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顶山日报》是平顶山市委机关报,就信息发布而言,自有其权威性,但就党报自身特点而言,评论一直是其短。《平顶山日报》在新媒体激烈竞争的环境下,走在时代的前沿,在宣传大政方针的同时,不忘报纸的平民化,《读者之声》就是读者的自留地,而“百姓话题”则是市民心声的集中表达。
专栏成长历程
为了使党报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用心倾听读者的声音,总编室在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后,于2002年1月1日在二版《综合新闻》版创立了“群言式”评论专栏“百姓话题”,专栏先以一则新闻为由头引出所要讨论的话题,在版面的显要位置刊登话题预告,让读者参与讨论。然后,主持人从大量群众来稿中精选不同角度的观点给予刊载,使广大读者在讨论中辨别是非,认清美丑。来稿要求参与者有的放矢,不宜面面俱到,同时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不宜做过多的引证,目的是让更多的读者各抒己见,参与到讨论中来,主持人则以不署名的“编辑絮语”方式发言,点评各观点并加以指导。栏目一周一个话题,版面由五部分组成:话题背景、主题照片、话题主体、编辑絮语、下期话题预告。这五部分相互配合,图文并茂,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此专栏一见报,就受到读者的喜爱和欢迎,同时也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好评。
2004年底,《平顶山日报》改版,《百姓话题》移至第四版每周日见报的《读者之声》版,在组试改版的《读者之声》期间,主持人参阅和学习了大量党报和都市报相关专栏的办栏经验,在创新和借鉴中推出了2004年12月19日试改版的《百姓话题》。本期话题受到了领导的首肯。在这一期《百姓话题》上,主持人阐明了《百姓话题》的定位,即鹰城(平顶山市别名鹰城)百姓的公共话语平台,提出了《百姓话题》的理念“大家点题,大家评说”。2008年1月1日,《平顶山日报》再次改版,《百姓话题》随《读者之声》调整至周六出版,2008年第一期《百姓话题》于1月5日刊出。
栏目选题方案及特点
就评论本身而言,选题是最基础的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百姓话题》在选题上一向注重新闻性和典型性,还特别注重贴近性和服务性。在《百姓话题》的初创期,由于条件的限制,话题由编辑记者商定,话题范围比较小。2004年底,主持人开始向读者征集话题,选题方式更加灵活,内容更加广泛。
在讨论方式上,《百姓话题》具备听证会的一些特征,就拿2006年平顶山市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这个话题来说,该栏目把创优工程分四个话题来讨论,前后历时近7个月,从2006年3月5日的《创优,“我”应做些什么?》开始,经过《创优呼唤文明风尚》、《创优让生活更美好》,到最后的《如何保护好创优成果》,话题贯穿“创优”活动的全过程,为“创优”献言纳策,对“创优”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从目前已推出的300多个选题来看,《百姓话题》关注的都是百姓极为关心的,也是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这些话题虽然均来源于丰富多彩的群众生活,但并不是刻板地反映,在实际操作中,主持人根据选题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形式让读者发言。可以用建议的形式,如2006年8月13日的《提高修养避免一时冲动》,2007年11月4日的《得到爱更应传递爱》;可以用呼吁的形式,如2006年9月17日的《校园攀比风,刮不得》,2007年10月21日的《关注老人生活中的细节》;可以用批评的形式,如2007年6月24日的《黑砖窑为何这么“黑”》,2008年3月1日的《广告短信不胜其烦》;可以用先提出问题再给以引导的形式,如2007年7月22日的《如何让社区文化更丰富多彩》,2007年8月26日的《爱心需要永远传递》,2008年1月12日的《我看“敲门行动”》。
“百姓话题”的传播效果
在纸质媒体、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合作、互动下,从选题到话题预告、讨论组稿、最后组版刊出,一个话题经过观点的交锋和传播过程,逐渐产生明确广泛的社会反响,甚至促使某些公共政策的改变和新政策决议的出台。
2005年1月9日的《能否自扫门前雪》,话题是一名读者推荐的,既有新闻性,又有贴近性,很容易使读者产生共鸣。事实上,读者的来稿也确实比较多,既有普通群众投稿,也有相关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投稿,还有沿街商铺老板的投稿,就是在这期话题的推动下,2006年平顶山市刚下第一场雪,市政府就出台了关于清扫积雪的规定,其主旨就是“自扫门前雪”。
一位经常参与话题讨论的大学生,经常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他的观点屡屡见诸报端,大学毕业就谋到了一份好职业,现在河南省一家电视台采访部工作。
2007年12月30日《“百姓话题”与您一路同行》,就2007年所有的“百姓话题”展开调查和讨论,话题围绕“你最关注哪一期话题?你最关注哪方面的话题?对如何办好‘百姓话题’你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展开论述,通过调查式的讨论,主持人发现“百姓话题”对民众的影响很大,有的读者甚至一期不落地关注并参与到话题中来,而民众的广泛参与使平顶山日报的影响力随网络变得更为强大。
2008年春节放假前夕,很多热情的参与者给“百姓话题”写来了春联,表达自己对“百姓话题”的喜爱,其中一副对联的内容如下:上联:只畜片语说百姓关注事;下联:高谈阔论谋鹰城发展策。横批:百姓话题。
6年多来。“百姓话题”共编发了300多期,刊发了3000多篇讨论稿,这些讨论稿无一不反映着百姓生活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通过讨论、提示、释疑,问题的本质得以诠释,为百姓指点了迷津,为社会的稳定和谐贡献了力量。
编校 杨彩霞
专栏成长历程
为了使党报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用心倾听读者的声音,总编室在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后,于2002年1月1日在二版《综合新闻》版创立了“群言式”评论专栏“百姓话题”,专栏先以一则新闻为由头引出所要讨论的话题,在版面的显要位置刊登话题预告,让读者参与讨论。然后,主持人从大量群众来稿中精选不同角度的观点给予刊载,使广大读者在讨论中辨别是非,认清美丑。来稿要求参与者有的放矢,不宜面面俱到,同时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不宜做过多的引证,目的是让更多的读者各抒己见,参与到讨论中来,主持人则以不署名的“编辑絮语”方式发言,点评各观点并加以指导。栏目一周一个话题,版面由五部分组成:话题背景、主题照片、话题主体、编辑絮语、下期话题预告。这五部分相互配合,图文并茂,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此专栏一见报,就受到读者的喜爱和欢迎,同时也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好评。
2004年底,《平顶山日报》改版,《百姓话题》移至第四版每周日见报的《读者之声》版,在组试改版的《读者之声》期间,主持人参阅和学习了大量党报和都市报相关专栏的办栏经验,在创新和借鉴中推出了2004年12月19日试改版的《百姓话题》。本期话题受到了领导的首肯。在这一期《百姓话题》上,主持人阐明了《百姓话题》的定位,即鹰城(平顶山市别名鹰城)百姓的公共话语平台,提出了《百姓话题》的理念“大家点题,大家评说”。2008年1月1日,《平顶山日报》再次改版,《百姓话题》随《读者之声》调整至周六出版,2008年第一期《百姓话题》于1月5日刊出。
栏目选题方案及特点
就评论本身而言,选题是最基础的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百姓话题》在选题上一向注重新闻性和典型性,还特别注重贴近性和服务性。在《百姓话题》的初创期,由于条件的限制,话题由编辑记者商定,话题范围比较小。2004年底,主持人开始向读者征集话题,选题方式更加灵活,内容更加广泛。
在讨论方式上,《百姓话题》具备听证会的一些特征,就拿2006年平顶山市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这个话题来说,该栏目把创优工程分四个话题来讨论,前后历时近7个月,从2006年3月5日的《创优,“我”应做些什么?》开始,经过《创优呼唤文明风尚》、《创优让生活更美好》,到最后的《如何保护好创优成果》,话题贯穿“创优”活动的全过程,为“创优”献言纳策,对“创优”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从目前已推出的300多个选题来看,《百姓话题》关注的都是百姓极为关心的,也是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这些话题虽然均来源于丰富多彩的群众生活,但并不是刻板地反映,在实际操作中,主持人根据选题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形式让读者发言。可以用建议的形式,如2006年8月13日的《提高修养避免一时冲动》,2007年11月4日的《得到爱更应传递爱》;可以用呼吁的形式,如2006年9月17日的《校园攀比风,刮不得》,2007年10月21日的《关注老人生活中的细节》;可以用批评的形式,如2007年6月24日的《黑砖窑为何这么“黑”》,2008年3月1日的《广告短信不胜其烦》;可以用先提出问题再给以引导的形式,如2007年7月22日的《如何让社区文化更丰富多彩》,2007年8月26日的《爱心需要永远传递》,2008年1月12日的《我看“敲门行动”》。
“百姓话题”的传播效果
在纸质媒体、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合作、互动下,从选题到话题预告、讨论组稿、最后组版刊出,一个话题经过观点的交锋和传播过程,逐渐产生明确广泛的社会反响,甚至促使某些公共政策的改变和新政策决议的出台。
2005年1月9日的《能否自扫门前雪》,话题是一名读者推荐的,既有新闻性,又有贴近性,很容易使读者产生共鸣。事实上,读者的来稿也确实比较多,既有普通群众投稿,也有相关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投稿,还有沿街商铺老板的投稿,就是在这期话题的推动下,2006年平顶山市刚下第一场雪,市政府就出台了关于清扫积雪的规定,其主旨就是“自扫门前雪”。
一位经常参与话题讨论的大学生,经常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他的观点屡屡见诸报端,大学毕业就谋到了一份好职业,现在河南省一家电视台采访部工作。
2007年12月30日《“百姓话题”与您一路同行》,就2007年所有的“百姓话题”展开调查和讨论,话题围绕“你最关注哪一期话题?你最关注哪方面的话题?对如何办好‘百姓话题’你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展开论述,通过调查式的讨论,主持人发现“百姓话题”对民众的影响很大,有的读者甚至一期不落地关注并参与到话题中来,而民众的广泛参与使平顶山日报的影响力随网络变得更为强大。
2008年春节放假前夕,很多热情的参与者给“百姓话题”写来了春联,表达自己对“百姓话题”的喜爱,其中一副对联的内容如下:上联:只畜片语说百姓关注事;下联:高谈阔论谋鹰城发展策。横批:百姓话题。
6年多来。“百姓话题”共编发了300多期,刊发了3000多篇讨论稿,这些讨论稿无一不反映着百姓生活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通过讨论、提示、释疑,问题的本质得以诠释,为百姓指点了迷津,为社会的稳定和谐贡献了力量。
编校 杨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