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单元教学以单元整体为基础、为基本,立足系统的、整体的课程理念与思维,制订单元教学目标,整合单元教学内容,设计单元教学计划,有序实施教学过程,运用多样教学方法,开展多元教学评价。它打通了传统“课”与“课”之间的联系,突出体现了教学的系统性、整体性、连续性和开放性的特征。
【关键词】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一、问题的缘起
回顾以前的教学,很少进行单元整合,基本上都是进行单篇教学。单篇教学是着眼于局部的课,虽具有独立的意义和价值,但只是单元教学设计的一部分。长期以来,我国小学数学课程教材虽然是按照单元来编制的,但基本上是以单篇课文为教学单位的模式进行教学设计的。这种教学设计实际上以“文本”为重,按照单元教材的自然编排与次序,“孤立”地教学单元中的每一节课的内容,往往缺少系统思维与整体架构,很难真正基于学生实际学情,推进学科核心素养整体、有序发展,而更多地局限于单课教学的点状发展层面,其重心、关注点与真正落脚点并不能很好地突出以“人”为本,而是以“文”为本,难以摆脱其局限性和狭隘性。基于单篇教学设计的目标,实施起来的时间有限、内容有限、活动空间有限,而难以让学生有经历体验、探究、合作的过程,难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影响了课程教学实施的效果。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以《万以内数的认识》单元整合教学为例进行了实践研究。
二、内容上的整合
本单元教参上提供的知识体系及相应的课时安排为:共13个例题 12 课时(见下图 )。
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十进位制和位值制是本部分知识的核心概念。本单元的教学需要引入大量的生活中的数,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征数,培养孩子的工具意识。同时,补充数位顺序表,体会理解十进制和位值制的含义,进一步理解数的组成,水到渠成完成读写和比较大小的知识的学习。课时整合后,第一课时将教材的例1到例4整合在一起教学《千的认识》,第二课时将例5到例9整合在一起教学《万的认识》,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节省了教学时间。 第一、二课时,虽然知识涉及例1到例9,但侧重点仍为计数单位“千”“万”的认识,后续还需要对“数的读写”“比较数的大小”“近似数”等知识进行巩固提升。最后教学《整百、整千数加减法》和《用近似数解决问题》。
三、方法上的整合
万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大数,而且这些大数相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抽象度极高。蓝本教材中,帮助学生认数的直观模型主要是小方块、计数器和算盘三种。算盘的结构和计数规则与计数器虽然很相似,但唯一不同的一点(上档一个珠子表示5),其实对学生直观理解“满十进一”的十进制计数法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干扰。所以,在实际的两种模型中,从小方块到计数器的过渡表面上看是从具体到抽象,但实际上由于单调,而缺乏丰富的直观性,这就必然导致学生在理解数的意义的,从具体的数量抽象到符号表示的逻辑结构过于简单。
基于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建议采用“人民币模型→小方块→计数器→算盘”等直观模型,引领学生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和组成,而这样的逻辑结构,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归纳能力和符号意识。
四、单元教学实践与思考
单元教学流程,需要从横向、纵向两个层面理解“单元”的教学结构。
1.纵向:“导入—展开—总结”三个阶段顺次开展
导入阶段共1课时,将为整个单元的学习奠定基础。在这一课时,学生将就整体学习情境展开讨论,发现并提出感兴趣或者想要解决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梳理分类。结合“数的认识”的学科本质,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所有问题分为“数的意义”“数的表示”“数和数的关系”“数的应用”四条主线,明确接下来的学习任务,制定学习计划。
展开阶段共9课时,将依据导入阶段确定的任务与计划,以“数的意义”“数的表示”“数和数的关系”“数的应用”四条主线为线索,开展具体的学习活动。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每一课时,教师除了完成计划内的学习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总结与反思,关注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了新的问题,把新的问题补充到学习任务和计划中,这样随着全部学习任务的结束,学生不但完成了对大数的认识,同时,还从“数的认识”的本质属性、逻辑结构上建构了全面、完善的关于“万级”数的知识体系,为后续进一步学习“亿级”数的知识积累重要经验。
总结阶段共1课时,将在完成全部学习任务后,引导学生进行全面总结和反思,既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内容的整理与复习,还要指导学生从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横向:“学生学习活动”“教师指导支援”“评价要点”三个方面体现“学、教、评一体化”
与以往“教、学、评一体化”不同的是,“单元”教学理念强调“学、教、评一体化”,三条主线同步进行,有机结合,重点突出。首先,单元教学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课改后,尽管人们越来越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实际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还是更多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设计教学流程时,教学内容的组织、呈现的逻辑结构都是以教师的理解为主要依据。现在,我们要把学生作为学习过程的主体,要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过程中自然发生的逻辑线索为主要线索开展学习活动,而教师只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指导和支援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既是目标,也是内容,更是方法。教师指导的策略、时机等都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活动而确定。
其次,单元教学计划中针对学生的每一次学习活动,设计了评價目标,充分体现了过程性评价的作用,改变以往以终结性评价作为主要方式的单一评价,观察法、访谈法、测验法等评价方法的多样性,自我评价、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等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让评价充分发挥作用,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五、单元教学特点
1.情境性:强调学习情境的现实意义
有意义的情境是指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生容易理解的,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的情境。
在导入阶段,为学生设计了逛商场的大情境,通过观察情境中的商品数量、价格等数学信息,引发学生的思考,提出问题。在对问题进行分类梳理的基础上,确定了单元学习目标(认识万以内的大数),并制定学习计划(数的意义、数的表示、数和数的关系、数的应用4条主线)。在展开阶段的每一个学习活动,同样需要为学生创设有意义的情境,让学生在有数学价值的情境中开展体验、探究、建构知识,发展学科素养。
2.主体性: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如,前所述,“单元”理念下的教学活动,完全是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体,教师只是处于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指导和支援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要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已有经验,还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切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对于万以内的大数的认识,学生积累的经验并不是十分丰富,但是从学生经验出发,让学生在问题的导向之下,更多的开展独立的探究活动,总结经验,发现规律。在用多种方法表示大数的时候,允许学生基于自己的认知和能力,选择自己理解的方法来表示大数。
3.对话性:重视学习过程的多方对话
“单元”教学因为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与文本、自己、同伴、教师等一切学习资源开展的多方对话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实,学生每一个学习目标的达成、每一项知识的构建除了内在知识基础和相关经验的转化外,更多要靠通过多方对话从外部渠道获取。学生愿意主动开展多方对话,就是增加了获得更多知识与经验的可能性。在单元学习过程中,我们力争为学生创造更多进行多方对话的机会,如,根据学习建议开展的独立学习(与文本对话)、小组和全班范围内的分享交流(与同伴和老师的对话)、自我反思学习过程(与自己的对话)等。
4.深度性:促进学习效果的深度延展
任何教学,虽然教师都会根据学生的学情、课程内容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学习资源,设计了一定的学习路径,也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预估,但是我们还是要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但是在“单元”教学中,我们将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和时间。首先,在导入阶段,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梳理出来的学习目标,很有可能是不完整的,在展开阶段,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教师要擅于指导学生加强总结和反思,将随时发现的新问题补充到学习任务单中。其次,在学生展开的多方对话中,非常有可能会出现预设外的、学生关注到或者有兴趣的课程内容,出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并且与“单元”教学计划不冲突的,可以进行适当地深入学习。最后,在整个“单元”最后的总结和反思过程中,学生可能又有新的发现和提问,这时候,教师要带领学生制作自己的问题银行,将问题梳理起来,根据需要可以进行灵活地调整,给学生继续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也可以留待日后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的时候再去解决。实际上,这样的学习已经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深度思考,进而触发需要深度学习的愿望或者行动。
在新课程背景下,以整体性的视野来整合资源、教学设计,进行教学过程的实践与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有利于整合教学内容、加强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沟通,为基础性、结构性的教学内容与生发性内容的联结提供可能。与此同时,学生在参与整合教学时思考会趋于多元化,不会单一地去思考问题,可以提高学生思考的广度和深度。
参考文献:
[1]侯学萍,陈琳.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的整体设计[J].教学与管理,2018(29).
[2]高子林.基于学力提升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J].教學与管理,2018(26).
[3]朱礼娜.单元整体教学,撬动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支点[J].课程教育研究,2018(31).
【关键词】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一、问题的缘起
回顾以前的教学,很少进行单元整合,基本上都是进行单篇教学。单篇教学是着眼于局部的课,虽具有独立的意义和价值,但只是单元教学设计的一部分。长期以来,我国小学数学课程教材虽然是按照单元来编制的,但基本上是以单篇课文为教学单位的模式进行教学设计的。这种教学设计实际上以“文本”为重,按照单元教材的自然编排与次序,“孤立”地教学单元中的每一节课的内容,往往缺少系统思维与整体架构,很难真正基于学生实际学情,推进学科核心素养整体、有序发展,而更多地局限于单课教学的点状发展层面,其重心、关注点与真正落脚点并不能很好地突出以“人”为本,而是以“文”为本,难以摆脱其局限性和狭隘性。基于单篇教学设计的目标,实施起来的时间有限、内容有限、活动空间有限,而难以让学生有经历体验、探究、合作的过程,难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影响了课程教学实施的效果。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以《万以内数的认识》单元整合教学为例进行了实践研究。
二、内容上的整合
本单元教参上提供的知识体系及相应的课时安排为:共13个例题 12 课时(见下图 )。
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十进位制和位值制是本部分知识的核心概念。本单元的教学需要引入大量的生活中的数,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征数,培养孩子的工具意识。同时,补充数位顺序表,体会理解十进制和位值制的含义,进一步理解数的组成,水到渠成完成读写和比较大小的知识的学习。课时整合后,第一课时将教材的例1到例4整合在一起教学《千的认识》,第二课时将例5到例9整合在一起教学《万的认识》,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节省了教学时间。 第一、二课时,虽然知识涉及例1到例9,但侧重点仍为计数单位“千”“万”的认识,后续还需要对“数的读写”“比较数的大小”“近似数”等知识进行巩固提升。最后教学《整百、整千数加减法》和《用近似数解决问题》。
三、方法上的整合
万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大数,而且这些大数相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抽象度极高。蓝本教材中,帮助学生认数的直观模型主要是小方块、计数器和算盘三种。算盘的结构和计数规则与计数器虽然很相似,但唯一不同的一点(上档一个珠子表示5),其实对学生直观理解“满十进一”的十进制计数法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干扰。所以,在实际的两种模型中,从小方块到计数器的过渡表面上看是从具体到抽象,但实际上由于单调,而缺乏丰富的直观性,这就必然导致学生在理解数的意义的,从具体的数量抽象到符号表示的逻辑结构过于简单。
基于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建议采用“人民币模型→小方块→计数器→算盘”等直观模型,引领学生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和组成,而这样的逻辑结构,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归纳能力和符号意识。
四、单元教学实践与思考
单元教学流程,需要从横向、纵向两个层面理解“单元”的教学结构。
1.纵向:“导入—展开—总结”三个阶段顺次开展
导入阶段共1课时,将为整个单元的学习奠定基础。在这一课时,学生将就整体学习情境展开讨论,发现并提出感兴趣或者想要解决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梳理分类。结合“数的认识”的学科本质,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所有问题分为“数的意义”“数的表示”“数和数的关系”“数的应用”四条主线,明确接下来的学习任务,制定学习计划。
展开阶段共9课时,将依据导入阶段确定的任务与计划,以“数的意义”“数的表示”“数和数的关系”“数的应用”四条主线为线索,开展具体的学习活动。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每一课时,教师除了完成计划内的学习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总结与反思,关注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了新的问题,把新的问题补充到学习任务和计划中,这样随着全部学习任务的结束,学生不但完成了对大数的认识,同时,还从“数的认识”的本质属性、逻辑结构上建构了全面、完善的关于“万级”数的知识体系,为后续进一步学习“亿级”数的知识积累重要经验。
总结阶段共1课时,将在完成全部学习任务后,引导学生进行全面总结和反思,既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内容的整理与复习,还要指导学生从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横向:“学生学习活动”“教师指导支援”“评价要点”三个方面体现“学、教、评一体化”
与以往“教、学、评一体化”不同的是,“单元”教学理念强调“学、教、评一体化”,三条主线同步进行,有机结合,重点突出。首先,单元教学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课改后,尽管人们越来越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实际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还是更多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设计教学流程时,教学内容的组织、呈现的逻辑结构都是以教师的理解为主要依据。现在,我们要把学生作为学习过程的主体,要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过程中自然发生的逻辑线索为主要线索开展学习活动,而教师只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指导和支援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既是目标,也是内容,更是方法。教师指导的策略、时机等都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活动而确定。
其次,单元教学计划中针对学生的每一次学习活动,设计了评價目标,充分体现了过程性评价的作用,改变以往以终结性评价作为主要方式的单一评价,观察法、访谈法、测验法等评价方法的多样性,自我评价、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等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让评价充分发挥作用,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五、单元教学特点
1.情境性:强调学习情境的现实意义
有意义的情境是指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生容易理解的,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的情境。
在导入阶段,为学生设计了逛商场的大情境,通过观察情境中的商品数量、价格等数学信息,引发学生的思考,提出问题。在对问题进行分类梳理的基础上,确定了单元学习目标(认识万以内的大数),并制定学习计划(数的意义、数的表示、数和数的关系、数的应用4条主线)。在展开阶段的每一个学习活动,同样需要为学生创设有意义的情境,让学生在有数学价值的情境中开展体验、探究、建构知识,发展学科素养。
2.主体性: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如,前所述,“单元”理念下的教学活动,完全是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体,教师只是处于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指导和支援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要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已有经验,还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切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对于万以内的大数的认识,学生积累的经验并不是十分丰富,但是从学生经验出发,让学生在问题的导向之下,更多的开展独立的探究活动,总结经验,发现规律。在用多种方法表示大数的时候,允许学生基于自己的认知和能力,选择自己理解的方法来表示大数。
3.对话性:重视学习过程的多方对话
“单元”教学因为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与文本、自己、同伴、教师等一切学习资源开展的多方对话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实,学生每一个学习目标的达成、每一项知识的构建除了内在知识基础和相关经验的转化外,更多要靠通过多方对话从外部渠道获取。学生愿意主动开展多方对话,就是增加了获得更多知识与经验的可能性。在单元学习过程中,我们力争为学生创造更多进行多方对话的机会,如,根据学习建议开展的独立学习(与文本对话)、小组和全班范围内的分享交流(与同伴和老师的对话)、自我反思学习过程(与自己的对话)等。
4.深度性:促进学习效果的深度延展
任何教学,虽然教师都会根据学生的学情、课程内容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学习资源,设计了一定的学习路径,也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预估,但是我们还是要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但是在“单元”教学中,我们将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和时间。首先,在导入阶段,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梳理出来的学习目标,很有可能是不完整的,在展开阶段,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教师要擅于指导学生加强总结和反思,将随时发现的新问题补充到学习任务单中。其次,在学生展开的多方对话中,非常有可能会出现预设外的、学生关注到或者有兴趣的课程内容,出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并且与“单元”教学计划不冲突的,可以进行适当地深入学习。最后,在整个“单元”最后的总结和反思过程中,学生可能又有新的发现和提问,这时候,教师要带领学生制作自己的问题银行,将问题梳理起来,根据需要可以进行灵活地调整,给学生继续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也可以留待日后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的时候再去解决。实际上,这样的学习已经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深度思考,进而触发需要深度学习的愿望或者行动。
在新课程背景下,以整体性的视野来整合资源、教学设计,进行教学过程的实践与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有利于整合教学内容、加强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沟通,为基础性、结构性的教学内容与生发性内容的联结提供可能。与此同时,学生在参与整合教学时思考会趋于多元化,不会单一地去思考问题,可以提高学生思考的广度和深度。
参考文献:
[1]侯学萍,陈琳.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的整体设计[J].教学与管理,2018(29).
[2]高子林.基于学力提升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J].教學与管理,2018(26).
[3]朱礼娜.单元整体教学,撬动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支点[J].课程教育研究,20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