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金纳米笼分子探针在光热治疗和放射增敏中的价值研究

来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zj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靶向金纳米笼(GNCs)分子探针在小鼠乳腺癌4T1细胞靶向光热治疗和放射增敏价值。

方法

利用GNCs构建CD44-PEG-GNCs分子探针;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与电镜(TEM)来检测4T1细胞对Au的摄取情况;用CCK-8检测该探针对4T1细胞活性影响;近红外激光照射4T1细胞后用CCK-8、Hoechst/PI双染检测GNCs的光热杀伤效果;用6 MV的X线照射4T1细胞并用克隆形成实验和Hoechst/PI双染来检测4T1细胞活性。

结果

ICP-MS和TEM显示4T1细胞摄取大量GNCs,其中对CD44-PEG-GNCs摄取量约是PEG-GNCs的3~4倍;细胞毒性实验显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GNCs对4T1细胞活力影响较小,48 h后细胞活力为81.2%;近红外激光照射及X线放射后CCK-8、Hoechst/PI双染和克隆形成实验结果表明光热治疗联合放射的含CD44-PEG-GNCs的肿瘤细胞大量凋亡,效果明显优于其他组。

结论

GNCs分子探针细胞毒性小,对4T1细胞有较好的主动靶向作用,提示有对肿瘤光热治疗和放射增敏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分析原发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疗效及放疗在其治疗中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01-2014年间我院收治原发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52例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手术18例,手术联合放疗31例(手术+术后放疗24例、术前放疗+手术7例),单纯放疗3例。使用倾向配比评分法对手术联合放疗组与单纯手术组配对分析。中位随访时间59个月。全组5年LC、DMFS、DFS、OS分别为49%、48%、22%、45%。配对后手术
目的前瞻性Ⅱ期临床研究分析大分割放疗联合替莫唑胺(TMZ)治疗大体积脑转移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0-2015年共33例患者纳入研究,疗前、后中位KPS分别为70、80分,原发灶主要为NSCLC (58%)。脑转移瘤直径≥3 cm或体积≥6 cm3,放疗剂量52 Gy分13次或52.5 Gy分15次,同步TMZ 75 mg/m2/d,辅助TMZ 6周期(150 mg/m2,第1-5天,28天为
目的评估全骨髓照射作为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前预处理方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4-2015年6例患者Allo-PBSCT前均采用HT联合环磷酰胺(60 mg/kg1次/d共2 d)的预处理方式。采用HT技术实施。结果6例患者中位年龄18.5岁。处方剂量(12 Gy分3次3 d完成)精确覆盖全部骨骼区域,OAR受量较全身照射降低13%~60%。头颈、胸腹、盆腔部位剂量验证
目的探讨前额辅助标记点在脑瘤放疗体位固定中的意义。方法对2013-2014年间84例脑瘤患者行头部热塑模网罩体位固定,其中36例加以中心型前额辅助标记点(A组),分别与27例常规固定技术(B组)、21例加以偏心型前额辅助标记点(C组)采用千伏级CBCT进行空间位置偏差比较。最后将A组第1次偏差结果分别与之后的误差进行t检验比较。结果A组CBCT 212次、B组CBCT 158次的通过率分别为95.
目的比较组织补偿膜添加方式引起的放疗剂量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10-12月间乳腺癌根治术后需行胸壁放疗的20例患者,每例进行两种CT扫描。CT-1:不加组织补偿膜直接扫描;CT-2:放疗体表添加组织补偿膜后再扫描。在放疗计划系统中为CT-1添加虚拟等效组织补偿膜,做满足临床要求的放疗Plan-1;再通过图像融合、计划验证等方法,把Plan-1移植到CT-2上,得到"平常用虚拟等效组织补偿膜做计划
目的研究临床放疗蒙特卡洛剂量计算方法中虚拟源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通过蒙特卡洛方法模拟得到记录医用直线加速器机头出射粒子物理特性的相空间文件,分析提取相空间文件中粒子的种类、能谱及位置分布,建立半经验虚拟双光子源抽样模型。结合并行剂量计算引擎GMC,得到3 cm×3 cm、5 cm×5 cm、10 cm×10 cm、20 cm×20 cm和30 cm×30 cm射野及2例临床调强计划的三维水模剂量分布
目的使用AAPM119报告标准模体和标准靶区设计双弧VMAT计划,依照AAPM119报告剂量目标要求比较Agility和MLCi2两种叶片剂量参数。方法利用AAPM119报告中Cshape、Head and Neck、Prostate和Multitarget标准靶区勾画结构,按照AAPM计划目标要求,首先采用医科达Agility MLC进行计划设计,在计划设计参数不变情况下仅更换为医科达MLCi2
目的建立基于解剖结构定量分析直肠癌静态IMRT计划膀胱受量的统计模型。方法选择2012-2013年100例直肠癌放疗患者,制定AP布野方式的7个野逆向IMRT计划。患者解剖结构信息用膀胱与PTV和PTV外扩0.5 cm重叠区域的大小来定量分析。利用DVH对膀胱受量分析,建立膀胱受量与解剖结构信息之间数学模型,并在20例新直肠癌计划上验证所建立的模型是否准确。结果膀胱V50与膀胱和PTV重叠区域占膀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其转移率随着分期的进展而逐步增加。因此,早期诊断及采取合理的手段治疗伴有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并对高危患者进行腹主动脉旁预防性照射或将成为改善预后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