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并大田快递FedEx曲线救市

来源 :运输经理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kutrai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邦快递进入中国市场后,合作伙伴先由中外运转为人通,后又选择大田,三易伙伴的趋势是越找越“小”,业界据此认定它有曲资野心。联邦快递此次收购大田快递,意味着正式迈出了在中国烛资的步伐。
  
  大田的深思熟虑
  
  联邦快递进入中国市场后,合作伙伴先由中外运转为大通,后又选择大田,三易伙伴的趋势是越找越“小”,业界据此认定它有独资野心。
  自从与联邦快递合作后,大田也意识到快递业务的价值,开始发展国内快递,并匣之成为与物流并驾齐驱的两大业务之一。但是据其内部人士称,近年来大田的快递业务一直处在亏损状态,这个亏损的“无底洞”完全是靠项目客户的收益和联邦快递每年的利润分成填补的。据记者掌握的独家资料,大田快递单是2004年前11个月的亏损额就高达6000多万元人民币。
  快递业务的连续亏损打击了大田的信心。自去年开始,大田终于痛下决心,决定将大田快递的业务连同合资公司的股份一同卖给老伙伴联邦快递。由于双方对价格各执己见,谈判一度搁浅。大田利用这段时间做了两件事情:一是将日后的业务重点转为陆运,分阶段地对华东、华南、环渤海和东北地区的陆运网络进行优化,二是将一些重点城市的快递业务和物流业务分离,分别成立分公司。
  据悉,目前联邦快递已进入大田快递各部门了解工作情况和操作系统,并承诺日后只会向大田快递派驻人事行政、财务、销售、操作四个最高领导,大田快递原来的员工都将继续留任。而合资公司暂时不会有大的变动。
  
  联邦的好莱坞式结局
  
  或许是与好莱坞联系紧密的缘故吧,近年来联邦快递的运营举措总是一波三折,最终以喜剧结尾。将亚太转运中心落在白云机场是如此,收购大田快递也是如此。
  此前,媒体曾猜测联邦快递最终将如何对待与大田的合作。后来,一位接近大田集团高层的人士对记者肯定地表示,要么不卖,要么连同大田快递一起卖出,这是大田董事长王树生“非此即彼”的绝对选择。
  组建于1999年的大田联邦合资公司从一开始就被打上了“服从”的烙印。据其内部人士透露,大田与联邦只是在资金上有所合作,合资公司的管理、运营其实都是联邦快递“只手遮天”。但是在双方即将结束合作之时,大田却掌握了一次主动权:联邦快递的本意是只想收回合资公司,大田则执意“一揽子”卖出。由于与大田的合约要2009年才到期,急于“赎身”的联邦快递不得不接受大田的方案。但是双方就大田快递的身价争论不休,曾在3亿与2.4亿元人民币之间讨价还价。
  但不管怎样,联邦快递收购大田快递还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据悉,联邦快递此前的网络主要是依托合资公司建立分公司铺开,在19个分公司覆盖的网络里,联邦快递直接运营国际快递:在分公司没有涉及的地方,则依靠大田快递以“代理”形式开展国际快递业务。
  正当中国物流市场即将全面对外开放之际,联邦快递此次收购大田快递,赢得一个覆盖国内550个城市的快递网络固然可喜,更重要的还是正式迈出了在中国独资的步伐。联邦快递看中的其实是大田快递背后巨大的中国快递市场。
  
  向左走,向右走?
  
  不过,这次收购无论是对于联邦快递还是大田,都仅仅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双方都面临着选择问题。
  对于大田集团来说,日后将以陆运为主攻方向,摇身变为物流提供商。但是失去了快递网络的支持,物流业务就成了“折翼天使”。大田内部甚至有传闻,大田集团打算将物流业务一并卖出,可能的收购方是大田另一家合资公司的股东法国捷富凯。
  而收购了大田网络的联邦快递也并非高枕无忧。它下一步的动作必须正确、谨慎,才能赶超其竞争对手的步伐。在四大国际快递巨头中,UPS率先用一亿美元为自己“赎身”而独资,DHL则低调进入中国国内快递市场,TNT剑走偏锋,暗自开始进行国内物品快递试运营,联邦快递收购大田后终于可以曲线“救市”,一方面利用合资公司巩固国际快递业务,一方面利用大田快递进入国内快递市场。但面对已被瓜分殆尽的国内市场,如何对抗DHL的高价高质、如何抗衡民营企业的低廉灵活,还是联邦快递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中国难题。
其他文献
华菱汽车集团在将华菱重卡推向市场前,借鉴欧美和日本成熟的做法,提出厂“华菱11 0”的服务理念,“110”代表“快速、细致、周到的亲情服务。”  重型汽车作为生产资料的大型商品,用户不仅看重产品本身的质量和性能,也看重围绕产品的一系列服务。作为挣钱的工具,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维修保养,就难以正常盈利;同时,其技术含量高,作业条件复杂,为保证顺利运营,也需要完善的服务。  华菱汽车集团在将华菱重卡推
期刊
为东北人工振华高兴,拿到了九个亿。搞运输的,终于出了一个标志性的亿万富翁。  立马冒出来的“擎举民族产业大旗”之类的腔调,纯属多余。万亿规模的基础运输产业,就像零售行业一样,最终是以中国人为主的行业,千万别拦着人家出钱出力。TNT一手出钱,让王振华同志多年的创业有了不错的回报;另一手出力,少不了以现代理念、技术、方法改造华宇物流,让我们的运输同行学习什么叫做国际水准的运输管理,于国于民,善莫大焉。
期刊
2005年秋,中大汽车提出了“因爱,志在四方”的品牌诉求和“打造中国经典客车”的品牌使命。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中大的一切生产活动。营销策略、宣传手段实际上都是以品牌建设为中心的。还有什么比超值的产品和透明的价格,更能体现一个负责任企业对客户的关爱呢?  仔细品味“因爱,志在四方”,我们不难发现它包含了中大的双重诉求,爱体现了中大对所有客户的关爱。从买车的营运企业到用车坐车的司机乘客都被纳入了中大所要
期刊
各位领导,各位企业界的前辈,非常高兴能够参加今年的企业家分会,在这个分会上,我一直非常崇拜的一些企业家我也看到了,刚才听他们演讲我受益匪浅。  潍柴动力真正是干什么的可能大家未必知道,大家可能都会开车,但很少注意到汽车里面的发动机,我们就是一个生产商务车柴油机的企业。2004年,我们中国柴油机行业也是第一家过百亿的企业,环境、机遇给了我们一个平台,使我们企业连续五年实现了翻一番的增长。刚才马云先生
期刊
“十五”期问,河南道路运输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道路运输共完成经济增加值1500亿元。  值得大写一笔的,是河南省运输结构调整的历史性突破。所有客运车辆纳入公司化管理,所有危货运输车辆实现公司化经营,涌现出了一批跨区域的运输企业。  河南省道路运输主管部门认为,“十一五”时期是实现中部地区崛起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道路运输必须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才能适应和支撑未来经济的快速增长。    
期刊
我预测,2006年,随着超限逐步得到控制,随着计重收费的普及,随着油价向国际油价看齐,整车运价的涨幅应该不低于10%。  道路、油、车辆、司机劳动力是公路运输生产运营的主要生产要素,车辆和司机劳动力等市场化要素价格变化微乎其微,公路运输成本的所有变数都难以由企业主宰。总体上看,2006年有这么一些特点:超限开始得到控制,不少地方还实施了计重收费,油价向国际油价看齐,燃油税悬而未决——运价总体看涨1
期刊
此次测试的车型是解放CAl51A和东风EQll41G7D。  解放CAl51A属于解放上世纪90年代的主打车型,采用双后桥设计,载重量15吨,应该算作中卡中的异类,但是该车特别适合短途重载运输。  东风E01141G7D也属于东风公司的拳头产品,是中国中卡的代表车型之一,它采用康明斯6BTA5.9增压中冷柴油发动机,使此车型的动力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磨擦片外径380mm的寓合器,六档变速箱带有超速
期刊
出租业要明确市场准入    在2005年11月6日召开的“全国出租车行业管理经营研讨会”上,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李晓峰说,出租车行业发展中,中央最为关注的是市场准入问题,经营权转让是市场管理的第一道工序,然而,这一问题仍悬而未决。兰州市交通局局长杜联洲用“特殊、敏感、弱势”形容出租车行业发展。200多名与会代表感叹,“搞不好就是关卡啊!”  全国22个省级人大颁布的《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对出租车管理
期刊
2005年:利空不断市场低迷    对于中国的重卡市场来说,2005年意味着失望和困惑。与2004年重卡市场的红火相比,2005年全年产销量下降了约38%,如此的大幅下滑确实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然而,在混乱的表象之下,还是能够找到销量下滑的个中原因。  首先,由于宏观调控,国家在资源的开发、大工程的建设等方面采取更加审慎的态度,过去那种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进而带动商用车行业一直保持超高速增长的可能
期刊
各大媒体迫不急待的盘点、展望、总结,让年关气氛提前到来。  时间带走了过往,却带不走记忆。许多事,似乎总是要回过头去看,才可以更真切更接近本质。本刊于岁尾之际,特别推出“2005道路运输盘点”,通过关键词、企业盘点、人物盘点、杂志回顾四种记忆方式,梳理了一年来运输业的成就和焦点,不分先后排名,只求见证过去,迎接未来。  回望2005,有多少关键词值得牢记?有多少能够给人启迪?本刊梳理出以下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