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州词看苏轼儒释道思想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A1986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1036-1101),北宋眉山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共为“唐宋八大家”;而苏轼尤以在诗、词、文、书、画等多方面精深的造诣而称名,在宋代文学史以及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是举足轻重的大家。而就词学而言,苏轼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对词的改革创新,从而开创了豪放一派。而在苏轼所有的豪放词中,黄州词又更是一大亮点,占有重要地位。
  苏轼一生遭遇坎坷,几经宦海浮沉,其中第一大转折点便是由“乌台诗案”导致的贬官黄州。黄州五年,苏轼从人生阅历、思想性格等多方面都发生了转变,黄州词对此有清晰而深刻地反映。
  一、黄州词概述:苏轼黄州谪居始末
  苏轼从小在儒思浓厚的家庭中接受教养长大,少年时即“奋厉有当世志”。怀揣着儒家经世治国之志,荣登科榜的苏轼为实现“致君尧舜上”的梦想,入朝为官。至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推行新法,苏轼因激烈反对新法的主要内容而出知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至元丰二年八月,苏轼因被控讥讽朝政与新法而被逮捕入狱,牵连官员众多。此即为“乌台诗案”。经过四个月的审判,十二月出狱,贬于黄州任团练副使、本州居住,不得签署公事。
  从元丰三年二月到元丰七年六月,苏轼在黄州共度过了五年的谪居生活。元丰七年四月,皇帝诏令苏轼从黄州移至汝州任团练副使、本州居住,不得签署公事。
  黄州五年谪居生活期间,苏轼受到当地官员比较友好的待遇,当地居民也很尊重这位大文学家,因此生活上相对来讲是较为自由的;此间,苏轼还结识了一些僧道朋友,佛道思想此时对于苏轼影响甚大,苏轼由最初的抑郁难平逐渐转向了平静豁达,由此也写出了许多令人称道的诗、词、文,小品,而尤以词作见称。正如孔凡礼,刘尚荣两位先生所说,苏轼词“贬至黄州时,则光彩四射”。这其中当然有诸多原因,但与苏轼黄州前后的遭遇及其所导致的苏轼思想的变化密切相关。
  具体来讲,黄州五年是苏轼从儒志的巨大受挫,到借用佛道思想以求解脱的心路历程。其中,儒释道三种思想在苏轼身上是既矛盾而又交融并存的,而苏词对此做了既艺术而又真切的反映。以下八首词是苏轼黄州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横向分析,每首词都能够较为准确地反应谪居的不同阶段苏轼的思想及其矛盾;纵向分析,则能看到各不同阶段其思想的变化及思想矛盾转移的过程。
  二、黄州词选读:苏轼儒释道思想矛盾管窥
  (一)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住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从思想上来看,这首词一方面在规避“儒志”带来的忧烦,另一方面则渐入了“道思”的孤远境界以求精神的慰藉解脱。这是苏轼思想中“儒退”“道进”的显现。此作于初到黄州的两年间,此间苏轼试图以佛道思想解脱儒志不得的痛苦,但抱怨愤懑时时可见,儒思儒志在苏轼思想中仍占据主导地位。
  (二)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处已全然不见前两首词中的愤懑抱怨的情绪,而满溢着超然的、平心静气的豁达,“竹杖芒鞋轻胜马”的情趣一直贯穿到了词的结尾。度过了谪居岁月最初忧闷的两年,词人对所经历过的政治风云已有了彻底的反思,“也无风雨也无晴”是这反思的结果,也是此时苏轼佛道思想成熟的最好展现。至此,佛教思想中的“处变不惊”和道教思想中的“开朗达观”在苏轼思想中融合贯穿,并在多年后再贬儋州时再得运用发展。
  (三)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謫居三年以来,在佛道思想的润泽之下,此时的苏轼对于宦海的浮沉已经释然,他的生活是解脱自由的。“苏东坡这种解脱自由的生活,引起他精神上的变化,这种变化遂表现在他的写作上。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诙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该词中所表现的轻快、愉悦的情感,较之(一)、(二)是温暖、令人愉快的,是苏轼对于佛道思想的更高、更深层次的体悟。
  三、苏轼黄州思想:“杂”与“内儒外佛道”
  儒家思想,简言之在于“入世”;佛道思想,简言之在于“超世”“避世”。纵横分析上列黄州词,对于儒释道思想的所取各不相同,但又在不同阶段呈现一定规律(取向)——黄州期间苏轼思想可谓之“杂”:儒释道思想既同时贯穿此间,又经常互相进行否定。这似乎使得苏轼的思想令人捉摸不定。
  然而在儒家思想与佛道思想并存又对立的这个矛盾体中,儒家思想实质上始终是处于本体地位的。苏轼往往随着生活遭遇的不同,对儒家思想、佛道思想这两件借思想武器,交替着进行使用——这恰恰与儒家关于“穷达”的议论旨趣相通——儒家思想作为苏轼思想的内在部分,始终是其思想的核心。而佛道思想,苏轼往往只是在逆境中加以运用借以求得精神的解脱,并不沉溺于此。
  “苏轼一生都推崇、维护儒家思想”,但他“思想通达,对各派各家学说均能采取兼收博采的宽容态度”。“内儒外佛道”的哲思方式,也并非苏轼独有,它是中国古代文人处理出世入世、居官贬官时的通用法则。苏轼作为其中的杰出代表,立足儒学思想,融汇释、道两家理论,养成了乐观的心态,坚毅的决心,平和的态度,超迈的境界,在屡次贬谪中,“始终保持着高涨的创作热情与旺盛的创作活力,这是文学史上的奇迹与幸事,更是苏轼的人生奇迹,是中国文化的幸事。”
其他文献
研究发现:当学生感到在课后学习过程中没有过多的压力,而且完成的学习任务有意义,对课堂教学有切实的辅助效应的时候,我们说这样的课后学习活动才是合理的、实效的。学生能否创造出高质量的课后学习成果,关键在于作业布置是否合理和实效。本文将从分析英语作业类型和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角度,探讨英语课后作业的省时高效问题。  一、有形英语作业  有形作业即书面作业,通过形成有形的学习成果对课堂学习进行检验及汇报。  
期刊
计算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基本技能之一,也是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基础。《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鼓励算法多样化,培养计算能力。因此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而在日常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学生计算能力不强,计算正确率不高的现象。究其原因,就在于学生对计算缺乏应有的兴趣,对算理和算法理解不清。所以,我们只有对症下药,提高学生的
期刊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说过“一个有情操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感情、樂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的更加轻松,更加迅速。”积极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智力因素和情操因素的协调发展,如果拿学生的“智商”和“情商”来做比喻,学生的“智商”是露出水面的一部分,而“情商”是沉在水下的大部分,那么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挖掘出学生的“情商”,让学生爱上我们的英语课呢?  一、寓教于
期刊
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这是高中《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理念之一。学生既是教育对象,又是学习、认识和发展主体,所有影响教育外部客观的因素,只有通过学生主体活动去实施。因此数学教学应发扬教学民主,积极创设“活”的课堂氛围,要让学生“动”起来,讓学生在“动”中去思维、去体验,在“动”中获真知。 
期刊
一、英语作业布置的现状分析  进入八年级,学生对英语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程度也有了分化,八年级的学生充满活力,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见解。怎样设计英语作业使之成为学生喜欢的实物呢?开学初,请学生做了一张英语学习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传统的英语作业缺乏热情;学生最喜欢唱英文歌;24.14%的学生愿意给英语卡通片配音;一部分同学喜欢自己自己设计英语课的课件;还有一部分同学想写写影评。对于作业形式
期刊
随着我国教育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会更加地广泛和深入,从而逐步过渡到教育数字化和教育现代化。在我校,随着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有着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在这之上,我校的信息中心全体成员和《数字化校园建设、应用与评价》的科研小组成员也加大了对数字化校园应用的研究,极力推动我校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学生学习等多方面工作向数字化迈进,把我校的数字化应用的影响力辐射
期刊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新型人才的要求,也是品德与社会教学所肩负的重任。作为教師我们不仅要传授相应知识,培养学生基本技能,而且还肩负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意识,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呢?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主动阅读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可以引发各种问题,教师为
期刊
一、对新课改与英语阅读教学的理解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英语教学方式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英语教学重点由过去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转向了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语言实际综合运用能力,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途径,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英
期刊
初一思想品德课就其内容而言,它拥有较多的是理论和抽象的概括,再加上我们这里中考是开卷考试,学生不是很重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如何有效的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就会产生一种先声夺人的教学效果,它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有利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短短几分钟课堂的导入,是大有文章可作的。一个好的导入,能充分地调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必须正视学生外语学习基础和发展要求的差异,遵循外语学习的客观规律,英语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既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目标,又要尊重个体差异,使课程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以利于不同学生的英语能力都有相应的提高。在对建立作业新体系的若干建议中要求教师设计探究性作业、开放性作业、体验性作业,并在作业的布置过程中注意要有差异。”  二、英语个性化作业的设计原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