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齐:为艺术而艺术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digy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艺术家的应天齐,总是跟建筑发生丝丝缕缕的关系。
  他的20多年艺术实践有条清晰的脉络:西递村版画;“砸碎黑色”及之后行为艺术;“大剪纸”装置系列;近些年“世纪遗痕”材料绘画——不论是《西递村》系列还是《世纪遗痕》创作,不管是芜湖古城改造方案抑或原住民生活录像,他总是力图提醒人们对空间的思考: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现居何处?我们,回忆、渴望和期待何在?
  “虽然这么多年我做不同事情,但总有一根线索贯穿其中。”他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大幅推动,使得地球上这一方空间变成全球最大拆迁现场和建筑工地,“而建筑在中国特殊政治文化语境中,从来就不仅是建筑,更是权力、利益、文化、思想和空间博弈场所”。
  2011年,应天齐与建筑相关的艺术作品吸引了荷兰全球艺术事务基金会注意:他们惊诧于这个中国艺术家竟然20多年来对建筑与人文之间关系坚持思索。后来这个基金会跟他联系,谈了他们正在筹备的一个新策展项目:一边是各个国家建筑师以群展形式进行建筑专业探讨;另一边则邀请不同地区艺术家以个展形式来与其进行对话。
  这个项目如今演化成今年8月将开幕的2012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共同基础(Common Ground)”主题展。应天齐也成为受邀参加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第一位华人艺术家,他的《世纪遗痕与未来空间》将以个展同时以对比展两种形式,在威尼斯大运河畔建筑本博宫殿(Palazzo Bembo)内展出,其中包含他最新创作大型装置作品《消失的故事》、《砖魂》、《黑室之二》、影像作品《自述》、《废墟之殇》等。
  出展威尼斯之前,我在北京798艺术区亚洲艺术中心见到他,不知怎么,一下竟想到蔡国强曾提到的艺术家的某种手艺人气质。他们的作画现场越来越像工地,艺术家也越来越像干活儿的工人——你得承认,他经常会让人联想到那种捋胳膊挽袖子刚走出车间的工人。应天齐衣着齐整,神色沉稳,坐在白色靠背椅上,在画廊空旷背景中接受采访。但我不仅看到他人很英俊,眼神有洞察力,同样也看到他那一副很出活儿的当代艺术家气质。
  西递村故事
  谈论应天齐的丝丝缕缕,总也绕不开西递村。
  西递村本是皖南黄山脚下一个千年古村,淹没在中国千千万万个普通小村庄之中。1986年的一天,37岁的应天齐偶然步入其中。他立刻感受到:这个保存完整的明清建筑村落与当时日益高涨的现代气息之间的强烈对比性。但他没想到,西递村会由此就成为他的一条船,承载与被承载着。
  在当今中国版画界,以一个选题,沉下来连续做8年,产出38幅经典作品的例子并不多见,“我觉得自己并非在画西递村。我是将个人几十年人生体验,思考感悟完全融化到古村落这个载体中。”
  “我很热爱艺术。但不喜欢重复。”应天齐回答我提问时十分专注,“比如,虽然西递村版画做了8年,但你仔细去看的话,你会发现其中每一个时期,每一幅画都非常不一样。”他觉得,正是在西递村8年创作功课中,他学会了举一反三、不断向前推进的作品创作方法。“我试图去用不同的语言说一件事情,又不会让人烦。”
  《西递村》版画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引发中国画坛巨大反响:它站在当代立场观照传统,创作上的具象与抽象,黑与白、阴与阳等艺术形式相互有机融合。“黑色的屋顶、斑驳的墙壁、古朴的木窗、孱弱的太阳、黑暗或明亮的边缘构成了充满神秘与暗示性的画面。”评论家如是说。
  应天齐说,西递村创作,是从日本画家岗本省吾作品中得到的感悟。他回忆起当年还在中央美院上学的情景。他时常“泡”学校图书馆。有一次,无意中翻到一本《岗本省吾版画集》,从头到尾表现的都是:一顶顶样式不同的帽子。
  这本画集以一种莫名的神秘气息吸引着应天齐。他每次去图书馆都要拿出来“再翻检它,想去解读它” 。他发现,岗本省吾正是用一顶顶依序而列的帽子作心灵与情感载体,展示了一个人整个一生的风貌。“这让我体悟艺术必须对人性有审视,而人性的东西都必须融入生活当中。”
  中国版画家徐冰是应天齐的校友和好友,对他的创作亦有过某种推动。“当年我画西递村如火如荼的时候,徐冰曾跟我说,你这作品太往里走了,内省东西太多。他还提醒我说,艺术家要将个人心里体察放到更大文化背景和时代语境中。”
  “我骨子里是一个当代艺术家,在《西递村》版画里就有所体现。它混合材料水印制作,已不是传统版画作画技法。作品语言在当时也带有很强的观念色彩。”应天齐说。
  《徽州女人》是西递村系列戏剧版本,版画与戏曲故事融为一体。“这个戏剧作品是从二度创作开始的。”该剧导演陈薪伊体会应天齐版画精神,将个人经验故事融入其中。“这是相当有难度的创作做法。”该剧大热。有评论说,如果西递村版画整体风格呈现出一种“挽留”姿态,戏剧既沉浸于守望之美,又以它自身表现形式让观众觉悟到等待之荒谬。
  2006年,《西递村》在拍卖市场上拍出了101.2万元的高价,使版画这种历来被藏家所忽视的小画种引起藏家关注,从而也抬高了版画画家整体拍卖价格。而这个纪录在2010年6月,北京保利5周年春季拍卖会上,被应天齐自己的《徽州之梦》水印版画系列作品10幅创下168万成交价格刷新,这也是中国版画目前拍卖最高纪录。
  国家邮政总局曾用4幅西递村版画,发行了建国以来第一套古民居特种邮票。《告别西递》完整记录应天齐这8年的探索过程,这部中央台拍摄纪录片一经播出,又使画家和村落一起名声大振。皖南西递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同时西递村也在当地为应天齐兴建了“应天齐西递村艺术馆”。
  模糊的生活与艺术界限
  谈到与艺术(建筑)关系,应天齐觉得貌似可追溯到自己两三岁时。他说做教师的妈妈曾告诉他,当时家里庭院有块石头,小小的他总是要去搬动它,乐此不疲。而应天齐将父亲看作自己的启蒙老师。他父亲应行解放前是南京《新江苏报》主编,抗战时期走上街头演过活报剧,尤其喜欢书画艺术。应天齐第一次被国画吸引就是从父亲《东鳞西爪》装订画剪贴本里见到——吴昌硕、潘天寿、李可染、齐白石等大师作品。而从随父临摹吴昌硕菊花图开始,在他“潜意识中,已锁定将从事绘画艺术作为终身目标”。   应天齐现在深圳大学美术系任教。1986年,在中央美院读书时,他主修木版,铜版,也创作水印版画。那期间正值中国美术界“85新潮”,思想与创作都异常活跃。而除了当时也在学校读研的徐冰,同寝室王林等人对他那时创作都有过影响。现在四川美院做教授的王林也是这次《世纪遗痕与未来空间》中方策展人,说起两人当年结识还有个小插曲。
  当时王林所在寝室同学大都是理论专业学生。剩了一个空铺。学校将版画专业应天齐分去住。因为当时大家不认识,所以王林他们很不想这个外班生人来住,怕不合拍。
  后来这帮同宿舍兄弟发现与应天齐这人住在一起,一点不麻烦。用王林的话说就是:他昼出夜伏。他每天很早就去教室上课或者到画室图书馆,一直待到夜里才回寝室。
  夜里,躺在上铺的应天齐说,他大脑每天都被“宿舍辩论会”撞击着。“85新潮”摇动了中国过去30多年来的主流艺术观。当时业界几乎所有群体都在讨论艺术与文化、哲学、审美、人性问题。同寝室住着七八个理论专业学生,所以激烈的辩论几乎每晚都在这里发生。
  “我对当时王林的一个看法印象很深:艺术作品是有可传递性的,甚至是交际工具。而我自己又延伸说,如果作品具有这些属性,那作为创作者就该花时间去研究这些被交际对象、被传递对象。”
  应天齐说他总是依着自己心路历程创作。“但我不认为艺术家要自我作画,与外界与大众不发生联系。”从西递村版画创作期间开始,他一直思考传统文化遗存与现代文明该怎么对话,以及个人创作又能在这种对话中起什么作用。
  劳森伯格讲过:艺术即生活,而艺术未必比生活更高明。当代艺术的首要任务就是:模糊掉生活和艺术界限。如果说传统艺术偏重审美教化,当代艺术却更像某种生活方式。所以应天齐理性地认为,艺术家应该切入生活,干预生活,质疑当下,提出问题。
  应天齐出生于芜湖古城。这次在亚洲艺术中心,我看到他的赴意前展作品《自诉》:屏风前展示台上是他递交芜湖市政府并经芜湖人大审议通过的《芜湖古城改造定位策略》方案书;屏风后则反复播放应天齐的口述影像:“我于2006年被我的家乡中国安徽芜湖市人民政府聘任为芜湖古城拆迁改造的总策划和总顾问,但我亲眼所见却是我从小生活过的古城在推土机碾压中轰然消失,同时消失的还有我的童年记忆和人生的许多故事。我希望古城能保护下来的改造方案在审议通过后被搁置一边。七年过去了,拆迁后的现场仍然是一片废墟,再也无人问津。”
  “改革开放后数不清的高楼大厦需要修建。原有城市环境、建筑形态及生活习俗被破坏。作为建筑师他们不会像艺术家那样思考城市化建设中,我们到底毁掉了多少东西?”应天齐特别关注芜湖“这个从小赤着脚板打酱油”的家乡古城的生活与生存空间。
  “他花3年时间做了很好的方案。但芜湖古城现仍是废墟一片。所以他画画之外并不成功。”王林笑着说。在经济发展的各种博弈中,人们熟知的城市,昔日的家园很多都变成历史记忆,也许艺术家能做的就是“酸甜苦辣都放在作品里”了。
  不过近些年,艺术界也常有人批评应天齐,说他艺术家的身份被一些策划、顾问包括一些“非艺术”活动所取代。而在应天齐看来,那也是他艺术实践的一部分,是他有意“从实质上将传统艺术概念极度地扩容”。
  “我通过西递版画,引起世人对古村的关注;通过大剪纸装置,深圳观澜老街和客家围屋也得以被保护下来。我还有个希望,这次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后,安徽芜湖老城也能引起注意,受到更好的保护。”
  在他看来艺术家应颠覆高高在上的精英意识,文化思考才是艺术家的永动机。他说自己的价值观就是:为艺术而艺术。为艺术可放弃一切。“我不在意用艺术谋生存。我也绝不会因为要卖画,而改变自己创作思路,创作方式。”
  如何在中国当代现场与语境中,将当下深刻感受到东西以质疑方式展现?“时代发生变化。创作肯定要发生变化。但要保持两点不变:真实,真诚。” 他认为,这是一辈子的功课。
其他文献
在融汇了优雅和时尚气息的上海淮海中路,一个名叫“上下”的品牌,悄然跻身于卡地亚和蒂凡尼等众多奢侈品大牌之间。该品牌的旗舰店坐落于香港广场,店铺设计由日本著名设计师隈研吾操刀,以一种白色的记忆性面料,营造出色调柔和且不张扬的极简主义空间。  在中国内地,你很少会看到格调如此平和的奢侈品店,从严格意义上讲,“上下”是在颠覆中国人对于奢侈品的传统看法。  不过,该品牌的首席执行官(CEO)兼艺术总监蒋琼
期刊
美国境内的美洲野马数量相当之多,让一家联邦机构甚至建议对数千匹野马进行屠杀。美国的亿万富翁Madeleine Pickens则对此积极反抗,她在内华达州建立了一个大农场,收容了3万多匹美洲野马。  一听到远处传来的直升机轰鸣声,牛仔们立刻各就各位。一辆野营旅行车的无线电正播报着来自飞行员的信息:“有4匹马!”随着直升机翼拍打空气的噪声越来越近,牛仔们四散分开。4名骑马者躲藏在灌木丛后,一个男人守在
期刊
胡安.卡洛斯一世生于1938年。在他出生前两年,西班牙爆发了举世瞩目的内战,战争的目标是为了决定西班牙的国体:继续西班牙波旁王朝的王权政治,还是实行共和制。这场战争是第二世界大战的预演。共和派受到了包括苏联在内的左翼力量的支持,大批左翼艺术家到西班牙参加了“国际纵队”,其中包括美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保王派则受到了希特勒的德国和墨索里尼的意大利的支持。  血腥的战争从1936年持续到
期刊
最近,在新浪海外地产《海外直播室》第一期节目的录制现场,资深移民专家Emma与大家分享了她当年随家人从英国移民美国的经历,以及自己在英国念小学,到美国念高中,之后又返回英国念大学的经验。Emma是个中国通,她说:“我的经历其实对许多想要移民的中国人而言,也很有参考价值呢。”  移民经验  Emma说,自己出生在英国,念中学的时候,和父母及两个姐姐一起移民美国。在美国注册高中后才发现,英国的中学教育
期刊
如今绯闻没用了,骂人才是王道!骂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持续地找到值得被你骂的人。  迈克最大的理想就是成为名人。出门打个酱油也会被店老板认出来,激动得大喊大叫:我不是在做梦吧?然后让他在酱油瓶上签名。这时左邻右舍冲出来要跟迈克合影。说时迟那时快,单反还没架上,早有人扛着摄影机赶来了。  哟,媒体啊,迈克懒洋洋地抬了抬眼皮,媒体我可不接待哈,要拍摄你们得先跟我的经纪人联系。摄影机越来越多。采访话筒上
期刊
他跟你说瞎混的时候往往来头很大,跟你吹牛逼的那个基本倒是不靠谱。聊天,绝对是门学问。  前一阵子一个朋友从美国回来,正好晚上有个电影的首映礼,我就带他一起去感受感受国内的氛围。他是一个成功的律师,很开心,先是问我要不要盛装?我说千万别,咱们这儿没那么讲究。继而他问要不要去租个豪车来接我?他很抱歉因为暂时回来,没有自己的车。我还是告诉他千万别,没那么讲究。那晚的首映,其实倒还真有点讲究,映前为了等红
期刊
女人得掌握感情发展的走向,却要让男人误以为自己是操盘手。  一个杂志社的广告客户迷上了史黛拉,对她展开了温情脉脉、克制而规律的短信追求攻势。  说克制,是因为对方好像并没有热切地要和她见面的意思,只是在短信中不咸不淡地嘘寒问暖一下,比如“你在干嘛”、“今天忙吗”、“起风了,记得加件衣服”等等;说规律,是因为这短信的频率就像古时候的暮鼓晨钟一般,一天三次,准时出现。上午十点是第一次,下午三点左右第二
期刊
2011年,张志权在香港尖沙咀举办了发布会,并流露出邀约国际大牌设计师合作的意图。他相信,红木家具的前途不可限量,“一定会成为中国家具行业能够叫响世界的奢侈品”。  走进张志权的办公室,迎面便是几件样式古朴、雕工精湛的红木家具。据一位工作人员私下透露,其中的一套座椅、一对雕花立柜、一个海南黄花梨大衣橱均出自名家之手,价值超过1亿人民币。  这间办公室位于横店红木家具中心五楼,距横店影视城仅1公里。
期刊
过去30年,中国财富数量和财富群体迅速增长,伴随着财富人群的壮大,中国高端消费市场也日渐繁荣。  兴业银行零售管理总部副总裁兼私人银行部总经理张长弓表示,“消费是一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研究高净值人群消费需求对于扩大内需具有现实意义。”为此,胡润研究院与兴业银行日前联合发布了《2012中国高净值人群消费需求白皮书》,详细描绘了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和消费升级趋势,测算了中国高净值人群的数量和分
期刊
一开始人们只晓得追求品牌,一旦他们愿意相信自己的味蕾,  便开启了通往葡萄酒千变万化世界的大门。  一听到朋友Raphaelle Pasquier说她要来澳门,我就千拜托、万拜托她务必要带些勃艮第葡萄酒来。Raphaelle是拉伯大道酒庄的品牌大使和出口业务经理,而拉伯大道是法国中部鼎鼎大名的勃艮第地区中质量最佳、占地最广的酒庄之一。我告诉她:“你负责带酒,我负责安排晚餐。我知道一家服务一流、最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