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阅读的盲点转变成焦点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in00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很多高中学生来说,欣赏小说往往止于看情节是否有吸引力、对主题是否理解。《桥边的老人》这样的小说,情节很难说有很强的吸引力,反战的主题也可谓一目了然。学生往往看一遍,就觉得已无可读之处了。如何让学生在“没有问题”的状态下发现问题,发现自己其实还有很多“没有看懂”的东西,这应该是语文课最重要的任务。
  在《桥边的老人》这篇小说中,作家通过他的描写,在读者心里建立起了一个孱弱、无助的老人形象,从而激发起读者的同情心。曹文轩在《外国小说欣赏》的前言中说:“关键不在道理的深浅,而在于讲述这些道理的方式。”这篇小说的阅读不能停留在简单的信息筛选、归纳老人形象上,而要思考作者是如何表达的。笔者以为,抓住学生易忽略的地方提出问题进行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到文章的精妙之处。
  一、顺序的微妙
  【设问】小说起笔是如何凸显老人形象的?
  学生能够发现的写法是画面中动静的反差,但是会忽略作家在顺序上的有意安排。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第一段,如果让我们来写,大概会从哪句话开始着笔?”通常情况下,写作者会习惯性地在场景或环境的描写之后,再推出人物。但是,海明威没有这么做。这样的引导能使学生很快意识到:“作家在开篇时,有意将老人置于首位,采用聚焦之后扩大到全景再聚焦的方式。这样,老人的形象得以强调与突出。这种方式与电影的镜头语言有相似之处,能够最大限度地突出人物形象,给读者造成视觉与心理上的冲击,这是作家写作技巧纯熟的显现。”
  二、取舍的匠心
  【设问】在外貌描写中,作者写了什么而没写什么?
  人物的外貌包括相貌、衣着等等。但在小说中,作家并没有对老人的长相作任何描写,也就是说,长相在老人的形象刻画中并不重要。作家有意略过长相,使得老人“满是尘土”的外部特征得到了更有效的突出。
  海明威对老人的相貌描写惜墨如金,却一再强调老人戴着的“钢丝边眼镜”,这副眼镜难道是随便设置的吗?当然不是。它不仅帮助我们在脑海中虚构出老人的形象——斯文而孱弱,而且也暗示着老人并不是一个以体力劳动为生的人——“照顾动物”不可能是他的职业。由此可以推想,动物仅仅是老人生活的陪伴和寄托。这种精简而有效的描写,是海明威“冰山理论”最好的诠释。
  就像《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时的两段肖像描写,众人眼中所见与宝玉眼中所见,侧重不同。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提醒学生不仅要看写了什么,也要看没写什么。写好一篇文章需要懂得取舍,文本解读时会去注意作家的这种取舍,才能体会作家艺术表现的匠心。
  三、重心的分量
  【设问】语言描写的重心始终围绕着动物,是为了表现老人的善良吗?
  课后思考题中有这样一段话:“法西斯的威胁近在咫尺,老人却还在挂念着自己照看的小动物,表现出人性的光辉。”这固然没错,但这是小说描写的目的吗?小说这么写是为了表现老人的善良吗?显然不是。
  一个76岁的老人,与一群动物为伴,孤独而平静地生活。但是战争的爆发,将老人与动物一起相依为命的生活彻底打碎。老人不断重复的对动物的忧虑,让我们能感受到,动物对他来说是这个世界唯一的温暖和牵挂,他的要求很低很低,“只是在照看动物”,可是现在,连这么一点仅有的要求也被剥夺了。“只是”二字所饱含的无奈的控诉,也就可以水到渠成地解读出来。
  因此,对动物的忧虑,表现的与其说是人性的光辉,不如说是战争对人性最有价值的光辉的毁灭。
  四、反常的意义
  【设问】对话中为什么会出现“你的政治态度怎样”“政治跟我不相干”这样突兀的问答?
  学生不难发现,在“我”和老人围绕着动物展开的对话中,这段关于政治态度的对话是显得非常奇怪的。“我”问得突兀,老人也答非所问。这一笔很反常,而反常处恰恰是最耐人寻味的。
  学生只要结合上下文就会发现,“我”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是很随意的,“我”问的不是老人关心的,而老人回答的也不是“我”想听的。老人的注意力始终在动物身上,而“我”的注意力在哪儿呢?那些穿插在对话中间的关于“我”观察周围环境的描写,此时就会浮现出它的功能:“我”自始至终心不在焉,老人只是“我”在密切关注战争动态的过程中,捎带关心的人物。
  作者用这些描写让我们感受到,“我”根本无暇关注老人的命运。作为一个侦察兵,“我”有任务在身,无法帮助这个老人摆脱困境,只能将对老人的同情体现在对他“仅有的幸运”的祈祷中。“我”对老人的态度,让我们更加对老人无助的处境生出深深的同情,同时也深刻地感受到: “我”、老人、无数逃难的人们,还有那些动物,在战争的残酷背景下,一切生命都变得脆弱无力。
  正如孙绍振先生所说的那样:“语文教师,面对的不是惶惑的未知者,而是自以为是的‘已知者’。如果不能从其已知中揭示未知,指出他们感觉和理解上的盲点,将已知转化为未知,再雄辩地揭示深刻的奥秘,让他们恍然大悟,就可能辜负了教师这个光荣称号。”因此,在原以为“没有问题”的文本中发现问题,将文本阅读的盲点转变成焦点,这样,有思考的学习行为才算是真正发生了。追求这种真实而有效的教学效果,才是语文教学的价值所在。
  (责任编辑:陈玉赛)
其他文献
摘 要: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掌握文体的一般特征,教会学生解读论述类文本的基本方法,带领学生体会论述文的语言特色,提升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对于论述类文本,教师可以从学法、语言、思维等方面确定教学内容。  关键词:论述类文本;教学内容;《美美与共》;阅读教学  论述类文本是高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训练高中生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论述类文本到底应该教什么却一直困扰着很
期刊
《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其前面是殷汤与夏革的对话,内容是畅谈时空的无极无尽。殷汤与夏革讨论了这样一些问题:“古初有物乎?”“然则上下八方有极尽乎?”……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夏革才讲述了《愚公移山》的故事。  《愚公移山》的故事在《列子·汤问》是一种怎样的文学存在?它到底是用来论述什么问题的?  一  钱梦龙老师的《愚公移山》教学设计,用了许多巧妙的问题引领学生阅读文本,较好地完成了文言
期刊
摘 要:文学社团活动是高中语文课程的组成部分,只有从课程角度审视文学社团活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活动开展中遇到的师资、场地、经费、课程等方面的问题。秉持“活动社团化,社团课程化”的理念,中学文学社团应积极创办文学刊物、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在实践中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  关键词:文学社;社团活动;课程意识  文学社团活动是高中语文课程的组成部分,它以学生发展为本,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语文
期刊
摘 要:黄厚江老师执教的《记叙文中的描写》一课,体现了他作文教学的双重境界——“本色”“深度”:“本色”体现在“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深度”表现为“学习活动的层递性”“方法传授的无痕化”和“主线贯穿的整体性”。  关键词:本色教学;黄厚江;作文教学  2016年3月22日,笔者参加桐乡市“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序列化实践操作”短期培训,有幸聆听了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
期刊
【课堂实录】  师 雪花是洁白的,轻盈的;土地是苍黄的,厚重的。当艾青笔下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自由朗读诗歌,诗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生众 农夫、少妇、母亲、垦殖者、“我”。  师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生众 漂泊他乡,流离失所。  师 包括“我”在内,这是一群——  生众 中国人……老百姓。(笑)  师 诗题——  生1 像雪花一样流落到祖国的各个地方。  师 这是一群
期刊
教师合作,是指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改善学校教育实践,以自愿、平等的方式,彼此协调、沟通和探讨而形成的联合行动,从而形成的一种批判性互动关系。[1]校内教师之间的合作,可以是“人为合作”,如集体备课、听评课、命题小组等,也可以是“自然合作”,如课题组、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合作、心理辅导教师与班主任合作等形式。文献研究表明,教师合作有助于改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助于学校实施变革,更为重要的是,为生成基
期刊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将全面推开  8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人社部 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决定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将分设的中学、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合并为一个职称(职务)系列,最高职称(职务)等级设置为正高级;修订评价标准,注重师德、实绩和实践经历,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的倾向;坚持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相结合,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除全面推开
期刊
中华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遗产中无可取代的艺术形式,是我们永远的骄傲。语文教学要唤醒学生沉睡的诗情、诗心,让学生学会全方位鉴赏、了解古典诗词,让学生学会写古典诗词,让中华古典诗词的火炬代代传承下去。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开发了“中学生古典诗词鉴赏与创作”选修课程。  一、课程目标  “中学生古典诗词鉴赏与创作”选修课程的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情感与价值观等几个方面。  (一)知识目标 
期刊
摘 要:教材受限、试题不力、教师缺思、学生缺导等是当前的名著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如下策略提升名著导读的有效性:一是以菜单式任务驱动兴趣;二是以导航式引领助力细读;三是以集合式展示进行动态反馈。  关键词:名著导读;阅读教学策略;《西游记》  当前的名著阅读教学存在着教材受限、试题不力、教师缺思、学生缺导等问题。笔者在调查自己所在学校七年级学生阅读情况的基础上,对如何提高学生名著阅读
期刊
摘 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预设发生偏差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预设基于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而不是基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即预设没有基于学情。当课前的预设出现偏差后,教师应该依据课堂上掌握的学情及时对教学作出调整。  关键词:预设;生成;阅读教学  “预设”与“生成”,是阅读教学的一对矛盾体。教学既需要教师的预设,也不能忽略生成。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认为:“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