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性善合作的名校长群体从这里起步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r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镜头回放:
  2007年5月15日,北京教育学院,“北京市第一期名校长工作室”启动仪式隆重举行。这是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和市教委在首都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人才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期名校长工作室共设立5个工作室,特聘北京市著名的校长担任各个工作室的导师,他们是: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陶西平,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原常务副主任、北京市八十中学原校长高玉琛,北京实验二小校长李烈,北京小学校长吴国通。进入第一期工作室的共有来自北京市各个区县的27位校长。“北京市第一期名校长工作室”作为市委教育工委和市教委的项目由北京教育学院承担。
  
  “名校长工作室”已经不是新生事物,全国各地以及北京市的一些区县在这方面都进行了非常有价值的探索。那么,北京市第一期名校长工作室的特色是什么?在启动至今一年多的时间里,在5位特聘导师和校长们的共同思考和探索中,对如何理解名校长的“名”、名校长工作室应该以怎样的方式为名校长的成长和提高提供帮助,我们渐渐地形成了一些思考。北京市第一期名校长工作室正是在这样不断的思考和探索中开展工作,并逐渐形成着自己的特色。
  
  “名校长”以及名校长的成长特点
  
  1.怎样理解名校长的“名”
  是不是来到名校长工作室的校长就可以称为“名校长”了?还不能这样认为。正如陶西平主任所说的:“进入工作室的校长都已经在岗位上取得了一定成就,有些在北京和外地还产生了较大影响。”
  那么,名校长到底意味着什么?名校长的“名”体现在那里?
  我们认为,名校长的“名”要体现在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上,体现在符合基础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上,体现在对教育理想的不断追求上,体现在出色地实施素质教育上。归根结底,名校长要“名”在对学生发展、对教育的高度负责上。
  名校长的实质内涵是“教育家”,是真正热爱学生、热爱教育,能够发现和总结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教育,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的人。对教育事业的追求以及对教育规律的发现与总结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名校长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使是最有名的校长,他的任职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
  2.名校长的人格特征与发展需求
  名校长应该是具有高度责任感、有比较全面的素养、善于合作、能够创造性工作、有鲜明个性的人。要将一所学校办好,不仅要克服重重困难,更重要的是要让全体教职员工看到“前景”、“希望”。优秀的校长必须有前瞻的思维并永远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情,而只有具有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校长才能做到这一点。要办好一所学校,校长必须具备比较全面的素养,差不多是个万事通。要做成事,首先要会做人,要善于合作。然而,归根结底,所有重要事情最终都要由校长最后拍板,而且要办好很多事情需要有很强的创造性,所以,校长又必须具有鲜明个性。
  名校长应该是一个能够在动与静之间灵活切换的人。学校工作千头万绪,急事很多,短、平、快的工作很多,校长自然一直要处于“运动”的状态。然而,教育教学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校长必须能静得下心,认真听课,分析学生和教师,而且学校发展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校长认真思考和规划。但是,想要有大块的时间思考和学习,对于校长来说,是不现实的,因此,校长必须能够在动静之间进行灵活切换。一般来说,名校长都是这方面的高手。另外,为校长们创造一个有大块时间学习的环境,也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想到的常常是“名校长应该……”,但是,名校长同时也是凡人,他们有着普通人的需要。校长们的工资并不高,职称是教师职称,但由于没有时间上课,极少能与“特级”有缘。可是,他们所承担的责任毫无疑问都是排在第一位的。可以说,“校长”已经成了一个高责任、高风险的岗位。更重要的是,由于处于“一把手”的位置,校长必须独自面对很多现实问题,必须自己率先思考,自然会有高处不胜寒的孤独感和压力感。而学校与学校之间的长期竞争又导致了校长之间的隔离,从而加剧了这种孤独感和压力感。在校长队伍中,名校长的压力更大,他们不仅要将自己的学校办好,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从而能够与其他校长分享。
  那么,面对重重困难,是什么力量在推动校长努力工作呢?是对学生发展、教师发展、教育发展的高度的责任感,以及看到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而获得的成就感。
  3.名校长的成长特点
  凡是成功的人,其成功往往都带有非常鲜明的个人特征,甚至具有一定的传奇色彩,许多著名校长的成功与成长过程也大体如此。培训能够帮助校长完成相对系统的学习过程,这对校长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但培训总体上是在做常规性的事情,或者说是在教人做常规性的事情,而一些顶级人才的成功往往在当时看是超常规的。超常规只能在自主中形成,因此,名校长的成长过程应该是校长自主探索和发展的过程,是全面性、丰富性和个性同步发展的过程。
  名校长要在研究中发展,研究能使问题更加清晰,能使观点更加明确,思想更加系统,所制定的改革方案更加有力,因此,名校长工作室在本质上是校长集中研究的空间。
  任何事物的成长都需要健康、适宜的生态环境,名校长的成长同样如此。他们需要有更多的时间,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教育本质问题的思考,需要得到来自政府和社会的更多的支持;他们需要更多的来自同行之间的激情的碰撞和思维的启发;他们更需要有更深入的对学生和教师发展的理解,等等。
  
  名校长工作室——“校长们研究和工作的地方”
  
  经过1年多的思考和探索,我们对名校长工作室在名校长成长过程中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名校长工作室应该具有的功能和定位,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1.名校长工作室是以校长为主体进行研究和工作的地方
  以往的名校长工作室基本上都是名校长带着几位校长一起研究和工作,其意义是充分发挥名校长的引领作用。而对于北京市名校长工作室,在最初讨论的时候,陶西平主任就明确提出:“名校长工作室应该是校长们研究和工作的地方。”这为北京市第一期名校长工作室的性质做了基本的界定。
  “北京市第一期名校长工作室”项目为期2年,每位校长总工作时间为70天。没有固定的课表,具体工作时间、地点和内容由校长与导师商量确定。例如,第四工作室的几位校长特别关注领导班子建设,特聘导师李烈就向工作室的校长开放了学校的领导班子会。后来,校长们又向李烈校长提出想去参加实验二小的听评课活动,于是,2008年3月13日,李校长就邀请她的工作室的校长和相应的学科教师参加了实验二小示范课的听评课活动,校长们收获非常大。
  在每个工作室,每位校长的研究课题都是他们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和自己的长期关注点确定的,例如,北京市日坛中学的赵欣校长研究的是学校的“六址办学”,北京市第十四中学王建宗校长研究的是“教育动力学”。可以说,每一位校长研究的问题都有鲜明的学校和校长特征。由于校长们研究的是他们需要和感兴趣的问题,因此,工作室的工作也就不再是额外的事情了。
  2.名校长工作室是校长们思考和研究的第二个工作场所
  校长们需要大块的用于思考和研究的时间,也可以说,思考和研究是校长重要的工作内容。因此,名校长工作室为校长确定了两年内70个工作日的时间安排。
  名校长应该是动静灵活切换的高手。对于忙碌的校长,能静下心来读书,是一种功夫,一种重要的素养,是形成自己思想的基础。2007年8月,第五工作室举行“暑期读书会”,这一工作室的特聘导师吴国通校长说:“没有大师级的阅读不可能产生大师级的办学!第五工作室要在这两年之中把研读教育名篇、名著作为自己工作的主线,这是校长创新办学实践的重要基础。”
其他文献
小学科学学科的特点就是观察与实验。学生要观察、要实验就必须要有材料。而材料的选择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创新。要让学生具有创新意识,进行创造性学习,就必须为他们提供充足的材料。  在教学《斜面》一课中,课堂教学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提取数据,归纳概括出“运用斜面这个简单机械省力,而且坡度越小越省力”的道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为学生提供了简单实验盒、测力计、小滚轮、木块这样的材料。另外还特别提出,在用完
【摘要】顺峰中学根据学生的学业情况,把学生分成“学师”与“学友”两大类别,学师类别是学业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学友类别则是学业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搭建学师、学友的学习共同体,把课堂的话语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上通过学生帮助学生、学生教学生的“人盯人”的相互帮助的合作学习,最终实现师友的合作共赢。  【关键词】课改;师友互助;合作学习  一、“师友互助”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实施背景 
“绿色教育”的第一层涵义即可持续发展教育,绿色课堂也是要构建尊重个体可持续学习能力、面向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课堂。为了让绿色课堂改进落到实处,我们以“构建可持续教学模式”为抓手,培养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学习能力。  基本宗旨  一个核心: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尊重生命、尊重差异和多样性 、尊重环境、尊重地球资源;  三个基本点:掌握可持续发展科学知识,提高可持续学习能力,践行可持续生活方式。  基本教
关于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社会各界已有许多阐述。从多年的教学实践出发,我们认为,要做好学校德育工作,教育者首先必须热爱学生,并且掌握有效的德育方法。    爱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前提    作为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热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能否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翻开古今中外成功者的育人记录,无一不是“爱”字当头,他们用自己对事业和对孩子无限的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教育奇迹。“将爱进行到底”的北京市东城区
从2007年的高中一年级开始,北京市教委开始了高中新课改。作为一个2008年入学的高中生,我真真正正、切切实实地感受了高中新课改,这个过程让我欢喜让我忧。  一是新课改有助于我们抓紧时间学习。以我们高一年级的数学为例,必修课分为5本教材5个模块,原本一学期一本数学教材,现一学期要学完两本教材,学完就考试,及格才有学分。不及格虽然可以补考,但学习新课的同时,还要复习上一册的内容,“迎新不辞旧”精力不
MVVS是“文化管理金字塔模型”的塔尖儿,是学校文化的“内核”,是对一系列本源性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有了这样的“MVVS”,才可以进一步思考:我理想中的学生是什么样子的?或者说,我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二中理想中的学生是这样的:拥有健康的体魄,拥有仁(关爱他人)、识(关爱自然)、知(关爱自我)三者兼备的心灵,永远追求智慧和真理。 “培养什么样的人”与“如何培养人”是一所学校教育哲学的核心。学生培养目
【摘要】文章论述了马山县加方乡中心小学为了承担起传承与保护“扁担舞”的历史使命,让学生从小学阶段开始接触、学习“扁担舞”,对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基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山文化三宝”;扁担舞;小学校园;传承;教学模式  马山壮族扁担舞是“马山文化三宝”之一,它具有原生态性、非遗性、多样性、娱乐性等特点,有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吉祥如意
推荐理由:    《在学校学习并快乐着——一个小学校长的手记》讲述了理查德·洛迪希博士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快乐地学习,在学习中快乐地成长,同时了解世界和大自然”。  理查德·洛迪希(Richard Lodish)毕业于哈佛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自1976年至今任斯德维尔小学校长,在1993年获得了美国教育部颁发的国家著名校长奖,他的教育著作多次在《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美
始终觉得,每个喜欢写字的人,都有一部自己的词典,都有惯用的“词根”,或“关键词”。这些“关键词”折射着他的性情、心思及价值观。所以,读王木春的博客,一直在有意无意地寻找和捕捉他的关键词。  温情。或许他不曾用过这词语,但徜徉在他的文字里,时常会遭遇温柔而温暖的情愫。从教20年,教过的学生何止千百,但他那么介意于被自己忘掉姓名的学生,并为此耿耿于怀;目睹学生的不公正遭遇,尽管与己无关,他仍抱以深切同
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主渠道,是实现学生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阵地。从2010年9月开始,北京九中在多个学科中开展绿色课堂改进实践,从备课研课、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各环节、课后作业等加以研究改进,力图使整个课堂教学的流程更加科学合理,学生的学习更加低负担、高效率,学习活动更加和谐自然。2011年,我们强调重视教学设计,关注学情分析,注重活动设计,关注课堂教学的互动和生成,强调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落