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2.080
2005年7月我院开始对暴露后三类损伤在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同时要应用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治疗,并进行狂犬病抗体检测,使用安全方便,收到较好狂犬病防治效果。
资料与方法
2005年7月~2007年7月在邹城市疾控中心门诊部就诊的362例动物引起的暴露后三类损伤者,在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同时联合应用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治疗,其中男147例(40.61%),女215例(59.39%)。16岁以下61例(16.85%),16~60岁258例(71.27%),60岁以上43例(11.88%)。四肢受伤274例(75.69%),躯干受伤76例(20.99%),头面部受伤12例(33.14%)。进行狂犬抗体检测者共有325例,其中抗体阳性者311例,阳性率为95.70%。
方法:在动物药伤后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伤口15分钟。具体操作:①首先用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自来水)冲伤口;②用20%肥皂或其他弱减性清洁剂清洗伤口;③重复①、②步至少15分钟;④用生理盐水将伤口洗净,然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然后用2%~3%碘酊或酒精消毒。伤口处理完成后,应用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剂量按20IU/kg,首先视创面大小在伤口内滴数滴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然后距伤口缘约0.5~1cm处进针,对受伤部位周围进行浸润封闭注射。避免直接从伤口内进针,以免将病毒带入深部组织。所有伤口,无论大小均应进行浸润注射。进针深度应超过伤口的深度,先进针至伤口基底部,边注射药液边退针,并转换注射方向于伤口边缘做2点6方位(取对应两点呈垂直和左右方向做环形全层注射)。浸润注射时应避免将被动免疫制剂注入血管内。假如手指或足趾需要浸润注射,须防因加压浸润过量液体而使血液循环受损引起间隔综合征。当全部伤口进行浸润注射后尚有剩余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制剂时,应将其注射到远离疫苗注射部位的深部肌肉。头面部、上肢及胸部以上躯干部位咬伤时,剩余被动免疫制剂可以注射在同侧背部斜方肌。下肢及胸部以下躯干部位咬伤时,剩余被动免疫制剂可以注射在同侧大腿外侧肌群。同时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并严格按照0、3、7、14、28天的程序进行接种。0、3和7天针次对肌体产生抗狂犬病的免疫力非常关键,所以接种时间必须严格保证。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治疗应用最迟应在疫苗接种后的1周以内。狂犬疫苗全程接种完毕后7~10天,应用酶联免疫试验,进行狂犬病抗体检测。
结 果
362例暴露后三类损伤者应用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治疗后,尚未发生狂犬病。不良反应:个别因注射剂量较大,引起局部轻度红肿。3例因注射疼痛和精神紧张引起“晕针”现象,2例引起呕吐,经 处理后恢复,无其他不良反应。经过检测,抗体阳性者348例,14例无抗体产生,进行了加强免疫。
讨 论
因狂犬病的病死率为100%,故应加强对狂犬病预防与控制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伤口早期的清洁处理尤为重要,正确的伤口清洗消毒可减少病毒数量,延长潜伏期。对于暴露后三类损伤者,在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同时,或接种狂犬病疫苗后1周内,建议伤者应用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因狂犬病疫苗接种人体后,疫苗诱发的主动免疫在首针后的7天内尚未产生完全。机体产生达到保护性抗体需要1~2周,这段时期体内缺乏足够的针对狂犬病病毒的中和抗体。需要被动免疫制剂辅助提供保护作用。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是一种高效价特异性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制剂。在接种狂犬病疫苗1周内应用不影响疫苗产生保护性抗体的免疫效果[1],且能迅速中和病毒,阻止病毒感染伤口周围神经鞘细胞和神经内膜,防止病毒沿周围神经向中枢神经移行扩散。迅速保护伤者,进一步延长狂犬病潜伏期,为疫苗的主动免疫争取宝贵的时间。避免疫苗在起作用之前狂犬病发病的免疫失败。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不含动物异体蛋白,不会引起过敏性休克反应,无禁忌证,且能够增强局部伤口免疫力,减轻伤口感染程度,促进伤口愈合。接种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主要方法,而接种疫苗后是否产生抗体,必须进行狂犬抗体的检测以便准确了解疫苗的免疫效果。疫苗的免疫效果以中和抗体的保护率为主要指标,产生抗体的阳性率越高,保护性越高[2]。
参考文献
1 李振平,王玉琳,刘燕,等.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使用效果观察.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04,32(2):32-34.
2 迮文远.计划免疫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570.
2005年7月我院开始对暴露后三类损伤在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同时要应用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治疗,并进行狂犬病抗体检测,使用安全方便,收到较好狂犬病防治效果。
资料与方法
2005年7月~2007年7月在邹城市疾控中心门诊部就诊的362例动物引起的暴露后三类损伤者,在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同时联合应用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治疗,其中男147例(40.61%),女215例(59.39%)。16岁以下61例(16.85%),16~60岁258例(71.27%),60岁以上43例(11.88%)。四肢受伤274例(75.69%),躯干受伤76例(20.99%),头面部受伤12例(33.14%)。进行狂犬抗体检测者共有325例,其中抗体阳性者311例,阳性率为95.70%。
方法:在动物药伤后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伤口15分钟。具体操作:①首先用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自来水)冲伤口;②用20%肥皂或其他弱减性清洁剂清洗伤口;③重复①、②步至少15分钟;④用生理盐水将伤口洗净,然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然后用2%~3%碘酊或酒精消毒。伤口处理完成后,应用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剂量按20IU/kg,首先视创面大小在伤口内滴数滴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然后距伤口缘约0.5~1cm处进针,对受伤部位周围进行浸润封闭注射。避免直接从伤口内进针,以免将病毒带入深部组织。所有伤口,无论大小均应进行浸润注射。进针深度应超过伤口的深度,先进针至伤口基底部,边注射药液边退针,并转换注射方向于伤口边缘做2点6方位(取对应两点呈垂直和左右方向做环形全层注射)。浸润注射时应避免将被动免疫制剂注入血管内。假如手指或足趾需要浸润注射,须防因加压浸润过量液体而使血液循环受损引起间隔综合征。当全部伤口进行浸润注射后尚有剩余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制剂时,应将其注射到远离疫苗注射部位的深部肌肉。头面部、上肢及胸部以上躯干部位咬伤时,剩余被动免疫制剂可以注射在同侧背部斜方肌。下肢及胸部以下躯干部位咬伤时,剩余被动免疫制剂可以注射在同侧大腿外侧肌群。同时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并严格按照0、3、7、14、28天的程序进行接种。0、3和7天针次对肌体产生抗狂犬病的免疫力非常关键,所以接种时间必须严格保证。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治疗应用最迟应在疫苗接种后的1周以内。狂犬疫苗全程接种完毕后7~10天,应用酶联免疫试验,进行狂犬病抗体检测。
结 果
362例暴露后三类损伤者应用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治疗后,尚未发生狂犬病。不良反应:个别因注射剂量较大,引起局部轻度红肿。3例因注射疼痛和精神紧张引起“晕针”现象,2例引起呕吐,经 处理后恢复,无其他不良反应。经过检测,抗体阳性者348例,14例无抗体产生,进行了加强免疫。
讨 论
因狂犬病的病死率为100%,故应加强对狂犬病预防与控制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伤口早期的清洁处理尤为重要,正确的伤口清洗消毒可减少病毒数量,延长潜伏期。对于暴露后三类损伤者,在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同时,或接种狂犬病疫苗后1周内,建议伤者应用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因狂犬病疫苗接种人体后,疫苗诱发的主动免疫在首针后的7天内尚未产生完全。机体产生达到保护性抗体需要1~2周,这段时期体内缺乏足够的针对狂犬病病毒的中和抗体。需要被动免疫制剂辅助提供保护作用。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是一种高效价特异性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制剂。在接种狂犬病疫苗1周内应用不影响疫苗产生保护性抗体的免疫效果[1],且能迅速中和病毒,阻止病毒感染伤口周围神经鞘细胞和神经内膜,防止病毒沿周围神经向中枢神经移行扩散。迅速保护伤者,进一步延长狂犬病潜伏期,为疫苗的主动免疫争取宝贵的时间。避免疫苗在起作用之前狂犬病发病的免疫失败。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不含动物异体蛋白,不会引起过敏性休克反应,无禁忌证,且能够增强局部伤口免疫力,减轻伤口感染程度,促进伤口愈合。接种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主要方法,而接种疫苗后是否产生抗体,必须进行狂犬抗体的检测以便准确了解疫苗的免疫效果。疫苗的免疫效果以中和抗体的保护率为主要指标,产生抗体的阳性率越高,保护性越高[2]。
参考文献
1 李振平,王玉琳,刘燕,等.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使用效果观察.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04,32(2):32-34.
2 迮文远.计划免疫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