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圆融、通达

来源 :参花·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ken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播音主持是有声语言的艺术表达,是通过缜密的逻辑思维、丰富恰切的想象与圆润饱满的声音共同塑造的。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文化的客观呈现。同时播音主持专业本身就具有美学的属性。
  关键词:意境 圆融 通达 播音主持 文化 美学
  媒体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新媒体,核心的构成要素是节目,而节目的核心便是播音员和主持人。目前,中国的播音员、主持人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专业队伍,他们在电视屏幕上绽放光彩,他们通过频率用声音传递信息、新闻、娱乐,他们在网络媒体上侃侃而谈,用个性和语言的魅力征服受众。
  一、意境之美——想象、情境、意蕴的融合
  无论是播音员还是主持人,都是对文字进行二度创作。“有稿播音”是对真实文字稿件进行有声语言的创作。“无稿播音”是对“腹稿”进行有声语言的表达。因此可以说,归根结底,播音员、主持人都是对语言进行艺术化的处理,是将文字生命化和艺术化的再现。播音主持表达中最忌讳的就是停留在“见字出声”的“传声器”状态。文字是有生命、有内涵的。正如张颂老师所言:“我国的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我国的文化经典浩如烟海。有声语言的创作,或朗读、或朗诵,都能显化人文底蕴,活化真情实感。用有声语言表情达意、言志传神,无论是朗读者还是听者,都在潜移默化中享受着民族文化、风格样式、深远意境和优美韵律的美感。”可见,播音主持的创作过程正是对文字进行美的传达,而观众也会通过这种传达进一步感受声音之美、文化之美。可以说,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和表达首先讲究其“意境”之美。
  二、圆融之美——声音的美学追求
  如果将“意境”所要求的“情境合一、及于受众”作为播音主持的一个美学标志的话,那么对于声音的美学追求也必然成为其创作过程中的一个核心。如果说“意境”是基础,那么声音就是在此基础上嫁接文本与现实的桥梁。
  (一)字如珠——圆
  声音圆润、饱满、响亮、集中,应该是播音主持用声的首要要求。口腔的开度、力度决定了字音的饱满程度。而结合汉字的发声特点,播音发声讲究“出字、立字、收音”,整个发声过程犹如“枣弧”,也正是所谓的“咬紧字头归字尾”。美好动听的声音应该像珍珠一样圆润且富有光泽。
  (二)气如虹——深
  播音主持的声音除了具有字音圆润的美学特质之外,还特别讲究气息的运用。气息是“统帅”,是声音的“精”“气”“魂”。它讲究声音要从丹田之处迸发。气息饱满,始于丹田,通贯胸腔、喉腔、口腔、鼻腔和头腔,气如长虹,才能将声音沉稳、大方、厚重、标准、清晰地发放出来。
  (三)声如钟——融
  字如珠,气如虹,声如钟,这应该是播音主持声音表达上最显著的美学追求。而声如钟,讲究的就是“融”,它是将气息、正确的发声方法、字音完美结合的表现。声如钟,洪亮,给人以力量之感。声如钟,铿锵有力,能将声音的内核展示出来。声如钟,掷地有声,能将声音之美向听者呈现。
  (四)节如乐——韵
  播音主持的声音之美还体现在“韵”上。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有四声变化的语言,它讲究平仄,有“阴、阳、上、去”之分,一声平直、二声上扬、三声曲折变化先降后升、四声下滑,这高低、升降、曲直的变化赋予汉字声音如音乐般的韵律美感。
  三、通达之美——思想维度的逻辑之魂
  塑造了美的“意境”,加上“美”的声音,要想让播音主持的语言魅力进一步展现,还需要思想维度上的通达之美——逻辑,如果说“意境之美”的“情境统一”是播音主持创作中传情达意的最佳手段,“圆融之美”的声音运用是播音主持创作中华丽的外衣,那么这“通达之美”就可以说是播音主持的创作之魂,它使播音主持的艺术创作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层次清楚、逻辑正确,它能保证文字稿件的内涵正确传达,能保证口语表达清晰准确,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受众接受的信息不产生“误读”“误解”的现象。
  四、结语
  播音主持是门艺术,更是门学问。作为播音员、主持人,必须有坚定的美学追求,不断提高美学品味与美学素养,才能促使播音主持这项艺术性、创造性的工作达到更高的水平。艺术无小事,语言亦无小事。本文试从美学的角度阐释了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意境”之美,从“圆”“深”“融”“韵”四个方面概述了声音之美, 也强调了感性之美(意境、想象)还必须辅以理性之美(逻辑、思维),才能真正达到播音主持艺术的美学追求。
  参考文献:
  [1]张晶.艺术美学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
  [2]古风.意境探微(上下卷)[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校内青年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成果(项目编号:11QN027)。
  (作者简介:侯月,女,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播音主持专业,讲师,研究方向:中国播音学)
其他文献
初春的三月  雪飙升着  吝啬的阳光  终于在四月的第一天  施舍出了一份暖  让我感觉到  春大方地走到前台  结束了垂帘  与春有关无关的梦  恰如一把喧嚣的种子  夹着生命的欲望  一个跟头跌入了我的睡眠  仿佛石头都插上翅膀飞出了高山  我寻找的春天与真正的春天  还相差有多远  指尖滑过小草  是否可以画出一片绿地  思绪蘸满桃花  是否可以绣出一季的娇艳  梦舞梦殇  与纬度有关 与经
期刊
摘要:女性的主体地位自启蒙时期为男性先驱者发现并作为攻击封建礼教文明的重要武器开始,便进入了对其地位的全新认知阶段。历史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发出自己独立声音的女性,但这些较微弱的声音终究在历史的轰隆进程中掩埋,张洁的《无字》叙述了各历史阶段对抗男性主体的女性抗争之路,把女性在各个阶段所面临的无法言说的精神之痛呈现出来,构成女性于历史之中求索自身定位的艰难历程。  关键词:女性 男性 苦难循环 精神寄托
期刊
摘要:迟子建在自己新作《群山之巅》中,仍然选择了北国故土这一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构建了自己的艺术世界,仍然将深情的目光投向自己熟悉的东北乡村,讲述了东北大兴安岭的一个小镇上的人与事。本文试从乡土小说的书写的角度来解析《群山之巅》,主要从东北风貌、民俗风情等方面来探索迟子建对于东北传统乡村世界原始美的描写及对其崩塌后的哀叹。  关键词:东北风貌 民俗风情 崩塌  迟子建对龙盏镇自然与风俗的呈现,展示了
期刊
摘要:新批评是西方现代形式主义的文学理论,细读法是新批评倡导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它提出读者要关注文本本身,对文本进行细致的分析。文本细读不仅可以应用于文学批评,也可以应用于翻译批评。本文通过细读法分析许渊冲唐诗英译之原诗与译诗——以李商隐的《无题》为例。  关键词:新批评 文本细读 唐诗英译 李商隐《无题》  一、新批评与文本细读  新批评于20世纪在英美流行,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20年代在
期刊
故乡的柿子红了  宅前屋后,山间地头  那些红红的柿子  沉甸甸的  挂弯了树枝  挂弯了老人的目光  挂弯了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思念  摘下一个,咬上一口,涩涩的  可众多的柿子经过深加工  或用石灰水腌制  或做成柿饼  或酿成美酒  过了苦涩期,就甜香了  看星星的小女孩  爸爸说  在山里做泥水匠中的星星  挣不了几个钱  于是,决定去城里的脚手架上  做一颗星星  临走时,他对孩子说  想爸
期刊
咏梅  莫笑寒酸品不高,盐梅曾是伴羹调。  临风瘦似西施骨,照水折如碧玉箫。  神女峰头回望月,钱塘江上坐听潮。  翠尊红萼怜香冷,踏雪寻来寄路遥。  (武侠之痛:近日读金庸武侠,每读至至情处,辄肝肠俱痛。问其中绝悲绝壮,闻之目肃神驰,莫有过萧峰者;论绝凄绝美,不忍卒读,罢卷则彷徨旬日,唯郭襄耳。以诗念之。)  萧峰  塞外千军卸甲装,冬风寂寂雪独狂。  许国辜负英雄诺,难伴花容共牧羊。  郭襄 
期刊
幸福港湾  ——西南读诗会在绥阳县郑场镇卧龙村举办有感  鱼儿在河流弹跳  鸟儿在树桠欢唱  荷花在水面浮荡  菊花在路旁绽放  那一片金银花的绿还在风中摇晃  就在这个五月  西南读诗会就在这幸福的港湾高吭  一座座青山,一幢幢别墅  把诗人汇聚的舞台,怀抱  看到党旗下的新村,我已沉醉  王三的外公  几十年深山的风雨洗掉了青春  他,就这样默默地守住眷恋的田地  为了儿女,一个要强而节俭的老
期刊
无忧斋中与笔墨为伍,实为应景度日而已,成名成家不如成仙,虽南山迢遥却采菊依然,悠哉游哉耳!  ——无忧斋主人语录  “而立”之年,他对文学一知半解,知识底蕴又呈“半瓶醋”状态,可他却“义无反顾”地投身文学的大潮中。历经三十春秋,笔耕不辍,修成正果,成为资深的编辑、作家、评论家和画家。  他,就是于维范,1955年出生于黄龙府,1970年参加工作,中国共产党员。1991年7月调入长春日报社任晚报副刊
期刊
风筝  父亲是一位乡村木匠  做不了鲁班祖师  日行千里的木鸢  最好的手艺  就是我小时候  在村里的晒谷场上  放飞的风筝  我的纸鸢  简单的竹骨,塑膜加身  却飞得盖过了云  惹一众邻家伢儿  滚得尘土谷芒满身  太阳偏西,汗已吹冷  准能听到,远处  母亲唤儿的声音  而今,二老已作古  人家孩童放风筝  也是清明  用这远远的绳牵我  已找不着回家的门  信笺  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  
期刊
摘要:伟大的作家往往都有一颗悲悯的心,以博大的襟怀牵系世间的苦难和身处苦难中的芸芸众生。本文从克洛德悲剧的短命僧侣生涯,坚守教义——爱而不得——因爱生恨——吞噬无辜——自我毁灭,分析雨果深厚的悲悯情怀。  关键词:雨果 悲悯 人性 神性  西方社会,教士作为离上帝最近的人——人类灵魂导师的角色,不可避免地出现在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里,在众多的教士形象中,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塑造的克洛德无疑是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