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应用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iaohui87092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依据马克思主义立足于实践的生活世界理论,基于学生网络化生存现状和心理需求,针对地方理工科高校实践教学的现实条件,构建了“以课内实践为主、课外实践为辅、网络实践为补”的立体化实践教学新模式。其应用主要是通过搭建以“五个一”为主导、以项目调研为牵引、以网络交往为拓展、以红色资源为延伸的实践教学平台来推进。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 建构 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强烈的实践品格和现实内容,决定其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然而,由于受到教育理念、教学经费、学生安全、基地场所、制度机制等因素的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难以持续有效的开展。因此,如何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的育人功能,就成为政府管理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依据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项极为重要且异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使之得到持续加强和有效实施,需要理论的有力支撑和实践的多方探索,其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亦是如此。
  首先,马克思主义立足于实践的生活世界理论为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提供了理论依据。在马克思看来,生活世界是现实人的生活,是在能动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来的,实践活动是生活世界的现实基础,应该把生活世界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样理解的世界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目的创造的、对人来说充满意义和价值的世界,体现了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性。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指出“实践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P56)马克思立足实践的生活世界理论,对于我们重新审视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随着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和全球化、网络化的迅猛发展,当代大学生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已然发生重大变化,实践活动方式亦呈现出新的形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回归大学生的生活世界,根据变化了的实际和新的实践方式去重构实践教学模式,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社会主义道德观与法制观的重要任务。
  其次,传统实践教学困境为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提供了现实依据。众所周知,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由于受到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运行机制上缺乏统一性,学生参与上缺乏广泛性,教师指导上缺乏连续性,制度建设上缺乏长效性。存在问题的原因众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滞后,尤其是对实践教学内涵的理解过于狭窄,为数众多的学者将实践教学等同于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过分强调实践教学的物质条件,或者主张到校外建设所谓的“教学基地”,或者带领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工矿企业、农村参观访问。事实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帮助大学生理解和接受课程的内容,而不是“浩浩荡荡”地带领学生直接去“看”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实践活动及其成果[2]。试想一个几万人的大学如何去组织这样的实践教学,有那样的财力和精力吗?所以,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只能是一种“精英实践”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想走出困境,由现有的“精英实践”模式走向“大众实践”模式,首当其冲的是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蕴涵的精神实质,变革现有教学理念,将社会实践、课堂实践、网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赋予实践教学以新的内涵。即:教学内容中的社会实践问题教学,其判定标准主要不是看教学场所是否在社会,而是教学内容是否在社会。简言之,就是富含“社会实践性内涵”※的教学。只要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的动口、动手、动脑、动脚的活动,都可称之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它既可以在课内进行,也可以在课外进行;既可以在校内开展,也可以在校外开展;既可以说,也可以做。
  再次,大学生网络化生存状态为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提供了心理需求依据。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9次报告,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5.13亿,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最高,达到30.2%。针对湖北高校的调查显示,当今大学生90%以上都触网,有47.3%的学生每天上网(其中每天上网2小时以内的学生占41%,2-4小时占39.7%)[3]。上网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他们获取知识、传递信息、沟通思想、交流情感、丰富生活、体验人生的重要方式,大学生网络化生存状态已然形成。网络化的生存状态使大学生们“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中”[4],由此带来一种全新的实践活动方式——网络社会实践。网络社会实践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其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发生了质和量的变革,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实践形态。它可以让大学生们在虚拟环境中模拟生活,增长知识,扩展能力,满足其成长、成才和社会化的需要,同时也内在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要贴近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尊重大学生的网络生存需要,诚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5](P286)因此,在全球化、网络化影响日益增大,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也应紧跟这些变化,关注大学生的网络生存诉求,与时俱进,创新实践教学理念,不断发掘实践教学的内涵,架构更加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
  二、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
  在对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反思的基础上,依据马克思主义立足于实践的生活世界理论,基于学生网络化生存现状和心理需求,针对地方理工科高校学生的特点,考虑到实践经费、人身安全等现实因素的制约,我们根据多年的实践教学探索,从网上网下、台上台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超越时间、超越空间、高低(高年级与低年级)衔接、本硕(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贯通多维视角切入,提出并构建了“以课内实践为主、课外实践为辅、网络实践为补”的立体化实践教学新模式。旨在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课内实践是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础,是最主要的实践教学方式。它是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理论和观点,以提高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能力为目标,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结合传统和现代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广泛开展的课堂实践教学活动。这种实践教学方式成本低廉,简便易行,具有可持续性,能够达到课堂教学实践化的目的。
  课外实践包括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两个层面,是对课堂实践教学的延伸与拓展,是重要的实践教学形式。这种实践教学方式将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从书本走向现实,从课堂转向生活,让学生身临其境,零距离了解历史国情与社情民意,引导学生将课堂中掌握的理论知识分析实践中获得的感性认知,推动实践教学理论化。进而提升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
  网络实践是伴随网络技术迅猛发展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实践教学形态,是对课内实践教学的补充。主要是指在课堂理论教学之外,由教师引导,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运用QQ、BBS、E-mail、博客或网络教学平台等现代网络技术进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目的是将课堂教学与实践体验、理论观点与网络技术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自主探索,自主体验,自我教育。
  三、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平台
  1.以“五个一”为主导,创设情景,践履探究,推动课堂教学实践化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和主体,完全是一种灌输式的“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居高临下的讲授,其结果是“老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因此,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约定俗成的教学方法,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创设课堂实践教学环境,让师生置身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活动之中,推动课堂教学实践化。多年来,我们将课堂教学与实践体验、理论观点与网络技术有机结合,总结摸索出了“五个一”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和“五个一”网络实践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个一”课堂实践教学,是指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结合社会热点和学生疑点,引导学生读一本书,写一篇读书笔记,做一个课件,讲一次课,搞一次比赛。“五个一”网络实践教学,是指教师依据教学内容,针对学生专业特点开展的制作一个班级博客,开展一次网络热点问题讨论,撰写一份网络社会实践报告,组织一次网络公益活动,编写一期网络舆情分析简报。以此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掌握与理解,锤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培养其团结协作、竞争向上的精神。
  2.以项目调研为牵引,走向社会,深入基层,推动实践教学理论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当一部分教学内容,由于其现实性、针对性和发展性等特点,需要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推导提炼知识、广泛迁移知识的能力,从而坚定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此,我们围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先进文化”、“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教育改革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依法治国”等内容,以教师的研究项目为牵引,结合社会热点和学生的兴趣点,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撰写研究报告。一是贴近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开展湖北地方高校大学生系列社会调查活动。如“当代大学生网络生活状况调查与思考”,“当代大学生创业状况调查与思考”等等。二是贴近鲜活的社会实际,组织学生开展走基层系列调查活动。如,赴湖北仙桃、英山等地进行新农村建设调查走访。三是贴近百姓生活实际,组织学生开展爱心支教和志愿者活动。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学校所在社区联系,选取访谈对象,让学生了解基层群众生活状况,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通过系列调研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验证书本知识,探究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分辨是非,坚定信念,自觉砥砺品行,不断完善自我。
  3.以网络交往为拓展,思想共鸣,情感共建,推动理论教学生活化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严峻挑战。教师昔日的信息优势和道德权威已不复存在,通过单向度“独白式”的理论灌输来实现德育目标的可能性不大,这在客观上要求变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围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应用”等课题,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为依托,运用QQ、E-mail、教师集体博客和课程网站“在线答疑”交互平台,开展网络实践教学活动,有针对性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中,在课堂QQ群中开展交往式实践教学效果最为突出。
  课堂QQ群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以学生为群主,教师为管理员,教学课堂为单位,学生实名自愿加入建立的。其活动内容主要有:在“群论坛”中开讨论版,讨论议题既可以是教师设置的,也可以是学生发起的,师生以回帖方式参加讨论。在“群共享”中开资料库,师生提供学习资料,教师提出学习要求。在“群聊区”进行主题式的在线讨论和聊天式的情感交流。在“私聊区”教师与学生一对一交流。课堂QQ群交互式实践教学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了师生间的平等互动。师生通过主体间的对话,达到知识共享,情感共生,思想共鸣,意义共建,有利于学生的精神成人和实践品质的培养。
  4.以红色资源为延伸,身临其境,获得体验,推动生活教育理想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鲜明的教化功能和德育指向决定其必须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以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但这种教育仅局限于书本和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场馆,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和体验。武汉周边地区红色资源丰富,农民运动讲习所、辛亥革命纪念馆、中共五大会址、八七会议旧址、农讲所、汉阳钢铁厂、施洋烈士陵园、省博物馆等文博单位都坐落在市内,交通便捷,易于参观考察。加上国家对公益性文化场馆实行免费开放的政策,所有学生都可自由参观。
  基于此,我们以《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为依托,利用武汉丰富的红色资源,长期组织学生参观考察。通过参观一处纪念馆、缅怀一位先烈,去熟悉一段历史、发现一种变化,感受一种道理,提高一种认识。在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时,学生能更真切的感受到辛亥革命运动在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上的伟大功勋,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非凡意义。在参观八七会议会址时,可以体会到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共做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勇气,在革命道路上面临的艰难抉择。在参观湖北省博物馆时,真切体会到近代以来为了使国家走向独立富强,先辈的不懈努力与奋斗。参观所带来的“现场感受”极大满足了学生零距离了解国史国情的渴望。与此同时,要求学生结合课程内容以文字的形式总结所获得的感悟,将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思考,并在《实践报告书》里体现出来,从而使参观考察规范化、制度化。
  ※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钱广荣教授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简言之就是富含“社会实践性内涵”的教学。他认为把握和判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标准,主要不是教学场所是否“在社会”,而是教学内容是否“在社会”,即是否富含“社会实践性内涵”,实践教学主要不应被理解为“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教学活动”,而应被理解为“教学内容中的社会实践问题”的教学。(钱广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探讨[J],《思想政治理论教育》2007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钱广荣. 实践教学需要解决的几个认识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7).
  [3]李春梅,孙崇文. 当代大学生网络生活状况调查与思考——以湖北地方高校为例[J].理论月刊,2011,(3).
  [4]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武汉)
其他文献
[摘要]高等学校要深化教学改革以适应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而毕业设计作为高等院校教学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技术应用能力的一个综合性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项研究从培养航空特色创新性人材入手,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增加毕业设计“创新适应期”,让大学生在三年级下学期提前进入科研团队实践,结合科研课题逐步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后续的创新性毕业设计提供基础;为了增强大
期刊
[摘要]求轨迹方程问题,是解析几何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动点适合的条件不同,因而求该点运动的轨迹方程所采用的方法往往就有所不同。本文将着重对“点的轨迹定义和特点”、“探求轨迹方程时应注意的问题”、“求点的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等三大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解析法 軌迹方程 参数方程 满足条件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点的轨迹方程是平面解析几何的一个基本问题。所谓轨迹问题,即“由曲线求方程”。解析法就
期刊
[摘要]“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是教育部推动创新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对调动本科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华南师大化学环境学院开展“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的具体情况,对实施过程中的运行、管理方式及取得的初步成效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性实验 实践 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是指以学
期刊
[摘要]本文在深入理解CDIO工程教育教学模式的基础之上,对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建设,通过采用基于“项目驱动”的实践方式,深化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使学生具备开发实际工程系统的能力,并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CDIO 实践教学 项目驱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据资料显示,2
期刊
[摘要]新时代体育课作为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技术、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发展体育的综合素责与能力、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一种基本形式,其教学的形式与方法也同样地不再具有唯一性,因此改革体育课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新的策略已是体育教学面临的一项首要任务。  [关键词]体育教学 有效策略体育教学中  一、 明确“有秩序保证、有技能保证、有趣味保证”  1.体育教学中必须要“有秩序保证
期刊
[摘要]访谈法同文献法,问卷法,观察法并列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四大经典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本文结合一次真实的访谈实践谈一点关于访谈法应用的粗浅体会。  [关键词]访谈法 应用 反思  一、访谈法概念  要进行社会科学研究,很多时候要通过访谈来收集资料,尤其在教育研究应用的甚多,不仅由于其强大的灵活性,更在于能通过语言,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实现人与人之间深度沟通与理解。教育研究
期刊
[摘要]培养良好习惯,是为学生一生奠基的重要工程。我校教育理念,以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为切入点,以塑造“知书达礼、品德高尚”的为目标,将习惯培养与学校特色相结合,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的细节入手,通过系列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关键词]良好习惯培养 教育理念  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就是培养良好习惯”。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从阅读入手,倡导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扩大阅读面,结合写作积累练习,转变教学观念,从而实现语文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形成教师教学教法和学生能力培养的双重建构。  [关键词]语文教学 主动阅读 感悟性培养 有效教学  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模式陈旧僵化,新课标倡导“合作、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教学环节中,培养自
期刊
[摘要]建设富有自身特色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对于实现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为例,探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企业化的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 企业文化 企业化  一、校园文化企业化的总体框图  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高职院校,具有深厚的行业背景,紧紧抓住时代脉搏,近几年来,学院锐意创新办学模式,秉承“勤奋 笃学 创新 求实”
期刊
[摘要]以提高药用植物学教学效果为目的,从“问题”教学、“教-学”角色互换、实验教学、图片教学及实践教学几个方面,对药用植物学教学方法的改进进行了探讨。指出传统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药用植物学教学的改进对学生学习能力及学以致用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药用植物学 教学方法 改进  随着人们对西医毒副作用及其对于各种慢性疾病治疗不足认识的提高,同时,随着天然药物优势的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