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2016年华北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创新项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下《中国娃娃》中女性成长主题研究”(2016S4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邝丽莎的新作《中国娃娃》描写了三位女性的情感历程,讲述了她们曲折的成长故事。本文运用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追溯海伦从婴幼儿期、青春期直至成人的成长历程,分析她在成长过程中遭遇困惑的原因,以及如何克服成长危机,形成独立人格。
关键词:成长危机;埃里克森;独立人格;海伦
作者简介:李琳(1990-),女,湖北黄冈人,华北理工大学14级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张淑梅(1972-),女,河北唐山人,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美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02
一、引言
邝丽莎作为新一代华裔女作家,区别于汤婷婷、谭恩美等作家,她的作品不仅仅展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而且增加了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及心理发展,不只是为了文化差异而讲故事,更赋予了作品新一层含义。她的最新作品《中国娃娃》自2014年6月出版以来,连续几周占据美国畅销书榜的榜首,深受读者的喜爱。小说《中国娃娃》讲述来自不同生活背景的三个女孩,基于对跳舞的热爱齐聚唐人街,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着。由于受中西文化的双重压力,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各种各样的成长烦恼使她们不得不同家庭和社会抗衡。最终她们在友情的鼓励下,克服不利因素,建立健全人格,实现自身的蜕变。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把人的成长过程划分成八大阶段:(1)婴儿期:一般为0—18个月 此期的发展危机是信任对不信任危机。(2)幼儿期:指18个月—3岁发展阶段此期发展的危机是自主对羞愧或疑虑危机。(3)学龄前期:指3—6岁发展阶段此期发展的危机是主动对内疚危机。(4)学龄期:指6—12岁发展阶段此期发展的危机是勤奋对自卑危机。(5)青春期:指12—18岁发展阶段此阶段发展的危机是自我认同对角色混乱危机。(6)青年期:18-35岁,此期发展的危机是亲密对孤独。(7)中年期:35-65岁,此期发展的危机是创造对停滞。(8)老年期:65岁以上,此期发展的危机是完善对失望。每个阶段都是两极对立的斗争过程,面临不同的生存危机。“成功地解决每一阶段的危机,人格会顺利发展;否则危机将持续存在,相继累加,则可能出现人格缺陷或行为异常。同时,任何一期的发展顺利与否,均与前一发展时期密切相关。如果前一期发展顺利,将为后一期的人格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反之,如果前一期发展不顺利,将会影响下一期的人格发展。”[1]
本文运用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追溯海伦从婴幼儿期、青春期直至成人的成长历程 ,解读海伦在家庭和社会双重压力之下,遭遇成长危机的根源,以及在危机面前她的表现和度过危机途径,最终构建独立人格。
二、海伦——顺从到反叛的华丽转身
1. 婴幼儿期:从信任缺失到友情危机
埃里克森认为,在婴幼儿期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孩子的基本信任感,为顺利过渡到下一阶段奠定基础。“基本信任是一种对自身和世界的肯定态度”。[2]当婴儿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并时刻享受父母关爱,就会形成基本信任感;反之,就会对以后的外界和他人充满怀疑,扰乱正常的成长规律。在这一阶段,母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母亲的爱抚与关心是必不可少的,此外,这种信任感的建立更取决于母亲这一社会群体的身份地位。
二十世纪初,海伦从小生活在这种男尊女卑的环境中,海伦根本体会不到父母的关爱。“我们不允许开车,不能露手臂,不能露大腿,并且应该学会洗衣做饭,缝补刺绣。”[6]在这种充斥传统封建思想的氛围中,海伦没有要好的儿时玩伴,而父亲所谓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让她无法与外界世界建立联系。 “我怎么能生活在一个三代同堂的大家族中,却感到如此孤独呢?”[6]生活在封闭而孤独的童年世界里,海伦无法与他人产生情感共鸣,建立互相信任的亲密关系,因此无法培养海伦的基本信任感。
“幼儿心中的信任感反映了父母对自己、对自己所处的社会群体的信赖”, “幼儿的自主性体现了父母作为独立个体所具有的尊严”。[3]对于海伦而言,“我想要逃离厨房,在那里嫂子们忽视我的存在,母亲似乎想努力争取说些什么来改变我在家族里的地位。”[6]然而,在这样的大家族中,“女性是家族树上没有价值的分枝。”[6]这一切使得海伦失去自主性,并且形成了以父亲为尊,以男性为重的思想。这种信任感的缺失为海伦在后来的叛逆和追求独立自我奠定了基础,并为以后的人际交往制造了障碍。
2. 青少年期:传统观念下的角色混乱
在青少年期,主要体验的是同一性与角色混乱之间的冲突,主要的任务是建立自我认同感。“自我认同是人格上自我一致的感觉,青少年需要从周围世界中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选择人生的目标”。[4]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是成长阶段中最为关键的时期,这一阶段要求青少年对自我身份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能够独立地对很多事情做出决定。家庭中传统观念的制约,使得青少年经验不足而缺乏准确的价值判断标准,对职业,伴侣等没有选择的自主权,因此对自我身份没有清晰的认识,而造成角色混乱。
“自我同一性”包括一种连带感和归属感, 即个体“接受自己所属社会或集团的价值观念,可以容忍社会上的一些不足。他了解社会的期望, 并按照一定的社会角色规范去行事, 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5] 旧中国传统的婚姻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让女性在婚姻选择上没有自主权,这一束缚同样出现在海伦身上。在海伦十六岁时,父亲安排她与另一个家族中素未谋面的男子结婚,海伦自己的意愿变得微不足道,父亲的选择就是她的选择。这种顺从逐渐让海伦丧失了选择的能力,对自我没有清晰的认识,甚至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 经历了传统的婚礼,海伦像商品一样从一个家族交换到另一个家族。父亲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如泼出去的水”,从此就是别人家的人,迅速与之前的生活撇的一干二净,让海伦觉得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父女亲情之爱,使得海伦对他人的不信任感进一步加深,并对自己存在的价值产生质疑。个人的价值观念与传统的社会观念背道而驰,海伦在这一阶段无法获得自我认同感。然而,阳光而又率真的莱凯激起了海伦长久压制于内心的爱的能力,爱让海伦重拾对生活的希望。与丈夫的情感共鸣逐渐培养了海伦对他人的基本信任感,让她孤寂的内心有了爱的慰藉。“莱凯总是带我出去,尽管女人外出不符合传统。我们像一双筷子一样和睦相处。”[6]在这种爱与陪伴之下,海伦逐渐对自己的角色有了清晰的认识,作为莱凯的爱人,她的生活是有价值的。然而残酷的战争击碎了海伦短暂的幸福,死神带走莱凯让她陷入无限的痛苦之中。精神依靠彻底崩溃,海伦又回到了“死水”一般的生活,她又陷入了“我是谁?”的泥潭中。但这次甜蜜的尝试对海伦产生了新的变化,短暂地获得自我认同感让海伦不屈于服从父亲的安排,并给予她重新追求自由新生活的勇气。
3. 青年期:在现实中完美蜕变
步入青年期之后,面临的危机是亲密对孤独,只有与他人建立和谐而又亲密的关系,才能获得亲密感而摆脱孤独。埃里克森认为“真正的亲密感是指两个人都愿意共同分享和相互调节他们生活中一切重要的方面”。[1]并且只有解决了上一阶段的自我认同和角色混乱的冲突矛盾之后,对自己有明确的认识,在共享中建立亲密关系,用爱来淡化成年的孤独感。在这一阶段中,朋友和同龄的异性对人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需要选择固定的职业目标,选择社交范围,选择伴侣和朋友,建立相互信任、相互理解以及分享内心感受的友谊或爱情关系。”[1]
经历了爱人的离去,海伦的生活一片黑暗。在孤立无援的环境中,她遇到了同样孤寂的格丽斯,她的命运从此改变。在唐人街与格丽斯、露比的偶遇,海伦了解到她们为追求梦想而离家在外,她们的勇敢激发了海伦被压抑已久渴望自由的心。内心的蠢蠢欲动让海伦鼓起勇气逃离过去的束缚,去追求自己想要的自由。在格丽斯和露比的帮助下,海伦辞去了父亲安排的工作,开启了自己跳舞的生涯。面对父亲的质问,海伦勇敢地说:“我要开始我的新生活。”[6]三个人共同诉说着自己悲惨的过去,分享着工作中的 喜怒哀乐,亲密的友谊让三颗孤独的心有了爱的慰藉。在海伦对生活充满绝望时,善良的埃迪拯救了她,一个完整的婚姻让海伦走出了孤独之境。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随着那声巨响,原本安静的内心也变得飘无定所。海伦的伤疤再次被揭起,而露比日本人的身份也让海伦起了猜忌和愤恨之心。露比一直伪装成中国人的身份生活在她们之间,战争的到来让她们忌惮露比的身份,海伦却对格丽斯说:“没有人愿意陷入危险之中,但无论你包庇日本人或告发她都应该格外小心。最好扔了这些信,对此置身事外。”[6]从小缺乏信任感的海伦害怕自己受到牵连而置之不理,并劝说格丽斯也不必在乎。人性的自私破坏了美好的友情,而残酷的战争迫使亲人离家去战场,目睹他们的离开,不舍之情使得海伦又陷入孤独之中。战争结束之后,三个人之间的各种猜忌、怀疑也随着战火硝烟烟消云散。之前的幸福时光让她们重归于好,海伦从此在追求梦想的路上不再孤独。
三、总结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着重强调家庭和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 而人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和社会,小说中的海伦面对中国和美国双重文化的冲击,并经历战争的摧残,她的成长过程不免会遭遇各种危机。生活于中国式的家庭,而又屈身与美国式的社会中;旧的思想观念遏制她的一切,而新的美式价值观又激发她的反抗。虽说海伦在成长的过程中也遭遇危机,但最终她找到了真正的自己,她的华丽蜕变对他人具有重要的启示。
参考文献:
[1]http://222.240.219.68:8080/files/files_upload/content/material_29/content/004002/file.htm.
[2]鲁本·弗恩.精神分析学的过去和现在(傅锵编译)[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8 年.
[3]Erikson, Erik H. Identity :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W. W. Norton
摘 要:邝丽莎的新作《中国娃娃》描写了三位女性的情感历程,讲述了她们曲折的成长故事。本文运用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追溯海伦从婴幼儿期、青春期直至成人的成长历程,分析她在成长过程中遭遇困惑的原因,以及如何克服成长危机,形成独立人格。
关键词:成长危机;埃里克森;独立人格;海伦
作者简介:李琳(1990-),女,湖北黄冈人,华北理工大学14级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张淑梅(1972-),女,河北唐山人,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美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02
一、引言
邝丽莎作为新一代华裔女作家,区别于汤婷婷、谭恩美等作家,她的作品不仅仅展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而且增加了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及心理发展,不只是为了文化差异而讲故事,更赋予了作品新一层含义。她的最新作品《中国娃娃》自2014年6月出版以来,连续几周占据美国畅销书榜的榜首,深受读者的喜爱。小说《中国娃娃》讲述来自不同生活背景的三个女孩,基于对跳舞的热爱齐聚唐人街,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着。由于受中西文化的双重压力,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各种各样的成长烦恼使她们不得不同家庭和社会抗衡。最终她们在友情的鼓励下,克服不利因素,建立健全人格,实现自身的蜕变。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把人的成长过程划分成八大阶段:(1)婴儿期:一般为0—18个月 此期的发展危机是信任对不信任危机。(2)幼儿期:指18个月—3岁发展阶段此期发展的危机是自主对羞愧或疑虑危机。(3)学龄前期:指3—6岁发展阶段此期发展的危机是主动对内疚危机。(4)学龄期:指6—12岁发展阶段此期发展的危机是勤奋对自卑危机。(5)青春期:指12—18岁发展阶段此阶段发展的危机是自我认同对角色混乱危机。(6)青年期:18-35岁,此期发展的危机是亲密对孤独。(7)中年期:35-65岁,此期发展的危机是创造对停滞。(8)老年期:65岁以上,此期发展的危机是完善对失望。每个阶段都是两极对立的斗争过程,面临不同的生存危机。“成功地解决每一阶段的危机,人格会顺利发展;否则危机将持续存在,相继累加,则可能出现人格缺陷或行为异常。同时,任何一期的发展顺利与否,均与前一发展时期密切相关。如果前一期发展顺利,将为后一期的人格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反之,如果前一期发展不顺利,将会影响下一期的人格发展。”[1]
本文运用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追溯海伦从婴幼儿期、青春期直至成人的成长历程 ,解读海伦在家庭和社会双重压力之下,遭遇成长危机的根源,以及在危机面前她的表现和度过危机途径,最终构建独立人格。
二、海伦——顺从到反叛的华丽转身
1. 婴幼儿期:从信任缺失到友情危机
埃里克森认为,在婴幼儿期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孩子的基本信任感,为顺利过渡到下一阶段奠定基础。“基本信任是一种对自身和世界的肯定态度”。[2]当婴儿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并时刻享受父母关爱,就会形成基本信任感;反之,就会对以后的外界和他人充满怀疑,扰乱正常的成长规律。在这一阶段,母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母亲的爱抚与关心是必不可少的,此外,这种信任感的建立更取决于母亲这一社会群体的身份地位。
二十世纪初,海伦从小生活在这种男尊女卑的环境中,海伦根本体会不到父母的关爱。“我们不允许开车,不能露手臂,不能露大腿,并且应该学会洗衣做饭,缝补刺绣。”[6]在这种充斥传统封建思想的氛围中,海伦没有要好的儿时玩伴,而父亲所谓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让她无法与外界世界建立联系。 “我怎么能生活在一个三代同堂的大家族中,却感到如此孤独呢?”[6]生活在封闭而孤独的童年世界里,海伦无法与他人产生情感共鸣,建立互相信任的亲密关系,因此无法培养海伦的基本信任感。
“幼儿心中的信任感反映了父母对自己、对自己所处的社会群体的信赖”, “幼儿的自主性体现了父母作为独立个体所具有的尊严”。[3]对于海伦而言,“我想要逃离厨房,在那里嫂子们忽视我的存在,母亲似乎想努力争取说些什么来改变我在家族里的地位。”[6]然而,在这样的大家族中,“女性是家族树上没有价值的分枝。”[6]这一切使得海伦失去自主性,并且形成了以父亲为尊,以男性为重的思想。这种信任感的缺失为海伦在后来的叛逆和追求独立自我奠定了基础,并为以后的人际交往制造了障碍。
2. 青少年期:传统观念下的角色混乱
在青少年期,主要体验的是同一性与角色混乱之间的冲突,主要的任务是建立自我认同感。“自我认同是人格上自我一致的感觉,青少年需要从周围世界中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选择人生的目标”。[4]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是成长阶段中最为关键的时期,这一阶段要求青少年对自我身份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能够独立地对很多事情做出决定。家庭中传统观念的制约,使得青少年经验不足而缺乏准确的价值判断标准,对职业,伴侣等没有选择的自主权,因此对自我身份没有清晰的认识,而造成角色混乱。
“自我同一性”包括一种连带感和归属感, 即个体“接受自己所属社会或集团的价值观念,可以容忍社会上的一些不足。他了解社会的期望, 并按照一定的社会角色规范去行事, 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5] 旧中国传统的婚姻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让女性在婚姻选择上没有自主权,这一束缚同样出现在海伦身上。在海伦十六岁时,父亲安排她与另一个家族中素未谋面的男子结婚,海伦自己的意愿变得微不足道,父亲的选择就是她的选择。这种顺从逐渐让海伦丧失了选择的能力,对自我没有清晰的认识,甚至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 经历了传统的婚礼,海伦像商品一样从一个家族交换到另一个家族。父亲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如泼出去的水”,从此就是别人家的人,迅速与之前的生活撇的一干二净,让海伦觉得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父女亲情之爱,使得海伦对他人的不信任感进一步加深,并对自己存在的价值产生质疑。个人的价值观念与传统的社会观念背道而驰,海伦在这一阶段无法获得自我认同感。然而,阳光而又率真的莱凯激起了海伦长久压制于内心的爱的能力,爱让海伦重拾对生活的希望。与丈夫的情感共鸣逐渐培养了海伦对他人的基本信任感,让她孤寂的内心有了爱的慰藉。“莱凯总是带我出去,尽管女人外出不符合传统。我们像一双筷子一样和睦相处。”[6]在这种爱与陪伴之下,海伦逐渐对自己的角色有了清晰的认识,作为莱凯的爱人,她的生活是有价值的。然而残酷的战争击碎了海伦短暂的幸福,死神带走莱凯让她陷入无限的痛苦之中。精神依靠彻底崩溃,海伦又回到了“死水”一般的生活,她又陷入了“我是谁?”的泥潭中。但这次甜蜜的尝试对海伦产生了新的变化,短暂地获得自我认同感让海伦不屈于服从父亲的安排,并给予她重新追求自由新生活的勇气。
3. 青年期:在现实中完美蜕变
步入青年期之后,面临的危机是亲密对孤独,只有与他人建立和谐而又亲密的关系,才能获得亲密感而摆脱孤独。埃里克森认为“真正的亲密感是指两个人都愿意共同分享和相互调节他们生活中一切重要的方面”。[1]并且只有解决了上一阶段的自我认同和角色混乱的冲突矛盾之后,对自己有明确的认识,在共享中建立亲密关系,用爱来淡化成年的孤独感。在这一阶段中,朋友和同龄的异性对人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需要选择固定的职业目标,选择社交范围,选择伴侣和朋友,建立相互信任、相互理解以及分享内心感受的友谊或爱情关系。”[1]
经历了爱人的离去,海伦的生活一片黑暗。在孤立无援的环境中,她遇到了同样孤寂的格丽斯,她的命运从此改变。在唐人街与格丽斯、露比的偶遇,海伦了解到她们为追求梦想而离家在外,她们的勇敢激发了海伦被压抑已久渴望自由的心。内心的蠢蠢欲动让海伦鼓起勇气逃离过去的束缚,去追求自己想要的自由。在格丽斯和露比的帮助下,海伦辞去了父亲安排的工作,开启了自己跳舞的生涯。面对父亲的质问,海伦勇敢地说:“我要开始我的新生活。”[6]三个人共同诉说着自己悲惨的过去,分享着工作中的 喜怒哀乐,亲密的友谊让三颗孤独的心有了爱的慰藉。在海伦对生活充满绝望时,善良的埃迪拯救了她,一个完整的婚姻让海伦走出了孤独之境。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随着那声巨响,原本安静的内心也变得飘无定所。海伦的伤疤再次被揭起,而露比日本人的身份也让海伦起了猜忌和愤恨之心。露比一直伪装成中国人的身份生活在她们之间,战争的到来让她们忌惮露比的身份,海伦却对格丽斯说:“没有人愿意陷入危险之中,但无论你包庇日本人或告发她都应该格外小心。最好扔了这些信,对此置身事外。”[6]从小缺乏信任感的海伦害怕自己受到牵连而置之不理,并劝说格丽斯也不必在乎。人性的自私破坏了美好的友情,而残酷的战争迫使亲人离家去战场,目睹他们的离开,不舍之情使得海伦又陷入孤独之中。战争结束之后,三个人之间的各种猜忌、怀疑也随着战火硝烟烟消云散。之前的幸福时光让她们重归于好,海伦从此在追求梦想的路上不再孤独。
三、总结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着重强调家庭和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 而人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和社会,小说中的海伦面对中国和美国双重文化的冲击,并经历战争的摧残,她的成长过程不免会遭遇各种危机。生活于中国式的家庭,而又屈身与美国式的社会中;旧的思想观念遏制她的一切,而新的美式价值观又激发她的反抗。虽说海伦在成长的过程中也遭遇危机,但最终她找到了真正的自己,她的华丽蜕变对他人具有重要的启示。
参考文献:
[1]http://222.240.219.68:8080/files/files_upload/content/material_29/content/004002/file.htm.
[2]鲁本·弗恩.精神分析学的过去和现在(傅锵编译)[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8 年.
[3]Erikson, Erik H. Identity :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W. W. Nor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