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骑绝尘 笑望马背江山

来源 :商品与质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y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塞外秋风撕扯起遍地黄沙,叩击着将士们的铠甲,胯下坐骑有些烦躁地踏着步子,敲出一种不规则的节奏,横枪勒马,所有人都目光凝重的望着不远处的军帐。等待着一声令下,一骑绝尘,丈量万里江山。这是一首写在浩渺苍穹间最悲壮的战歌,回荡在耳畔、眼前、心间。
  只是,那顶白色军帐里却寂静静的没有一丝响动。掀开帐帘,环视军帐,其中的陈设十分简单,一盆炭火、一张行军桌、一张行军交椅、一张战地地形图、一摞檄文,所有皆是必需之物。桌前,老将军双手撑着桌案,眉心深锁,两只眼睛如鹰一般紧盯着案上一张已折得有些发皱的地图,无声的思索着……
  战前的空气里,总是涌动着气吞山河的豪壮,也充满了一种生命将逝的悲凉。或许更多人会将心思挂在这场狼烟四起的战争上,暗暗揣测着输赢。可我猜想,一定有人也会如我一般,被军帐中的那张高桌勾住了视线。他们也一定会问,它稍显笨重,又如此不便搬运,却是怎样随军来到帐内的呢?却不知,这张看似普通的桌子里还藏着秘密呢。
  百年以后的今天,它带着历经岁月摩挲后的质朴与沧桑,走进了逸品山房。有幸能与它结下一段短暂的今世缘,让我真切的看清了它。
  人们习惯称它为行军桌,追溯起源,最早可到元代。那个策马而来的游牧民族一路南下,大刀阔斧地扩张版图,带来了风雨,带来了荣耀,也带来了一张专事战争的行军桌。历史又携着它走入了下一个少数民族掌权的年代——大清王朝。行军桌在清朝步入了它的鼎盛时期。而这张静卧在逸品山房偌大展厅中的行军桌,便是清朝遗物。
  这张长1.6米、宽40厘米的行军桌桌帷和桌腿都嵌满了龙头纹饰,四条桌腿可折叠,亦可支开。折叠后的行军桌就是一张小巧精致的炕桌,夕阳西坠的傍晚,卸了沉重铠甲的老将军会烫上一壶烈酒,唤来心腹爱将,一同感叹这腥风血雨的战争年代。而支起的行军桌则瞬间变得大气磅礴起来,它托着檄文与地图,主宰一场战争的成败。就在这一立一卧的转换间,山河都变了颜色。
  数百年以前,行军桌无疑是尊贵的产物,有权使用它的只有当朝天子、皇族贵胄与征战将军。它被折叠好挂在马侧,随先遣部队一同出发。主人未到,桌椅先行,部队中有专人负责在主人到来之前将桌椅安置妥当,以便使用。这当然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早已习惯了的迁徙式生活方式,它的延续,亦可以说是民族文化最物质化的真实影射。
  皇家之物,当然要极致考究。细看逸品山房收来的这张行军桌,在将它折叠成炕桌时,收腿是有顺序的,因为一条比另一条稍细,细的一条要先收进去,粗的那条后收起,这样后者便能紧紧卡住桌底的边缘,即便如何的颠簸与晃动,桌腿都不会滑落。其实,若是没有山房主人的细心讲解,人们是无论如何都发现不了这毫厘之差的。这就是老一辈匠人的巧思妙构,他们将考究与精致深刻进每一个细节,这种精细,甚至是不计成本的。也正因如此,它自2000年初走进逸品山房展厅开始,便吸引来了无数关注的目光。
  相信来到展厅中的每个人,都是带着艳羡与欣喜的目光兜兜转转了好几圈,才恋恋不舍的离开的。但万不可错过大门口那件“宝贝”,它们会让你戛然止步。那是一对掐丝珐琅材质的高头大马,色彩鲜活的衬托,让这两匹骏马好像要一跃而出似的。难道是它们驮着大清朝的行军桌,穿越了浩瀚的时空,拨开了岁月的朦胧,一路奔腾来到了逸品山房,将它献给了懂它、识它、爱它的袁剑炜,并为他深沉的守护这张百年古桌。
其他文献
洗发水,虽然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但是平时我们可能很少会注意到洗发水的质量问题。不过,这段时间北京的谢女士却开始对自己新买的一瓶洗发水产生了怀疑,她觉得这瓶洗发水好像有点不太对劲,而她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怀疑,是因为最近每次洗完头,她都会出现头皮奇痒的症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北京的谢女士最近总是觉得头皮奇痒,她说她现在做的最多的动作就是挠头,而头上的这种奇痒让她浑身难受、坐立不安。
期刊
移动电源,也叫“充电宝”,是集供电和充电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充电器,可以给手机等数码设备随时随地充电或待机供电。作为一种以化学电池为主要构件的产品,移动电源如果使用不当或者正常使用情况下产品保护机制设计不合理,就有可能引发起火、爆炸等安全事故。  针对移动电源可以能存在的危害,质检总局近期阻止开展了移动电源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共从市场上采集样品32批次,参照电池类产品检测标准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
期刊
中国宗教史上有不少关于人和驯化动物之间的故事或传说,其中牛和马这两种动物分别是道教和佛教文化中最著名的意象。牛跟道家(以及后来的道教)的渊源来自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的传说,老子后来被推为道教祖师,青牛自然也就变成“神牛”了。比之牛与道教的关系,或许马与佛教两者相伴相生的关系更为密切。  我国佛教史上年代最早也是流传最广的当属“白马驮经”的故事。这是一个听上去像梦一样的故事,也是一个具有很强隐喻性的故
期刊
初入院落,几声响亮的鸡鸣,和着蛐蛐忽高忽低的叫声,让我的心欢快得像要飞起来了。真有些难以置信,在北京这个大都市里,居然还能捕捉到这样一丝田园风情的余韵。置身于此,你才会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里,在这里,不同的生命形态皆能相互包容、和谐共处,一同迸发出跳跃的活力。  看着脚边不紧不慢踱着步的大公鸡,骄傲的扬起小脑袋,不远处的白鹅,伸长了脖子望着天,嘬着嘴“嘎嘎”地叫,几只小鸭子也不甘示弱
期刊
马年春节,红马董事长马新建走进了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频道,而这一切并非出于偶然。“马年、姓马、属马、红马”这几种马集中一人之身,着实少见。这个属于马新建的本命年,他显得格外忙碌,可他的脸上却没有任何倦意,无论走到哪儿,他的脸上永远堆满标志性笑容,淡淡笑容背后藏着一个硬汉内心的执着与沉稳,而背后支撑马新建的不是其它,正是他心中的马精神。’  红马的欢喜十二载  马新建第一次接触红木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
期刊
中国人对事物所爱,皆非因一形一体。马作为古人最得力的交通、作战工具,因其神态俊逸、风姿绰约的形神,与勇往直前、忠诚不俞的精神得到人们的青睐。自古名马千金难求,古籍中多记录了他们奔驰的身影,《古今注》中载秦始皇七骏:一曰追风,二曰白兔,三曰蹑景,四曰追电,五曰飞翩,六曰铜爵,七曰晨凫。只听名字便能想象出那匀称健美的英俊之貌、战场上风驰电掣的飒爽之态。而历史上著名的神骏图,更是留下了这些自然的精灵永恒
期刊
对于在太湖边长大的绣娘来说,小桥、流水、人家就是世界。这种世界观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年月,据西汉刘向《说苑》记载,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国已将刺绣用于服饰中作为点缀。三国时代,吴王孙权曾命赵达丞相之妹手绣《列国图》。据《清秘藏》叙述苏绣“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线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可见,刺绣在宋的发展已经达到顶峰。  “小桥流水人家”是一个象征江南的符号,以至于无
期刊
编者按:清朝历经近三百年的岁月起伏,经历过繁盛,也遭遇过颓败,但它被人们铭记的绝不止有它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统治王朝的特殊性,还有它作为少数民族接管整个中华民族后,所带来的深刻的文化碰撞,这种碰撞是多方面的,亦是颇为强烈的。在满汉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过程中,中国文化也悄然改变了。若说其中有一个最不可忽视的领域,那便非服饰莫属。这个民族近乎顽固地在服饰设计中打下了与马有关的烙印,成为了那一时代不可抹去的服饰
期刊
秦观在《鹊桥仙》中写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马跟中国传统音乐的“相逢”,亦近于此。  马,自然界这一野性兼灵性的动物,这一擅长奔驰的动物,在经过驯化之后,开始慢慢融入中华文明,并最终熔铸成中华文明内在气质的一部分,成为永恒的符号、精神的象征。而音乐具有一种天然的属性,就是善于吸纳一切的自然之声化为己用,尤其是中国传统音乐,仅仅依凭看似简单的某一项乐器便能几近完美地模拟自然和物事之声
期刊
马年说马,我不想赞美生活中的马,而把笔触停留在大潮汕的版图上,寻找与“马”相关的地名、事物与俗语,扬我潮汕之“马文化”。  “马”地名多故事  在潮汕众多“马”地名中,有些地名是因地形肖似马而得名的,如揭阳榕城西南的石马山,就因此处形似一匹临江而立的高头骏马而得名。普宁南阳山与大南山交接处的马鞍山,因山梁低凹形似马鞍而得名。澄海六合围东堤外的马礁,因形似马而得名。达濠岛南侧的马耳角,又称马鹿坑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