斌(1985-),男,陕西商洛人,中级硕士,研究方向:胶黏剂。
关键词:珊瑚礁砂;添加剂;挤压;免烧固结成型技术;珊瑚礁砂砌块
边远岛礁地处热带地区,为珊瑚礁砂岛屿,缺淡水,远离陆地[1],在岛礁上建设各类工程设施,首要问题是缺乏碎石、河沙等建筑材料,施工用淡水也非常匮乏;如果这些材料从陆地运往,不仅延长的施工期,而且运输费用高昂,还可能受到风浪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因此开展珊瑚礁砂就地利用,珊瑚砂砌块免烧结固接成型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珊瑚砂特性研究
珊瑚砂由珊瑚、孔虫等海生生物的遗体形成[2],与陆地砂相比,虽然同是一类流动性颗粒,但其理化性能差异较大。作为砌块的主要骨料,珊瑚砂的成分组成、粒径分布、含泥量、体积密度、视密度、空隙率、圆球度、单颗粒强度等系列性能,对固结强度、耐高温、耐盐雾、耐潮湿均有着重要影响。通过珊瑚砂基础性能的测试,分析珊瑚砂砌块骨料的关键影响因素。
珊瑚砂基础性能测试
珊瑚砂矿物组成主要为文石和高镁方解石,化学成分主要砂碳酸钙[3],其质轻、形状各异,棱角度高,低强度,容易破碎[4]。实验过程中对珊瑚砂进行破碎筛分,筛分出5~15mm的粗颗粒及0.053~0.425mm细颗粒,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珊瑚砂,形状不规则,表面有一定的孔隙,孔隙会导致吸水率增大,有研究表明,珊瑚的吸水率高达10%以上[5],吸水高会影响后期制品的性能,对细颗粒珊瑚砂的组分,含泥量、圆球度进性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珊瑚礁砂主要由碳酸钙组成,其含量96.7%以上,珊瑚礁礁砂圆度,球度较差,这是因为,珊瑚砂本身是钙质成分,多孔,质脆,在破碎石,导致很多封闭的内孔隙释放,孔隙比减小,从而发生更大变形[6]。
对珊瑚砂进行扫描电镜分析其表面结构,结果如图2所示,珊瑚砂表面粗糙,孔隙较多。
珊瑚砂骨料覆膜研究
为避免珊瑚砂制品吸水率大和吸濕性强的问题,通过在珊瑚砂表面包覆一层复合胶黏剂,同时在包覆过程中引入反应型偶联剂,使复合胶黏剂反应性的均匀包覆在珊瑚砂表面。
实验材料:实验室自主研制的复合胶黏剂ZM树脂,ZM固化剂,钛酸酯偶联剂,钛白粉、硬脂酸钙。
实验仪器:FR-1236马弗炉、JJ-5水泥胶砂机。
实验方法:将筛分好40/70目的珊瑚砂2Kg在马弗炉中加热到140℃,然后快速倒入水泥胶砂机,启动搅拌,带降温到120oC,依次加入ZM树脂,钛酸酯偶联剂,钛白粉、ZM固化剂,待包覆完全,珊瑚砂分散开后出料,制备得到包膜珊瑚砂。
结果与讨论:通过上述实验,采用显微镜图片比较了珊瑚砂样品及覆膜珊瑚砂样品的外观如图3所示。珊瑚砂经过表面包覆以后,珊瑚砂颗粒的变得圆润光滑,进一步的比较珊瑚砂与覆膜珊瑚砂扫描电镜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从图上可以看出,经过覆膜以后,珊瑚砂表面的多孔结构,被包覆膜层覆盖,覆膜珊瑚砂整个颗粒表面变得更加光滑。
比较珊瑚砂与覆膜珊瑚砂单颗粒强度,结果如图5所。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覆膜后,珊瑚砂高强度分布区高于未覆膜珊瑚砂,计算单颗粒强度覆膜后平均值,覆膜珊瑚砂为6.72kN,未覆膜珊瑚砂为5.38kN ,说明经过覆膜后能够提高珊瑚砂砂单颗粒强度。
进一步比较珊瑚砂与覆膜珊瑚砂的在28MPa下破碎率,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覆膜后珊瑚砂的破碎率明显的低于未覆膜珊瑚砂,这是因为珊瑚砂表面包覆一层树脂后,树脂覆膜层在界面形成软性结构,界面相的法向变形可用来表示线弹簧模型的法相位移间断量[7],因此当覆膜砂在被压缩的情况下,可类似于弹簧的收缩,相比刚性的沙子,覆膜砂具有更好的强度。
珊瑚砂砌块成型技术研究
以覆膜珊瑚砂为材料,自主开XZM为复合胶黏剂,在添加量为覆膜珊瑚砂4.5%制备的透水砖性能7d抗压强度22.5MPa,体积密度1.7g/cm3,透水速率2.5mL/cm2·min,样品图片如图6所示,能够满足非机动车道的透水铺装,为在岛礁上建设道路工程利用珊瑚礁砂提供依据。
结论
综上所述,文章得出如下结论:①通过对珊瑚砂物理化学性质研究,确定了其可以制备珊瑚砂透水砖砂实验方案;②通过实验优化出制备珊瑚砂透水砖,技术工艺;③通过珊瑚砂固结成型技术及透水砖,为在岛礁上建设道路工程利用珊瑚礁砂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陈兆林,陈天月,曲勋明.珊瑚礁砂混凝土的应用可行性研究[J].海洋工程,1991,9(3):67-80.
[2]杨国志.珊瑚砂的农业利用[J].日本土壤肥料学1986,57(2): 193-197.
[3]孙宗勋.南沙群岛珊瑚砂工程性质研究[J].热带海洋,2000, 19(2):1-8.
[4]程忠庆,阳平,姜海波.珊瑚砂中浅基础抗风可靠性动态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4,32(7):113-115.
[5]彭自强,彭胜,李达,等.无机聚合物珊瑚礁砂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6,38(11):93-104.
[6]张家明,张凌,刘慧,等.钙质砂剪切特性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6,27(1):3010-3015.
[7]段惠玲,王建祥,黄筑平,等,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界面模型与界面相模型的关[J].复合材料学报,2004,21(3):102-109.
作者简介:秦升益(1961-),男,安徽岳西人,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砂产业研究。
王宏斌(1985-),男,陕西商洛人,中级硕士,研究方向:胶黏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