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四次下决心出兵朝鲜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cping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0年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成功后,朝鲜局势急转直下,出兵朝鲜问题也作为应急方案摆在了中国领导人面前。
  10月2日凌晨2时,毛泽东以中央军委名义给高岗和邓华发电,要高岗立即来京开会,让邓华下令“边防军提前结束准备工作,随时待命出动,按原定计划与新的敌人作战”。同一天,毛泽东拟就了给斯大林的电报稿,电报稿中说中国已决定“用志愿军名义派一部分军队至朝鲜境内和美国及其走狗李承晚的军队作战,援助朝鲜同志”。这是毛泽东第一次明确表示派兵入朝作战的意思,但是,这封连夜起草的电报却并没有发出,原因是在当天下午,即10月2日下午举行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几乎所有领导人都对现在出兵朝鲜持怀疑和反对的态度。
  由于气候原因,彭德怀于10月4日下午才飞抵北京。下午政治局会议继续对是否出兵援朝问题进行讨论时,仍有两种意见。这时,彭德怀发言坚决支持毛泽东的主张。彭德怀的发言的确起了重要作用。会议同意了毛泽东的主张,决定出兵援朝。所以会议结束后,毛泽东才十分肯定地对彭德怀说:“给你十天准备时间,出兵时间初步预定10月15日。”
  10月8日,毛泽东发布了关于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任命彭德怀为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率第十三兵团及所属4个军和边防炮兵司令部及所属3个炮兵师,待命出动。后勤供应事宜,统由高岗调度。同日,毛泽东发电将这一决定通知金日成。这是毛泽东第二次作出派兵入朝的决定。
  中国决定出兵朝鲜的确是有很大困难的,其中军事方面的问题主要在于中国军队装备落后,而且没有进行现代化战争必备的空军。为了取得出战必胜的把握,也鉴于斯大林电报中说过“联手作战”,中国决定派周恩来赴苏,与斯大林洽谈苏联出动空军支援和提供武器装备的问题。
  然而,就是在出动空军的问题上,斯大林瞻前顾后,出尔反尔,以至中国在下决心出兵朝鲜的问题上再次出现波折。
  10月13日中午,彭德怀和高岗抵达北京。下午,毛泽东在颐年堂召开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对出兵和不出兵的利害关系再次展开讨论。彭德怀听说苏联不给予空军支援后十分生气,并表示要辞去志愿军司令。毛泽东再次掌握了会场,他说服彭德怀和其他与会者,虽然苏联空军在战争开始阶段不能进入朝鲜,但斯大林已答应对中国领土实行空中保护,并向中国提供大量军事装备。会议最后决定,即使暂时没有苏联空军的支援,在美军大举北进的情况下,不论有多大困难,也必须立即出兵援朝。随后,毛泽东与彭德怀、高岗详细研究了志愿軍入朝后的作战方案。
  由于没有空军掩护,毛泽东决定初期只与南朝鲜部队作战。第二天毛泽东又致电周恩来,通报了具体的作战部署和方案,并说明志愿军出动的日期是10月19日。这是毛泽东第三次下决心出兵朝鲜。
  10月15日,平壤告急,金日成派朴宪永到沈阳会见彭德怀,要求中国尽快出兵。彭德怀告诉他,中国已作出最后决定,预定10月18日或19日部队分批渡江。
  然而,就在中国军队箭已上弦,不得不发之时,莫斯科方面的情况又有变化。斯大林得知中国的决定后,于10月14日给什特科夫发出急电说:“经过一段犹豫不决,中国人已最后作出向朝鲜派出他们的军队的决定。我很满意这个有利于北朝鲜的决定。在这个问题上,您不必考虑以前我们的高级官员与中国领导人会谈时作出的建议。”这个“建议”显然是指在此之前苏联与中国达成的一旦中国军队介入战争,苏联就将提供空中支援的协议。斯大林既已达到目的,自然要把苏联所承担的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然而,中国方面对此还寄予着很大希望。
  毛泽东虽然再次决定出兵,但是对于苏联援助中国军事装备是否能采用租借办法和两个半月内苏联空军是否能够出动心里没底,但这两件事又至关重要。如果要用现钱购买苏联的武器,则因中国一时难以支付而会延误交货日期;如果苏联空军两个半月内不能出动,则会影响志愿军的整个战略部署。
  10月14日,苏联政府承诺对援助中国的军事装备将采取信用贷款的方式,以及将出动16个团的喷气式飞机掩护中国志愿军入朝作战。周恩来又致电在疗养地的斯大林,进一步提出苏联除战斗机外,可否出动轰炸机配合中国军队作战;除出动空军入朝作战外可否加派空军驻扎在中国近海各大城市;以及除提供武器装备外,可否在汽车、重要工兵器材方面也给予信用贷款订货的条件;等等。这时,斯大林却改变了主意,他给莫斯科的莫洛托夫打电话说,苏联空军只能到鸭绿江边,不能配合志愿军入朝作战。周恩来无可奈何,只得于16日离开莫斯科回国。
  苏联决定不派空军入朝作战,也就意味着中国军队在朝鲜战场根本无法得到有力的空中支援。这不能不使中国重新考虑出兵问题。于是,毛泽东在17日下午3时再次急电彭德怀和高岗改变计划。原定先头部队17日出动,现改为“准备于”19日出动,并且说明18日“当再有正式命令”,电报还要彭、高二人再乘飞机回京商谈。
  18日,毛泽东再次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会议,研究出兵朝鲜问题。会上,刚回北京的周恩来介绍了几天来同斯大林、莫洛托夫等人会谈的情况,彭德怀介绍了志愿军出国前的准备情况。毛泽东最终决断说:“现在敌人已围攻平壤,再过几天敌人就进到鸭绿江了。我们不论有天大的困难,志愿军渡江援朝不能再变,时间也不能再推迟,仍按原计划渡江。” 会后,毛泽东于晚9时给邓华等志愿军领导去电,命令部队按预定计划,自10月19日晚从安东(丹东)和辑安(集安)两地渡过鸭绿江,入朝作战。这是毛泽东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下定决心出兵朝鲜。
  (摘自《读书文摘》)
其他文献
英国剧作家萧伯纳曾经说过:“一个理智的人,选择改变自己适应环境;一个不那么理智的人,要靠改变环境来适应自己。历史是由后一种人创造的。”  但要改变环境,谈何容易。  2012年王澍获得了建筑界最高奖普利兹克奖。在这个全国宛若一个嘈杂的大工地的城镇化时代,当人们兴高采烈地把一座座古镇拆成“褪了毛的鸡”,当无数城市用“小曼哈顿”之类的概念定义新区的时候,他提出想以上百万块旧瓦片和40多种尺寸的砖头建造
陈老总气壮山河  1965年9月29日,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在北京政协礼 堂举行了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当时领导培养青年人,让我去看一看这种场合大翻译是怎么翻的。  这个时候,陈毅在北京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异乎寻常。 原因有三。一是苏联人在边界大量屯兵,中苏关系紧张;二是 1962年,我们跟印度人真枪实弹地打了一仗;三是三年自然灾害 时期,蒋介石号称要反攻大陆。  当时我在现场,见到陈老总激动起来
近年来,随着反“四风”深入开展,“文山会海”得到遏制。不过,记者调查发现,“文山会海”在部分地方有反弹迹象。专家指出,目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级政府部门如不敢碰硬,反而沉醉于“文山会海”式的“虚落实”,将影响改革进程,损害政府公信力,失信于民。有基层干部建议,党政机关要对文件会议总量控制。文件会议不應仅提出原则性要求,还要提出具体目标、完成时限、负责部门和考核办法;严查以形式主义落实工作的行为,避免
在中国企业家里,最懂“用人之道”和“管人之方”的,非任正非莫属,他对管理的认知极其深刻,甚至早已超越了企业的范畴,值得我们认真品味。  要知道,华为的员工都是有文化的聪明人,如何把这一群聪明能干的人拧成一股绳,形成一个完善的协作机制,围绕既定目标,相互信任和协作,而不是相互猜忌和拉扯,这是一件极富挑战的事。任正非卓越的领导能力在这件事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任正非的管理方法包括这四句话,可谓一语
澳门即将迎来回归祖国20周年。与解决香港问题一样,解决澳门问题从一开始就是在邓小平亲自领导下进行的。不过,针对澳门回归祖国面对的问题与挑战,邓小平特别注意把握解决的时机。“拖一下”的玄机  澳门历来是中国领土,但自1553年起,被葡萄牙非法占据达446年。1974年葡萄牙发生革命,之后宣布实施非殖民地政策,承认澳门是中国领土而不是葡萄牙殖民地。  1979年2月8日,中国和葡萄牙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打断了很多人的正常生活,即便贵为国王也不例外。4月21日本来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94岁生日,按照传统,英国要举行各种仪式庆祝一下,但由于疫情严重,女王决定取消这些“劳什子”,低调地把生日过了。这是女王在位68年来第一次把生日过得这么冷清。  不过,虽然女王这次的生日简办了,但并不意味着没有补偿的机会。据英国媒体报道,按照惯例,英国君主一年有两次生日,一次是实际生日,对于
唐宪宗元和四年,是公元809年。唐宪宗即位以来,“以法制临下”,希望改变此前政治低迷状况。这一年的七月,杨凭案件爆发,史书评价说“当时翕然,谓纪纲复振”。  杨凭官为京兆尹,是首都的最高长官。此前,他担任地方长官,是江西观察使。杨凭在地方上胡作非为,如今成了京兆尹,也显得气势不凡。长安永宁里有他的住宅,而他不仅建造了富丽堂皇的高级房舍,还广蓄“妓妾”,一个永宁里,出出进进都是他的美人。这虽然不犯法
01  乾隆的爷爷康熙,自称历代皇帝中最懂科学。但对于真正意义上的科技书籍,他不仅不鼓励翻译传播,而且设法禁止,尤其是禁止流向民间。  早在康熙二十年(1681),南怀仁就做出了蒸汽驱动的玩具。康熙始终将其锁入宫中,作为自己的玩物。与康熙大帝同一时期的俄国,出了个彼得大帝。彼得对科技也很着迷。他刻意隐瞒帝王身份,像个普通人一样去西欧游学。  最重要的是,他将个人对科技的痴迷,化作了国家的决策和行动
木心在《寄回哥本哈根》一诗中写道:“人穿了蘑菇色风衣走在路上/比蘑菇多两只脚……蘑菇有鲜味/人没有鲜味/人吃蘑菇,蘑菇不吃人/我也不吃没有鲜味的人。”人除了有生理性体味,还有缘自内心或灵魂的精神气味。性情、品位、格调、才情上佳者,自能散发出人生鲜味。  精神不“变质”者,方能有人之“鲜味”。食物鮮美,前提是食材之保鲜。人生倘忘了初心,或性格扭曲、心理阴暗、品性败坏,不啻变质的食品,何“鲜”之有? 
《五杂俎》卷九记:谢作家采访到皇宫里一则新闻,关于贡品的。这种贡品,很不一般,它是皇帝的手纸。皇帝如厕,所用的手纸是一种丝绸。它是四川中部进贡的,由野蚕所吐丝结成茧,再织成帛,大小正好像纸一样,皇帝用完就丢掉。有一個时期,皇帝住孝庙,有一宫人,将皇帝揩完屁股的丝绸,漂洗干净,并将它缝纫起来,做窗帘门帘用。一天,皇帝见到了别致的装饰,就问了情况,宫人如实以对。皇帝说:啊呀,这太可惜了,那我以后揩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