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提倡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如果教师不注意分层教育,而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很难实现这样的教学效果。笔者将结合自身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试行分层教学的做法以及效果来对分层教法进行研究分析。
一、分层的方法
(一)学生的分层和教学目标及策略的制定
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后,对学生分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首先,对自己所教的学生进行分层,一共有四个层次。
A层: 学习基础好,接受能力强,有较浓的学习兴趣的学生。
B层:数学基础一般,思维能力一般或较好。
C层:数学基础中下,思维能力一般,或思维能力较好但数学基础较差,学习品质不够好。
D层:学习困难,基础较弱或者消极厌学。
其中具体工作中每一层的学生再继续的细化,这样将学生进行分层不能向学生公布,以防止优等生的骄傲自满,差生的抵触情绪。只要自己心中有数,教学有针对性就行了。
其次,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A层:数学基础要更扎实,数学思维能力要更强。要求他们除完成课本习题外,多做一些提高题、开放性数学题和新型数学应用题,鼓励他们多提数学问题,鼓励他们自学和进行一题多解。
B层:提高数学基础知识水平和数学基本运算技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一部分能向A层转化。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多提问题,课后多问,仍鼓励他们自学,要求他们在测验时争取优秀并追上成绩最好的同学。
C层: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数学思维能力,使他们其中一部分向B层转化。多鼓励多提问多辅导,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数学题的兴趣。要求他们在测验中取得合格以上成绩。
D层:要求他们的掌握比较简单的数学基础知识,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部分向C层甚至B层转化。多耐心辅导教育多鼓励,提高他们听数学课的兴趣,要求他们完成作业和在测验中争取合格以上成绩。
(二)做好教材的分析研究和结合学生情况进行教材处理
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每节数学课都要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各层次的学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如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如何创设问题情景,如何设计层层深入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索、讨论;如何把例题分解和组合;哪个地方该精讲,哪个地方该让学生去探求;如何设计各层次学生的作业等。
(三)在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
2008学年,我担任初二数学基础相当的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一班我用传统教学法,在二班我试用分层教学法,以便探究分层教学法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下我主要谈谈在二班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些做法。
第一,在课堂教学中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和发展能力。
课堂上多让A和B层学生探求问题(例题,习题或老师和同学提出的数学问题),讨论问题,最后独立地或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出答案,并多鼓励他们质疑已有答案(或解法,证法)和对数学题进行一题多解,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对C和D层次的学生则在讲解教学内容之后还加强个别辅导。
上课前的复习提问,课堂的练习,课外的作业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开层次,一般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分基础题(必做)和提高题(选做),提高题鼓励A层次和B层次的学生做,C和D层次的学生可以不做,但仍鼓励他们尽量去做,能做几题就做几题。
第二,采取多举学生感兴趣的实例或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尤其是C,D层次学生)对数学概念,定理,性质的感性认识,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三,对学生的引导由少到多,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所需的启发。
二、分层评价
评价学生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原动力。刚接手二班时,我发现有一位数学考8分的同学,我对她说:“你考8分本身就是一种成绩,我相信你还有很多可以得分却没有得分的地方,如果这些地方被你注意了,你肯定不只8分,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改变这种状况。”后来这位同学在我的鼓励下数学成绩突飞猛进,走向了成功。对于差生,评价应该偏向对他们的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正确看待自己取得的学习成绩;对于中等生,也需要树立自信,进行激励,帮助他们审视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建立解决问题的计划;对于优生,正确的肯定他们的成绩,但要注意掌握分寸,帮助他们认清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寻求解决办法,然后引导他们作好下一阶段学习的计划,继续努力。分层次评价可以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共同提高数学成绩。
三、分层教学的结果分析
第一,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增强了,积极性提高了。
第二,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了。
第三,教师的主导作用增强了。
第四,整个班的教学进度加快了。
第五,教学质量明显提升了。
四、反思
虽然我实施分层教学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很多方面需继续探索改进。第一,实施分层教学法对教师提高了要求,在时间、精力、课前教学准备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充电;第二,D组学生的学习情绪反复性很大,要经常与他们进行交流,作思想工作;第三,课堂组织中师生之间关系融洽很重要,要求教师能有丰富的情感投入,有较好的沟通能力;第四,一定要作好课后分层辅导和配套练习工作,及时巩固知识,教师要具备出试题的能力。第五,教学评价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
一、分层的方法
(一)学生的分层和教学目标及策略的制定
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后,对学生分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首先,对自己所教的学生进行分层,一共有四个层次。
A层: 学习基础好,接受能力强,有较浓的学习兴趣的学生。
B层:数学基础一般,思维能力一般或较好。
C层:数学基础中下,思维能力一般,或思维能力较好但数学基础较差,学习品质不够好。
D层:学习困难,基础较弱或者消极厌学。
其中具体工作中每一层的学生再继续的细化,这样将学生进行分层不能向学生公布,以防止优等生的骄傲自满,差生的抵触情绪。只要自己心中有数,教学有针对性就行了。
其次,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A层:数学基础要更扎实,数学思维能力要更强。要求他们除完成课本习题外,多做一些提高题、开放性数学题和新型数学应用题,鼓励他们多提数学问题,鼓励他们自学和进行一题多解。
B层:提高数学基础知识水平和数学基本运算技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一部分能向A层转化。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多提问题,课后多问,仍鼓励他们自学,要求他们在测验时争取优秀并追上成绩最好的同学。
C层: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数学思维能力,使他们其中一部分向B层转化。多鼓励多提问多辅导,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数学题的兴趣。要求他们在测验中取得合格以上成绩。
D层:要求他们的掌握比较简单的数学基础知识,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部分向C层甚至B层转化。多耐心辅导教育多鼓励,提高他们听数学课的兴趣,要求他们完成作业和在测验中争取合格以上成绩。
(二)做好教材的分析研究和结合学生情况进行教材处理
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每节数学课都要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各层次的学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如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如何创设问题情景,如何设计层层深入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索、讨论;如何把例题分解和组合;哪个地方该精讲,哪个地方该让学生去探求;如何设计各层次学生的作业等。
(三)在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
2008学年,我担任初二数学基础相当的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一班我用传统教学法,在二班我试用分层教学法,以便探究分层教学法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下我主要谈谈在二班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些做法。
第一,在课堂教学中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和发展能力。
课堂上多让A和B层学生探求问题(例题,习题或老师和同学提出的数学问题),讨论问题,最后独立地或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出答案,并多鼓励他们质疑已有答案(或解法,证法)和对数学题进行一题多解,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对C和D层次的学生则在讲解教学内容之后还加强个别辅导。
上课前的复习提问,课堂的练习,课外的作业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开层次,一般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分基础题(必做)和提高题(选做),提高题鼓励A层次和B层次的学生做,C和D层次的学生可以不做,但仍鼓励他们尽量去做,能做几题就做几题。
第二,采取多举学生感兴趣的实例或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尤其是C,D层次学生)对数学概念,定理,性质的感性认识,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三,对学生的引导由少到多,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所需的启发。
二、分层评价
评价学生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原动力。刚接手二班时,我发现有一位数学考8分的同学,我对她说:“你考8分本身就是一种成绩,我相信你还有很多可以得分却没有得分的地方,如果这些地方被你注意了,你肯定不只8分,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改变这种状况。”后来这位同学在我的鼓励下数学成绩突飞猛进,走向了成功。对于差生,评价应该偏向对他们的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正确看待自己取得的学习成绩;对于中等生,也需要树立自信,进行激励,帮助他们审视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建立解决问题的计划;对于优生,正确的肯定他们的成绩,但要注意掌握分寸,帮助他们认清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寻求解决办法,然后引导他们作好下一阶段学习的计划,继续努力。分层次评价可以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共同提高数学成绩。
三、分层教学的结果分析
第一,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增强了,积极性提高了。
第二,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了。
第三,教师的主导作用增强了。
第四,整个班的教学进度加快了。
第五,教学质量明显提升了。
四、反思
虽然我实施分层教学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很多方面需继续探索改进。第一,实施分层教学法对教师提高了要求,在时间、精力、课前教学准备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充电;第二,D组学生的学习情绪反复性很大,要经常与他们进行交流,作思想工作;第三,课堂组织中师生之间关系融洽很重要,要求教师能有丰富的情感投入,有较好的沟通能力;第四,一定要作好课后分层辅导和配套练习工作,及时巩固知识,教师要具备出试题的能力。第五,教学评价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