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孩子入幼儿园前家长需做的准备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52735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是为社会提供服务的、以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社会性服务机构。幼儿园的招生对象是三周至六周岁的幼儿。可以说,幼儿入园牵动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一个大家庭数十人甚至几十人的心。随着孩子三周岁的到来,许多家长开始为孩子选择幼儿园而忙前忙后,家长们有的询问哪个幼儿园的环境好,哪个幼儿园的管理好,哪个幼儿园的教师素质高,哪个幼儿园的伙食好,哪个幼儿园的服务好,等等。进入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此时,孩子要面临着很多问题,如:每天没有爸爸妈妈等亲人的陪伴,只有老师和同班的小朋友;没有父母亲整天围着自己转。相反,吃饭、玩玩具等都必须等待和排队,做游戏时还要有许许多多的规则……
  年幼的宝宝开始脱离家庭,独自应对陌生的环境,着实会让父母担心。可是,这个适应期是孩子成长所必需的,家长绝不能因为心疼和担忧而让孩子逃离或回避。家长应该为孩子及早做好充足的准备,帮助孩子更容易、更迅速地喜欢幼儿园,享受集体生活的乐趣。
  幼儿园有着与家庭不同的作息制度,幼儿必须要做自己还不会做的事情,养成较强的自理能力。要特别提醒家长的是:缺乏自理能力,什么都不如别的小朋友,什么都需要老师帮助的孩子心里会很沮丧。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活动能力的提高,他们并不愿意事事依赖家长,也要逞一逞自己的“能耐”,尝试自己动手的快乐,从中找到自信。在孩子入园前,家长要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培养孩子各项生活自理能力,以减少孩子入园后的焦虑和自卑。下面,需要家长从睡眠、吃饭、入厕、穿脱衣服等方面训练幼儿,以便使幼儿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一、睡眠训练
  在入园前的两三个月中,逐步把孩子在家的作息习惯调整到与幼儿园一致,主要包括:
  1.早睡早起
  合理安排好孩子睡眠和起床的時间,晚上睡前与孩子共同阅读小故事。早上家长要考虑到穿衣、盥洗和路上所需的时间,不要慌慌张张,要从从容容,保证家长上班、孩子上学都不会迟到。从小让孩子养成不迟到、不匆忙的好习惯。
  2.每天午睡
  幼儿园每天中午都要午睡,时间一般为1.5-2小时。在家里没有午睡习惯的孩子,最好在上幼儿园之前养成午睡的好习惯,这样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更使孩子们有足够的精力去游戏。
  3.独立入睡
  培养孩子独立入睡,做到不抱不拍不哄。另外,注意把孩子的入睡习惯告诉老师,争取老师的帮助。
  二、吃饭训练
  1.独立进餐
  不要给孩子喂饭,吃饭时多加鼓励,可以让孩子对自己产生自信心;孩子吃得好时,要及时奖励或肯定;如果吃饭过慢,可以用竞赛的方式逐步限定吃饭的时间,还可以一次少盛一点儿饭,吃完了再添,这样让孩子在吃完后享受一种成就感。不要在旁边逼着、催着孩子吃,以免破坏孩子尝试自己吃饭的热情和兴趣。
  吃饭时提醒孩子不能边看电视边吃饭或边玩边吃,吃饭时不能随意走动,也不要边吃饭边喝水。
  2.不偏食不挑食
  家长在家庭中要鼓励孩子对各种不同的食物都喜欢吃,家长要不断讲解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及好处。此外,还要引导孩子适当吃一些较硬的或纤维较粗的食物。
  三、重视个人卫生和入厕训练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至关重要。家长要逐渐与孩子一起养成卫生习惯。如勤洗澡、剪指甲,做到每天刷牙、饭后漱口,每天洗脸洗脚,冬季注意保护手和耳朵等。
  此外,家长要锻炼幼儿会自己上厕所,会自己穿脱裤子,自己会蹲,大便时会用手纸。
  四、自己穿脱衣服、鞋子
  1.认识衣服
  教孩子认识自己的衣服,分清上下、前后、左右。必要的话,可以在衣服上缝上名字或做明显的标记。
  2.穿脱衣服和鞋子
  孩子到幼儿园穿的衣服和鞋一定要舒适、方便脱穿,如宽松的、有松紧带的裤子,前面系扣的衣服,纽扣大一点儿,扣眼也开大一点儿,套衫的领口要松一些,最好是前面或肩上有扣子。带拉锁的衣服家长要教会孩子如何拉拉锁。鞋子最好选择有松紧带的,最好不要穿皮鞋。如果穿脱过于繁琐,会给孩子增加很多困难。
  五、学会高声清楚表达需求
  入幼儿园前,家长要训练孩子大声表达自己的要求。进入幼儿园,每班都有二三十名幼儿,孩子有需要时,要及时向老师表达。如口渴时,幼儿会向老师要水喝,或自己主动去喝水;想大小便时,向老师说自己要去上厕所;身体不舒服时,能说出或用手指出具体的地方,例如,头痛、肚子疼等。这一点非常重要,利于入园后孩子出现类似情况时,老师能够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进入幼儿园是孩子脱离家庭走向社会的重要一步,也是他们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良好的性格和行为习惯对人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良好的自理能力和适应能力,在孩子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学前教育是人发展的关键阶段,家庭、社会、幼儿园要共同努力,做好家园共育,更好地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方便和保障。
其他文献
两千多年前,老子提出了“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创造思想;近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第一次把“创造”引入教育领域,他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国家富强和民族兴亡有重要意义;如今习近平主席强调“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新一代的创新素质是当今社会教育的重要目标。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是创新的重要工具,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必须有创新精神,如果能培养他们数字创造能力,就能为
期刊
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者,也是社会文化、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的传授者和示范者。唐代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意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进行道德教育和传授知识的,从这可以说明,我们的传统教育历来也是把德育放在首位的。要履行教书育人、培养理想远大、人格健全、道德高尚的一代新人的职责,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道德水准。所以,身为教师就应加强师德修养,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良好师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要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在教师的宏观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开辟适合自己的学习空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学生如能在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按照自己的意志轻轻松松地把书读懂,把书读活,并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形成学习语言的能力,且开辟他们感兴趣的语文学习空间。这样的语文教学无疑是成功的。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对“开辟学习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这一教学理论有较深的体会。  
期刊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那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创新  首先教师要关心热爱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是有创造潜能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谐的姿态,热情的赞许,崇高的师爱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自主学习的氛围,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敢
期刊
教材分析:  课文是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故事,叙述了小鹰在跟着老鹰学飞的过程中,老鹰不断地向小鹰提出新的目标,从而使小鹰知道学习没有止境,应该不断进取的道理,让学生从中领悟学无止境,虚心好学的人生哲理。我采用双线并用的方法表达中心思想。第一条是情节线索,把重点放在小鹰的飞行实践上。第二条是与情节线索对应的感情线索,写小鹰的认识不断提高。  学情分析:  课文是童话故事。趣味性强且蕴含深刻
期刊
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数学活动的教学,也是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根据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数学学科课堂教学基本流程无论什么课型应该大致遵循首先是
期刊
新一轮的课改已经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登场了,我本人真的很喜欢这本教材的内容安排,就像找到了很多年前的朋友一样,感觉很亲切,也很质朴,它充分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新课改呼唤回归语文本体,教师要真讲、学生要真学、评价要真评;提倡教真语文、教实语文、教好语文,我也体会到了它贴近生活,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但要一下子实施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依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我谈谈新课改来临自己在教学实践
期刊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指在规定的40分钟课堂教学时间内,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教师和学生的时间、精力的投入,并实现课堂效益最大化。那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呢?如何用好这40分钟,如何在有效的时间中让学生有最大的收获,这些不得不让人深思。虽然减负是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射击社会、学校、家庭、经济、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从根本上来说,减负需要社会的通力合作。但作为一名教师,从课堂教学入手,注重课堂教学
期刊
参加工作已经二十多年。这二十多年中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和语文、数学的教学工作。使我感受到要想提高教学成绩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有责任心,也就是用心  工作之余,我静下心来想一想,这么多年学到了什么,收获了哪些?真是很茫然,不知道说什么,也不知道怎么说。只是感觉到这么多年的美好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珍贵的时光令人感叹,令人遗憾。  因而我有时独自叹息:我是成年人,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却还是
期刊
一个建筑是否出众,并不取决于搭建它的材料有多么现代,而在于搭建它的工程师是否用心、投入、就地取材、因势利导。很多时候,正是那些不甚引人入目的细节决定一个建筑是否有灵气、有个性、浑然天成,我们教师也是这样。虽然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职责,但是我们不能只把眼光停留在向孩子灌输知识、技能上,我们每天所作的一切不仅是丰富孩子的头脑,更是要发自内心接纳每一个孩子,特别是那些看上去与众不同的孩子。当一位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