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10月,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在第三十二届会议上,正式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鼓励和支持各种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进行宣传和展示。
国务院在2006年5月20日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中,公布了第一批518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南省有22项榜上有名。国务院在2008年6月14日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中,公布了第二批51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南省有41项榜上有名;第一批14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河南省有16项榜上有名。两批人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79项,表现出河南非物质文化有着很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本文借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利用联机检索和相关书目、索引等工具书的手工检索,对2006年~2008年间,中国大陆学术界公开发表的有关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论文进行统计。对近年来关于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文献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试图以此描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状,以期引起更多研究的进展。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特色
文献分析。笔者以2006年~2008年为时间限制,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各项人选国家级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主题进行检索,得到407篇文献资料,将其中的两大类排除,分别是:一、从全世界或者全国范围总体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献,例如:延边州委党校科研部韩基灿发表的《浅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特点及其意义》;二、所探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与他省他地市共有,文献以他省他地市为主体进行论述,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研究所研究员覃彩銮发表的《盘古国文化遗迹的实证考察——盘古神话来源问题研究之四》。最终,筛选出229篇研究文献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进行定量分析。
其中从整体层面讨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内容的共有文献9篇,其余220篇文献为较集中地讨论某单项人选国家级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涉及38项遗产项目。
分析目标文献的研究内容,可以看出各项遗产的相关论述文献数目参差不齐,例如:有关豫剧的文献共有21篇,占文献总数的9.2%;有关梁祝传说的文献共有15篇,占文献总数的6.6%;有关唐三彩烧制技艺的文献共有15篇,占文献总数的6.6%,这三项以文献数量被列为“前三名”。而诸如:大平调、开封大相国寺梵乐等相关文献各有1篇,而如宝丰酒传统酿造技艺、百泉药会等尚未发现相关文献。
从文献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向上看,入选文献少有从“非物质文化”角度进行专业分析的,多呈现以下特点:传统戏剧多从音乐学、发声学角度进行探讨;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多从体育学、养生学角度进行探讨;传统美术多从美术学角度进行探讨;民俗多从旅游学角度进行探讨;民间文学多从文化学角度进行探讨;传统技艺多从美术工艺角度进行探讨。有关传统美术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文献11篇中有4篇是从美术学角度探讨的;有关民俗洛阳牡丹花会的文献6篇中有4篇是从旅游学角度探讨的;有关民间文学梁祝传说的文献15篇中有6篇是从文化学角度探讨的;有关传统技艺洛阳唐三彩的文献15篇中有9篇是从美术工艺角度探讨的。
分析目标文献的作者,从文献来源看,229篇文献当中共有52篇发表于各高校学报,占总数的22.7%;共有19篇为各高校网络出版的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占总数的8.3%。从作者来源来看,156篇文献的作者来自高校,其中有93篇文献的作者来自河南高校,占高校作者总数的59.6%。从作者著述情况来看,一些研究人员专注从事某一单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而另一些研究人员从某一特定角度针对不止一个遗产项目进行研究。
目标文献定量分析显示。2006年至2008年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1 研究有逐年增长趋势。
2 无论从刊物发表数量还是作者来源分布,河南省本省的研究都远多于、广于外省。
3 研究队伍主要集中在全国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研究成果在河南省高校学报比重较大。
4 研究文献涉及的单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少,多为综合性的,有些甚至比较空泛。
图书分析。检索2006年至今出版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图书,就笔者目力所见,共有图书5部和图书选题报告1篇。分别是: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编写组编写,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写,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任鹤林编著,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宋瑞祥编著,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朱仙镇年画七日谈》;洛阳市文物局、洛阳市文物工作队主编,大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洛阳出土唐三彩全集》和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张天定指导2004级编辑学研究生张翮撰写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推介丛书选题报告》。需要指出的是,2006年至今出版的图书中部分图书涉及了河南省与他省他地市共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例如:2007年11月由覃乃昌、覃彩銮、潘其旭、郑超雄和蓝阳春合著,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的《盘古国与盘古神话》,主要论述广西壮族盘古神话的相关情况。此处,笔者将此类论述主题为他省他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书排除。
研究的缺点与不足
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根据国际通行惯例,核心作者所发论文的总数一般应占论文总数的50%,因此,可以说目前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核心作者群还在形成之中。平均发文量不高,文摘率更低。全力研究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家还非常少,大多数仅以余力为之。
研究选题分布不均,缺少整体布局,多数文献选择了豫剧、唐三彩烧制技艺、梁祝传说等项目,但诸如大平调、开封大相国寺梵乐被选择的较少,而诸如宝丰酒传统酿造技艺、百泉药会还没有被选择为研究对象与文献选题。
研究停留在表面,不够深入。目前的研究多为介绍性,只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现有状况进行描述,而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探究其存在的客观因素,历史、地理原因者较少,无法深入研究历史渊源、流变则制约了对其流传价值的探究。最终无法从历史以及现实的综合分析中得出纵向上的发展保护对策以及横向上对比他省或其他项目的保护措施。这样的表层研究无法创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平台,无法形成权威的研究成果。
最后,研究的热门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社会政治生活等非学术因素的影响。1980年以来的“文化热”,2006年以来的“申遗热”,一浪接着一浪,使得人们将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联系起来,社会上流行什么“热”,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就要受到相当程度的“感染”。这种情况下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看似很热门,但并非真正的热,严肃认真的纯学术研究仍然鲜有问津。
有待深入开拓之处
形成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体系。研究应该放在河南省的特殊历史、地理、社会环境中进行分析,与他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比从而得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性和个性。而这其中更应加强对“个性”的研究探讨,从而得出进一步保护、开发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
完善文献基础研究,加强文本整理工作。首先,要建立一个较全面、科学的研究规范,纵向上沿着时间轴进行梳理,横向上做不同省份、相同项目的比较研究。其次,要形成体系化的文本材料,提高文献储备量,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资源。再次,对现有的研究进行条理化文本整理,并入相对完整的研究体系,为下一步研究工作的继续开展做好准备。
开展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的综合研究。今后,在加强理论研究的同时,还应当引进各种新的方法,关注新的资料,寻找新的角度,进行全新的思考和研究。可以借鉴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众多相关学科的科学方法以及思维方式,从多层面、深层次进行探究。
建立相应的组织与激励机制。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多为凭兴而做、自发研究。目前,由于没有专属组织以及丰富的文献资料,研究者多数为自发研究,失去了前期专业化、组织化论证选题的研究项目显得淡薄无力、后劲不足。因此应建立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专属组织,积极建立激励机制,从而有力督促研究的开展。
编校 郑艳
国务院在2006年5月20日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中,公布了第一批518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南省有22项榜上有名。国务院在2008年6月14日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中,公布了第二批51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南省有41项榜上有名;第一批14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河南省有16项榜上有名。两批人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79项,表现出河南非物质文化有着很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本文借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利用联机检索和相关书目、索引等工具书的手工检索,对2006年~2008年间,中国大陆学术界公开发表的有关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论文进行统计。对近年来关于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文献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试图以此描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状,以期引起更多研究的进展。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特色
文献分析。笔者以2006年~2008年为时间限制,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各项人选国家级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主题进行检索,得到407篇文献资料,将其中的两大类排除,分别是:一、从全世界或者全国范围总体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献,例如:延边州委党校科研部韩基灿发表的《浅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特点及其意义》;二、所探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与他省他地市共有,文献以他省他地市为主体进行论述,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研究所研究员覃彩銮发表的《盘古国文化遗迹的实证考察——盘古神话来源问题研究之四》。最终,筛选出229篇研究文献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进行定量分析。
其中从整体层面讨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内容的共有文献9篇,其余220篇文献为较集中地讨论某单项人选国家级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涉及38项遗产项目。
分析目标文献的研究内容,可以看出各项遗产的相关论述文献数目参差不齐,例如:有关豫剧的文献共有21篇,占文献总数的9.2%;有关梁祝传说的文献共有15篇,占文献总数的6.6%;有关唐三彩烧制技艺的文献共有15篇,占文献总数的6.6%,这三项以文献数量被列为“前三名”。而诸如:大平调、开封大相国寺梵乐等相关文献各有1篇,而如宝丰酒传统酿造技艺、百泉药会等尚未发现相关文献。
从文献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向上看,入选文献少有从“非物质文化”角度进行专业分析的,多呈现以下特点:传统戏剧多从音乐学、发声学角度进行探讨;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多从体育学、养生学角度进行探讨;传统美术多从美术学角度进行探讨;民俗多从旅游学角度进行探讨;民间文学多从文化学角度进行探讨;传统技艺多从美术工艺角度进行探讨。有关传统美术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文献11篇中有4篇是从美术学角度探讨的;有关民俗洛阳牡丹花会的文献6篇中有4篇是从旅游学角度探讨的;有关民间文学梁祝传说的文献15篇中有6篇是从文化学角度探讨的;有关传统技艺洛阳唐三彩的文献15篇中有9篇是从美术工艺角度探讨的。
分析目标文献的作者,从文献来源看,229篇文献当中共有52篇发表于各高校学报,占总数的22.7%;共有19篇为各高校网络出版的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占总数的8.3%。从作者来源来看,156篇文献的作者来自高校,其中有93篇文献的作者来自河南高校,占高校作者总数的59.6%。从作者著述情况来看,一些研究人员专注从事某一单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而另一些研究人员从某一特定角度针对不止一个遗产项目进行研究。
目标文献定量分析显示。2006年至2008年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1 研究有逐年增长趋势。
2 无论从刊物发表数量还是作者来源分布,河南省本省的研究都远多于、广于外省。
3 研究队伍主要集中在全国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研究成果在河南省高校学报比重较大。
4 研究文献涉及的单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少,多为综合性的,有些甚至比较空泛。
图书分析。检索2006年至今出版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图书,就笔者目力所见,共有图书5部和图书选题报告1篇。分别是: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编写组编写,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写,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任鹤林编著,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宋瑞祥编著,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朱仙镇年画七日谈》;洛阳市文物局、洛阳市文物工作队主编,大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洛阳出土唐三彩全集》和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张天定指导2004级编辑学研究生张翮撰写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推介丛书选题报告》。需要指出的是,2006年至今出版的图书中部分图书涉及了河南省与他省他地市共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例如:2007年11月由覃乃昌、覃彩銮、潘其旭、郑超雄和蓝阳春合著,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的《盘古国与盘古神话》,主要论述广西壮族盘古神话的相关情况。此处,笔者将此类论述主题为他省他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书排除。
研究的缺点与不足
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根据国际通行惯例,核心作者所发论文的总数一般应占论文总数的50%,因此,可以说目前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核心作者群还在形成之中。平均发文量不高,文摘率更低。全力研究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家还非常少,大多数仅以余力为之。
研究选题分布不均,缺少整体布局,多数文献选择了豫剧、唐三彩烧制技艺、梁祝传说等项目,但诸如大平调、开封大相国寺梵乐被选择的较少,而诸如宝丰酒传统酿造技艺、百泉药会还没有被选择为研究对象与文献选题。
研究停留在表面,不够深入。目前的研究多为介绍性,只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现有状况进行描述,而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探究其存在的客观因素,历史、地理原因者较少,无法深入研究历史渊源、流变则制约了对其流传价值的探究。最终无法从历史以及现实的综合分析中得出纵向上的发展保护对策以及横向上对比他省或其他项目的保护措施。这样的表层研究无法创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平台,无法形成权威的研究成果。
最后,研究的热门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社会政治生活等非学术因素的影响。1980年以来的“文化热”,2006年以来的“申遗热”,一浪接着一浪,使得人们将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联系起来,社会上流行什么“热”,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就要受到相当程度的“感染”。这种情况下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看似很热门,但并非真正的热,严肃认真的纯学术研究仍然鲜有问津。
有待深入开拓之处
形成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体系。研究应该放在河南省的特殊历史、地理、社会环境中进行分析,与他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比从而得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性和个性。而这其中更应加强对“个性”的研究探讨,从而得出进一步保护、开发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
完善文献基础研究,加强文本整理工作。首先,要建立一个较全面、科学的研究规范,纵向上沿着时间轴进行梳理,横向上做不同省份、相同项目的比较研究。其次,要形成体系化的文本材料,提高文献储备量,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资源。再次,对现有的研究进行条理化文本整理,并入相对完整的研究体系,为下一步研究工作的继续开展做好准备。
开展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的综合研究。今后,在加强理论研究的同时,还应当引进各种新的方法,关注新的资料,寻找新的角度,进行全新的思考和研究。可以借鉴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众多相关学科的科学方法以及思维方式,从多层面、深层次进行探究。
建立相应的组织与激励机制。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多为凭兴而做、自发研究。目前,由于没有专属组织以及丰富的文献资料,研究者多数为自发研究,失去了前期专业化、组织化论证选题的研究项目显得淡薄无力、后劲不足。因此应建立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专属组织,积极建立激励机制,从而有力督促研究的开展。
编校 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